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圾及文明大展(一)

云龙·现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埃及文明大展的起始时间是2024年7月19日‌,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8月17日‌</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该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大展‌。展览汇集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span></h1><h1>(展品除另有标示外。其它都由埃及国家博物馆提供)</h1> <h1><b>【塞赫迈特头像】 </b></h1><h1>玄武岩 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上海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程。古埃及文明大展“金字塔之巅”,带着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厅中,那些古老的文物静静诉说着数千年前的故事。雕刻细腻,似乎藏着无尽的秘密。</span></p> <h1><b>【公主形象草图】 </b></h1><h1>石灰岩 颜料 第18王朝</h1><h1>阿玛尔纳出土小公主梳着儿童特有的侧辫发型,吃着手中的烤鸭。与古埃及艺术中常见的宗教和仪式主题不同,在阿玛尔纳时期的艺术中,富有生活趣味的画面大量出现,人物的姿态也更加闲适,呈现出一种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的观察视角。在古埃及,鸭肉是人们经常金用的肉类之一。埃及人不仅狩猎野鸭等水鸟,也人工饲养它们,以香料烤制的鸭肉成为了当时人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在神庙和浮雕中都出现过烹饪和食用鸭子的画面。</h1> <h1><b style="font-size:20px;">【门图】</b></h1><h1>霍特普拱顶彩绘碑 石灰岩 颜料</h1><h1>第12王朝这块拱顶石碑的顶部为供奉套话,中间和下部为墓主及家人的形象。墓主门图霍特普坐在供桌前,一只手伸向供桌上的面包,身后是他的妻子,面前是他的儿子,他的其他家庭成员则位于画面的下半部分。</h1> <h1><b>【假门】</b></h1><h1>石灰岩 第5至6王朝</h1><h1>假门是一种特殊的仪式建筑,不能真实开合,只是被雕刻为门的样式,为灵魂提供往来于冥界和现世的通道,死者通过假门来到祠堂中享用供品并聆听祭司的祷文,因此假门前通常会摆放为祭祀仪式准备的祭品、水盆和供桌。</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猫座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埃是众神崇拜的,其中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它把很多的动物变成崇拜的对象,而猫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崇拜的主体。中国有非常多的崇拜或者喜爱猫咪的观众。</span></p> <h1><b>【猫坐像】</b></h1><h1>青铜 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历史文化上说对猫女神或者猫神进行崇拜和祭祀应该是古埃及很重要的一个文明。</span></p> <h1><b>【猫木乃伊】 后期埃及 </b></h1><h1>  萨卡拉考古遗址在巴斯泰特的三个主要崇拜中心,即三角洲的布巴斯提斯、中部埃及的斯皮乌斯·阿提米多斯、以及萨卡拉的巴斯泰特祭祀区,几乎每个大型神圣动物墓地都容纳了数十万只猫木乃伊。</h1> <h1><b>【塞赫迈特女神坐像护身符】</b></h1><h1> 费昂斯 后期埃及</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玻璃”——费昂斯(faience)出现在公元前五千纪末到四千纪初的西亚、埃及地区。费昂斯是一类内部为烧结的石英胎体、外表施釉的玻璃质材料。</span></p> <h1><b style="font-size:20px;">【女性形象】</b></h1><h1>石板 石灰岩</h1><h1>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萨卡拉考古遗址</h1> <h1><b>【奥赛里斯立像】 </b>青铜</h1><h1>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萨卡拉考古遗址</h1> <h1><b>【阿努比斯像】 </b></h1><p class="ql-block">石灰岩 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萨卡拉考古遗址</p> <h1><b>【彩绘普塔-索卡尔】 </b></h1><h1>木雕木 颜料</h1><h1>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薛卡拉考古遗址</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凯伊彩绘石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众岩、颜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王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阿拜多斯出土许多中王国时期的石碑是多人共用的,不仅包括石碑主人自己,也包含其亲朋好友。这件绘有近三十人的供奉石碑正属于此类。石碑的画面分为四层,墓主夫妻的形象位于最上层,男主人凯伊坐于供桌旁的椅子上,他的妻子跪坐在供桌另一侧,与他一样做出嗅闻莲花的动作,身旁是他们的子女。第二层是凯伊的父母,以及他们所生的子女和孙辈。最后两层则刻画了凯伊的同僚们,人物的大小和精致程度与其身份地位直接相关。</span></p> <h1><b>【伊西斯护身符】</b></h1><h1> 费昂斯</h1><h1> 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男性立像(上半部)玄武岩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萨卡拉考古遗址</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木乃伊面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看有点恐怖,细看又无不被精美的雕饰所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木乃伊面具】</b></p> <h1><b>【萨布提俑】 </b>石灰岩</h1><h1>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萨卡拉考古遗址02萨布提俑板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萨卡拉考古遗址03萨布提俑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萨卡拉考古遗址。</h1> <h1><b>【刻有人名的容器盖】 </b></h1><h1> 雪花石膏</h1><h1>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h1><h1>萨卡拉考古遗址</h1> <h1><b>【纳芙蒂蒂浮雕】 </b></h1><h1> 石灰岩 18王朝</h1><h1>石灰岩板正面是纳芙蒂蒂的头像浮雕,背面是一名呈跪姿的贵族女性形象,可能是某位王后或公主。阿玛尔纳时期初期,由于宗教改革下艺术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雕刻家都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技艺。戴尔·埃尔-麦迪纳工匠村中发现了大量类似的习作。</h1> <h1><b>【彩绘石碑】 </b></h1><h1> 石灰岩</h1><h1> 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h1> <h1>【图雅的卡诺匹克罐】 </h1><h1>雪花石膏(石灰华)、颜料石膏、金、木乃伊内脏、亚麻布。</h1> <h1><b>【纳芙蒂蒂头像】 </b></h1><h1> 石英岩 </h1><h1>第十八皇朝(公元前1550年一前1395年)</h1><h1>这件雕像最初被记录为“第18王朝一位英俊国王的头像”,后来被确认属于纳芙蒂蒂王后,可能曾是一座组合雕像的头部。纳芙蒂蒂是埃赫纳吞的王后,雕像刻画了她的优雅容貌细节写实,线条柔美,具有阿玛尔纳时期艺术的特点。</h1> <h1><b style="font-size:20px;">【饰有莲瓣纹的彩绘瓶】 </b></h1><h1> 木、石膏</h1><h1>第18王朝(公元前1550-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h1> <h1><b>【埃赫纳吞及家人浮雕】 </b></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景 石灰岩 </span>第18王朝 </h1><h1> 这块石灰岩板用于装饰通往阿赫塔吞(阿玛尔纳)王宫中央大厅的坡道,浮雕画面中,埃赫纳吞及其家人正在为阿吞神举行仪式,阿吞神呈现为日轮的形式,其光线末端化作一只只人手,代表将神的恩赐传递给国王一家。照着人间的每个角落。阿玛尔纳时期,阿吞被升格为唯一的造物主,象征着光和生命的源泉,而埃赫纳吞宣称自己是阿吞之子,也是人与神之间的唯一媒介,因而只有王室成员能参与仪式并与阿吞神互动。</h1> <h1><b style="font-size:20px;">【国王头像习作】</b><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灰岩 第18王朝</span></h1><h1>阿玛尔纳出土,此件未完成的浮雕是工匠的练习之作。浮雕中的国王头戴圆形假发,额前装饰有圣蛇徽标,显示出国王的身份,其面部刻画体现出阿玛尔纳风格人像的典型特征带有埃耶王名的费昂斯砖。串珠项圈费斯第18王朝串珠项圈费斯这件项圈它由七排制成莲花花瓣形状的费昂斯串珠组成,串珠为明快的红、黄、蓝、绿、紫等颜色,不仅反映了珠宝匠人对自然世界的细心观察,还象征着莲花源源不断的生命力。</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赫伦布供奉凯普利碑 】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英岩 18王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赫伦布被认为是新王国时期第19王朝的奠基人,因其恢复了被埃赫纳吞改革中断的阿蒙崇拜而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石碑刻画了赫伦布供奉圣甲虫神凯普利的画凯普利象征初升的太阳、创造以及从无到有的显化,也象征着太阳神的每日更新和生命的循环,供奉凯利意味着原本并无王室血统的赫伦布正式履行了国三的职责,他获得了神的眷顾,同时也担当起谁系宇宙秩序的重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卡诺匹克罐上的人头形盖 】</b><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雪花石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萨卡拉考古通址目前已知最早的卡诺匹克罐出土于古王国时期的遗顶盖为扁平状。中王国时期,精心雕琢的人头状顶盖代替了扁平状顶盖。从第19王朝到新王国末期,卡诺匹克罐的顶盖雕刻进一步精细化,并被赋予了明确的象征含义,这时的盖子被雕刻为荷鲁斯四子的形象,分别为人头、狒l狒头、豺头和鹰隼头。这件雪花石膏制作的卡诺匹克罐顶盖为人头,表明他是肝脏的保护者、人头的艾姆谢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口仪式工具】 </b><span style="font-size:20px;">石灰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萨卡拉考古遗址这种鱼尾形状的刀是开门仪式的主要工具。在仪式过程中,人们会将木乃伊的棺立起,由祭司用这种工具触碰木乃伊的嘴,然后燃香、祭奠,再献上牲畜、衣服、油和食物等供品。古埃及人相信,通过开口仪式,死者才能重新获得五感,恢复独立的生存能力,从而享受来世的永生和生者的供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件雕像原本属于中王国国王辛努塞尔特一世,后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拉美西斯二世右为伊西斯,左侧为哈托尔,国王头戴尼美斯头巾,女神们则头戴三分式假发,雕像背面和王座侧面均刻有拉美西新二世和两位女神的名字及头街位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与赫梯帝国达成了人类历史上是早的和平条约——卡叠什条约,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修了大量纪念建筑,同时也将多位前任国王的纪念物挪为已用,这座像于1895年被纳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块石碑为古王国第3王朝乔赛尔时期的遗物,石碑主人是国王的女儿奈布缇餐特普·荷瑞特和因特卡伊两位公主,二者的名字均被刻写在了碑上,一旁还附有头衔:“看见阿努比斯和荷鲁斯的人”。这几行象形文字围绕在国王乔赛尔的荷鲁斯名周围,构成了石碑的核心内容。在其右侧边绿,工匠还雕刻了象征力量的“瓦斯符号和乔赛尔是最早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国王。在其统治期间,埃及的建筑工艺出现了巨大革新。乔赛尔对上、下埃及的治理也为古埃及历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奠定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早的木乃伊面具出现在中王国早期。面具上刻画的并非死者本人的肖像,而是代表“脸”这个词的象形文字符号。无论死者去世时年龄有多大,面具上的“脸”都是年轻的,充满生机的,这样的面具覆盖在木乃伊皱缩的脸上,表达了古埃及人对复活后恢复青春的期望。这组展品显示出,在传统的木乃伊面具中,人物的面部通常为正面,没有过多的个性化表达,而采用了一种程式化的、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表现手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