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北京西郊,有一处历经沧桑的园林遗址,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屈辱。这座园林就是圆明园,一个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却又因战火而化为废墟的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圆明三园中的长春园最北部有一处欧式风格的园林,俗称“西洋楼”。包括西式建筑、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以及园林小品等,沿着北墙呈带状分布。是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十余个景观组成,总面积约8公顷。西洋楼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二十四年前后基本建成,由供奉清廷的西洋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捷克人艾启蒙等设计和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完成。</p><p class="ql-block">西洋楼的规划设计并没有单纯模仿和照搬欧式风格,而是汲取中式园林的元素,进行了中西结合的尝试。设计者根据西方建筑特点进行设计,再按照乾隆的爱好和意图进行修改,最后由中国匠人进行施工。西洋楼以建筑及喷泉作为主要内容,采用规划的几何图形构图,体态端庄完整,装饰精细华美。建筑形式具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以及法国十八世纪的洛可可风格,造园形式具有法国的勒诺特风格。尽管西洋楼面积只占圆明园的五十分之一,在总体规划上无足轻重,更多意义上属于局部的点缀,但它的横空出世满足了清帝的猎奇心理,丰富了圆明园景观和文化的内涵,为其增添了异域色彩,使“万园之园”的赞誉更加实至名归。西洋楼是中国大规模仿建欧式园林和建筑的一次成功尝试,被誉为“东方凡尔赛宫”,在世界园林史及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遗址的修整工作,自1976年陆续展开。经多年清整,已基本能反映出盛时的轮廓,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今昔对比。曾散失园外的观水法石雕屏芯及汉白玉石塔,谐奇趣菊花式喷水池均已在原址复位。黄花阵阵墙及中心欧式石亭得以复建。海晏堂大型贝壳式浪花石雕及蓄水楼海堰高台、方外观的石雕方柱、远瀛观和大水法的雕花残柱及造型奇特的石龛,仍巍然屹立于原址,成为多数人心目中的圆明园形象,人们从中可以想象出西洋楼昔日的壮观景象。西洋楼遗址是圆明园沧桑的有力见证,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这里,会一直给世人留下无尽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