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是教导我们的老师

彭佩珍

<p class="ql-block">做读书会七年时光,面对身边众多的家庭教育咨询问题,我的做法</p><p class="ql-block">分享/夏莹</p><p class="ql-block">做读书会七年时光,面对身边众多的家庭教育咨询问题,我的做法在逐渐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令我很惊喜惊讶,甚至有的时候,令人惊艳(很多成长起来的志愿者故事可以说明)。终于明白,所谓的阅读推广者、奶蜜盐文化传播者,不仅仅是带着大家读书,重要的是引领着大家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书中的文字,真正意义上的从这本宝藏之书中获得教育的智慧。更具体来说,就是面对那些有家庭教育困惑的人,你要非常智慧而灵动地、专业甚至精准而笃定的告诉他:读书吧!书中有你要的“问题答案“。这不,这几周,连续参加了几场家庭教育中心的读书会,上个月读《奶蜜盐》,这个月读的一本心理教育书籍。读书会过程中,因为多次分享与大家的推崇,加了很多好友和粉丝。于是,读书会上、日常生活中,时不时有人咨询家庭教育问题。这儿,就不得不提到我刚才说的“变化”之变:我变了吗?我变的是什么?我没变的是什么?情不自禁想到这首歌——我变了我没变,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第一期的班歌,一首一见钟情,一见难忘的歌曲。我没变是我的初心,对教育,对孩子,对家长的热忱不变,良善对人、慈悲为怀没变,变了的是,面对家庭教育咨询问题,我的认知我的做法我的具体行动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前,每一个具体家庭教育问题,我会耐心和家长一起分析、一起讨论,甚至不断给与方式方法,包括具体行动策略和言谈举止都会一一耐心的教他们。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是个老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甚至是不厌其烦的保姆,有些事,还主动帮家长朋友们做了。但,逐渐地我发现,这种方式不算理想,因为家庭教育不是你解决一个问题,问题就没有了,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连续的教育问题,作为一位心智成熟的父母,不能老是靠别人助力和指导,甚至请心理老师、保姆式的指导师来解决家庭教育的内部问题。于是,我慢慢的有了悟得:家长需要成长,需要成熟,需要专业,需要智慧,需要灵动。怎么做?由过去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开始培养家长志愿者、创办家长学堂,萤火生命成长共同体。2017年,晓霞院长来到我们学校,因此,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始了。但那个时候,自己对《奶蜜盐》认同度和理解包括专业度、精深度还不够,特别是自己对家庭教育、生命化教育的认知还没像今天这样深刻理性、高瞻远瞩,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意识,就是“父母必须自己成长”,父母改变孩子改变。2018年开始至今,随着读书会的广泛推广,自己的反复阅读,更深刻理性的阅读,越来越明白这本书上所强调的“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每位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教育家”、“如果一辈子只读一本教养书,那一定是奶蜜盐”这些话的含金量。当然,这个过程中,给自己带来最大触动的是自己和一群蜜友在反复阅读中的成长、改变、成熟、笃定、智慧、通透、游刃有余。这些年,我们自己遇到太多家庭教育问题,困惑甚至是疑难杂症,但我们在共读中,在文字里,在文质老师的理念和文化中我们有了前行的方向,有了一把又一把金钥匙,我们笃定而自信,我们有勇气挑战一个又一个不确定性的当下和未来。于是,我有了信心,也有了希望和愿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践行,特别是我们这种啃读方式助力并引领更多父母一起读起来,一起成为那个够好的父母,成为自我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智者。于是,我开始用心记下每个章节的特点、精髓、要领,特别是金句和案例,包括文字中一步一步的思考与推理,开始结合身边案例进行融合和接轨。于是,惊喜与惊艳不断地呈现,也因此助力很多父母开始摆脱家庭教育的各种焦虑不安,开始像我们一样,遇到问题就主动看书、阅读、共读、反复地读,不断地运用与践行,直至润泽生命、见证成长。这不,大家案例中有三代同堂问题的,我会把他们带进《奶蜜盐1》162页,“教育权利一定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上学看手机,特别是带手机进校园问题咨询时,我会让他们读226页“电子产品的使用也需要驾照”,同时,辅助193页的“如何给孩子定契约”等文字。这不,这段话就是我这几天带领一位咨询“手机问题“爸爸一起共读的:父母应该具备教养孩子的专业素养,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方法。有时要消极对待,有时必须狠下心来。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还必须给孩子制定各种规则,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既严厉,严厉,又温和的给孩子定规矩。大人给孩子立的这些规矩,都是为了使他更坚强,更为独立,更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无原则的过度的爱,对孩子只是一种伤害。总的来说,遇见家庭教育咨询问题,我的变化确实是很大的,又一开始的保姆式帮忙解决到逐渐的引导他们成长、改变,再到引领他们读《奶蜜盐》,反复读,不断践行,同时,发现问题,继续深读精读啃读,同时,与家人、老师共读共识共育。“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把最好的共读方式献给一亿个珍爱孩子的父母”,这是我们每位阅读推广者、共读指导师的使命召唤和温柔而坚定的行走路径。</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奶蜜盐小故事</p><p class="ql-block">分享/董玉梅</p><p class="ql-block">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依然是刘凤浩的诗开启我今晚的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是来自中国济南的董玉梅,这是我连续第七周参加奶蜜盐读书会全国总会的分享。感恩这种被迫的表达,让我每周都能来到这里汲取能量。</p><p class="ql-block">刚刚夏姐姐说的家长咨询她的做法是怎样的,我也曾遇到过,我一个同事来到我的办公室问起她的孩子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写两个字就会画起画来,她总是去指责她、训斥她,但是却不管用[流泪],你说该怎么办呢?我们同办公室的同事就说到了爱与陪伴,我就告诉她我们都不能给你立刻就能用到的做法,只有你自己去了解去还原你孩子的成长,她怎么长成这个样子的。孩子是早产,在很小的时候,她只希望她健康。所以说是你现在忘了初心,得寸进尺,要求孩子健康,又要求孩子的学业。就推荐给你一本书吧,这本书中有答案,因为我每天都会带上奶蜜盐,所以我就把这本书送到了她的面前。让她看看这些小标题。于是她真的沉下心来,读了一段时间的奶蜜盐的小标题,然后当即决定买下这本书。我想我们所有的共读指导师都会用这样的方法,让身边的人自己寻求方法,让父母去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因为这才是最得当、最受用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立刻给出答案,所以让父母成长才是最好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将继续以生活中的奶蜜盐小故事为题,分享我因奶蜜盐收获的幸福与快乐。首先,山东济南奶蜜盐读书会的创建和夏姐姐一直的引领密切相关,也和夏姐姐在杭州的学习之旅遇到燕子有关。并且因为她们的相识,也将我和她们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在一次视频通话之后,我和夏姐姐、燕子还有燕子的同学夏夏就达成了一致,我作为发起人创建了山东济南奶蜜盐读书群。由于燕子的母亲一直是两次生病住院,所以我们的线下见面一直未能达成。在上周四分享时,我曾说过,我们终于约定了周六见面,我要向各位汇报的是,我们也终于相见了,就是那种因为奶蜜盐一见如故的感觉,只可惜夏夏去福建了没有能见到。我和燕子聊了很多,也引导她去回溯老公的原生家庭,理解老公为什么会长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刚刚接触奶蜜盐不久,但共读也让她有所改变,我相信在她母亲病情稳定后,我们一定会有更好的分享,也一定能影响到身边更多的朋友。</p><p class="ql-block">读书群建立之后,我会在工作之余主动去链接群里的蜜友,去鼓励、赞赏他们的坚持。我也知道有的蜜友需要时间、需要慢慢的浸润,也向她们推广奶蜜盐共读指导师,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位小蜜友——振宇。一位出色的幼教老师,在我的感召下,被忙碌的工作压着的她也购买了奶蜜盐,开始细读。还有闺蜜的员工杨甜也是在与我交流中受到触动,买书进群,这都是被影响后主动投入学习的蜜友。</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再说昨天早上还发生了一个奇妙的奶蜜盐小故事。我们学校是刷脸打卡,我要经过一楼大厅时遇到了来我校给学生体检的一位女士,在量身高体重的那个机器旁看了一眼,她便问我,你要量一下吗?看来也是一位喜欢主动和别人交流的女士。我对这个量体重还是有一点。我对量体重还是有一定的稍微有一点儿避讳的,因为我觉得虽然大家觉得我的身材还算可以,我还是希望自己更苗条一些,更轻盈一些。所以我犹豫了一下。她说你身材这么好,量一下吧。然后,我们量完之后,关于身高和体重是否标准,我们又交流了一会儿。她说到你这个年龄,你这个身材已经相当不错了。我就说你也很好呀。然后就是在这种互相的给予蜜的过程中,又聊了一些别的,她说她的孩子也在我们学校上学。聊到孩子,那就必然会聊到老师,说孩子很喜欢现在的班主任。因为现在的班主任孩子的状态都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便将话题引到了如何做一位更好的妈妈,也来引导孩子更好的成长上。而且推荐了奶蜜盐,并把她拉进了读书群。因为我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带上一本有温度的书,那就是奶蜜盐。我把这本儿书摆在她面前,她立刻拍照。说后续要把这本儿书买下来,我想我们每天带着奶蜜盐一定会有更多推广的机会。上次分享时,我说在出租车上把奶味盐分享给了一位司机师傅。这次我又随手把书拿出来,分享给了这位医院的工作人员,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其实这样的分享总是不期而遇的。比如在监考的时候,我把奶蜜盐分享给了我的同事还进了读书群。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我就一定会利用各种机会去推广奶蜜盐,而且因为一年的浸润,我觉得奶蜜盐里面的金句,我能够说出很多,所以他们觉得很有道理,也便信服我,也就购书然后进群。每到这时,我就幸福感爆棚,觉得实在是太美妙了。</p><p class="ql-block">在此我还想分享昨天上午参加的一个培训,首先我说一下这个培训叫什么名字,是济南市家庭教育送教送研活动,他们都是在教育一线的校长或老师,我认真聆听了他们的分享。但是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是何其的幸运跟随了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我们是何其幸运遇到了奶蜜盐。我们的奶蜜盐要高出我这个培训的层级很多很多。我们是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和平台,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个平台,我们要更加放心大胆的去推广、去分享,让更多的家庭受益。是的,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本有温度的书,那就是奶蜜盐,你就会因奶蜜盐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分享/林宥希</p><p class="ql-block">书有光,读最美,越分享,越成长!尊敬的嘉宾,优秀的主持人张若英老师,亲爱的各位蜜友们,大家晚上好!我叫林宥希,来自美丽的滨海湛江。非常高兴今晚与大家相约在第220期奶蜜盐线上读书会,今晚我分享的主题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的原因,你们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我经常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和孩子交流会比较好呢?一种轻松、又能深入的交流,而且没有压力舒适的聊天。</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孩子在小时候,我没有把握好机会多陪伴他身边,孩子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也没有留意他的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和隐私了,有些自己的小秘密也不愿意让父母知道,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更不想让父母过多的干涉,因此减少交流。</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的孩子和我说,今晚约了同学出去赤坎打球,要晚点回来,然后我就回他说,干嘛非要跑去那么远,在霞山不可以打吗?赤坎是属于另外一个区了,身为父母的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打球。当时,我的孩子就说一句,我的同学都在赤坎,难道他们为我一个人跑过来霞山吗?当时我有点紧张过了,只是站在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对他有点干涉,其实,他这个做法也是对的,毕竟他的初中同学几乎都在赤坎。我经常没有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也慢慢的疏远我,更不乐意和我多交流了。</p><p class="ql-block">其次,有些父母过于严厉。如果父母对孩子犯错的惩罚很严厉,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批评而选择沉默。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严厉斥责后,孩子下次就可能不愿提及学习情况。</p><p class="ql-block">还有是沟通方式存在问题。父母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或者在孩子说话时频繁打断,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从而不愿交流。</p><p class="ql-block">那我们如何和孩子融洽地交流呢?</p><p class="ql-block">首先,要学会倾听。当孩子说话时,停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交流,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孩子会感受到尊重的。比如孩子分享学校的事情,哪怕是小事,也不要轻易打断,耐心听完后再发表意见。</p><p class="ql-block">沟通时要注意情绪,保持冷静和温和,即便有不用意见,也不要立刻发脾气。如果孩子犯错,控制好情绪跟孩子讲道理。同时,也要理解孩子的感受,要站在他的角度去帮他想问题,去解决问题。要平等的交流也是很关键的。不要用命令式的口吻,而是以朋友的方式沟通,尽管你是长辈,也不要以长辈的权威压制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感受。</p><p class="ql-block">再者,注意说话的语气。温和、亲切的语气更容易让孩子接受。避免用命令式、指责式的语气,像“你应该……”“你怎么又……”尽量少用。可以试着用“我们一起来……好不好?”这种商量的语气。</p><p class="ql-block">最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沟通。对于年幼的孩子,语言简单易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深入地探讨一些复杂的话题。</p><p class="ql-block">总之,做父母的想和孩子好好交流,首先多换位思考,并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以友好的态度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如果谈得不和谐,最后先冷静下来,保持好心情,再和孩子慢慢阐述。因为我经常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情绪,在不愉快的聊天过程中。我冷静下来自己思考一轮,内心在想:“这是小事,没必要和他争吵,破坏我们之间的母子之情就没必要了”。最后问他最终的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把问题解决。</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想法和我们大人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如果你和00后的孩子硬碰,最后吃亏的只有自己。毕竟他们是不达到目的是不摆休的。</p> <p class="ql-block">有意义又有意思的100天</p><p class="ql-block">分享/王贞融</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100这个数字,会无数次以各种不同形式出现。</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上,100天注定是值得庆祝的,不同地区不同家庭都会用不同方式来庆祝小生命的这个“百日关”。当我们开始咿呀学语时,简单的“爸爸、妈妈”发音还不太清晰时,有些心急的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学着数数了,通常能数到“100”时,他们会特别的开心,好像“我”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逢人就让我们数一数……</p><p class="ql-block">长大后的“100”就更是新颖了,和闺蜜的第一个一百天;和先生谈恋爱的第一个一百天,结婚一百天的纪念日,退休后的第一个一百天,和儿子一起创业的第一个一百天……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纪念的“100天”……</p><p class="ql-block">这些“100”天它们是我生命成长中的时间轴,是日复一日中某一天。如果您问我:那哪个100天值得您纪念?或者哪个100天你全力以赴过,你有志同道合美仁同行呢?</p><p class="ql-block">当“海口欣响音悦奶蜜盐家长共读群”坚持共读“100”天时,我觉得是值得纪念的。那天(11.09)我如往常一样在共读群里发起共读内容,看着接龙处显示“100”天了,我内心深处很是激动,我在群里感慨说:阅读,无限接近真正的教育。坚持共读了100天,这一百天坚持共读的蜜友都有什么样的收获呢?</p><p class="ql-block">晚上看到思琪思贤妈妈发来感悟:</p><p class="ql-block">奶蜜盐里我看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尊重,支持与包容,无条件的接纳,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讲条件,喜欢控制,唠叨,说教,甚至打骂,或者没有底线的溺爱,这对孩子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开车需要考驾驶证,厨师要考厨师证,唯有父母,没有学习考证就当了父母,现在的亲子关系,家庭矛盾越来越多,孩子叛逆也越来越多,亲子之间先建立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沟通,才会亲子和谐,而建立好的关系前提就是,对待孩子我们要满足他们的六大需求,被接纳,被认同,被爱,内在自由,成就感,价值感,这些我们做到了吗?</p><p class="ql-block">果果妈妈(钢琴冉老师)也感慨地说:</p><p class="ql-block">在过去的 100 天里,我读完了《奶蜜盐》这本书。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之路。</p><p class="ql-block">书中强调的“奶”,让我深刻体会到父母之爱如温暖的乳汁,给予孩子生命最初的滋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分的爱与陪伴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蜜”则提醒着我,要让孩子的生活充满甜蜜的回忆。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p><p class="ql-block">而“盐”让我明白,适当的磨砺是孩子成长的必需。不能过度保护,要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p><p class="ql-block">读完这本书的 100 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我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用心地去给予孩子爱、鼓励和适当的挑战,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p><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一起共读的第一个100天,只是打开了走进奶蜜盐生命化教育的大门,我们开始初浅意识到《奶蜜盐》似乎与铺天盖地的家庭教育图书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共读的第一个100天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滋养;接受了每天一群人一起共读一点原文的这种阅读方式;这第一个100天让许多的家长朋友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浸润,她们从默默地关注也开始学会发声,让我们更坚定了共读的意义;共读100天,我们彼此润泽,彼此生命唤醒,彼此携手共进,让共读、共识、共育的理念在我们读书会群里开始生根发芽,我们彼此约定,笃信笃行,努力学做够好的父母,成长为真正的“奶蜜盐生活家”。</p><p class="ql-block">于是,海口欣响音悦奶蜜盐读书会在这100天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第100天便有两颗种子破土而出,她们努力学做“飞翔者”,加入了我们奶蜜盐共读指导师的团队……共读奶蜜盐,生活日日甜。我相信通过21天共读指导师的集训,她们一定是最具学习力和行动力的父母。成为海口奶蜜盐读书会的优秀领头人,共读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责任,你真的准备扛起了</p><p class="ql-block">分享/彭澎</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奶蜜盐2》第三章,有一个章节是《父母的责任,你真的准备扛起了》,张文质老师这样写道:“其实,就孩子的成长而言,作为一个母亲,最重要的是,她是不是真正愿意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甚至舍弃自我发展的机会。”好平凡的一串定语,将做母亲的机会字字铿锵给出,也让那些曾拨动我们心弦的爱意,伴你开启这个血亲构建的奇妙亲子旅程。</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孩子的出生,我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惊奇和喜悦,那么第一次和孩子因产假到期而享受哺乳优待的短暂分离,就开始考验你身为母亲的责任了。现在想来,后来的因断奶了,任由爷爷奶奶接走孩子,心安理得做起“周末假期父母”,其实就是暴露了一个事实,我自己当初压根没做好成为母亲的准备,不然,当孩子和工作需要二选一时,我毫不犹豫选择的是工作。而且,还常常无知无畏的自诩自己是爱孩子的好母亲,毕竟除了工作,我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精力都在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还是那句老话,直到读了《奶蜜盐》,共读《奶蜜盐》后,我打破了很多,也重建了很多,去再次审视亲子关系以及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藏在心中的脆弱和暗角,方让我在被各种琐事和困境,各种伤害与痛苦快磨到麻木的心中,又腾升出一股力量和柔情,然后慢慢跟着《奶蜜盐》重新建立起和孩子的连接,和每件事的连接,和其他人的连接。并在得到了各种超越预期的回响中,逐渐意识到,共读《奶蜜盐》便是我余生寻求到的另一种正确活法。它不只是我和蜜友们收到的生命成长馈赠、鼓舞,尤其振作于《奶蜜盐》对我辈生命的滋养,对伤痛的疗愈,也使很多他人同样感受到了被接住被拥抱。</p><p class="ql-block">不怕蜜友笑话,五年前那次迟来的道歉,被儿子温暖的、长久的拥抱,至今仍然可以引得我血脉偾张,以致于每每翻开《奶蜜盐》,仿佛再次迎来了那个熟悉的、包容一切的拥抱。也更让我们志愿者和蜜友看见对于“爱”的表达和思考,并习惯于这种“爱”的滋养下,长出自己想要的形状。</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那个“想要完美,且畏惧犯错,甚至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的我,那个把性格内向特点当做缺点,自卑半生的我,那个在读完几页《奶蜜盐》书便有直观的感受的我,终将在追追溯还原,一次次放弃“完美”的特别漫长且艰难过程中,学会放下,学会和解,学会让生命的感受为自己成长做主。完美不是任何事物的意义,相信生命的力量,是不断探寻着前进。</p><p class="ql-block">张文质老师说,“代表亲子之间的三种关系:第一种是抱着孩子,或者握着孩子的手;第二种是守着孩子,充满鼓励地去影响、支持孩子的成长;第三种是让孩子走出去,即精神上的断奶。经营好一个家庭,需要分工,需要有取舍,当你做了母亲之后,你真的需要把你的一部分让渡出来交给孩子。</p> <p class="ql-block">孩子才是教导我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孙美霞</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好难管,甚至很费力的。这样的一些语言!我们到底要孩子,听我们什么样的话,难道我们的话都是对的吗?难道我们的人生路都是对的吗?难道我们还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第二个自己吗?所以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生来带着使命来指导我们成长的,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送礼物的,只是我们的家长一意孤行,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永远觉得自己的那点经验足够指导孩子未来的人生,殊不知孩子带着高智慧而来的跟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吻合的,而不是沉浸在四五十年前我们的旧的那一套的思维模式了!如果我们父母不改变,那么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对抗的方式来提醒你,只是有些家长会错了意,他们并不知道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p><p class="ql-block">把我们孩子当天使一样的夸奖,当天鹅一样的去称赞,因为他们的身上已经具备了我们曾经没有的智慧,只是我们还没有认知提升,所以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对的,世界原本没有对错,孩子就是指导我们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生活中的弱者</p><p class="ql-block">分享/张若英</p><p class="ql-block">尊敬各位分享嘉宾和蜜友们大家好!我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话题是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生活中的弱者。</p><p class="ql-block">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呢?因为奶蜜盐读的多了,听的多了,总是会去寻找问题孩子背后的真相。班级长的最高的男孩,三年级个子大约150厘米,体重也将近150斤。这个孩子的学习用品笔和本总是不长时间就没了。</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开学不到一个月,在学校统一购买的20个大本,还有他大姑给他不少本子孩子都说用没了。他的姑姑我的同事来到班级,意思是别的同学欺负他,给拿走了。我在上周五放假时,还看见他的桌洞有很多本子,结果他和姑姑但他座位看,一个本子都没有,问他也不知道本子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其他同学来了串座,告诉他你不在这里坐着了,才发现另一个座位有不少他的本子。每个本子都用了几页。今天我在巡视孩子做作业又发现他的笔都让他自己拆了,只剩下一支铅笔,而且都装不上了,于是,我拿给他的姑姑看。这个孩子真的是班级的弱者吗?上个星期,五年级一个男孩子找我告状,说我们班这个男孩在厕所摸他隐私部位,结果这个男孩从厕所回来,还没等我解决这件事就发现他的裤子前面湿了,而他自己丝毫不在意。这样的男孩到底是不是弱者呢?</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4日[文质大课堂]“家长学校年度课程”如约开播。那期课程张文质老师讲的是《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生活与学习中的“弱者”?》张老师说他选择这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长总是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胆小;二是张文质老师说自己在学习上是一个“弱者”。小学一年级入学第一天不会写名字,被老师要求要上幼儿园。他的求学路到高二才显山露水,扬眉吐气。</p><p class="ql-block">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提前一年入学一年级的情景,入学第二天就自动退学了。原因是老师让数数,可能是100个数。当时我因为不会数数,吓得躲到桌子底下。而第二年我在入学一年级时,我会数数了。如果当时我没有退学,一直跟着上一年级,家长也没有及时帮助我,也许很长一段时间或一直我都会是学习上的弱者。</p><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学习上的“弱”,让我想到了“静待花开”教育是慢的艺术。在孩子学习上我们要给孩子足够成长的时间,不要轻易的下结论。张老师在《奶蜜盐》过早的判定,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中提到在家庭里面,在学校里面,在社会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我们成年人会过早地判断一个孩子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是有希望的,还是没有希望的。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喜欢盖棺定论地批评孩子。对孩子的某种表现不满时,不是鼓励激发上进心,而是打击。也许孩子只是没有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没有父母期许的压力,孩子也许会有超乎父母想象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对于家长总是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胆小。怎么办?张文质老师建议父母每天要及时接孩子放学,学会察言观色。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孩子交流。哪怕不能天天接孩子放学,也要按时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家长。校园霸凌背后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还有老师说?就是因为在孩子有错误或不足伤心时,大人没有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孩子共情,让孩子变坚强。父母对孩子的各种状态,可采取“鼓励”“安慰”“介入”三种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父母介入是为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采取相应的对策,给孩子正确引导。当人受了委屈时,往往都只是说自己的委屈,却忽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时候就需要成人与其沟通,给予鼓励,信任,做好孩子的倾听者,不管孩子对与错,都能及时站在孩子的身后,让其不在因无助而关上沟通交流的心门。</p><p class="ql-block">就像我提到的男孩,他为什么会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为什么自理能力那么差?</p><p class="ql-block">这个男孩身上有两个姐姐,父亲再婚后有的他。小时候身体还不是太好,又是男孩,娇惯的不成样子。半夜要吃好吃的,家长也毫不犹豫的满足。如今100多斤的体重,奶奶还怕他吃不饱,还无肉不欢。在生活自理能力上7岁以前有父母、奶奶、姐姐的全程看护。7岁以前该立的规矩一点也没有,7岁上学后父母离异了,姐姐出去打工了,奶奶岁数又大了。有了问题后,家长不是说孩子虎,就是说孩子熊,没有从根本上接纳孩子缺点,帮助孩子从头学起做事,孩子自然成了不能生活自理的儿童也成了生活中的弱者。</p><p class="ql-block">究其根源张老师说“弱者”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父母最需要反思三件事。如何保护孩子不会成为弱者,需要我们反思:孩子是否生活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在孩子问题上,是不是总是批评打击?孩子再遇到困难或遇上麻烦时,父母是不是站在身后?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先保证生命安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孩子,是父母的导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享/可乐</span></p><p class="ql-block">各位亲爱的密友,大家好,我是可乐老师,非常感恩这个平台,让我和大家在一起学习分享家庭教育技巧。</p><p class="ql-block">我已经有段时间没回来这里分享了,特别感恩夏校一直对我的信任和引领。每一位密友坚持学习和乐于分享特别令我佩服。</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孩子,是父母的导师。</p><p class="ql-block">我分享的主题是我受到以上这段话的启发(上图)。</p><p class="ql-block">过度:看到安全感这几个字,我想起之前看过一个案例。</p><p class="ql-block">张文质老师之前对我们说生活的每一个当下都是家庭教育。话是这么说,说起来也非常的简单,但如何深刻的理解这句话,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生活的实践中,这就是最考验我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孩子是父母的导师</p><p class="ql-block">可能有人看到这个主题,感觉到很惊讶,不可思议,孩子怎么能是父母的导师呢?明明是父母要教育孩子,应该父母是孩子的导师才对。</p><p class="ql-block">这个主题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他们身上找到帮助引导他成长的技巧。</p><p class="ql-block">为了能让我自己把自己的观点给说明白,我主要通过案例来分享我的学习收获。</p><p class="ql-block">案例1面对这个案例,我想请教大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前几天,我去听了一节课,是一节心理学的课。结果呢,那个老师上课,他是很自信满满的去上上完了以后,北师大的一个教授就问他,你这节课。是解决什么问题呢?他就说孩子们心中很多烦恼,他就想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引导孩子怎么通过两面,正反两面来看自己身上的问题。结果这个教授说,你用别人的故事来教育这帮孩子,最起码前提孩子得有一个故事的迁移的能力。他就说,为什么你不用孩子身上的一些答案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呢?也就是说用孩子身上的故事来引导孩子解决他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时我听了这节课,我就写下了这一句话。案例1给我的启发:用别人的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前提孩子得有迁移故事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故事是要迁移的,得有迁移能力。个体生命的多样性、丰富性不时在挑战和打破这种不确定性。对这一个体有效的教育,对另一个可能就全然无效。世界上也许存在屡试不爽的“教育兵法”,但任何有经验的教育者,都知道这样的“兵法”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兵法,也不是所有老师都能用的兵法。《孙子兵法》似乎早就勘破了战争的“规律”,一代代的武将为之顶礼膜拜,但成功者总是屈指可数,常胜将军总是将军队伍中最少的那一部分。</p><p class="ql-block">细想刚才我们很多老师讲,比如说董老师、孙校长和张老师,他们几个的案例我都很用心,每个都会用心听。其实作为家庭教育,我们去引导孩子。答案我觉得都在他们那里。</p><p class="ql-block">我以前一直教小学高年级,教了28年,这个学期我为了自己学到更多,也力求把自己学到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我的教学融合在一起,我就来教一年级。</p><p class="ql-block">案例2,也就是在我平时的工作中看到的。有个男孩子,他要参加游泳,但一开学的时候,他就不愿意参加,哭的特别的伤心,特别的厉害。后来就有人怎么去引导他,就用那些世界冠军的例子来引导他,但是孩子一直哭,一直不愿意去参加这个游泳。他的爸爸就找到我说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说你为什么不去听听孩子的心声呢?结果我就也帮了他一下,我就听那个孩子。我说,你为什么不想参加这个游泳?因为很多人都以为他觉得辛苦,其实不是的。 也就是说其他答案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反思,答案应该在孩子这里,最后这个孩子告诉大家,因为这个教练非常的严格。严格到他无法承受,无法忍受,所以他就要逃离,他就不想去游泳。案例2孩子引导我们:倾听孩子的心声,解决他们问题的答案都在里面。这个孩子,他教会我什么呢?他教会我去聆听他。</p><p class="ql-block">刚才有一个老师分享,家长或者其他人找他来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他没直接给他答案,我就觉得这个做法很好。别的答案可能。适用别人的孩子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是不是?所以呢,我刚才听了以后,我就非常要有共鸣。所以呢,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都好,每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把倾听放在首位。听听孩子会给我们什么答案,所以呢,这个我就是说,孩子是我们的导师,他引导我们去寻找解决他们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案例3,今天我看到一个孩子,他在学习非常的自觉,我就表扬了他。我说你怎么这么用心,你也想不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会说。老师,你上次不是跟我说了吗?厉害的人是爱学习的,有规则的,所以呢,这个孩子他又教会了我一样东西。案例3这位小男孩教会我,读懂孩子们的内心,是更有效的陪伴。我觉得他教会我要去理解读懂他的内心。一个很倔强的孩子,肯定是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明白他,他的需求达不到,那这就是他来引导我们去寻求这个答案。</p><p class="ql-block">还有我要分享的第四个案例,也是今天遇到的一个小女孩。她来告诉我,老师,某某同学偷了我的橡皮。他说我的橡皮是粉红色的。已经解决了两节课都不行,OK, 我就叫那个两个小女孩过来拿了别人东西,那个小女孩一直说不是偷,那就是她的。我看了这一块粉粉的橡皮擦,真的是很可爱。我左想右想,我说这个小鬼究竟又引导我怎么去思考他和解决他的问题呢?后来,我就叫另外那个小女孩走开,单独留下他。我就问这个小鬼,我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粉粉的橡皮擦呀?他就点头,是,那我说。你是不是借用了他的呀?你究竟借用了多少次呀?那个小女孩就思考了一下,她就说,老师,我是真的很喜欢,我只是今天第一节课借用了一下。哎,他觉得老师说他是借用别人的东西,那他就很很坦诚的去说他是借用了。其实你没经过别人同意,严格来说就是偷别人的东西了,是不是?那孩子也知道,偷是不好的事情啊,所以你说借用了他就很乐意。最后呢,他也就把这个橡皮擦还给那个小女孩。案例4这位小女孩教会我, 尊重是给一条心之路。</p><p class="ql-block">梳理:1.家长不断学习,就是让自己有捕捉引导孩子技巧的敏锐。2.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得读懂孩子,他们会给我们最适合不过的答案。3.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借鉴别人的做法可以,照搬不宜!4.教育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温暖的相伴,做好家庭教育,就是经营好生活的每一个当下。</p> <p class="ql-block">给孩子创造快乐</p><p class="ql-block">分享/依慧</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主持人张若英老师好,亲爱的蜜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依慧,很高兴与大家相约220期读书会,这是我连续第七次参加读书会分享,每次参与都能让我心灵洗礼,品一场读书盛宴,聆听他人故事,感悟自己人生。</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为孩子创造快乐。 我们读了奶蜜盐都知道,孩子的快乐只为因为有你,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特别快乐。 可能是因为大宝一直爱闹腾的原因,我对这个话题就特别有感触。 上半年我一个人带着两娃的时候,每天就像工作一样,打电话预约谁有空,只要对方方便,无论多远,说走就走,带着孩子多体验不同的生活。 可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就会倦怠,尤其是在家里陪伴的时候,有时我们需要忙活一下其他,孩子无法理解总是缠着不放,慢慢耐心就没有了。 </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教练分享到她参加圆圈日,放下手机的时候听到了很多的声音,看到一对年轻父母在沙滩上挖战壕,旁边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旁欢呼。她说那刻突然反省,自己是否为孩子创造过快乐。 我听了也受启发,我们在陪伴孩子是否已经放下了自己,过去的陪伴到底是自己的需求还是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真正需求又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回想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家务,要忙网络社交,真正用心陪伴的时间有多长,陪伴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乐在其中呢,可能大多数时间我们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为什么教练会被那对年轻父母感染,可能是一家三口的快乐传递的。 </p><p class="ql-block">孩子真的想时时刻刻出去玩吗,他只是被新的事物吸引,慢慢又失去了兴趣。 可能二宝能够独立玩的原因,很多时候我只要坐在他旁边,他自己就可以玩很长时间,可如果我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可能我不会发现孩子的快乐。 有时我特意放下手机,用心去关注二宝玩,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来看我,我回一个微笑他就会笑的很灿烂,然后又自己去玩。 </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就是我们是否有真正看到他,看到他独特的个体,作为家长很多时候会拿别人家孩子比较,会对孩子不足的一面特别较真,很难真正用生命化角度看到这个真实的人,所以无论外在我们给他多少的物质他都无法满足。 </p><p class="ql-block">过去我一直执着精英,无论怎样都很难做到不要求孩子,这跟我父辈还有我们一路的生存所影响,如今我慢慢明白,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比任何都重要,有快乐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想要孩子快乐,就多用心关注孩子,多为孩子创造快乐,只有这样,以后他才会更加快乐。 </p> <p class="ql-block">多带孩子去户外吧</p><p class="ql-block">分享/周赛军</p><p class="ql-block">在《奶蜜盐2》中提到,运动、社交、自然“三缺失”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可见运动、社交与自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基于此,家长们真的应该多带孩子去户外,让孩子们在户外的广阔天地里,尽情地享受运动、社交和亲近自然的乐趣,收获身心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读了奶蜜盐之后,我一直坚持着这个正确的理念,每周我都会带孩子去户外,户外是孩子天然的运动场。当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玩耍时,他们的身体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运动可以流汗,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他们精神饱满,提升活力。就像研究表明的那样,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这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至关重要。同时,运动还刺激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锻炼神经系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在户外进行运动,孩子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去释放自己的能量。</p><p class="ql-block">而且,运动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识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在户外,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小的挑战,比如上周我和崽崽去了橘子洲,我们是一路走到了橘子洲头,在过程中,孩子也说过难得走了,累了,想要我抱和背,但是最终在边走边歇息边补充能量边鼓励的情况下,克服了困难,走到了终点。在克服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这对他们性格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其次,户外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社交机会。在户外场所,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龄人。当孩子们经常在户外活动时,他们的性情会比较活泼,更加善于社交,也会很有礼貌地主动与人打招呼。例如,在公园里,孩子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分享自己的玩具,共同探索自然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协商等重要的社交技巧 </p><p class="ql-block">最后,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户外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都充满了无尽的奥秘。当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时,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当我们走到大片竹林时,崽崽问这里有没有大熊猫?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当我们走到一大片桔子林和柚子林的时候,可以看到果实累累,刚好遇到一颗可以摘的小树,我还鼓励崽崽上树摘桔子,高兴得不行。</p><p class="ql-block">在自然中,孩子可以远离电子设备,如果待在家里,无聊的时候崽崽也会想要看视频,而到了户外就不会想到这些,注意力已经转移了,这对他们的视力保护也非常有益。</p><p class="ql-block">多带孩子去户外吧,让他们在户外的运动中茁壮成长,在社交互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在亲近自然中探索世界的奥秘。这不仅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更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