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汝干渠渠首在武湾(图文)

梁耀国

<h3>  以前多次路过颍汝干渠渠首武湾闸,都是一晃而过,从未想过停下车子,欣赏欣赏这里的秀美风光。<br>    该去襄(城)县转转了。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马上想到了武湾,想到了武湾旁边的武湾闸。定好目的地,下一步全靠撅屁股凹腰,使劲蹬了。<br>    又逢周六,无风无雨,是个适合骑车的好天气。<br>    出门前,我将三条骑行路线做了个比较:若是走许南路,距离最近,但大货车老多,脏且危险。若是走榆林、范湖,距离最远,且绕弯多。若是走二道河河堤,即颍汝干渠渠堤,路直景亦美。比较的结果,我决定走最后这条线路。<br>    闲言少叙,一路顺利。我于上午十时整,骑进了被蜿蜒北汝河和笔直311国道包围的武湾村。一进村,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古建筑矗立于村子中央。奇怪的是,它坐东朝西,显然有悖于中原地区坐北朝南的传统建筑布局。<br>    我绕到它的西边,见其拱形门头上共三块匾额,或挂或嵌。最上边的黑底金字,上书“玉皇阁” 。中间那块嵌在墙里,红底金字,阴刻“天仙阁”。最下边的白底金字,刻书“会仙门”。门两侧对联是:观光风水宝地;旅游人间仙境。大门南侧的石碑上赫然写着: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湾玉皇阁,许昌市人民政府2009年6月公布,许昌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立。<br>    由于铁将军把守着山门,我只得来到旁边农户家门口,想麻烦其与守庙人取得联系,看能否打开庙门,让我进去看看里面的老建筑、老石碑。估计看我面相实诚,不像贼眉鼠眼的坏人,主家没有犹豫,就拨通了守庙人的电话。</h3> <h3>  三言两语说明意思,挂上电话,主家说守庙人正在地里干着活,答应马上往回赶,叫我等会儿。说着,顺手搬来一把矮方凳递给我。<br>    等人的工夫,我与主家闲聊了起来。据他讲,明初的时候,姓武的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出来,跋山涉水行至这里,一看这个地方地处北汝河河湾,旱可浇,涝可排,且土地肥沃,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欣然在此扎根建村,起村名武湾。<br>    一晃过去两三年,姓武的想家,回到大槐树底下探亲。他把武湾的情况给他姓黄的拜把子兄弟一说,咱这的自然条件可比穷乡僻壤的黄土高原强得太多,于是动了心,家当一收拾,也搬到了武湾。<br>    为保佑一方百姓世代平安,武湾人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捐建了这座面阔三间、四层楼高的玉皇阁,将无所不能的玉皇大帝请入其中,镇妖降魔,去灾祛邪。<br>     在中华文化中,玉皇大帝被视为众神之领袖,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尽管不是最高,但是威望最大,他统领着天、地、人三界。<br>    辈辈相传,说修玉皇阁时,人们把对来的钱统统放进一个大簸箩里。不管是泥水匠,还是木匠,除了管吃管喝以外,在工地上干一天活,都是仨工钱。临出门,自己到簸箩里捏。五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哩,何况人心?因此,个别心眼多的人总想从里面多捏走几个。可是,不管他捏再多,回到家里,还是变回仨钱。时候一长,没人敢多捏了。这说明,神明一直在暗处看着哩,如果不收手,早晚是要被惩罚的。<br>    还听说,玉皇阁下面有口井,直通海眼,无论多旱,井水却从未干过。最神奇的,井里有对金鸭子,又叫金扁嘴,不会沉底,自古及今始终飘在水面上。夜深人静,曾有人听到过金扁嘴“呱呱呱”的鸣叫声,从玉皇阁里传出来。第二天进阁里找,旮旯缝儿找遍,连根鸭子毛也没找到。</h3> <h3>  以前,武湾古建筑挺多的,玉皇阁这里是一片,另外,北边还有十多座一进二、一进三的古民居。其中,三四座古民居里,专门建有差不多和玉皇阁一般高的楼房。之所以建这些楼房,其作用有二,一是土匪蹚将来骚扰了,躲进里面,火枪往墙上的枪眼里一架,他们看见就躲开了。二是挨着汝河,万一发大水,可以躲到楼上,以免遭受水灾。也因为有了它们,武湾才没有打寨墙挖寨河。<br>    这时,一辆电动三轮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庙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位老太太,捅开门锁进了庙里。接着,我由老乡陪着跟了进去。<br>    进门一瞧,里面别有洞天。过厅里塑着二郎神的像,因为这,过厅又称二郎殿。里侧门口手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位列上仙护众生”,下联是“清猛刚烈神本性”。这幅对联用凝炼的语言,将二郎神在仙界中的地位,以及他重情重义、心高气傲的神明形象,用素描的方式作了刻画。<br>    文革期间,这里一直是学校。正是得益于此,包括玉皇阁、关爷殿、二郎殿,以及南北两座配殿等五座房龄几百年的老建筑,才得以保护存世。<br>    在北配殿的前墙上,嵌着一块方形石碑,碑题为“重修玉皇阁碑记”,落款为“大清同治九年(1870年)岁次辛末桐月毂旦”,内容为捐款者的身份、姓名、所捐数额。身份有耆民,有监生,姓黄的最多,其次是姓武的。多者捐四千四百多,少者捐四百多,两者相差近十倍。尽管如此,一视同仁,他们的名字都被刻到了功德碑上,为后人所铭记。</h3> <h3>  从关爷殿南侧,可绕至后院。后院只有一所玉皇阁,在翠柏的陪衬下,越发高大雄伟。为安全起见,一层、二层墙体上仅留有方形射击孔,三层、四层才开有窗户。扒开厚重的铁门,发现玉皇阁的墙体一米多厚,且混砖砌成,纯白灰膏勾缝,随经风经雨数百年,依然结实如初。<br>    老乡提醒后我注意到,一层以下有明显修补过的痕迹,听老辈人讲,凡是洪水淹过泡过的地方,才容易盐碱化、风化。凭这可以判断,洪水最大的时候,丈余深,人上到二层以上,才不会出事。<br>    我本想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照着狭窄的木楼梯,登上玉皇阁,俯瞰武湾的村容村貌,俯瞰北汝河湿地公园美景,然而心里怵,这个念头瞬间就把自己击垮了。究竟怵啥呢?既说不清,又道不明。<br>    准备离开时,我看见关爷殿的后墙上,白底红字写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标语,是这座抚慰心灵的庙宇,改作教书育人的学校的明证。<br>    从玉皇阁出来,我信步溜达至后街,与坐在街边的几位老乡搭上了话。听他们说,街南原先是一排三所一进二的宅院,南边是门楼,中间是过厅,后边是楼屋。这三处宅起初是冯赞(音)家的,冯赞搬走后,把房子卖给了俺姓王的,到俺老老(太爷)那辈,摊为赌博吸大烟,又把房子卖给了姓张的。前些年,都嫌翻修麻烦,一学一,扒掉老房子,统一盖成了平房。现如今,全村仅剩下这排房子后面一所老楼。<br>    他们还说,武湾姓张的,是从长葛坡胡西刘村迁过来的。<br>    随后,我们把话题扯回到汝河、颍汝干渠武湾闸、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上。<br>    老乡们说,历史上,淮河是有名的害河,隔个两三年,就要发生一次大洪水,大面积的土地沦为汪洋泽国。1951年,毛主席为治淮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为响应这一号召,淮河流域开始上游修水库,中游修蓄洪坝,下游扩河修堤,在很短的时间里,减少了洪灾的发生。因此,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也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br>    北汝河自十里铺乡鲁渡村入襄城县境,流经六个乡镇,在丁营乡崔庄村与沙河汇流,境内总长近五十公里。沙河后汇入颍河,颍河后汇入淮河,故北汝河也是淮河的一个支流。</h3> <h3>  颍汝干渠始建于1975年,竣工于1978年,全长45公里,是北汝河向许昌市区供水的唯一通道,承担着提供市区生活备用水、市区生态用水、市区部分工业用水、灌区农业用水等任务。同时修建的还有下游的大陈闸,借以提高北汝河水位,形成落差,自流到许昌周庄水厂和石梁河。<br>    遥想当年,几十公里长的修建工地上,彩旗招展,来自几个县的数万民工手刨肩挑,靠精神,靠意志,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许昌的缺水问题。由于干渠渠首位于武湾地界,该闸因此得名武湾闸。现如今,武湾闸已为许昌供水服务五十年,称居功至傲一点不为过。<br>    这两年,为了改善北汝河两岸环境,提高河水水质,县里投入巨资建成了西到与郏县交界处,东至大陈闸的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光武湾这一段,堤内堤外,就种了数百棵桃树,一到春天,满眼都是粉色的桃花,漂亮着呢。到时候你再骑车过来,欣赏这里的美景。<br>    离开武湾,我直接上了北汝河河堤,放眼堤内堤外,还真是种满了桃树。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唐寅的《桃花庵歌》:<br>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br>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br>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br>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br>    武湾人天天住在桃花林里,不是神仙胜似神仙,想不幸福都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