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游之二洛阳——龙门石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游览了少林寺,在景区外集体就餐,午餐后,我们匆匆赶往第二景区龙门石窟。</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开凿。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塑造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的佛像,修建了古阳洞等。唐朝时期历经四帝建造佛像,其中包括潜溪寺、宾阳南洞等。宋代龙门石窟新凿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清代,乾隆帝曾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1993年在单位工作时,出发到平顶山,经过洛阳,比较模糊的有点印象,今天只是想好好看看龙门石窟的真实面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为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共计35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第二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是公元636年至746年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前后历经四帝,共计110年。其造像约占整个龙门石窟的三分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宋代,分布有陈抟“十字卷碑”、宋真宗“龙门铭碑”。宋朝还在龙门石窟新凿了一些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明代,惠简洞窟外门楣表面,以阴线刻出五个方形及半圆形碑首碑形题记,时代均为明万历31年3月吉日立,为捐资修路的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清代,乾隆帝于1750年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回京时途经龙门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1400多年风雨,我们现在无法评价它的存在价值。它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我们</span>领略了它的艺术之美<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十万尊石佛,从四五米高到2厘米大,在崖石上雕刻而成,我们祖先是多么的聪明才智,就可想而知。景区内多为皇家石窟,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导游的讲解非常重要,通过导游小张讲解,帮助我们对这里的佛教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几千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一代代地去保护,有好多东西是渺茫无迹,也无法探讨它的历史根源,每当我们拂去那些厚重的尘埃时,岁月的气息也会扑面而来。这次总感觉收获满满,也是一次成功旅游。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摄影编辑 孙俊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1月14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