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塘街(下)

朱熙炎

七里山塘,近时误传为七狸山塘,好事者在山塘桥 、通贵桥、星桥等处设置七只呆萌的石头狸猫,以招徕游人,进而成为游人必到的打卡点。《桐桥倚棹录》引《长洲县志》:“自阊门至虎丘,计七里。语云: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而七狸则属无稽之谈,山塘居民以前也从未见过这些石猫。当然“七狸山塘”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旅游策划。 普济桥边白公狸 旧时半塘曾有许多表坊,现在墙边路旁还残存了一些。将来应该怎样保留下去才是? 中乐就读的虎丘中心小学,是一座可以追溯到清末的百年老校,学校早已迁走,大门紧闭,空留下不尽的少时缅想。 中乐半塘的旧居被板挡住了。 继续行走半塘。 <p class="ql-block">曾和同事来喝过茶的茶馆,茶香已逝。</p> 山塘处处有历史。<div>这里是老苏州人熟悉的创立于前清的著名的顾得其酱园的原址。</div> 彩云桥,亦称半塘桥,不起眼,无诗意,空有彩云名。 彩云桥边上是沪宁铁路老桥,正通行长长的货车,这是儿时与小伙伴来看火车、捉蟋蟀的地方。 名门望族的贝家祠堂,记得五、六十年代做过粮油店。 桐桥极负盛名,儿时见到的桐桥又高又大,后拆建为平缓的普通桥。桥旁观音阁因弹词《玉蜻蜓》而出名,刀郎歌曲《志贞》的故事也出自这里。 过桐桥,在桥堍中乐邂逅多年未见的小学老同学,老同学世居老街,岁月静好。 毁于洪杨战火的山东会馆残存的门墙气势不凡。 进入山塘街东段,街道狭窄,商店渐多,接近旅游区了。 原大德小学已变身旅游的影视拍摄地。 白姆桥 烟火气旺盛的星桥。文星狸。 老店荣阳楼点心店,地处旅游热地而顾客盈门,生意火爆,在此午餐,颇失所望。 曾去探访过的山塘雕花楼,里面建筑精美,但不对外开放。 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消失了老街的清静,从容。 岭南会馆是我上小学的地方{先是惠群小学,后为山塘小学},小时候门厅里还留着泥塑的关公神像。现在已变为丝绸商业场所。 原120号是我家旧居,现已面目全非,唯带弧度的门头梁是熟悉的旧物。<div>行走七里山塘,前面就是终端。人生一遭其庶几乎。</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