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筆記:《论语》说“命”

雄鹰于飞

<p class="ql-block">我的讀《論》筆記的上一篇是《〈论语〉说“天”》,这一篇想说说“命”。然后准备再做一篇《〈论语〉里的“天命”》,弄成一个三部曲。</p><p class="ql-block">现在通行版本的《论语》有21个章句计24次出现“命”字。其中,相对稳定的几个合成词:“天命”、“君命”、“將命”、“復命”、“國命”、“短命”,用去11次,其余13次均以单词出现。</p><p class="ql-block">若可以借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词性进行解读、分析,则《论语》中的这24“命”,可以粗略分作两类:一类名词性的,一类动词性的。再对这两类“命”分别加以主体整理,结果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对名词性“命”的主体整理</b></p><p class="ql-block">对名词性“命”的主体整理 ,是指整理它们的归属主体,即要弄清楚这些“命”都分别属于谁所有。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首先是人</b></p><p class="ql-block">这人是普通意义的人。根据对“命”的概念的分析解读,又有几种情况:</p><p class="ql-block"><b>1、生命</b></p><p class="ql-block">14.12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p><p class="ql-block">19.1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p><p class="ql-block">授即致也,致即授也。“見危授命”与“見危致命”同意。</p><p class="ql-block">名词性的“命”,最基础的就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属于人所有。 </p><p class="ql-block"><b>2、寿命</b></p><p class="ql-block">6.2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p><p class="ql-block">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p><p class="ql-block">长短,是生命存续的时间。生命存续的时间长度,就是寿命。寿命,人所享有。</p><p class="ql-block"><b>3、命运</b></p><p class="ql-block">命运其实就是指人在其生命周期客观存在的人生遭遇或者生命状态。生老病死、贫贱富貴,等等,都是。</p><p class="ql-block">6.8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p><p class="ql-block">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其次是国家、天下</b></p><p class="ql-block">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丗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丗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丗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p><p class="ql-block">有道、無道之于天下;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自諸侯出、自大夫出,以及陪臣執國命,等等,之于天下、国家,都犹如一个人在其生命周期有各种各样的人生遭遇或者生命状态。所以,这里明言的“国命”也好,隐含的“天下”运势也罢,都是从人命引申、延展而来的,只不过从自然的物理性质的人,引申、延展到社会政治的上层建筑性质的家国天下,实体形象性有所减少,虚化抽象性有所增加罢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次有“道”</b></p><p class="ql-block">14.36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p><p class="ql-block">“道”是什么东西?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夫子之道虽然没有老子“道”那么玄虚,但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非实体。然而,道的或行或廢,岂不也是“道”作为一个生命体在其生命周期的遭遇或者状态?所以,还是从人命的延展、引申。而实体形象性更少,虚化抽象性更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对动词性“命”的主体整理</b></p><p class="ql-block">动词性“命”的主体整理是整理行为主体,即要弄清楚这些“命”分别由谁做出。</p><p class="ql-block">对于“命”字的释义,许慎《说文解字》:“使也。从口从令。”段注:“令者、發號也。君事也。”又说“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段玉裁的意思是:發號令的是“君”,但也可以“非君”,或者就是“天”。</p><p class="ql-block">《论语》中的“命”有很好体现。</p> <p class="ql-block"><b>1、“非君”</b></p><p class="ql-block">11.18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p><p class="ql-block">14.44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p><p class="ql-block">17.19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p><p class="ql-block">端木赐不受谁的“命”?从下文“億則屢中”的“億”展开分析,这个“谁”,可以是除己之外的任何人。而 “除己之外的任何人”,从理论上说,既可以是“君”,也可以是“非君”。如此,则 “非君”或“君”都在其中焉。</p><p class="ql-block">闕黨童子所將者又是谁的命呢?肯定“非君”。但要说具体的,是不是“先生”?“先生”者又为谁?都不好回答。</p><p class="ql-block">但孔子对他“辭以疾”的那个“將命者”將的一定是孺悲的命,因为是具体点了名的。但孺悲何许人也?不知也。历来的研究者有说是鲁哀公的身边人,或者说是鲁的宫室人员。都无关紧要,因为其为“非君”明焉。</p><p class="ql-block">以上三例,一方面可以实证段玉裁的“非君而口使之,是亦令也。”为是,另一方面也在说明,“命”或许是尊长者的特权,但在最初,此“尊长者”既没有尊长到非国君不可的地步;而此“命”也并非一定是什么“诏令”之类的最高指示,它离神圣或者神秘其实都还远着呢。</p> <p class="ql-block"><b>2、国君</b></p><p class="ql-block">10.2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p><p class="ql-block">10.13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p><p class="ql-block">13.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p><p class="ql-block">假如10.2章句“復命”的 “命”其行为主体是“君”还需根据句前的“君召使擯”来帮助理解的话,那么10.13、13.20二章句的“君命”云云则就已经直截了当了,不容置辨了。</p><p class="ql-block">但,10.2、10.13二章句的 “君”所指是具体而明确可知的,即为鲁定公, 而13.20章句则笼而统之,没有具体对象,只是泛指一国之君而已。</p><p class="ql-block">在此,要特别介绍一下14.8章句中“為命”的“命”!</p><p class="ql-block">14.8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丗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p><p class="ql-block">楊伯峻先生《〈論語〉詞典》释此“命”为“辭令,公文,政令。” 应该是名词性的。从语言源流角度考察解读其流变,它应该是对“君命”之“命”的延展和引申。作为一国对外或者在内而对下的书面文件,作为国家意志,某种程度代表国君意志,所以形成过程才会如此繁复、讲究。</p> <p class="ql-block"><b>3、天子(圣人)</b></p><p class="ql-block">20.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禄永終。”舜亦以命禹。</p><p class="ql-block">一个“亦”字,不但告诉人们舜以命禹的内容同上“堯曰”,同时也透露“堯曰:‘咨!爾舜!’”云云其实也是堯在以之命舜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堯之于舜,以及舜之于禹,是为君。而堯、舜、禹皆天子也,又皆圣人也。天子也,圣人也,都是人的等级之极也。但是,即便如堯与舜那样的圣君都有其德所不能周、权所不能到、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与地方,而需要借重于天者。这里的“天之歷數”、“天禄”云云,其是不是此之谓呢?</p> <p class="ql-block"><b>4、天</b></p><p class="ql-block">最后最高是天。</p><p class="ql-block">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p><p class="ql-block">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p><p class="ql-block">对“天命”二字也进行一下语法学分析吧。“天”、“命”皆名词,“天”以饰“命”,所以, “天命”通常被当作名词性偏正词组理解。</p><p class="ql-block">但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分析和理解:“天”名词,“命”动词,“天”以施“命”, “天命”为主谓词组。</p><p class="ql-block">《中庸》“天命之谓性”,郑玄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孔颖达疏“……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郑、孔就是把此“天命”当作现代汉语语法学主谓词组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就“天命”的内容而言,对于“天命”二字的语法结构分析理解,无论主谓词组,还是名词性偏正词组,都无关宏旨,因为最终,天命岂非都是天之所命?天之所命岂非皆为天命?</p><p class="ql-block">但有一点却必须特别强调: “天命”之天并非自然之天,而是人设之天。我在上一篇讀《論》筆記《〈论语〉说“天”》中说过:“人类赋予、施加于天的人设,明显是从天下天子那里剪接过来的,是人间君王的权势和威风叠加了人类对理想君王的希冀和想象,从而构建起了人设之天的开放性形象,具有明显的人格神的特征。”这就是说,这里的天只是一个具有人格神性质的主观理念而已,并不是客观存在。</p> <p class="ql-block">名词性“命”的归属主体是从人到国家、天下,再到道;动词性“命”的行为主体则是从“非君”到国君、天子(圣人),再到天:二者都是先实后虚,先具体后抽象,然后以实及虚,由具体而抽象,最后进到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领域。可谓殊途而同归。</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 “天命”形成轨迹</b></p><p class="ql-block">从以上对于两类“命”的主体整理,其实已经可以照见“天命”的形成轨迹。但是下面还是想根据《论语》的相关章句,从文本角度再梳理一理:“天命”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相关章句前面都已经引用,因为需要,请恕重复征用。</p><p class="ql-block"><b>1、君命借“天”</b></p><p class="ql-block">20.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禄永終。”舜亦以命禹。</p><p class="ql-block">请注意这个环节,在堯以命舜、舜以命禹的时候,他们都借用了“天之歷數”以及“天禄”的概念。前面也已经说过,堯、舜作为圣君,是人之极也。但是他们也有德行所不能周、权威所不能到、能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和地方,还需要借重于“天”来帮助他们“發號”以达成目的目标。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当“君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天”是被堯、舜一类圣君借来帮助自己“發號”的?而这个又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天”被初步引而入“命”的思想意识基础和文化历史背景?还有,以后称天下之主宰为“天子”,是不是也是基于同样的思想意识基础和文化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b>2、“天”、“命”互见</b></p><p class="ql-block">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p><p class="ql-block">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言死生富贵皆禀天所得。”刘宝楠《论语正义》:“‘有命’、‘在天’,互文见义。”</p><p class="ql-block">假如20.1章句的“天”是在圣君之“命”其臣时被被动借用,间接地给人以“天之歷數”以及“天禄”,那么这一章句的“天”则已经被塑造成为可以以主体身份主动给人以“死生”、“富貴”的人格神形象了。</p><p class="ql-block"><b>3、“天命”出现</b></p><p class="ql-block">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p><p class="ql-block">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p><p class="ql-block">两个章句,三个“天命”,说得溜熟,说明“天命”观念已经相当流行。</p><p class="ql-block">假如把“天命”概念在文本意义上的形成比作建一座桥,那么,20.1章句是引桥初砌,12.5章句是桥面铺设,而这个章句则见此桥早在行人通车了。</p> <p class="ql-block">《论语》中“天命”或者孔子的“天命”究竟是怎样的“天命”?且到下一篇讀《論》筆記再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引用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