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南坂学校家访10

山寨头人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3日晚,漳浦县大南坂学校八年级梁碧霞、陈兰香、林燕君、陈锦铭四位老师家访马洞、洋尾、蒲野三个村的八年级学生,至此全年段除三位离学校较远的外乡镇学生外,其余百分百家访一轮。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在家表现,家庭的实际情况及家长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使命与责任。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党的“四下基层”活动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广袤的土地,我校老师们的家访就是这股清泉中最为细腻、最为温暖的分支,它连接着家庭与学校,更承载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一、政策之润,源自基层</p><p class="ql-block">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深入”,通过实际行动,让党的声音在基层响起,让政策的温度直接传递到每一个群众心中。在这其中,老师们的家访,无疑是最贴近民生、最能体现“深入”二字的一环。我们用夜间走乡串户,深入每一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二、家访之温,源于情怀</p><p class="ql-block"> 家访,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责任。在“四下基层”的框架下,老师们的家访不仅仅是简单的沟通桥梁,而是成为了传递政策、了解民情、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家访,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是一次次对党的政策精神的深入解读与实践。</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夜晚,老师们踏上了家访的路途。走进了一个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有简陋,有豪华,有普通,有显赫……都很温馨。家长们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老师们没有急于谈论学习,与家长聊起了家常,询问家庭情况。在轻松的氛围中,老师们向家长介绍了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支持政策,特别是针对建档立卡户学生的资助项目。家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家访,不仅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希望,更是“四下基层”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三、调研之实,源于问题</p><p class="ql-block"> “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一环。教师们在家访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深入交流,直接获取到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无论是关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还是关于农村教育面临的特殊挑战,都是宝贵的调研成果。</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一次次家访中了解到,农村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意识和方法,孩子们的视野受限,习惯不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基于真实而深入的调研,“四下基层”才能精准施策,解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四、现场办公之便,源于高效</p><p class="ql-block"> “现场办公下基层”,意味着在发现问题后能够立即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于一线。教师们的家访不仅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许多时候,通过现场沟通协商,一些教育难题得以快速解决。</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次关于学生安全问题的家访中,老师们和家长说明家庭、学校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 同家长现场商讨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协调与努力,关于学校周围的交通秩序情况得到宣传,取得家长的理解。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五、结语:活水之源,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四下基层”及其在家访中具体实践的深刻诠释。老师们的家访如同一股股活水,滋润着每一片需要关怀的土地。在这个过程中,“四下基层”不仅加深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家校联系,更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未来,随着“家访活动”的深入推进,这股活水必将更加清澈、更加有力,滋养着新时代的希望之树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图片:陈兰香、林燕君</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锦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