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一年,我们搬到一座简易楼里住,女儿上一年级,儿子也就三岁多吧,那时我们单位座落在一个崖坡上,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用的是混凝土的檀条竹芭盖顶子,屋子里吊了纸棚,楼道里就那样露着房顶下面的檀条和竹芭。<br> 一天晚上下班后,我正在厨房做饭,两个孩子在楼道里玩,突然,一只小燕子扑楞楞地落在楼道里,儿子上去就用手捧起了它,小燕子还想飞,可怎么也飞不起来了。我走过去一看,翅膀根处都是血,腿也有擦伤,好像是因为疼,小燕子的身体瑟瑟地发抖,两只小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人。儿子说:“它受伤了,这怎么办呢?”我想起人要是受了伤,就上云南白药,姑且也试试吧。于是我找出了一块药棉,(家里有小孩子,这些东西一般都备一点的。)轻轻地擦去了翅膀下面的血,为它上了点白药面,腿上的擦伤,就上了一点紫药水。找了一个大一点的纸盒子,把它先安顿下来了。 吃完了晚饭,孩子们说小燕子也要吃饭吧,于是从饭碗里用小勺舀了几粒米饭,给小燕子吃,可它看都不看一眼,更别说吃了,女儿问我:“它怎么不吃饭呢?”我想,燕子是吃害虫的,是不是会吃肉呢?于是就切了点碎肉沫给它,看它吃不吃。可它还是一口都不吃。这可怎么办呢?俩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我又想,燕子是吃害虫的,吃苍蝇吧?于是就出去打了几只,用纸板铲回来放到小燕子嘴边,这回还真成,它全吃了。于是,俩孩子一人拿一个苍蝇拍,到垃圾堆旁边去打苍蝇,还不敢用力,把苍蝇打半死,弄回来喂小燕子。那地方平时离得远远的,尤其是我女儿,最爱干净,这回也不怕垃圾堆又脏又臭,中午抽空去打一阵,晚上回来又赶紧去打,那时我儿子还在上幼儿园,打苍蝇时手还不准,也跟着姐姐努力去打苍蝇,生怕小燕子吃不饱。 就这样到第三天,我拿起小燕子看看它的伤口,已经结痂了。我又给它上了一次药。<br>第七天完全长好了,小燕子自己试着抬翅膀,能慢慢抬起来了,但好像还有点疼似的。<br>第十天,小燕子拍拍翅膀,飞起来了。它绕着屋子的顶棚飞了两圈,竟似完全痊愈了。<br>我对两个孩子说:“小燕子全好了,它是益鸟,吃苍蝇还吃蚊子,应该让它回到大自然去。”女儿很懂事,就说:“那我们放它出去吧。”儿子还有点舍不得呢,可想想也就点头同意了。<br> 我们打开门,掀起门帘,小燕子在屋子里盘旋两周,就从门口飞出去,不过还没有立即飞走,而是在房前来回飞了几趟才离开了。 晚上,小燕子竟又飞回来了,我们不知它是要落在哪里,就看着它。我们住的房子是简易楼,楼道里没有吊顶,邻居在房檀条上栓了一根U字形的粗铁丝,好像是为挂个篮子什么的用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叫了几声,就落在那根铁丝上,铁丝还有点活动,一有风吹来,还忽悠忽悠地晃荡,小燕子好像就在那上边打秋千一样的轻轻摇。后来我来北京后,看到有人制作人工鸟巢,想起当初怎么那么笨,不知道给小燕子做一个窝呢?<br> 整个夏天,这只小燕子白天出去找食吃,晚上就住在这根铁丝上。孩子们时时还和它打招呼,它也叽叽喳喳叫几声,好像能听懂孩子们说话似的。<br> 秋天了,小燕子不来了,应该是飞到南方过冬去了吧。 第二年春天,奇迹般的,小燕子又飞来了,还带了一只来,我们也不知它们谁是夫谁是妻,但是,看上去它们相亲相爱的,白天一块飞出去,晚上一起飞回来,一块住在那根铁丝上。好像度蜜月的新婚夫妇一样。两只燕子在这里住了一段后,不来了,不知去了哪里。每次看到那根空空的U形铁丝,我都会觉得家里少了两个小朋友一样,泛起丝丝的思念。孩子们也常常望着小燕子住过的那个地方看啊看的。 过了一些天,在一天傍晚,有三只小燕子飞到我家屋檐下,两只大的,一只黄嘴小燕儿,乐得孩子们叫起来:小燕子,小燕子。。。三只燕子在房前徘徊了一会儿,呢喃絮语,那两只大的还在那根铁丝上落下呆了一会儿。我和孩子们仰头看着它们,儿子拍着小手,女儿盯着看是不是我们去年那只小燕子,我心里一阵感动:它只是只鸟儿,竟这样有情有义,成了家有了孩子,还要回来告诉我们一声,在它眼里,也许我们是恩人吧,小鸟也知恩图报,记着对它好的人类,真真难得。比起某些人来都强。 秋天的时候所有的燕子都飞向南方,不知它们在哪里集合?走哪条路?在哪里歇息调整?路上会不会遇到困难和危险?飞到什么地方过冬?心里想着,等我有了条件,我要循着燕子飞过的路潇洒走那么一回,看看它们是怎么沿着那么遥远的路,在它们生命的旅途上勇敢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