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萨尔茨堡地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是奥地利第四大城市,也是奥地利著名的音乐艺术圣地,斐声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莫扎特就诞生于此,贝多芬、海顿等音乐家也在此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乐章,始创于1920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至今仍是欧洲最隆重的音乐节之一,就连家喻户晓的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都选择在这里。萨尔茨堡的上空不仅飘荡着优美浪漫的音符,还弥漫着幽深浓厚的历史烟云~建成于699年的圣彼得修道院、774年落成的萨尔茨堡大教堂、始建于1077年的萨尔茨堡要塞、创建于1622年的萨尔茨堡大学、1606年建造的总主教爱巢米拉贝尔宫……这些阅尽了萨尔茨堡千年历史变迁的古迹,忠实无误地为后世之人揭开这座城市掩藏于岁月深处的前尘往事。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魅力使得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就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各国游客趋之若鹜的首选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波荡漾的萨尔察赫河欢快地流经萨尔茨堡城区,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河左岸是老城区,河右岸是新城区;而巴克人行桥是连接新城和老城最便捷的人行通道。</p> <p class="ql-block"> 河左岸的老城区是萨尔茨堡的灵魂所在~这片盘踞于陡峭山坡下的老城区,不仅保留了250年前莫扎特时期的原貌,而且还将一千多年以来的众多建筑遗存悉数揽入麾下。当你从狭窄的粮食胡同步行街走到宽阔的中世纪大教堂广场,再登上雄踞山顶的萨尔茨堡要塞时,你就像穿行在一条悠长的时光走廊,随着脚步向岁月纵深处前行,历史的镜像便在你眼前逐一呈现。</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城市值得旅行者倾情漫游的原因之一~在这里,老城与新城,历史与现在,没有后者对前者势同水火的粗暴践踏,也没有视如敝履的鄙夷丢弃,而是两者并行不悖,和谐共存,继而为后世保留下了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的每一块印记,令后来者因触摸到了它古老清晰的脉络而兴奋得两眼发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订的酒店座落在河右岸的新城区。</p><p class="ql-block"> 这是新城区的主街道,临近著名景点米拉贝尔宫。此时已近黄昏时段,温柔的夕阳宛若神性的光芒笼罩着整个城市的空间,使得那干净整洁的街道和典雅大气的建筑以及素洁清雅的教堂,都仿佛氤氲着一股抚慰人心的脉脉温情。</p> <p class="ql-block"> 此路段的人行道旁排列有序地分布着一溜街边小摊,每个小摊都是由那种大一号的售货亭组成,货亭与货亭之间的窄小区域就摆上几张简易的小桌子和凳子,用以招待食客们坐下来品尝食物。货亭里主要出售的是面包、火腿、香肠、红酒、芝士奶酪等食品,好像大多都是来自于意大利的品牌。虽然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的饮食中喜闻乐见的食物,对我的味蕾也没有产生丝毫的诱惑力,但我仍然饶有兴致地走走停停左顾右看,觉得好像比在国内逛乡村集市还有意思。因为吸引我视线的不仅仅是食客面前摆放着的一杯红酒、几片火腿、数块奶酪这些简单日常的小食,还有他们脸上洋溢出的安然又愉悦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历史总是习惯于把目光投掷在那些宏大的叙事上,而作为平民百姓的我们,则更喜欢关注日常生活里那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众生相。</p> <p class="ql-block"> 在小摊旁转悠够了,我们便朝米拉贝尔宫走去。</p><p class="ql-block"> 米拉贝尔宫的外围像是一处街心公园,入口处那片高大茂盛的梧桐树林,像绿色的纱帐,将游走其间的行人笼罩在清新舒爽的氛围里。</p> <p class="ql-block"> 位于河北岸的米拉贝尔宫与河南岸的老城遥遥相望,这里虽然历史年代没有老城久远,但因为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里的很多场景都是在这里的花园里拍摄的,故而此地成为全世界众多影迷寻踪探秘的打卡地,也是几乎所有旅游团队和自由行旅客必来的景点。该宫建于1606年,是当时的萨尔茨堡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他的情人莎乐美所建的金屋藏娇之所。据说,莎乐美还为他生下了十几个孩子。由此可见,政教合一时代的大主教权力与财力是何等的强大。</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占地广大、外观呈L型的建筑~米白色的大理石外墙搭配着苹果绿的屋顶,显得典雅清新又优美大方;排列成行的众多窗户携手组合成超长的墙体,使得整幢建筑形态上多了几分规整与精致。</p><p class="ql-block"> 它,就是米拉贝尔宫。</p> <p class="ql-block"> 米拉贝尔宫外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大型花园。这是宫殿入口处的一侧。两边的人行通道夹着中间长长的茵茵草坪,上面以美丽的鲜花拼接出灵动的几何图案作为葱绿底色的点缀,瞬时,那清新艳丽的花草组合令得草坪上方仿佛跳跃着欢快的音符,空气中似乎飘荡着《春之声圆舞曲》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宫殿的另一侧是更为宽阔的中心大花园,面朝着老城的萨尔茨堡要塞。</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宫殿后方一侧的小山丘上,可以远眺到老城僧侣山顶上的萨尔茨堡要塞,电影《音乐之声》里玛丽亚带着孩子们在小山丘上的月季花园里玩耍的镜头,就是在此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米拉贝尔宫花园内,不仅有鲜花盛开的园圃,还有多座艺术气息浓郁的雕塑。这是宫殿大门入口外的喷泉池上立着的一匹青铜飞马,它的外观造型优美又俊逸,尤其是那天使般的翅膀和覆盖在头上的橄榄枝,令其看上去仙气飘飘,好像真的能展翅腾飞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是飞马池旁边的侏儒园。十来个造型各异、滑稽可笑的小矮人雕塑,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p> <p class="ql-block"> 米拉贝尔宫建筑内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华丽的大理石厅和缀有22个快乐小天使的楼梯扶手。如今的大理石厅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最浪漫的婚礼大厅之一,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郎新娘被吸引来此举行婚礼。</p> <p class="ql-block"> 出了大理石厅, 沿着楼梯向上走,楼梯扶手上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天使雕塑让人忍俊不禁,喜爱有加,恨不得上去每个都抚摸一下才罢手。由此也想到大主教的那十几个孩子,是否也像这些小天使一样,整天在这座宫殿里跑上跑下的,快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 走出米拉贝尔宫,我们继续在花园里漫步流连,赏花观景,享受着心灵上的宁静与安逸。</p><p class="ql-block"> 这是米拉贝尔宫窗外的玫瑰园。</p> <p class="ql-block"> 面积宽阔的中心大花园里,各色鲜花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勾勒出色彩缤纷的美丽图案,左右对称的景物布局,让人仿佛徜徉在一张硕大精美的织花地毯上,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与东方园林的移步换景、含蓄留白的造园手法不同,西方的古典花园胜在明丽敞亮,所有的景物平铺直叙,直抒胸臆,让人一眼就看个明白。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同的民族性格造就出不同的文化吧!和而不同,各具其美,才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喷泉、雕塑,是西方园林里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尤其是这些形神兼备的人物雕塑,生动的造型一下子就将观赏者带入到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场景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花园最边侧的绿植通道,清幽怡人。</p> <p class="ql-block"> 树荫下,有一群老外在唱歌。我们虽然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曲子,但那似乎闪烁着温暖阳光的美妙旋律却如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们站在一旁欣赏了好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音乐,总能在感动人心的同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花园里徜徉流连,不觉间黄昏已经降临。看着中国旅游团的大批游客跟随着导游急匆匆地撤出花园赶去下一个景点(应该是粮食胡同吧),我们也朝花园出口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 花园出口处这两排古希腊人物雕塑,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音乐之声》里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 走出米拉贝尔花园,黄昏时分的街头游人熙来攘往,大多都是去往老城区方向的。夕照将一张张不同肤色的笑脸涂抹上柔和的金色,欢乐祥和的气氛亦如轻快的音符在城市上空飘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踏上巴克人行桥,一眼就瞥见左右桥栏上都挂满了密密匝匝的连心锁。那或红色或金色的锁头在桥栏上交织成一道密集的彩虹网,在夕阳的照射下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使得这座原本简朴无华的小桥瞬间变得神采奕奕,洋溢着青春欢愉的浪漫气息,也让我们得以感受到东西方年轻人对追求永久爱情的理念是何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隔河眺望,远处天际线下是萨尔茨堡的城市标志~萨尔茨堡要塞,自11世纪起它就巍然耸立在河左岸老城区的僧侣山巅上,高耸挺拔的坚固城墙将整个山头踩在脚下,以无庸置疑的霸气神情阻止着四面八方投射过来的觊觎目光,彰显出当年政教合一时大主教的威权。这座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城堡,在数百年间历经数任大主教的屡次扩建,方才达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金色的夕阳在西边天际慢悠悠地踱着步,为萨尔察赫河和高低错落的房屋涂抹上一层温暖的金色。不过,它似乎对那些有故事的老建筑怀有更深的慈悲,你看它此时宛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化妆师,用那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为古老的城堡要塞隐匿掉岁月攀爬过的沧桑痕迹,令其焕发出跨越时光的泰然与风韵。</p> <p class="ql-block"> 走过巴克人行桥,横穿过马路后就是位于河左岸的老城区了。在这片古老的区域里,从低到高依次分布着的主要景点有:粮食胡同步行街、萨尔茨堡大教堂、萨尔茨堡要塞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入的是粮食胡同步行街~这是一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各时代建筑风格的房屋依次整齐地排列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每座老建筑的外立面上都清楚地写有该房屋建造的年代时间,最为醒目并饶有特色的是每家商号的广告招牌,精致的铁艺加上趣味横生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整条街的商铺既有大牌专卖店,如LV、Hemes, 也有礼品店、餐馆、糖果店(以莫扎特为商标的巧克力)等,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始终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这家生意兴隆的餐厅名叫北海渔村,主要以出售海鲜类简餐为主。一到饭点上,店内就挤满了各国游客,要找个位子都很难。不过它家的海鲜都是冰冻的,自然无法与真正的生猛海鲜相毗美。</p> <p class="ql-block"> 如果要说这条街与欧洲其它城市的商业街有何区别的话,那无疑就是位于粮食胡同9号的莫扎特出生地了。这幢明黄色的典雅建筑在街区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亦如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一样,洋溢着灿烂明朗的气息,吸引感召着无数游客走进它的大门,去观赏和了解这位音乐天才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座故居博物馆里,收藏着莫扎特曾经使用过的乐器和文件以及其它生活用品,其中的亮点是他幼儿时期玩过的袖珍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 离步行街不远处,是莫扎特广场,广场的中央耸立着莫扎特的全身青铜塑像。塑像基座的前方地面,镶嵌着一块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牌。这位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当之无愧地成为萨尔茨堡最亮丽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的游览线路,是先参观大教堂,然后再上城堡要塞。</p><p class="ql-block">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萨尔茨堡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它占地规模宏大,共有两个广场~主教宫广场和大教堂广场。这里是主教宫广场,是萨尔茨堡老城里最大最重要的广场,就位于大教堂的左侧,是观赏大教堂雄伟的巴洛克圆顶的最佳位置。宽阔的广场中央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黄铜色骏马喷泉雕塑,生动逼真的造型引得游人们在此流连拍照。</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四周四通八达~东侧是萨尔茨堡大教堂,南侧是主教宫,西北侧是莫扎特广场,北侧是萨尔茨堡博物馆。有序分布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景点,将这个城市的历史有机地串连起来,让游客们在这不大的空间里就可以欣赏到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 通过广场边的教堂左连廊侧门,可以进入到教堂正面的大教堂广场。</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广场看起来比主教广场的面积要稍微小一点,它构成了大教堂的前庭,至今仍是每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开幕场地。在大教堂广场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1766年专为当时的大主教建造的圣母柱。而在教堂主立面的三个拱门上,分别标有“774”、“1628”、“1959”三组数字,用以纪念大教堂的落成时间和因火灾或战争遭受毁坏而进行大规模修缮的三个重要年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正面观赏大教堂,视线聚焦在它雄伟庄严的外观和生动逼真的雕塑上,脑子里突然想起有位作家说过的话:“任何平静的现在都有一段坎坷纷乱的过去。”是啊,在它那泰然自若的神情里,有谁会想到它曾经历过你死我活的宗教纷争、无数次的火灾涂炭、二战时期美军的空袭等天灾人祸?深不可测的家国命运,让所有历史悠久的建筑都蓄满了五味杂陈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座大教堂的管风琴足足有6000把的庞大规模,堪称欧洲第一,莫扎特当年就曾在此担任过管风琴师。怀着要进去一睹为快的心情,一脚踏入教堂的大殿,眼前黑压压的人群立马让我惊异得张大了嘴巴~这是有什么重要的节庆活动?还是有大主教过来布道?看着实在挤不进去,我们只得知趣地退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那就先去参观大教堂博物馆吧!</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参观完大教堂博物馆,走过与教堂大殿上层相连的区域时,我无意间目睹了下方感染人心的场景~管风琴如松涛般在大殿内雄浑地鸣响,那浑厚的回音似有层层海浪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整个大殿包裹其中。随后,所有的人都虔诚地唱起了歌颂主的歌曲,那歌声是那么深情真挚美妙动听,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感动。</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教堂广场,通过教堂右连廊侧门,我们来到了小金人广场。这里是通往城堡要塞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广场的一侧是一排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小摊,而真正吸引游客目光的,则是那个在阳光下明亮耀眼的大金球。站在大金球顶端的男子,面朝城堡遥遥凝望,是在表达后世之人对这座从未被敌人攻陷过的坚固堡垒的敬意吗?还是寓意着人类之于无限的宇宙是如此的渺小?</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座现代派雕塑是一个德国艺术家为1997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奉献的作品,据说名字叫:“踩着金球的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过小金人广场,沿着这条石砖铺就的小路,就可以爬到山顶的城堡要塞处。不过多数的游客都是搭乘缆车上山的,如果买了萨尔茨卡,那么所有景点的门票及交通票均可免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缆车上到了山顶。</p><p class="ql-block"> 站在高耸直立的城墙下仔细地打量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堡,莫名的苍凉感瞬时弥漫心间。此时虽然有灿烂阳光的爱抚,但城堡外墙上那些斑驳陈朽的沧桑痕迹仍然清晰地暴露出它真实的年龄,任凭岁月的尘埃如何努力掩饰,也填不满那比比皆是的苍老褶皱。</p><p class="ql-block"> 然而衰老又有何妨?你看从它那仍旧坚固厚实的身躯里,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人恍然想起它最初的身份就是一座抵御外敌的军事要塞,后来又充当过主教官邸、兵营、监狱等重要角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顺着城墙外的楼梯爬上城堡平台,四面来风令人心旌摇荡,一扫刚才的惆怅。举目四望,萨尔茨堡迷人的景色如醉美的画卷扑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平台这面俯瞰到的是脚下的大教堂广场和远处的城区~蜿蜒流淌的萨尔察赫河漾着微波向北面城外的浓绿大平原延伸,那优美的曲线宛如飘荡着欢快音符的五线谱,为萨尔茨堡新旧两城区的美丽空间撒下清新灵动的乐音。</p> <p class="ql-block"> 另一面俯瞰到的是城区南面~远方的温斯特雪山绵亘在天际线下,绿树环抱中的城市民居如童话世界般梦幻迷人。那铺满大地的绿色深浅不一,层次参差,就像大自然的呼吸,阴阳顿挫、起承转合,将人们的生活环境渲染得如同天堂般美好,诗情画意便在这绿色的海洋中氤氲荡漾。</p><p class="ql-block"> 无怪乎萨尔茨堡被评为欧洲绿化率最高的城市,这醉人心魄的优美环境令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依依不舍地离开城堡平台,我们要钻进城堡内部去了解和触碰它的历史过往。</p><p class="ql-block"> 萨尔茨堡要塞始建于1077年,后经数代大主教的不断扩建,最终在1495~1519年间当政的大主教雷翁哈特·冯·克罗查赫时期完成了扩建工程。这座欧洲最大的城堡建筑群规模庞大,虽外形各有不同,但都保持着白墙黑瓦的简朴风格。这些错落有致的建筑经由几个庭院互通相连,并自成体系。假如不是路标的清晰指示,在里面还真容易走迷了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城堡参观入口处的要塞徽章标志。</p> <p class="ql-block"> 初期的城堡最开始的时候用作防御要塞,内设军械库、粮仓、盐仓等,之后又作为主教官邸、兵营和监狱等场所。如今的城堡被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以实物向观众介绍要塞各个阶段的演变史,如武器盔甲、服饰徽章、战时指挥所等,整体看下来还是挺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木偶博物馆里的木偶陈列展示,其场景讲述的应该都是历史上萨尔茨堡居民的生活吧!据说建造米拉贝尔宫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就特别热衷于木偶表演。</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主教寝宫里的取暖炉。精美艳丽的浮雕陶瓷颇有西班牙陶瓷的艺术风格,让人越看越喜欢。</p> <p class="ql-block"> 古老笨重的大炮仍然像当年一样伸出垛口,那雄健粗犷的阳刚之气与垛口外美如画卷的萨尔茨堡风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兵器博物馆里,从冷兵器时代的剑戟盔甲到近代战争的火枪火炮均有展示;这些展品组成了一条时间轴,标示着人类历史的大步向前。</p> <p class="ql-block"> 这些物件和场景反映的应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某个战争场面。</p> <p class="ql-block"> 走出兵器博物馆,外面阳光如瀑,明亮耀眼;城堡外的萨尔茨堡美得鲜活生动,如诗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