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向阳小学新课 标学习暨学科经验交流活动(数学组)

Morning

<p class="ql-block">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轻揽一缕秋阳,时光恬淡;为响应新课标要求,精准把握新教材内容。2024年11月13日下午我校全体数学老师齐聚报告厅,共赴一场主题为“探究立体图形,感受数学魅力”的交流盛宴。</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邓秀才老师带领一(7)班的孩子们上了《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本课以新教材为支撑,渗透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智慧中小学平台的资源进行备课、授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大家呈现一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邓老师带来了各种形状的学具,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摸一摸、滚一滚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从具体实物抽象出立体图形,初步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邓老师以闯关游戏贯穿课堂练习,一步步加深孩子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动手连一连、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获得了对立体图形最直观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p> 学习新课标,解读新教材 对标课标,课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认识立体图形》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板块的知识。本节课要求学生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图形的特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陈明妹主任以“感悟数学本质,渗透核心素养”为主题,结合本节课例,从新课标里的学业要求、学段要求、内容要求、以及评价工具上对本单元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span>指出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课标为依据,教参作为参考要为课标与教材服务。同时针对本节课给邓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邓老师本节课能有效运用智慧中小学平台进行备课和授课,实现了双师课堂。课堂上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感知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行命名-探究共同特征"的过程。探究共同特征时,通过看、摸、滚等活动逐步推进。通过看,学生整体把握形状的特征;通过摸、滚等触觉活动,初步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通过用语言表达,实现对形状特征更准确的感知。在进行抽象和命名时,引导学生抛开实物的非本质属性,关注本质属性,进而抽象出一般模型,感受逐步数学化的过程。同时在变式辨析中加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突破了难点。</p> 解读新教材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教材承载着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陈主任从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及变化、各单元教材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在于其极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其次,新教材特别注重幼小衔接,创新性地加入了“数学游戏”单元。这些游戏紧扣教材内容,设计巧妙、趣味横生,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在内容编排上,新教材也更加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p> 智慧中小学平台应用培训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陈明妹主任针对本节课例中智慧中小学平台的运用进行了点评,并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双师课堂的具体操作。陈主任从平台的功能介绍、操作流程到通过实例演示,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双师课堂的运作模式。</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立足课标、始于教材 、终于课堂,</span>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共享智慧的宝贵平台,还通过这次教智慧平台应用培训,老师们在智慧教育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大家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智慧平台,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高效优质的教育教学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