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东游鲁地(3)— 滕州一塔六馆[Ⅱ]、石头部落、台儿庄古城[Ⅰ]

东风如意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晴<div>7:00起床,7:40早饭,8:35外出打车。选择打车是因为一塔六馆附近存车不便。8:55到达墨子纪念馆,意外的是没开门。我找到办公室人员询问,她说9:00才开门,我说我在网上查到的是8:30开门,你为什么说9:00,她说刚改的。我说那不可以,既然改了为什么不向社会公布?网上依然是8:30 开门,你们这样不负责任不行。她说,对不起,那么请您先进去吧。8:58我们进入纪念馆。</div><div><br></div> 墨子纪念馆始建于1993年,是一所集墨学研究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纪念性场馆,展馆由两堂四厅一院组成,两堂为兼爱堂、圣迹堂,四厅为人文厅、科技厅、军事厅、弘墨厅,一院为墨子书院。<div><div><br></div></div>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0年)姓墨,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魯地小邾国(今滕州市)人。<br>墨子出身工匠,终身为平民百姓呐喊奔波。他博学多才,创立了墨家学派。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在社会政治与伦理思想方面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十大主张。<br>墨子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他与弟子在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某些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相同或近似,被后人尊称为“科圣”。墨子反对侵路战争,提出一整套积极防御军事思想,并亲自参与反战实践。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墨子的十大主张:</p><p class="ql-block">1. 兼爱,墨子思想的核心,既是其社会道德追 求,又是政治目标。所谓“兼爱”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亲疏地爱一切人。 体现了墨子的崇高理想。</p><p class="ql-block">2. 非攻,反对并制止侵略战争。但他把侵略别国与讨伐不义之国相区分。</p><p class="ql-block">3. 尚贤,用人唯贤,“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尚贤者,政之本”。</p><p class="ql-block">4. 节用,主旨在于提倡节俭、反对奢侈。</p><p class="ql-block">5. 尚同,即“一同天下之义”,是墨子关于国家起源与政权职能的学说,也是“兼爱”得以实施的政治制度。</p><p class="ql-block">6. 节葬,即丧葬礼节要节俭,反对杀殉,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7. 非乐,反对音乐活动。其依据是“节用”,这是墨子一个引人注意的、至今有争议的主张。我比较赞同的说法是“墨者非乐,非不知乐。为救世之急也(伍非百语)”。</p><p class="ql-block">8. 天志,即天的意志,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p><p class="ql-block">9. 非命,反对有命的主张。认为如果一切都已命中注定,天与鬼神就起不到赏善罚暴的作用。</p><p class="ql-block">10. 明鬼,就是辨明鬼神的存在和他们所起的“赏贤罚暴”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竞作,九流并起”,莫不以匡君救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在百家之言中,儒墨共为显学,分庭抗礼。墨家学派针对当时不利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兴利除弊”的十大主张。<br>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战国后期,墨家学派陆续衍生分化出长于逻辑学并致力于谈辩的“南方之墨”和专事守城战术的“秦墨”等。<div><br></div> 就科技而言,墨子及其弟子是战国时期的先圣,他们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完全信赖人类理性的墨家,明确地奠定了在亚洲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的主要基本概念的东西”,“他们勾画出了堪称科学方法的一套完整理论”。<div><br></div> 墨家团队结合具体的生产实践和工艺活动,自觉地、有意识地探究、归纳若干自然现象和生产过程的内在机理,总结或发现了包括几何学、算学、时空观、力学、光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内的诸多领域中的某些公例或定律,这些成果载于《墨经》中。<br><div><br></div> 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军事家。他从兼爱天下、热爱和平的思想出发,反对大国以强凌弱,主张积极防御,使小国免受或少受战争侵略之苦。他制作了完善的防守工程和科学的防御武器,成为古代军事宝库中的瑰宝,《墨子.备城门》以下十一篇被列为古代最早的防守方面的兵书,与以进攻为主的《孙子兵法》号称兵家“双璧”。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高度评价墨子是“伟大的军事家”。<div><br></div> <div>这是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是按照1:3 比例制作而成,由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赠送给墨子纪念馆,以此来纪念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墨子。<br></div>根据“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的介绍,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 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提升了国人文化自信,彰显了民族自豪感。<div><br></div> 墨家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了两百多年。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990年,山东大学、滕州市联合成立了墨子研究中心,之后又组建了中国墨子学会。先后召开了一届国内、十二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举办了七届墨子文化节,两届小孔成像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墨子大全》等三百余部六千多万字的学术专著,兴建了墨子纪念馆文化基地,推动了墨学研究的发展,弘场了墨子“创新精神”。<div>离开墨子纪念馆后,我们去往不远处的滕州市博物馆。<br><div><br></div></div> 滕州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集历史、艺术、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地方博物馆。现有藏品52609件/套,实际包含藏品数量为82072件,时代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各个历史时期。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8件,二级文物78件,三级文物63件。形成以北辛文化、商周青铜器、玉器为特色的馆藏精品,尤其以数量众多、纹饰精美、铭文丰富的商周青铜器享誉全国,青铜器收藏量居全国县级前列,省内首位。<br><br> <div>从博物馆正门拾阶而上进入的是二层大厅,这里是博物馆的主要展区楼层,大厅正面是一幅巨大的铜质浮雕作品,展现了滕州的历史、名人和风貌。<br></div><div><br></div> 博物馆常设展览有《文明曙光》、《三国五邑》、《泱泱汉风》、《滕韵绵长》、《峥嵘岁月》五个部分,从大厅左侧进入展厅就仿佛踏入了时光的河流,沿着石器、骨针、陶器、青铜器、碑刻、玉器、瓷器流淌的几千年岁月,通过滕县(滕州)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革命战争年代的时光足迹,向世人展现了勤劳的滕县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和厚重的历史。<div><br></div><div>因篇幅所限,下面仅介绍几件重要的历史文物,以示滕州历史的辉煌灿烂。<br><div><br></div></div>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滕侯”青铜鼎‌(简称滕侯鼎),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早期‌滕国的重器。通高27厘米,口径11.5×16厘米,腹深15厘米,重5.03千克。鼎分为鼎盖和鼎身两部分,鼎身附两耳,腹部外鼓,四柱状实足。盖及口沿下均饰‌夔龙纹、‌鸟纹各一周,‌云雷纹填地;腹部饰‌饕餮纹四组,足饰‌蝉纹及‌卷云纹。它不仅是滕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因其独特的造型和铭文而享誉全国‌。<div><br></div> 滕侯鼎的发现过程颇具戏剧性。1982年,滕县姜屯公社庄里西村的一名村民在耕地时无意中挖出了一座古墓,并发现了包括滕侯鼎在内的6件青铜器。这些文物后来被送到废品收购站,所幸有人认出是文物,及时通知了文物保护部门,滕侯鼎才得以保存下来‌。<br><br> 滕侯鼎的造型介于方形和圆形之间,附有鼎盖,器形独特。其铭文“滕侯作宝尊彝”表明了其作为滕国国君祭祀礼器的贵族身份和历史价值。此外,滕侯鼎上的饕餮纹象征着对贪婪欲望的警示,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清廉思想的重视‌。<div><br></div> 滕侯鼎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件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文物。它代表了西周早期滕国的文化和艺术水平,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2015年,滕侯鼎被评为“齐鲁瑰宝”,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并入选丝路百馆百物。<div><br></div> ‌滕州博物馆的亚桐青铜簋‌是西周时期的文物,与滕侯鼎同地同时出土,器内底部铸有七字铭文“亚桐作大尊”,颈与腹之间有对称龙形双耳,龙首衔颈,龙身饰卷云纹,小勾珥‌。<br><br> 亚桐青铜簋的造型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的出土为研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div><br></div> 不其簋,西周(公元前1046一前771年),1980年3月城郊后荆沟村出土。<div><br></div> <div>器身椭圆,子母口带盖,盖呈覆盘状,盖有圈足形捉手,捉手稍残缺。腹部铸对称的两兽首形附耳,有珥。圈足外铸三伏兽形足。盖及身饰瓦纹和窃曲纹,顶饰蟠龙纹,圈足间饰重环纹。<br></div><div><br></div> 器内底部铸文十二行151字,器盖有铭文五行31字。记述了在西周宣王十二年时,一个叫猃狁的部落侵犯中原,“不”将军率军与其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大获全胜,“不”将军命人铸造了这件簋,记录下整个过程。不簋是一件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青铜器,深受学术界关注。<br><div><br></div> 编磬,1978年在姜屯镇庄里西村,当地窑厂在取土时挖出一座古墓葬,出土了石编磬一套13件。除了2件断裂和残损之外,其余11件均保存完好,用青黑色的石灰岩精工磨制而成,造型基本一致,大小相次,底边弧曲自然。<br>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使用这组编磬演奏合成了《师襄弄磬》《幽兰》等作品,由中国广播电台录音,作品播出后轰动一时。<div><br></div> <div>青铜胄</div>西周(公元前1046一前771年),官桥镇前掌大村出土<br>胄面为宽鼻环目有双耳的兽面,兽面之上连接向后延展至颈部的宽带状弧形胄顶,两侧附加对称的壁形护耳。在兽面鼻翼两侧、胄顶尾端及护耳两侧,均有对称的圆孔,推测用于穿系胄内衬垫物所用。<div><br></div> 时间所限,有目的的参观了重点展品后,离开博物馆,10:40返回了宾馆。<div>我们在来到滕州之后的时间里,各方面的朋友都建议我们尝尝当地羊肉汤。<div>枣庄羊肉汤,以其汤白,味鲜,无膻味,肉质鲜嫩,独特的风味被誉为“鲁南第一汤”。到枣庄不喝羊肉汤,就好像到北京不吃烤鸭,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枣庄的羊肉汤,历史悠久,口味纯正,已经享誉齐鲁大地。在枣庄,羊肉汤文化深入人心,大城市的白领下了班常这样说:“我请你喝咖啡去。”但在枣庄,“走,请你喝羊肉汤”是一句请客必用语。也只有在枣庄,羊肉汤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br><div><br></div></div></div> 收拾好行李,出发,12:30到了巩家羊汤馆。<br><div><br></div> 来这里喝羊汤,是表弟事先安排好的。山亭老车站巩家早点羊汤馆,每天早上6点就开门营业了,并且一大早上就坐满了人,据说他家一天能卖掉10头羊的羊肉,羊汤馆和紧邻的鸡蛋香烧饼店合作,生意真的是红红火火!<div><br></div> 羊肉汤再配一个烧饼,吃起来味道真的美极了。<div><br></div> 巩家的羊肉吃起来软嫩可口,没有任何膻味,汤底浓郁,不加任何佐料就特别好吃,如果口味重的可以加一点咸盐、辣椒油,再给点香菜那就更好了。<div><div><br></div></div> 吃完午饭,13:10来到石头部落景区。所谓石头部落,即兴隆庄村的石板房民居。<div><br></div> <div>石头部落景区背靠鲁南第一高峰翼云山,东接翼云湖,在这山水之间坐落着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鲁南山区民居 — 石板房的古村落。<br><br></div> 石头部落景区入口。<div><br></div> 石头部落景区主要以石板房、翼云山和翼云湖为核心,融入鲁南民俗和小邾国悠久历史,开发建设了集石板房山村探秘、民俗文化体验、田园农耕参与的综合性景区。<div><br></div> 这里山、水、石、村有机结合、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把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石屋、石楼、石街、石径修旧如旧,再现人们记忆中的古山村。并融入鲁南地区各种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重现往日"乡野民风"。<div><br></div> <div>老炮楼介绍</div><div>炮楼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之所以修建是因为在旧社会,当时兵荒马乱,土匪盛行,民不聊生,当时出现了以抢劫为谋生手段的土匪。为了防止土匪抢劫,村民集资在村头建立了土楼轮流值夜,每当土匪来时,村民便关好厚厚的木门,躲在二层上避难。那时多数农户都有土炮土枪,闲暇时也可以用来打兔子,山鸡等野物,改善生活,平时用来看家防贼,土匪到来就在土楼上做防卫。土楼四面的小窗户就是作为望孔和射击孔,在以大刀长矛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时代,土楼的防护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因为炮楼是这个村子的一大特色,所以景区就以炮楼作为石头部落的标志性景观。</div><div><br></div> 景区主要以鲁南民居为载体,把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石屋、石楼、石街、石径修旧如旧,再现人们记忆中的古山村。<br><div><br></div> 这里还融入鲁南地区各种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重现往日“乡野民风”。在村后还有各种形式的高山游乐项目,实现旅游与体验的完美结合。<br><div><br></div> 石板房建造史迄今已有200余年。<br><div><br></div> <div>可惜村中无人。</div><div><br></div> 染坊。<div><br></div> 关于石头建房的村庄我见过一些,以贵州地区的石建村庄最有生气。贵州的石建村落至今有人居住,生气勃勃。而兴隆庄村的石板房民居最大的不足是没有人在此生活,看了几处房子完全是为了旅游而建,门窗只是摆设,房顶还漏雨。而且很多都是新建的,称为古村落不合适。把这种房子的集合叫做村庄,也实在是名不副实。<div><br></div> 目前这里已被列入为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点保护单位,并成为当地知名的旅游村和影视拍摄基地,红色电影《沂蒙六姐妹》、大型电视连续剧《南下》等影视剧先后在这里拍摄取景。<div><br></div> 14:36离开石头部落,15:12到达枣庄东服务区,由于有些犯困,在车里睡了一会儿,15:59继续前行,16:10到达峄城服务区,稍作停留,16:17继续开车。<div><br></div> 17:35到达台儿庄闸水文站,这是2023年7月入选水利部认定并发布的第一批百年水文站之一。该水文站承担着向中央、淮委、省市防指报汛的任务。作为中运河控制站,台儿庄闸水文站提供的防汛信息,直接影响到山东、江苏两个省的防洪决策,在历年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iv><br></div> <div>表弟安排我们到这里,是因为这里距离台儿庄古城的入口处只有二百多米,我的车可以停在这里,不必到台儿庄缴费停车。<div><br></div></div> 水文站陈主任非常热情,说是快到吃晚饭时间了,水文站旁边有个小餐馆,坚持请我们吃晚饭。<div><br></div> 水文站就在运河边上,陈主任请餐馆老板搬来一张小桌,四个小凳,点了几盘小菜,同时开了一瓶酒,我们四人在运河边的梧桐树下吃将起来。坦率的说,这是近日我所吃到的最有风情的一顿饭。谢谢陈主任!<div><br></div> 饭后步行,19:45到达台儿庄古城。<div><br></div> 20:06到达我们在古城内下榻的四月天客栈。<div><br></div> 客栈房间内的布置。<div><br></div> 夜间的窗外。<div><br></div> 20:40逛古城夜景。璀璨的灯光与夜空完美融合,五彩交相辉映,动人心旌。星星点点的灯光,勾勒出不同风格的建筑,简朴端庄,璀璨晶莹。<div><br></div> 台儿庄古城门夜幕中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div><br></div> 台儿庄古城夜晚的灯光秀将古城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夜色中感受古城的历史传承,领略千年古城的韵味。<div><br></div> <div>在这里,现代与古老交织在一起,宁静与璀璨交织在一起,让人如痴如醉‌。<br></div><div><br></div> <div>在古城夜色中感受岁月静好,享受此刻,不问归途,沉浸在古城的祥和里。<br><div><br></div></div> 觉得这家的对联挺有意思:<div>你不管我不管酒馆,<div>这不行那不行酒行。</div><div>横批:咱家米酒馆</div></div><div><br></div> 朋戚闲坐,灯火可亲,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div><br></div> 岸上的红灯笼温柔地映在水上,宛若一幅绚丽的油彩画。夜越深四周愈发安静,灯光照亮整个夜晚更显现出这座古城独有的韵味。<div><br></div> 夜色的古城仿佛在讲述那些尘封的往事,看灯红酒绿谱写出的繁华人生。<div><br></div> 光阴入画,岁月成诗,四季清宁,一生久安!<div><br></div>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div><br></div> 在台儿庄古城的夜晚,我们成为时光静默的见证者,古城气息典雅、悠然,白日喧嚣散尽,但不寂寞。夜晚的古城使人不由得感慨:古城夜景,原来是这样的……。<div><br></div> 绚烂的夜色古城上演着妩媚妖娆,灯影闪烁、美轮美奂的古建筑井然有序、错落有致,估计随意一拍就会惊艳您的朋友圈。<div><br></div> 入夜,西门激光投影亮起,随着不同的音乐,在夜空中不断打出各色各样的光线,梦幻多姿,大运河畔的古城灯火辉煌,再现了当年“一河渔火,夜不罢市”的繁荣盛景。<div><br></div> 灯光秀通过光影的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台城前世今生,随着不同的音乐,有红、橙、黄、等多种颜色交织变幻,梦幻多姿,为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一幅绝美的江北水乡夜景图。<div><br></div> <div>台儿庄古城西门投影秀以运河文化为主线,传承台城往事,包罗运河万象。<br></div>22:35返回四月天客栈,00:35睡觉休息。<div><br></div> 2024年10月17日上午 星期四 阴<div>6:50起床,8:00在永和豆浆吃早饭。饭后8:38开始游览古城。</div><div><br></div><div>我们昨天是从西门进入的古城,西门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次年竣工,是台儿庄古城六座城门之首。明清时期管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机构之一是峄汛‌。西门是由当时沂州道委托峄汛修建,‌是通往峄县县城的主要出入口。咸丰年间,为抵御捻军侵犯,当地士绅又自发筹款重修西门。</div><div><br></div> 西门是台儿庄古城的六大城门中最为繁华和热闹的城门。它雄伟壮观,城楼上方题着乾隆皇帝的亲笔御书:天下第一庄。下方还有一块“中华古水城”牌匾,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题。<div>因其宏伟非凡的气势,也成为台儿庄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因此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时城门背面题有“台城旧志”四个大字。<br></div><div><br></div> 这是我们的四月天客栈。<div>聊聊台儿庄名称的由来。台儿庄名称的出处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有趣的说法是,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江南时,途经台儿庄,为了嬉戏送给当地大户人家三枚铜钱和一幅上联,要求对出下联。当地一个聪明的小孩应对出下联,替自家挣得了面子,于是主人家用办喜事的花轿抬着那个小孩游遍整个村庄,由此有了抬儿庄一说。此事久传,演变为现在的“台儿庄”。<br><div><br></div></div> 看来永和豆浆的经营策略很出色,似乎哪儿都有它。<div><br></div> 清晨的古城宁静而古朴,微风轻拂着古街巷,晨曦中的古建筑苏醒在晨光中,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div><br></div> 台儿庄古城的建筑多为青砖灰瓦,水道交错,3公里古运河道和15公里水街水巷构成了独特的江北水乡风貌‌。<div><br></div> <p class="ql-block">这尊拉二胡的街头铜塑,展现了台儿庄当年热闹非凡的街景生活。旧时街头艺人靠拉二胡挣两个辛苦钱,糊口不易,养家更难。但是他不悲观失望,用旋律演绎坚强,用琴声传递快乐。看这位老人,拉着二胡,抖着山羊胡子,笑的多么开心啊。</p><p class="ql-block"><br></p> 天下第一庄牌坊:“天下第一庄”是乾隆皇帝的御赐。牌坊三层四柱,极尽繁复奢华。牌坊一面镶有"天下第一庄",另一面是"国泰民安",高大挺拔,气势宏伟,雕刻精致细腻,形象生动。<div><br></div> 复兴楼是古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原名泰和楼,位于台儿庄古城的中心,该建筑共有七层,总高度为45米,主体高度为38米。复兴楼的设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以“七”这一幸运数字体现中华传统文化,38米的高度代表着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div><br></div> 中和堂‌是台儿庄古城内一家享有盛名的百年老店,自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滕县中和堂药栈派邱德法来台儿庄创办,资金和人员均由滕县中和堂分派,中和堂药店以出售中药为主,兼营医疗。<br>中和堂也是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西门。<div><br></div>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历时约一个月。中国军队约有29万人参战,而日军参战人数约为5万人。在激烈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1万余人。‌尽管中国军队装备处于劣势,但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和战术上的灵活运用,最终取得了胜利‌。<br><br>上图:台儿庄大战中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日军的军刀及大战时期使用的银元。<br>下图:中国军队枪支(汉阳造79步枪)、侵华日军子弹头(日本造65步枪子弹)<br><div><br></div> 台儿庄古城重建过程中,有关部门从地下发掘出大量有关台儿庄大战的重要遗物,并从民间收集了大批涉战文物资料。<br><div><br></div> 为了让游客近距离感受76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和真实的抗战史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台儿庄古城文史档案室、台儿庄古城展馆部联合举办了这次陈列展览,将这批大战遗物和史料展示给大家,以此展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精神和英勇事迹,揭露日军侵华罪证,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br><div><br></div> 台儿庄大战中日军队编制装备对比图。<div><br></div> <p class="ql-block">‌罗伯特·卡帕影像史料馆</p><p class="ql-block">‌罗伯特·卡帕是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罗伯特·卡帕报道过多场二十世纪的重要战争,包括‌西班牙内战、二战‌诺曼底登陆、‌中国抗日战争、二战欧洲战场、第一次中东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1954年他在越南采访第一次印支战争时误入雷区,踩中地雷被炸身亡‌‌。他在战地摄影报道中贡献巨大,被誉为“当代战地摄影的定义者”。</p><p class="ql-block"><br></p> 罗伯特·卡帕的拍摄之路。<div><br></div> 罗伯特·卡帕的雕塑。<div><br></div> 墙上的弹洞诉说着当年的惨烈。<div><br></div> 革命烈士刘守玟雕塑(1920-1938)<br>刘守玟。湖南省汉寿县军刘村人,1935年考入长沙女子中学。抗战爆发后,瞒看父母参加战地服务团,投入到台儿庄抗战前线。一天,在台东18里路遭遇日军,我一名连长中弹倒地,她奋不顾身上前抢救,突然,一个日本军官挥舞大刀砍死了连长,她愤怒地搬起一块石头砸向日军,顿时,日军脑浆迸裂。而当她站起身来,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了她的胸膛。重伤的刘守玟被抬到陈开灵的奶奶家救治。几天后,刘守玟生命垂危,她微微睁开双眼,吃力地从衣兜里掏出了一封信、一张照片,梦呓般地说:“妈,我疼,妈,我想回家……”在息弱的呼喊中,她带着爱国思乡的眷恋辞世,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div><br></div> 每年的清明节,奶奶都要带着她的孙子陈开灵到城东的乱坟岗去扫墓,祭拜的是一位不知姓名的女兵。奶奶的心愿是帮这位女兵找到家,可是1995年,奶奶带着对女兵的愧疚离开了人世,陈开灵决心完成奶奶的心愿。<br><div><br></div> 2005年,好心人王家金得知这件事后,把女兵的照片复印了200多份,寄发到《徐州日报》《潇湘晨报》等刊物。三湘大地沸腾了,人们都在为寻找女兵的家而奔波……经过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苦力寻找,历经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辗转八千公里,终于找到了被历史尘封66年的女兵的家----湖南省汉寿县军刘村。2009年,刘守玟魂归故里,终于回家,她的遗骸被安放在湖南革命烈士陵园里。<div><br></div> 在京杭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的郁家码头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了,该码头建于明朝末年,为装卸货物的私人码头,是古运河畔最老的码头之一,见证了“一河渔火,夜不罢市”的古城台儿庄四百年兴衰。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台儿庄落驾,就是在郁家码头下船,并在郁家府内接见了郁仁澍(字霖仓,号耕石,别号石农,又号傅岩),并为他亲笔书写了一些匾额字画,相传其中还有一幅千顷牌匾。<div><br></div> 台儿庄邮政博物馆为中国邮政博物馆分馆,位于台儿庄古城丁字街口,是一座三层欧式建筑,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br>追溯历史,台儿庄的邮政通讯始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七月台儿庄大清邮局成立,开办信函、包裹、印刷品等业务;随着台儿庄水路、铁路和公路的兴盛和通达,民国时期本地的邮政业务到达鼎盛时期。<div><br></div> ‌台儿庄邮政博物馆‌共分为三个展厅:<br>1.“古代邮驿与大清邮政”展厅‌;2.‌“中华邮政及台儿庄大战邮政通信”展厅‌;3.‌“两岸通邮”展厅‌。<div><br></div> 清朝的大龙邮旗及大龙邮政章程。<div><br></div> 台儿庄大战前夜,邹绍孟上前线之前发出的家书,1938年4月17日在成都《新新新闻》全文刊出。这一封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绝笔信刊出之后,若干青年学生和爱国人士纷纷向报社索要照片。124师驻绵阳留守处处长杨光明将这封家书翻拍成照片,冲洗5000张,分发赠送给前来索要该信文本的人们。当时,在川的不少青年人为这封家书所激励,纷纷投笔从戎,走上了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以东北学生为多的绵阳国立六中,报名入伍者尤多。<div><br><div>邹绍孟家书的影印件登上了当时国内唯一的画报《良友》1938年第4期的扉页。<br><div><br></div></div></div> <p class="ql-block">《台儿庄1938年春·屹立不倒的邮局》</p><p class="ql-block">作者:黎民</p><p class="ql-block">战后的台儿庄,满目疮痍,台儿庄邮局依然完整地屹立在一片瓦砾之间。邮政通信,融入惨烈的战事之中,发挥沟通的行业功用,为台儿庄大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历经战火的洗礼,飘扬的邮旗正是邮政挺立不屈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儿庄大战期间,邮政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冒着枪林弹雨,不顾生命安危,穿梭于战火纷飞的鲁南苏北,及时递送各类邮件。邮政员工爱国敬业,默默奉献,他们的辛劳付出,使邮政通信成为台儿庄大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br></p> 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邮品,包括清朝第一套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文革时期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四方联和一整版庚申年猴票等‌。<div>此外,一楼设有古城邮政支局,游客可以在现场办理邮递和报刊征订等业务‌。</div><div><br></div> 天主堂,‌位于台儿庄区顺河街2号,是天主教在台儿庄的一个宗教活动场所。该堂分为三层,一楼是教堂大殿,二楼是神职人员办公区,三楼是修女生活区。<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运河漕帮镖局博物馆(又称谢家镖局)前言</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昏天黑地、光怪陆离的时代,又是一个丰富精彩、生机萌发的时代;那个时代,草莽枭雄遍地横行,人才辈出壮士如云;那个时代,贫乏黯淡众生如蚁,奢盛香艳繁华如梦。那里有惊天动地的历史剧变,有陈雄悲壮的英雄勋业,有骇人听闻的野史异事,有蝇营狗苟的市井世态,有留连幽婉的清丽之音,有悲欢交织的民生画卷........。</p><p class="ql-block">在那个荡气回肠、时局跌宕的历史角落,法律秩序失效,江湖秩序大行其道,维护着社会的运转。拉开时间的距离看去,那无疑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充斥着“元规则”的信义世界,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游走在主流社会和江湖绿林的边缘,践行着用生命交换生存资源的“血酬定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谢家镖局简介<br>谢家镖局前身是台儿庄锦源公镖局,由漕帮杭三帮领船马凤山创建。马凤山早年在济宁任城李氏查拳第四代传人李恩聚开设的锦源公镖局任镖师。<br>1890年,马凤山在台儿庄开设锦源公分号,即台儿庄锦源公镖局。此后,马凤山移居台儿庄,与回民拳师金五一起在清真寺习授回民武术,集中了峄、滕两县一大批武师。<br>1900年6月,马凤山带领台儿庄锦源公镖局镖师及徒众赴北京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马凤山返回台儿庄,1909 年病逝,锦源公镖局衰落。<br>此后,金五弟子谢玉田(1858-1946)在此开设谢家镖局。1921年,谢玉田因军阀战乱受重伤,谢家镖局关闭。<br><div><br></div> 1933年,按照党中央指示,毛泽民到上海拜青红帮“太上皇”张锦湖为师,以此为掩护,开办印刷厂。<div><br></div> 谢家镖局三进大宅院内,有威武堂 、孝祖堂和忠义堂演武场,摆放有 刀 、 枪、剑、戟、斧 、 钺 、 钩、叉等十八般长短兵器,押镖三宝:标旗、标箱和独特设计的单轮镖车。<div><br></div><div>待续。 背景音乐:错位时空(五四特别版)<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