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抚州古为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名儒巨公,如王安石、曾巩、晏珠、晏几道、汤显祖、陆九渊等。今天趁着天气晴好,我们来到王安石的故里上池村探古寻幽。</p> <p class="ql-block"> 村口,矗立一座气派的仿古牌坊,上书“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故里上池村”一行醒目的舒体,乃抚州东乡区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舒同题写。</p> <p class="ql-block"> 入村的右边一巨石上刻“王安石故里上池邨”,上池村为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左边塑有戴官帽的王安石坐像,其后是半月塘,再其后是上池村的主要看点一一王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宗祠位于上池村(源里组)的南面,坐北朝南,大门为四柱三开四层牌坊式门楼,宗祠相传为王安石的六弟王安上的后裔在宋末时所建,多次修建。是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门楼与池塘间空地上两侧竖立着历代上池王氏后裔登科及第者的旗杆石,以彰荣耀。</p> <p class="ql-block"> 宗祠前堂悬挂有“荆国世家”牌匾。</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荊国公,世人又称王荊公,江西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东乡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官至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诗词《元旦》、《梅花》、《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登飞来峰》、《桂枝香.金陵怀古》,散文《伤仲永》、《游褒神山记》、《石门亭记》等是其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北宋初,王安石曾祖父王克明“性枕山水,悦珠峰之壮丽,乃存故宅于府”,举家自抚州盐埠岭迁居临川县明珠峰西侧下的兰塘水池边上,命村“名曰:上池”。</p> <p class="ql-block"> 上池村作为王安石的故里,东眺铁炉,云雾僚绕;南顾珠岭,僜明似壁;北望金顶,巍峨旖旎。乃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地。上池村高中进士20余人,仅王安石一家祖孙四代在北宋一朝就出有进士8人,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父亲王益、长兄王安仁、王安石本人、四弟王安礼(后官至副宰相)、五弟王安国、六弟王安上、长子王雱。其中王安礼、王安国、王雱还被称为“临川三王”。</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21岁进士及第后,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等职,政绩显著。在宋神宗继位后,他任翰林学士,继续阐述变法主张,并深得神宗赏识,提参知政事,任宰相期间,推行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标榜青史,意义非凡,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虽出生在其父亲王益任清江通判时的临江,但其父亲、祖父(王用之)的出生之地还是在这临川七十九都上池村,不管怎样,最终根还是在这里,其后王安石的长孙王棁、次孙王桁也都还是选择了叶落归根于斯。 历史上王安石就更是少不了以上池村的来来往往,曾7次回到老家上池,特别是在其祖父去世之后,王安石的父亲领着他在上池村守孝三年,于是上池村留下与王安石有关的遗物遗迹就有10多处,如荊公别墅、西林梅园、半山书院(云峰书院)、瑶田、龙安殿、西引寺(西梅寺)、世第门楼、世宦祠、荆公桥、荊公坡等。</p> <p class="ql-block"> 硕大的柱础,坚硬无比。也像王安石二度宰相,锐于改革的坚定信心。</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p> <p class="ql-block"> 走出宗祠,为抚州曾有王安石和曾巩两位列“唐宋八大家”而自豪喜悦。脑中仍浮现王安石脍炙人口的精点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旦);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宗祠后面的露天议事台。</p> <p class="ql-block"> 古树参天,遮天蔽日。</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宗祠外侧的荊公井。</p> <p class="ql-block"> 荊公亭。</p> <p class="ql-block"> 荊公湖。</p> <p class="ql-block"> 竹轩公祠。</p> <p class="ql-block"> 总门里,位于上池村(源里组)的北面,属清代赣派建筑群,是王安石23代后裔王来起在湖北老河口开办冶炼业致富后,从湖北运回18车金银珠宝,于清同治八年建成,由7栋赣派古建大院共同构成,规模庞大,趋势宏伟,有江南荣国府之称。古宅传承了王安石家族的“聚族而居”的理念和儒家长幼有序,“先有族姓,后有门户、地望”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 总门里大院一色的三进二天井,现仍有人居住。中间有一条1米多宽的小弄道,通向“自新斋”。门前大石板场地,便于邻里来往和爆晒谷物等。整个总门里还匠心独具的设计了暗道和暗室,以达到防匪、排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石雕窗花。</p> <p class="ql-block"> 窗户虽小,里小外大,只为多采点光。</p> <p class="ql-block"> 小弄道的大石板长期缺少光线,都长上绿色的青苔。</p> <p class="ql-block"> 穿过小弄道,左拐后面有栋布置较暗的房屋,名为“自新斋”,王氏家族有人犯了族规就会被关到自新斋里去思过,此外,自新斋门楼是斜建的,门框条石也是斜面的,门的斜对面是正门,寓意关在屋内的人要悔过自新,不走歪门邪道。</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池村(里阳组)长茂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建筑整体从功能上为专用药房设计、建造。长茂堂以种植药材、卖药为主,也可用实物兑换中草药材,服务全村百姓。清道光年间,由里屋房王世贤一直经营打理,后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发展多家长茂堂分店,经营至今依然昌盛,堪称中华百年老字号。2016年,重庆长茂堂后人、上池村里屋房第36代世孙王强、王刚一行八人到上池村寻根问祖,对照家谱后,确认与上池村现长茂堂后裔王思游家族属同根血脉,溯根同源。</p><p class="ql-block"> 1930年12月至1931年2月,红军驻留上池村一个多月,长茂堂为驻村红军免费提供中草药材,服务红军战士多次。</p> <p class="ql-block"> 长茂堂旁边的一家农户门前,种的丝瓜竞长的如此长,让我们好奇。</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为上池王氏三十世孙九一公王采兰于同治元年(1862)所建,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王采兰三兄弟均为清太学生,父子俱赠授大夫,他们除在湖南有二个批发店面三幢住宅、在汉口有一幢书院外,在上池老家村南还有五幢房屋,以此幢大夫第为中心散开。由于外门上方已毁坏,木门己锁,我们只见到八字门外两侧的雕花砖墙,十分精美细致。</p><p class="ql-block"> 相传,这幢豪宅“大夫第”,让被毛主席称为“马背上的书法家”的舒同还产生一个小误会。1921年8月抚州东乡的舒同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一同考入的上池村王振武属同班同学,且私交甚密,在校时王振武多次接济舒同,舒同也多次赠书法作品与同学王振武。1924年6月两人毕业后,舒同追随革命,参加红军,王振武考入北平内政部高级警官学校,两人从此失去音讯。1930年12月,舒同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带领红军撤退到上池村,发现“大夫第”房子气派,误以为是同学王振武家,遂将“大夫第”设为红军临时指挥部,并叮嘱部下保护好大夫第所有建筑与财产。第二天,舒同来到上池“衍庆房”巡视部队时,发现上堂挂有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陡然间想起这才是自己赠予同学王正武的书法作品,恍然大悟,这才知道同学王振武的真正家宅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1931年2月16日(大年除夕)上午,上池村民为了让红四军战士过个好年,架起水车将骊塘车干,把塘中鱼全部送给红军部队, 上池村地下革命工作者王顺太还买了一头猪,宰杀好送给红军过年,年三十夜,红军再次接到撤退命令,由王顺太当引路人,连夜从上池村罗家岭撤退转移至金溪与大部队汇合,王顺太在返回途中,在双塘被白军抓获,时任白区金溪县长朱一民亲自拷问。未获任何有效情报,被朱一民杀害,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 世宦祠,为上池村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占地面积366平方米,宗祠坐北朝南,三厅三开间,正大门石板上阴刻“世宦祠”三个楷书,两侧大门石匾上则阴刻“登科”和“及弟”字样,笔锋舒展,笔力遒劲,三大门的两侧还各有石墩一对,亦称“三门六墩”,为典型的明代赣派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世宦祠还曾有王安石的画像和宋朝大书法家米䒥送给王家的宝砚,石砚上刻有“御赐之宝”四字,砚底米芾自刻铭文,十分珍贵(现存东乡区博物馆),这些东西是从这处夹墙里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 中央电视台、住建部联合在上池村开拍纪录片《文脉春秋》。</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上池村纪念四世祖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画像。这张画像是由北宋画家李伯时所画,创作北宋时期,描绘了晚年王安石的形象。王氏后人代代细心珍藏,文革时藏于世宦祠墙里,后维修时才发现并上交博物馆,复制品悬挂王氏宗祠和世宦祠。因此民间又称此祠为荆公祠。</p> <p class="ql-block"> 荆国世第。门楼四柱三间三楼式,上额石匾阳刻“荊国世第”四楷书,相传为王安石弟王安上后裔在宋时所建,后历遭火劫,重修重毁。</p> <p class="ql-block"> 睿二公祠。</p> <p class="ql-block"> 村中老宅年久失修,人员外流,现不少已破旧不堪。</p> <p class="ql-block"> 走在光亮的石板路上,看着两边沧桑斑驳的老宅,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们将完全消失,无可奈何。</p> <p class="ql-block"> 只有上池这座千年石质荆公桥,仍静静地躺在浝溪港上。</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千年上池古村,我们去黎圩镇的另一个古村,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后裔居住的浯溪古村参观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