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日游览河北倒马关长城,直隶总督府。9月4日游览了紫荊关长城。</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日从保定客运站乘班车,在倒马关下车。</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的景点,全年全天开放。</p><p class="ql-block">倒马关,最初于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原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关城为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外以沟壕环绕,南面依山,北临唐河,城垣上列敌楼台7座。关城有东、西、北三个城门,东门称“居仁”,西门称“由羲”,北门称“宣威”。东西门外各设瓮城,东瓮城设有南北二门。西瓮城仅设南门一座,出南门往西约百米处唐河岸边设水关战台楼一座,楼下设有关门,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惟一通道。北门外原设战台楼一座,民国二十八年被洪水冲毁。城内正街宽12米,十字街正中原来建有两层的阅兵楼,楼上设有十字通道,楼北为官署所在地,有大堂、二堂、三堂。</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据《畿辅通志》记载,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东汉北部边境,东汉政府迁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于常山关(倒马关)、居庸关以东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倒马关的屏障作用。</p><p class="ql-block">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治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p><p class="ql-block">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府</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301号,占地30000平方米,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清雍正八年(1730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坐北朝南,为小式硬山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风格。其格局是严格按照清朝关于省级衙署的规制修建的,为前朝后寝的格局。整座建筑群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个组成部分,各路均为多进四合院格局,类似北京的故宫。中、东、西三路主次分明。中路建筑为衙署主体部分,由五进四合院组成,各院正房均建筑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两侧配以左右耳房、厢房等。整体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仪门院、公生明牌坊、大堂院、二堂院、官邸院、上房院,这些建筑均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平面布局严谨,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建筑空间体量广阔,庭院规整迭进,等级界限明显。</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共有直隶总督共74人99任次,</p><p class="ql-block">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清宣统三年(1911年),直隶总督废除。</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直隶总督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前身可上溯到元代。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顺天路总管府治中(官名)周孟勘修建了衙署内的主体建筑——宣化堂,并请名士刘骃为之作《宣化堂记》,其中记载周孟勘“尝于时丰政暇之际,新其府之公堂,谓是堂者一道听政之所也,上之化由是而宣,乃大书其扁(匾)曰宣化”。这便是有关直隶总督署基址的最早渊源。至元十二年(1275年),顺天路改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宣化堂仍作为官府衙署。</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演变</p><p class="ql-block">明初,朱元璋统一北方后,改保定路为保定府,保定知府骆佥对原来以宣化堂为主体的衙署进行了扩建,“建厅堂、门庑、公廨、吏房、兵杖、军资等库二百余楹”,使之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衙署。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定鼎燕京,保定紧靠京师,地理位置日渐重要,统治者遂将大宁都指挥使司移至保定,选定了保定府署作为其衙署。至于府衙,则在原址以东约三十步另行修建。故元代宣化堂成为大宁都司署的二堂院,明《重修保定郡志》对此记载为“宣化堂,大宁都司今后堂是也”。</p><p class="ql-block">清代,一度继续置大宁都司,衙署依旧。康熙八年(1669年),大宁都司奉旨裁撤,同时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城内的衙署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城西北隅(今西大街西北)的原参将署改为巡抚衙署,大宁都司署则改为参将署。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将直隶巡抚改为直隶总督,同年10月29日,原直隶巡抚署也升格为总督衙署。雍正七年(1729年),因总督署在城西北隅,“湫隘陋,观瞻不肃”,则重新为总督署相度选址,选定城中的参将署作为总督署的新址。奏请雍正帝批准后,总督杨鲲“庀材鸠工,并发工帑”,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增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4月1日正式动工,将参将署原址扩建为直隶总督衙署,费时八个多月,到雍正八年(1730年)1月11号正式完工。雍正八年(1730年),直隶总督唐执玉正式在新建的总督署升堂办公。清宣统三年(1911年),直隶总督废除,</p><p class="ql-block">历任总督基本上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发布。</p><p class="ql-block">民国五年(1916年),以原直隶总督署为直隶督军署。民国九年(1920年)8月,改为直鲁豫巡阅使署,成为直系首领曹锟的驻地,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亦策划于此。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初,改为保定行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由津返保,国民党河北省政府驻直隶总督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伪河北省机关由津返保亦驻于直隶总督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直隶总督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国民党省政府和国民党保定警备区司令部先后驻直隶总督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保定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在直隶总督署建立河北省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1958年,河北省省会迁津,保定专署驻直隶总督署。</p><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保定市革委生产指挥部驻直隶总督署。</p><p class="ql-block">1970年,直隶总督署改驻保定市革委会。</p><p class="ql-block">1979年,直隶总督署成为保定市委机关驻地。</p><p class="ql-block">1990年11月,保定市市委迁出,直隶总督署正式辟为博物馆,于1991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坐北朝南,为小式硬山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风格。其格局是严格按照清朝关于省级衙署的规制修建的,为前朝后寝的格局。整座建筑群东西约130米,南北约220米,占地30000平方米,以两条南北更道相隔,分为东、中、西三个组成部分,称之为东路、中路和西路,各路均为多进四合院格局,类似北京的故宫。中、东、西三路主次分明。各房功用迥异,又彼此搭配,浑然一体,构成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群落。</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中路建筑为衙署主体部分,由五进四合院组成,各院正房均建筑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两侧配以左右耳房、厢房等。整体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仪门院、公生明牌坊、大堂院、二堂院、官邸院、上房院,这些建筑均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东西两路分布着总督署的花园、花厅等辅助建筑。总督署在东西方位也划分出三条纵轴,将建筑群划分出对内对外的功能分区,其中总督署前导空间:大旗杆——仪门,总督署对外办公区域:戒石坊——二堂,总督署生活起居区域:内宅门——四堂。这样划分出的五进院落,层层深入,功能明确。</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平面布局严谨,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建筑空间体量广阔,庭院规整迭进,等级界限明显。</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所有房舍都用青砖建成,其柱采用黑色,其廊虽有彩绘,却无豪华装饰,整个建筑群古朴大方、浑然一体,威严凝重。</p> <p class="ql-block">紫荊关长城</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千米的紫荆岭上,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汉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称金坡关,元代以后称紫荆关,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p><p class="ql-block">自古便是进出太行山的交通要冲,位于“太行八陉”的第七陉“蒲阴陉”,天下九塞之第四塞,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旧时为一座九门九关石头城,</p><p class="ql-block">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p><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现存关墙1.2万米,城门3座多为明代建筑。城门门额石匾下层题“紫荆关”。</p><p class="ql-block">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万里长城-紫荆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p><p class="ql-block">秦、汉称上谷关,仅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小城。</p><p class="ql-block">东汉,名五阮关。东汉建武二十一年(45年),乌桓大兵一路杀来,直抵紫荆关下。守将马援做出弃城逃跑的假象,诱敌深入并伏击敌人。</p><p class="ql-block">北魏,称子庄关。</p><p class="ql-block">隋唐,称白壁关,后来改称为“浦阴陉”,被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p><p class="ql-block">宋、金,称“金坡关”。</p><p class="ql-block">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成吉思汗未能攻克居庸关,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p><p class="ql-block">元代以后,称紫荆关。</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初年,朱元璋根据将领华云龙的建议,对旧城进行改筑时,建紫荆关新城一座。新、旧两城墙体皆为花岗岩条石,用青砖封顶并砌筑垛口,并用石灰碎石灌注。</p><p class="ql-block">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修城建关。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p><p class="ql-block">在明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千米的紫荆岭上,多为明代建筑。</p><p class="ql-block">旧时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旧时有城门9座,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环环相套。关城以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均以花岗岩建成。</p><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现存关墙1.2万米,城门3座。</p><p class="ql-block">关城整体保存较完好,较好的保留了明代的城墙形制,曾进行过数次大规模修缮,现关城是修缮后的面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