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点上方小喇叭收听全国金话筒杨剑涛播音</b></h3> 2024新年即将到来,顺丰上门给我速递了一个包裹。<br>有点纳闷,又有点惊奇,急切地打开,一张粉色贴纸映入眼帘:“辞别旧岁,迎接新年。毛主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今寄干特产两条,请品味(潘/武汉) 。”原来是素未谋面的湖北经济学院潘路明教授给我寄来两条武昌鱼,心中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寄来的武昌鱼 </b></h3> 潘教授今年94岁了,与家父同庚,我们是2015年在国家播音指导、央广台资深主播、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马黎老师的介绍下认识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忘年交——潘路明教授</b></h3> 当我们互加微信时,潘教授的微信号让我眼前一亮:“明天”。明天,一个朴实又有诗意的代号,它蕴含着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更是惊愕,它竟然与我先生的微信同名,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栀子花开》新作寄到武汉,三位教授合影</b></p> <p class="ql-block">在聊天中,他不仅打字飞快,而且网络语言用得娴熟,感觉面对的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中年绅士。当我确认“明天同学”是一位年届86岁高龄的老教授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看来,在大千世界,在奔老的路上,有的是人才辈出不言老、正能量满满的人。</p> 请点击:<a href="https://www.meipian.cn/1mpjfkym?first_share_uid=1718768&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红星六老小聚花絮</a> 作者制作于2018年9月 之后,我们成了忘年交,携手行进在共同爱好的文学路上。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会在第一时间相互传递和点评。在与潘教授近10年的交往中,无论是对人生观的认识和文学创作的提升上,他都对我帮助良多。我于2020年出版的第二本文集《栀子飘香》,书名也是经与潘教授讨论定下的。<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寄给作者的书籍</b></h3> 潘教授是一个涉猎广泛多才多艺的大家,著作等身的学者。资料介绍:潘路明,广西壮族人,中共党员,湖北经济学院退休荣誉教授。湖北老教授协会会员,湖北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受聘华夏文艺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在岗时,参加国家和省与校际教材编写,出版政教类教材23本。退休后,出版了传记、散文、时评、书画等8本专著,近300万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寄给作者的书籍</b></h3> 这么一位大家,我不仅欣赏他斐然的文采,更是敬重于他真挚的情怀。他出版的散文集《灯下白头人》《又绿江南》两部,近60万字,正能量满满,启迪思想,抒发情怀,特别是那些满溢乡情、亲情、友情、恋情的作品,读后让人缱绻温暖。他的散文《涕是歌笑也是歌》《从大雁凄美的别离说起》《寻找并蒂莲》《卸下戎装也爱诗》《大江的桥》等等,收入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等巨著之中。多篇获全国散文写作赛一二三等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寄给作者的书籍</b></h3> 2023年8月,潘教授给我寄来了最新出版发行,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名世界风云人物》画册,并告知10月份将在武昌举办新著首发品读会。他求新求变,议程中特别安排了一项“网络文坛远方朋友寄语”,“殷切期待”我写几句“给予鼓励”,届时会上宣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寄给作者的书籍</b></h3> 我受宠若惊,拜读后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两百字发去:“收读潘路明教授的《百年百名世界风云人物》,我满心惊喜,很是震撼。惊喜教授已93岁高龄仍能绽放如此绚丽的光彩;震撼教授治学毅力与严谨。先生收集整理近百年来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资料,并一一为之作画,整整花了十年时光,付出了极大的智慧和辛劳。这是教授出版的第8本文化巨著。在这个过程中,他掌握世界风云,摸准历史脉络,精心画下近代世界历史的非凡符号,并有文字介绍评点,让世人铭记。这是功德无量的文化大手笔,永载千秋。”潘教授欣然接受,并由主持人在品读会上宣读。此次品读会办得很成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传媒报道,接二连三,在武汉有点小轰动呢。<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首发品读会部分参会者合影</b></h3> 为此,我在有关此次活动报道的公众号上留言并转发他:“潘教授精力旺盛,笔耕不辍,今天得以实现夙愿,可喜可贺。此生能结识潘教授,并耳濡目染他的高风亮节和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实感荣幸。他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行的明灯,像他那样有意义地去生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依旧绚烂美好。”潘教授看到后,立即回复道:“张老师一篇感心动肺的美帖,让愚既温暖又羞愧,我只是一枚凡人,没那么高境界,更不是什么灯。但低调生活,诚实做人,认真办事,真心交友,却是我坚守的原则。我这晚年,能结识你等一批文坛好友,乃是三生有幸,使人生更加绚烂精彩,我满足了。谢谢,谢谢。”哈!“一枚凡人”,如此谦逊,看后我抿嘴乐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与潘教授的微信截屏</b></h3> 潘教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新书首发品读会结束后,他就想到了支持过他的人。我们这五位在会上“亮相”、他心目中的“网络远方文友”,都陆续收到了他速递的武昌鱼,真的很过意不去。我说:“潘教授不可以这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书香往来足矣。”他却说:“武昌鱼跳龙门,一次美好的饮食文化记忆。这是我致新年的一点心意,请笑纳。你的意见我听进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伟人来汉都喜欢食此鱼,是一种文化。你也尝尝吧,蒸烧均可,加点青红椒和蒜薹香菜,味道更好。让我们告别旧岁,迎接新年,以更大热情去拥抱春天。”这真是:送鱼送文化,情在不言中。它让我的心头温热。尊敬的潘教授,您又让我学到了真诚的礼仪之举和待客之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位网络文坛远方朋友会上“亮相”</b></h3> <p class="ql-block">微信真是个好东西,我与潘教授远隔千里,却天涯比邻。空闲时,我们依旧在微信上聊文学,聊生活,聊音乐,乐此不疲。他跟我谈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谈读晏殊词的体会,谈朝鲜访华艺术团的艺术魅力,父亲节谈父亲,母亲节谈母亲,甚至孩子们来家团聚,保姆放假回家等等家长里短,我们无所不谈,亲密无间。</p> 更难能可贵,他还是快乐的民歌迷,有着优雅的生活情趣。他钟情古典和现代名歌名曲,对风格突出的歌手和好歌,极为关注赞赏。他的散文《那至美至亲的民歌》,真挚温情,婉约唯美。他从不落下历届民歌比赛,谈自己的独到见解,经常分享给我一些好听的金典怀旧民歌。 潘教授说: “此次首发品读会圆了我的梦,解了我的未了情。从此,书不再做了,小文偶尔还会写一点,就当是生活的一碟甜品吧。”果不其然,这几个月,潘教授的“甜品”多多,还是那么的上品和好喝。<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潘教授摄于2023年</b></h3> 忘年交潘教授,您永远是我辈学习的榜样。您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乐到老,生命熠熠生辉,夕阳这边独好。唯愿德艺双馨的潘教授,身康体健,生命如歌。<br>认识潘教授,真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潘教授在家中享受岁月静好的日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