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宜宾(第三期)

杨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川渝老科协助力成渝双城</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经济圈建设论坛交流材料</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宜宾文旅发展及思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20日,在2024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果主题推介会上,宜宾市委副秘书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张艳丽推介了宜宾优秀文旅资源,并首次发布了宜宾国庆“宠客福利”,以及从即日起持续到年底,全面开启“渝宜有约”重庆专属消费季活动,为重庆游客奉上双重大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江宜宾向广大重庆市民发出热情邀约,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宜宾对重庆市场的重视,更是川渝两地文旅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是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城市。近年来,宜宾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文旅游发展,加大对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推动了宜宾人文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宜宾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宜宾市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宾市拥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点,目前宜宾有8个AAAA级景区,37个AAA级景区。宜宾古城、宜宾文庙、宜宾博物馆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蜀南竹海、兴文石林、五粮液景区倍受人世喜爱。近几年来,宜宾市投资数十亿元修复、修善了屏山“马湖古城”、“宜宾东楼”、“中国八仙山大佛”、李庄古镇“月亮田”、“冠英古街”、“横江古镇”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宜宾市的人文旅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宜宾市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宜宾市是彝族、苗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少数民族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花灯、金江号子等,这些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为宜宾市的人文旅游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宜宾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高速铁路建设,成贵高铁、内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和宜西高速铁路、五粮液机场,立体交通四通八达。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宜宾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建成了一大批星级酒店、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和交通便利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为宜宾市的人文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的来说,我市的人文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人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升人文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宜宾市成为国际知名的人文旅游目的地,为宜宾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推介和展示宜宾最新的主要几个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马湖古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这个中秋国庆长假,位于屏山县书楼镇金沙江畔的马湖府古城正式开园,推出沉浸式演艺、非遗展演、美食体验、彝族文化展示馆等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一座“搬”过来的重生古城。作为四川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面文物迁建工程,古城中42栋宋、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都是为了支持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从水库淹没区内拆卸后搬迁到此,再按原样修建而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砖灰瓦、翘角飞檐,记录着历史,承载着乡愁。走进马湖府古城,也进入了一座崭新的川南“古建博物馆”。这是目前四川最大规模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一砖一石、一木一梁逐一编号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在马湖府古城中,有一种独特的“新旧交融”的神秘感觉,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眼前的42栋古建筑,都来自宋、明、清以及民国初期,历经时光磨洗,留下岁月痕迹。而这些古建筑群原本所在地,是从这里沿着金沙江朝上游前行五十多公里处的老屏山县城。如今那里已成为向家坝水电站库区,静静地沉入湖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6那一年,国家水电重点工称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屏山老县城和楼东、福延、锦屏、新安、新市镇等乡镇都将成为淹没区。由于屏山县地处川滇交界,位于水运要道金沙江畔,独特的历史底蕴和区位优势,让这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辐射金沙江沿岸四川、云南两省的重要商贸市集,因此也留下了众多个朝代修筑的古建筑。这些文物文化样态多元性、数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珍贵价值和科研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四川省文物局牵头,省市县多方合力启动屏山县文物搬迁工程,这也是四川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面文物迁移保护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走进马湖府古城,42栋文物建筑种类多样,祠庙、民居、石刻、桥梁、城门、牌坊、古井等交汇而立。如此大体量的建筑群,要实现整体“搬家”,谈何容易。尤其是对于古建筑来说,要实现按原样复建,文物专家细致到需要让每一块砖都回归到本来所在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在拆卸过程中,专业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将拆卸下来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每一段木头逐一编号。仅几座城门洞,拆下来的石头就堆积如山,这些条石,外观看上去大同小异,工作人员根据卷门、墙基等不同位置做了不同的标识和记录,重要部件全部用标牌对接,做到万无一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迁移保护的建筑中,禹帝宫是一处明代修建的会馆建筑,正殿高大巍峨,气势雄伟。大殿中有4根石柱,浮雕着文雀、蟠龙等瑞兽。这4根石柱,每根直径75厘米左右,高约10米,重达50吨以上,其上还刻有水文标志4个,这些标志忠实地记载了清代金沙江一百多年来历次洪峰,具有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为修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了一手水文历史资料。要把这些石柱完整地拆下而不摔断,施工难度颇高。为此,施工人员先行将石柱固定,再拆掉大殿梁架、穿枋等木质结构,这才使用大型吊车将石柱边支撑边慢慢吊放,避免石柱突然缺乏牵引力倒地摔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电站蓄水前,按照方案设计的古建筑完成全部拆卸搬迁,拆下来的文物构件统一运送到书楼镇临时修建的库房中保管。在漫长岁月中,一些木质结构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一些水蚀、虫蛀等破坏。易地搬迁过程,也是对古建进行修缮与保护的过程。从2012年拆卸到2016年马湖古城正式动工重建,文保人员根据古建修复的原则,前后花了4年时间,将原有拆卸下来的材料进行清理、修复。再根据图纸编号,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一一复原,让马湖府古城在书楼镇金沙江畔“重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善、修复后的古城,为何命名“马湖府古城”呢?这并非一个新名字,而是要追溯一段历史。四川省文物部门与屏山县政府在讨论命名座谈时,专家们拿出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公元239年蜀汉后主刘禅在屏山地区设置马湖县,历史沿革中又先后改设马湖州、马湖路、马湖府等,直到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裁马湖府保留屏山县,这个名称才退出历史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复完好的马湖古城,就是一座穿越时空的“古建博物馆”,它见证了多元文化交融。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中,历朝历代对马湖府古城里的建筑多次进行重建重修,尤其是明清“湖广填四川”,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寺庙与会馆林立的格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重生”的马湖府,寺庙、会馆、祠堂、民居、古井、古桥林立相望,无声诉说着屏山深厚历史底蕴,也成为一座鲜活的宋、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多种文化形态建筑物共生的“古建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管部门资料记载:古城外围,【迎江门】、【翙凤门】、【承恩门】三座城门保存完好,巍然矗立、风华依然。靖边楼虽残存,仅留门洞。根据屏山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城门洞为拱券式与过梁式结合,是元代以前的过梁式城门向明清时期拱券式城门过渡的一种形式,堪称中国建筑和城市史较为重要的实物遗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湖古城西门城门洞【翙凤门】,城楼飞檐翘得很高,曲线优美,给人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马湖府是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必经之路,这里有官府管理的大小水陆码头,是货物集散地,堆集有大小凉山运来的药材、皮货、粮食等货物,也有停靠在金沙江岸边等待卸载洋油、洋钉、布匹、瓷器等的货船。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旅店云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之中,华丽恢弘的万寿寺与万寿观引人注目。据历料记载,万寿寺与万寿观修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神宗时期,是一处佛教道教场所。如今的万寿观只存玄帝宫殿一座,大殿平面略呈方形,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面,斗拱不仅出檐深远,而且相互勾连,极具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寿寺,原名万福寺,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明正德年间扩建后,知府赵时吉题曰“万寿”,遂名“万寿寺”。万寿观与万寿寺具体修建于哪一年,据《马湖府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就已经存在了,可见历史悠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寿寺有三重大殿,建筑多为楠木。万寿观是当时马湖府所属掌道教的道祀司所在地,万寿观坐北向南,整体以木质结构为主,结构宏伟,造型雅观。万寿观上的斗拱是我国古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汇集千百年来人巧匠的经验智慧。进入大殿,全殿均用楠木构造,尤其是正殿中高大的金丝楠木立柱非常壮观,需要两个人才可以合围。这四根高大的金丝楠木立柱,产自于屏山中都神木山,据《马湖府志》和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传圣旨令当地官员和伐木工从中都神木山取木,放至中都河运送到金沙江,将金丝楠木编成木排,从金沙江经长江漂流至京杭运河最后抵达北京。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万寿寺与万寿观的金丝楠木正是故宫的金丝楠木来自同一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只有来过,方知万寿寺与万寿观的价值,最令人惊艳的是,拥有价值连城的金丝楠木。万寿观和万寿寺,整体建筑所用了规模惊人的金丝楠木,按现今价值已经无法估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寿观,明代为马湖府下属掌管佛教的僧官正都纲司寓所。正脊顶的赤铜火珠宝顶后来被盗,修复时换置原形陶顶。自元明以来,这里也是道教首领道纪司的驻地,寺庙与道观烟火旺盛,这些历史志书多存记载。九十年代初,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万寿寺]与[万寿观],同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这古建筑群的重要文物价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水运交通,在明清时期,马湖府古城是辐射川滇两地的一个商贸集散地,商贾云集,富庶人家众多,也留下了颇多修筑华丽的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大迁徙中,不少外地家族来到屏山。其中,祖籍江西的凌氏一族在这里安居乐业,逐渐发展为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在这里的42栋古建中,不少与凌氏一族有关,包括凌家老房子、凌家祠堂、凌家大院、凌家作坊、凌家货栈等。其中,现存的凌家祠堂为民国时期建筑,由三进四合院组成,以青砖、石、少量木材构筑而成,兼有典型的西式建筑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屏山自古以来,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与凌家大院紧挨着的是建于明朝时期的新安平夷长官司衙门。平夷司是马湖府四大土司之一,王氏族人一直世袭平夷司长官职位,直至1906年因无人承袭而自动消亡,历经500多年,是屏山彝族土司文化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马湖府古城中,还有一座颇为神秘的古建筑——员外府。至今,人们依然不知道这座建筑的主人是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员外府,建于清道光年间。从建筑形制来看,这是一处三进四合院建筑群,包括门厅、过厅、南北厢房、堂屋、廊道、后院书楼、绣楼等多个组成部分,光是天井都有7个,单体建筑多达12栋,建筑总面积2120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奢华的建筑群,只有望族家庭才能负担,因此当地人们猜测这是一个员外举家外迁来到这里的。平日里,这里的大门几乎紧闭,家中下人采买都是从侧门进出。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员外府中的人突然一夜之间全部搬走,再也没回来过,留给后人无限猜想,人们也将这座建筑命名为“员外府”。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让珍贵文化遗存“走入”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月1日,马湖府古城开园仪式举行。沉寂许久的古建筑群,重新走入人们视线,尤其是在沉浸式演艺中,让游客感受“古风新国潮”。屏山文旅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长假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数量超过一万人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屏山县是一个移民县,近年来,屏山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将马湖府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文旅开发作为重点项目,围绕“古城活化更新”理念,完成了古城道路、墙面、绿化等风貌改造,并引入文博、艺术、书店、美食、非遗、民宿等业态,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的新安平夷长官司衙门,如今已成为土司文化体验馆,也在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中,通过实物和资料,讲述屏山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以及与外界的互联互通,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目前,屏山文旅部门正在加速古建文化馆和民俗文化馆的建设中,通过不同主题展现马湖府古城的厚重历史和前世今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中,在古建文化馆将重现那段42栋建筑物整体“搬家”的独特历史,一批珍贵老照片也将与观众见面。而民俗文化馆,则将集中展陈集江水文化、航运文化、土司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马湖府人文历史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楼东场镇的清代建筑凌家大院,在马湖古城的修善中,打造成为古城具有特色的民宿——【马湖别苑】。凌家大院总面积4350平方米,共有40多个房间,院落深深、布局严谨,青砖灰瓦、雕梁画柱,都彰显着当时的审美理念。在这里,可静卧听雨,也可凭栏读书,感受悠闲惬意慢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马湖古城,眼望着这片波光粼粼,山色秀丽的湖泊。二00六年前,这里是金沙江下游波澜壮阔的向家坝段。二0一四年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六百四万千瓦。向家坝水电站是中国三大水电站之一,金沙江就沉没在这片美丽的湖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湖水静静的,像一块无限的翡翠闪烁着光泽;清澈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神秘而遐想,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昔日金沙江美丽的画卷还呈现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奔腾汹涌的金沙江,在这里却展现出另一番风姿——高峡险峻、平湖静谧。新增打造的水上画舫项目,则让游客可以充分感受高峡平湖的大美风光。让马湖古城为宜宾文旅带来更多的风采,我们将持续推进古城活化利用,引入更多丰富业态和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宜宾八仙山大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仙山大佛景区是2023年 由屏山县政府修善打造的,目前已正始接待游人。八仙山大佛,川南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座落在四川屏山县龙华古镇景区的八仙山。来到龙华古镇,一定要到八仙山上去朝拜这尊立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古镇烟雨小巷,青石板上苔藓斑斑,在质朴木结构吊脚楼上,遥望着对面红色砂崖山上的八个山峰,仿佛像八个罗汉排成一排,盘膝打坐。这尊立佛因山而凿刻,因山而得名“八仙山大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竹林葱茏,风吹叶动,尽显婆娑的画意。竹意盎然,天生质朴,清新自然。八仙山顶还保留着有生态茶园,风景秀美,而八仙山闻名于世的就是这尊立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尊神秘的大佛,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的目光。2001年,阿富汗那场战争,无情的硝烟炮火摧毁了巴米扬高53米和35米的两尊立佛后,这尊32米高的八仙山大佛,就从世界第三立佛变成了世界第一立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仙山大佛,中国第一大石刻立佛,身高32米,是凿刻在八仙山主峰北壁山峦岩上的一尊阿弥陀佛立像,大佛头盘螺髻,像身肥硕欣长,头齐山岩顶,身披肩式袈裟,大佛左手横放胸前,作合一姿态,右手下垂,手心向外,被列为世界十大石刻佛像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佛体形丰满,两耳硕大垂肩,面部神态端庄肃穆,富有质感,衣据飘拂。佛像整个比例匀称,造型生动,线条简约,栩栩如生,形象十分壮观。大佛在静谧清幽的神韵中显示出佛性的威严和中国古文化的韵致,被世人称之“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八仙山大佛不愧为独占鳖头的世界第一石刻立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仙山大佛的身世,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记载,据文物专家考证,大佛始凿刻于宋代晚期,明末竣工,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这尊阿弥陀佛立佛,面北背南,未见佛脚。佛像凿刻是县衙掌管佛教部门工程,还是民间集资建造,为何没有凿刻佛脚,选址八仙山顶有何深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破四旧立四新年代,几个年轻人曾端着机关枪对着大佛扫射,结果打了半天,毛发无损。未现佛脚,民间传言佛脚下面有神秘之物,大佛的身世至今成为迷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跟随着前去朝圣的信徒,有缘朝拜八仙山大佛,福泽深厚,祈愿家人福慧吉祥圆满。攀登完1888级石梯,经过八仙山的一道寨门,快接近山顶的丹霞洞前,才发现大佛的真容,这尊大佛神秘不可测。在云卷云舒的八仙山顶,这尊大佛默默守护着古镇的苍生和万物生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朝拜大佛后,游人们可来到打渔村细沙溪风景,公路两旁峡谷里生长着2万多株国家级保护的梭椤树群。细沙溪梭椤树群,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美称。也为大佛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龙华,放慢脚步走进老街,细味穿越时光,品山水古意,觅世外桃源。古镇不仅有城墙,禹王宫、立佛、丹霞洞、老君山原始森林许多景点值得人们去探幽寻秘,古镇美食也等着你来品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宜宾东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宜宾东楼是宜宾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南岸东区大溪口公园内,南侧紧邻七星路,北侧为蜀南大道,西侧为宜宾六中,正对长江水道。‌东楼建筑高度约50米,为地上7层、地下1层,整体装修古朴典雅,采用仿唐建筑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宜宾东楼始建于唐代,原址位于今宜宾市旧城区东楼街外的岷江边。因诗圣杜甫曾登楼赋诗《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而名扬天下。东楼在历史上多次重建,直至民国时期其原址尚存,但于1949年毁于火灾。2018年,为传承和发展宜宾优秀历史文化,东楼迁建于宜宾主城区大溪口的西南侧。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就设在宜宾东楼。宜宾东楼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游人的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继续做好渝宜文旅的几点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深化渝宜文旅融合‌。</b><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应继续保持渝宜文旅部门的高层往来,做好渝宜旅行社旅行线路信息发布。继续落实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宜宾市财政局 关于开展“引客入宜”团队旅游奖补工作的通知 。让更多的重庆游客来宜游览观光。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二)提升文旅产品的品质和内涵。</b><span style="font-size:20px;">应继续挖掘和利用宜宾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丰富‌,打造提升三江交汇、蜀南竹海、兴文石海、马湖古城、八仙山大佛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推动渝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文旅产品的品质和内涵。‌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创新文旅产品‌。</b><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合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多元业态融合‌:宜宾文旅通过“文旅+”模式,推动亲子、康养、演艺、体育等多元业态融合,提升了文旅市场的活力。显著创新文旅产品,打造具有宜宾特色的旅游品牌和线路。‌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完善基础设施‌。</b><span style="font-size:20px;">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综上所述,宜宾文旅发展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应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文旅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宜宾文旅高质量发展。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策划|郭建华 李孝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总编|杨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审核|飞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宜宾市老科协现代服务业专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部分来源网络,鸣谢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