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洋戏匣高2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上世纪70年代</b></font></h3> <h1> <b>据右玉县志记载,该县的有线广播创办于1958年,初开始,只有5名职工,两台扩大器,一千瓦功率。1970年广播站借用人家邮电线路传输,扩大器功率增加到2350瓦,站内人员增加到17人,16个公社普遍成立了放大站,进入到1973年县、社木杆专线化,全县基本普及了有线广播。 <br> 有关有线广播喇叭进村入户的问题,我曾多次走访问细了多位退下来的岁数大一些的村干部,他们说,上世纪70年代初,基本上村村社房里都安装了辘轳把电话,社员们家里头户户都安装了广播喇叭。<br> 刚开始村里有了有线广播,但并不普及,只有大队的社房里安了广播喇叭,引来全村乡亲挤在一起收听,大家对那新玩意儿,感到很神奇,就像有人藏在广播匣子里说话唱戏似的,别看这个小喇叭,让人开了大眼界。<br> 有线广播当时人们感到很神秘,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线路拉到家后,喇叭一端接在广播线路的镀锌铁丝上,另一端用一根镀锌铁丝连接到接地线上,喇叭就能发出声音了。所以,有线小喇叭很快就在农村普及了。 <br> 但在一个村里,用户的条件不同,而所安装的喇叭匣也不一样。大队部社房里安的喇叭匣,人家一般是县广播站统一从外地采购回来的,样式新颖,外观洋气。但价钱也相对较高,一只约需五块钱左右,买这种广播匣的除农业社以外,剩下的还有在外当干部的,大同口泉当工人的才买,因为人家们都有来钱的地方,不差乎那三块五块。</b><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洋戏匣高2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内置喇叭上世纪70年代</font></b></h3> <h1><b> 而靠掏鸡屁股来钱的庄户人是断然不买这种喇叭的,他们花一两块钱从供销社买个简易喇叭,这种喇叭的形状就像一只碗,碗的底部有一块圆形的黑色磁铁,上面绕着铜质漆包线圈。主人买回喇叭后,等对自家或亲朋好友家做木匠营生时,贴上一包洋汉烟(纸烟),请木匠为它量身制作一个木匣子,将其搁置进去,这也算是村里中上等人家所安的喇叭匣。<br></b><b> 木匣子,正面掏一个碗口大小的圆形或方形的洞,大部分还镂空着各种图形,如五角星、贯圈形、忠字形、闪电形等等,里面再贴一层薄布面或纱布面,以保证声音的有效传播,背面插一块推拉式木板,以方便打开。<br></b><b> 还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自个儿也不大讲究的庄户人家,连个木匣也不待要割它,只在供销社买只纸喇叭,缺(使物弯曲)个铁丝钩,再扯尺数红市布包好,挂到窗顶上,省钱热闹也挺好。<br></b><b> 但不管是奢侈花钱买的现成喇叭匣,或是请木匠割的手工喇叭匣,还是用红布包装的简易喇叭匣。当年,庄户人们将它们统称为 “洋戏匣”。 </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洋戏匣高26厘米宽23.5厘米厚10厘米上世纪70年代</font></b></h3> <b><font color="#ff8a00">洋戏匣高26厘米宽23.5厘米厚10厘米内置喇叭上世纪70年代</font></b> <h1><b> 过去,右玉这地方森林覆盖率还不算高,天气肯刮个大黄风,碰上刮风或什么人为因素,广播只听见“嗞嗞”的声音,或者断断续续的,广播喇叭不响也是常事。为提高喇叭音量,庄户人会在地线接地处挖一个小坑,挖出的土再拦一个小土圈儿,往坑内浇一瓢水,南山没水,小孩撒一泡尿,声音立即就变大了。所以,必须隔几天在地线接地处浇点水,尿泡尿才能保证音量不会减弱。<br></b><b> 县人民广播站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早起小喇叭六点二十五开始头次播音,六点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报纸摘要,七点是本省要闻,七点半是地方新闻,八点第一次播音结束。晌午,十一点五十五开始第二次播音,十二点整全国要闻,十二点三十五是评书时间。一点以后,比较灵活,大部分是戏曲时间。虽然叫了个“洋戏匣”,但“洋戏”不多,多数放的是山西梆子或本地道情。<br></b><b> 每一天广播开始,先播放《东方红》序曲,每晚的广播结束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接着是传来“全天播音结束,再会”!<br> </b><b> 那时,农村僻静,农民生活单调乏味,小广播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同时,它也是我们知道外部世界消息的主要渠道。<br></b><b>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小广播没红火多少年就淡出人们的视线。但经历过的人是不会将它忘记的,因为它曾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现在也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br></b><b> 2016年9月1日于朔州</b></h1><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