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赏秋

星星

<p class="ql-block">昵称:星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450571</p> <p class="ql-block">今日立冬,一点也不感觉到冷。坐上高铁由无锡前往丽水,三个小时的车程一晃就到达秀山丽水养生福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南秘境,遇见丽水。</span>丽水市,古称处州,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貌以中山、丘陵为主,由西南向东北倾斜,90%以上辖区面积是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此次打卡地主要在丽水市及下辖的缙云县。</p> <p class="ql-block">领略自然之美,感受岁月静好!</p> 河阳古民居 <p class="ql-block">河阳古村,位于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美誉的丽水缙云,兴盛在宋代至元朝中叶,如今依然相对完好地保持着旧时风光,所以被称为“古村落的活化石”,入选了浙江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名单。</p> <p class="ql-block">走进河阳古民居,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这个位于丽水缙云县的小众古村落,以其含蓄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每一位游客。</p> <p class="ql-block">我在河阳修文物</p> <p class="ql-block">河阳真正兴盛在宋代至元朝中叶,当时的住房以大建筑居多,体现名门望族的气派。村里现存的一溪两坑水系、一街五巷的村庄布局,基本延续了元代重建时的风貌,还保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1500余间,15个古祠堂、6座古庙宇,以及一座清代五孔大桥。</p> <p class="ql-block">河阳村的古村门,是全村最重要的古建筑。千百年来,河阳村民无论婚丧嫁娶,外出求学,还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都要从这里进出,以求祥瑞。这个风俗,至今还依然被村民们延续着。这个门,就是著名的“八士门”。</p><p class="ql-block">河阳古村,在宋元两朝时期,曾经接连出过八位进士,还形成了义阳诗派,八士门就是因此而建。</p> <p class="ql-block">八士门前的石“稀罕”,诉说着河阳的文化辉煌。连猫咪都知道这是“稀罕”物,躺平在“稀罕”物里!</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气象钱,村民的智慧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在成片的古民居里藏了一条“答樵路”,那里有另一个堪称河阳古村名片的景致:马头墙。这条路上有32个马头状墙头,绵延90米,错落有致,黑白相间,远看似群马长啸,气势恢弘,所以叫“马头墙”。它建于清道光年间,其实是民居的外墙建筑,由沿街面不同的屋宇整体相连,檐下古壁画、古诗词比比皆是,是河阳古建筑群雕中的翘楚。</p> <p class="ql-block">在世代定居于此的村民们看来,“马头墙”还是一面防火墙——以前的房屋都是木结构,如果不慎起火,容易成片烧毁,马头墙却在木头房屋之间做了阻隔,可以有效控制火势蔓延。</p> <p class="ql-block">在河阳村,很多家门口都有用石子在地上堆砌的“气象钱”。这不是一个普通装饰,拼造时会在鹅卵石缝隙间撒上盐卤水,由于盐特别能吸收水汽,所以气象钱的缝隙越潮湿,下雨的概率就越高。村人的智慧,真是令人赞叹有加。</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出了八位进士,在当地远近闻名,谚语都说“有女嫁河阳,胜过当娘娘”,村子传承的是耕读传家的文化,因此,在当时的一些建筑上,都体现了这一文化现象,有一扇名“循规印月”的圆洞门,有这样四个字,它们是河阳的老祖宗自己创造的象形字,牛田为“耕”,心口合用为“读”,屋顶下有男人(人下一点为男人)为“家”,云动则为“风”——“耕读家风”四字,锲在门檐上,更锲在你的心扉上,耕读文化已经渗入到了村里人的血液里。</p> <p class="ql-block">独角台场是流行于缙云民间的一种特殊器乐演奏技艺,源于明清时期。演奏时,事先准备一特制的乐器架,将各种所需乐器固定其中,分别用丝线连接踏板。通过艺人脚踩手击,四肢并用,同时操控锣、鼓、钹、板、梆及二胡、笛子、唢呐等多种乐器,一人演奏出十几人乐队的“闹台场”效果。技艺高超者在脚踏鼓板和手拉二胡的同时,还能随音乐口唱戏曲或山歌小调,一心多用,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独脚台场”缙云民间瑰宝</p> 小赤壁 <p class="ql-block">“仙都风景区”是缙云县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风景如画,融汇了浓厚的人文底蕴。除了广受欢迎的“鼎湖峰”和“朱潭山”,还有一处隐藏在景区内的小宝藏——“小赤壁”。</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属丹霞地貌,如焰火烧过的山岩。虽然名字与三国无关,但悬崖峭壁上的开凿和红白相间的岩石,在夕阳的照射下仿佛被焰火烧过,美得令人窒息。傍晚时分,夕阳的暖色阳光洒在岩石上,一片金黄,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在“小赤壁”的岩壁上,发现了明代邑令龚庭宾留下的三个大字题刻,这是历史的见证。这些题刻反映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游客提供了一窥过去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由于游客相对较少,参观“小赤壁”的体验感特别好。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喧嚣,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新的空气、潺潺的小溪,以及“小赤壁”那独特的岩石纹理,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一池清水就是一面镜子,把岸上一幅画照印在水中,这些对称的水墨画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枕水而居的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p> 朱潭山……遗落人间的仙境 <p class="ql-block">朱潭山位于缙云县仙都风景区的核心地带,被誉为“人间仙境,山水画卷”。这里融合了江南的温婉与秀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织得如诗如画。其标志性景点“鼎湖峰”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朱潭之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鼎湖峰影”,恍然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石梁桥,古老而宁静,站在桥上,背后是青山绿水,随便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有老汉牵牛(牛在岸边啃甘蔗 还没开工),但愿下次能看到精彩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网图</p> 仙都鼎湖峰 <p class="ql-block">鼎湖峰是整个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状如春笋,直刺云天,被誉为 “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 。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把峰压成了凹形,形成鼎湖。</p> <p class="ql-block">坐观光缆车上到山顶,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光,一缆众山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鼎湖望河山,气象万万千。君欲脱凡尘,抬脚可登天。”似乎连接着人间与仙境,从东西南北而来,漫长的岁月里,多少人沿着陡峭的石径拾级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攀登在坚实而曲折的台阶之上……</p> <p class="ql-block">玉壶光转,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历经洗礼的祭祀黄帝传统习俗,理所当然地被心怀感恩的后人保留继承了下来。如今,缙云轩辕祭典已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鼎湖峰下的“天下第一祠”黄帝祠宇,每年清明、重阳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击鼓、撞钟,敬香、献花,引无数华夏儿女、特别是海外华人台湾同胞慕名而至,来追本溯源、来寻根问祖。</p> 云和梯田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 1000多年历史,分布在云和县崇头镇周围高山上,海拔跨度为 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 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大地质景观带,最多有 700 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季节,稻谷成熟,金黄色的梯田层层叠叠,仿佛一条巨大的链带,从山脚蜿蜒至山顶,气势磅礴。阳光洒在梯田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秋日田园风光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云和梯田犯了个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行走中我们几个人错出了景区,这下把我们急坏了,浪费了拍摄时间。但景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云雾奇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亮点。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之称。随便拍拍都是大片,不愧为摄影之乡采风基地。哈,</span>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希望不同的季节再次打卡!</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的生态环境得益于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他们世代耕作于此,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巧妙地开辟出了一层层梯田,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如今,云和梯田已经成为了浙江丽水的一张绿色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在云和梯田,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可以领略到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这里不仅是一处观光胜地,更是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律动。</p> 古堰画乡 <p class="ql-block">堰头村是古堰画乡的核心区块,位于丽水莲都区碧湖镇西南3.5公里处,距市区25公里,瓯江和松荫溪在此汇合。村子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首部,故得名堰头。该村依山傍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这座引水桥是通济堰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北宋政和初年,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桥,因下面的两座桥墩将渠道隔成三洞,故又称为三洞桥。走过三洞桥就是文昌阁,四周古树参天,都是千年的古香樟。 文昌阁外观八角形,顶部元宝状,象征功名,寓意好男儿志在四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p> <p class="ql-block">据说有樟树的古村镇都是风水极好的,还有一棵“舍利树”曾被雷劈到过数次,但依旧屹立不倒,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是古堰与画乡两个景点,中间隔着瓯江,从古堰镇坐船溯游而下便能抵达对岸的画乡码头。画乡指的便是大港头镇的古街,据说热闹时,满是揣着画板来此写生的画家和学生,画乡也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八百里瓯江,数不尽的碧水白帆,每一幕都是一幅画。所以这里成为中国美术写生、艺术创作、油画生产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画乡老街,一条老街上龙泉瓷、缙云饼、景宁茶自不用说,手作皮具店、陶艺工作室又把村子的文艺调性立了起来。而雨水丰沛的鱼米之乡生来就多河流、多小桥、多诗情画意,瓯江之畔,诞生了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有专业美术生写生的基地写生、创作。</p> <p class="ql-block">村口一颗粗壮的千年古樟树守卫着,也见证着古街的兴盛历史。我们走在青石街上,隔绝了尘世喧嚣,只留纯净的心灵在此呼吸。</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丽水之行匆匆而过,大自然慷慨地赐予了她清纯秀丽的山山水水,绵延起伏的群山,巍峨耸立的峰岩,苍莽葱郁的林海,纵横密布的川流,景色无数的丽水,不负我们此次游览欣赏!</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谢谢您的欣赏和阅读</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 2024/11/11</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