《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行健厚德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上课之前,我的心情是忐忑的,即便对《儒林外史》有一定了解,备课时也将相关章节反复琢磨,可不安依旧萦绕心头。一来自己不曾专门研究《儒林外史》,二来即便有大量的相关资料,短短一节课也无法全部涵盖,况且只是堆砌资料的课堂怎能算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呢?我今天教授这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又该怎么教呢?上完这堂随堂课后,我有了以下几点感悟。</p> <p class="ql-block">一、于文本根基处挖掘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王荣生教授提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关键。在确定教学内容前,教师要了解学情、研读文本。《范进中举》被选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生初读课文后,容易理解故事大概,对范进也有诸如“可悲”“可笑”之类的初步印象,但这只是表面。如何让学生对范进的认识更深入?在这种世俗眼光之外,能否引导学生看到更深刻的社会内涵?能否从读范进走向读人生百态?带着这些问题,我将本节课教学内容确定为体会吴敬梓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众多人物与社会上世态炎凉的精妙,从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引出对细节和对比手法的品读。</p> <p class="ql-block">二、在搭建的支架上深入文本内涵</p><p class="ql-block">教材的助读系统,如阅读提示与旁批,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有效工具。我充分利用它们,让学生默读并标记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两个阅读任务:一是把握范进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二是通过旁批锁定描写范进中举前后行为的关键内容。教材的支架用于阅读,教学起点是引导学生从已知迈向未知。学生能看到范进的疯狂,却不知背后深层原因。我设计了“范进为什么会在中举后发疯?”这一主问题,并采用搭建支架法。先带领学生研读范进中举后的经典表现,如“噫!好!我中了!”掌握分析方法后,再让学生自主分析其他细节,理解文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时,我设计的填写胡屠户前后对比内容环节也是搭建支架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三、于激烈的思考中促进思维升级</p><p class="ql-block">范进中举前后的遭遇是社会的缩影。生活在现代的初中学生,如何跨越时空感受经典魅力?受名家教学方法启发,我将文中范进中举后的场景与现代类似场景对比。比如现代人们得知考取清华北大的重大喜讯后的反应和范进中举前后有何不同?在这样的思维训练中,学生能明白科举制度对当时人们的深刻影响。教师在文本矛盾处设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如范进中举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是“正常”还是“畸形”?这一问题冲击学生思维,让他们思考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学生深入文本,讨论辨析,明白文中人物行为都是科举制度下社会风气的映照。其实,思考结果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高阶思维训练,实现了思维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四、在缓慢的过程中等待学生收获</p><p class="ql-block">教学中,要将文本语言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才能让他们体会范进形象和作者意图。品读并非易事,本节课教学时在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等环节遇到阻碍。但不顺之处更应停留,因为传授文学知识容易,培养阅读技能才是难点更是关键。让课堂节奏慢下来,用引导朗读代替直接讲解。运用阅读技巧指导阅读,学生能从范进的经历中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随着阅读深入,他们对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从最初的简单评价转为深层的同情与反思。自读课文教学要与教读课文有别,我选择让学生自主品读,通过教师讲解和全班同学交流推动阅读向纵深发展。这堂课结束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辅助学生从已知出发,在深度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因此,在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认真研究教材、确定合适内容、设置有思维挑战的活动、采取合适教学策略,是我在这堂课教学后的反思中获得的一个思路。</p> <p class="ql-block">中举前,穷困潦倒,受尽冷嘲,寒儒命运多艰;</p><p class="ql-block">报录后,趋炎附势,频添媚态,屠夫言行可叹。</p><p class="ql-block">横批:世相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