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br>徐行兵,笔名天空,江苏句容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江苏省诗词协会、镇江市作家协会、句容市作家协会、句容市诗歌协会会员,句容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诗潭》《核桃园》《棠香风雅》《多景诗词》《江海诗词》《竹韵格律诗词》《都市头条》《香港诗词》《东方之珠诗刊》《润州诗词》《白桦林》《拾贝诗刊》《华阳诗韵》《南京都市报》《都市头条》《句容日报》等 第一景:京湖阅武<br>位于环湖路覆舟山下的阅武台。六朝时期的玄武湖是皇家园林湖泊,也是水师操练和检阅的重要场所,据传周瑜就曾在此操练水师。史料中记载的玄武湖阅兵活动有七次,以陈宣帝公元579年的阅兵最为壮观,有“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的记载。诗仙李白曾游玄武湖,并作诗“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李白是称玄武湖为京湖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京湖阅武”景点将玄武湖的水上阅兵史和皇家园林史融为一体,历史文化底蕴隽永深厚。<br> 京湖阅武<br>京湖曾是演兵场,但见于今碧柳扬。<br>战鼓声声催士气,旌旗猎猎插桅樯。<br>波平如镜锦鳞涌,荷秀若仙珠蕊香。<br>阅武只因安国祚,雄师劲旅护家昌。<br> 第二景:水关问道<br>位于玄武湖环湖路武庙闸。三国时期吴后主孙皓建昭明宫,引玄武湖水环绕宫殿,形成北水关,奠定武庙闸前身。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筑后湖城墙(今太平门至解放门段),改河道为暗渠并设闸调控,称台城水关或通心水坝。清同治时,因府学旧址(位于南京市政府大院内)改武庙,此闸名随之改为武庙闸。2003年,武庙闸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水利建设技术具有重要价值。<br> 水关问道<br>昭明宫阙缔良缘,吴主开渠绕殿前。<br>闸石苍苍存旧迹,水关寂寂诉流年。<br>可堪但觉风云变,转作犹闻世事传。<br>问道幽微承古韵,心驰千载意陶然。<br> 第三景:台城烟柳<br>位于玄武湖环湖路台城段韦庄雕像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的诗句传唱千年,玄武湖烟柳也自古闻名,自清代以来,玄武湖便以“北湖烟柳”之名入选金陵四十八景。今天,韦庄的汉白玉雕像就矗立在台城脚下,沿着韦庄的目光,“台城烟柳”与远山近水、古垣塔影相互辉映,承载着一个诗意的烟雨江南。<br> 台城烟柳<br>台城四顾翠烟稠,袅袅丝绦钓碧流。<br>不惧红尘观兴替,翻成绿意话春秋。<br>晓风轻拂千枝舞,夜露微沾万缕柔。<br>除却峥嵘情未老,长留画卷韵无休。 第四景:曲栈薰荷<br>位于环湖路太平门赏荷栈道。玄武湖自古就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玄武湖荷花六朝时已闻名天下,清代时更蔚为壮观,被列入中国八大赏荷胜地。赏荷栈道于2023年年底建成开放,总长830米,北起玄武湖水上运动基地,南至水校,这一带山势磅礴,水色秀美,是紫金山-玄武湖的山水空间交会点,也是重要的荷花观赏区。“山水之间,荷你相见”,在栈道上行走,有“误入藕花深处”之感,又可沉浸式体验乾隆诗句中“蘸影后湖真恰当,碧连上下总凄迷”的赏荷意境。这里也是曾经的金陵十八景之一的“平堤湖水”的所在地。<br> 曲栈熏荷<br>曲栈深幽通碧湖,清风袅袅鸟相呼。<br>粉荷摇曳披霞锦,翠盖玲珑滚玉珠。<br>不慕繁花争艳色,惟留雅韵守佳隅。<br>朝辉暮霭皆如画,静处安闲意自殊。<br><br> 第五景:长堤霞蔚<br>位于玄武湖十里长堤。“江南好,清境爱湖楼。西日过城回塔影,晚风吹岸送渔讴,莲叶望中浮。”十里长堤修建于清同治年间,曾国藩曾在此处兴建杨柳楼台。自建成以来,十里长堤就是观赏城市天际线和晚霞夜景的最佳地。站在这里,既能一眼千年,感受金陵的六朝烟水气,还体验南京城山水城林之秀美,感知玄武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十里长堤也是央视影音直播中国的取景点之一。<br> 长堤霞蔚<br>长堤向晚浴金辉,碧水空灵映翠微。<br>霞彩柔柔铺野阔,鸟鸣袅袅伴云飞。<br>每临胜境牵人目,常趁闲时叩客扉。<br>应是斜阳知我意,相留眷恋久忘归。<br> 第六景:龙津邀月<br>景点位置:玄武湖西南湖。龙津与玄武湖名称的起源有关。“宋元嘉中,有黑龙见,因改玄武湖。”黑龙被发现的水域就是与鸡鸣寺隔城墙相望的西南湖。明《后湖志》称玄武湖西南湖为“龙津”,即龙池,并记载“旧有祠,可祷。湖中,惟津下深不可测。志载,有黑龙起其中。”李白曾在龙津泛舟赏月,并作诗“空馀后湖月,波上对瀛洲。”朱自清在《南京》一文中也有描述“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有黑龙的典故,有李白的眷顾,有朱自清的直言,“龙津邀月”既有历史沉淀,又有人文情怀。<br> 龙津邀月<br>玄武湖西夜色幽,银辉漫洒水波柔。<br>自清曾赏此般好,太白亦吟兹地游。<br>有幸亲临谢天意,应须远寄解人愁。<br>岸风轻拂觅诗句,邀月金陵韵字求。<br> 第七景:郭璞仙墩<br>位于玄武湖环洲西段假山瀑布旁。郭璞仙墩是东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游仙诗体创始人、风水学鼻祖郭璞的衣冠冢,是玄武湖六朝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郭璞(276-324),因反对大将军王敦叛乱被杀,郭璞“排国难”,朝廷“葬孤忠”。王敦之乱被平定后,郭璞获朝廷厚葬,被晋明帝追赠弘农太守,亲自选址敕建衣冠冢。郭璞屡受后世帝王追封,为后人敬仰。“博学有高才”“词赋为中兴之冠”的郭璞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洞林》《郭弘农集》等书,为《尔雅》《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等作注。<br> 郭璞仙墩<br>玄武湖边杨柳垂,仙墩耸峙映穹时。<br>云祥西绕鱼龙舞,气紫东迎麋鹿驰。<br>风水堪舆称鼻祖,天文术数立宗师。<br>多年训诂功成就,笑傲高台意属谁。<br> 第八景:天下黄册<br>位于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黄册制度,钦选在湖中之洲建后湖黄册库,贮藏天下黄册。作为“天下图籍府”,当时的后湖被列为“禁湖”,是大明第一档案库”。2022年元旦,明后湖黄册库遗址展馆在玄武湖梁洲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约770平方米,分后湖黄册库和黄册历史文化两个展厅,以图文、视频、实物、实景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立体展现出明朝国家档案馆——后湖黄册库这一中国档案史上的奇迹。<br> <p class="ql-block">天下黄册</p><p class="ql-block">玄武梁洲珍宝藏,编修数载绽辉煌。</p><p class="ql-block">闲闻翠鸟清音远,静看微澜雅韵长。</p><p class="ql-block">户籍详明呈世象,田庐齐整记沧桑。</p><p class="ql-block">绝尘黄册千秋颂,库址门前芳草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景点资料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