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日白洋淀景区</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日游览承德金山岭长城乘车到北京,因没买到直接去白洋淀的火车票,只好“曲线救国”,从北京站先乘高铁到保定东站,再转高铁到白洋淀站,住农家民宿。</p> <p class="ql-block">9月2日早饭后,女店主找了一个机动船,送我和新乡夫妇2人游白洋淀景区。</p> 白洋淀景区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是保定市、沧州市交界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九条较大的河流入湖,通过湖东北的泄洪闸及溢流堰经赵王新河,汇入大清河。</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受湖体地形、气候变化、人类生产影响等因素,历史上时缩时扩,20世纪后叶-21世纪初缩减幅度较大,1980年代曾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历为战国燕赵、宋辽边界,争战不断;民国以前白洋淀是沟通保定、天津之间的重要航道。湖区的传统产业是渔业及芦苇产业,20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于2007年评定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7年以前,白洋淀为河北省保定市及沧州市共辖,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至此,白洋淀大部为雄安新区所辖,成为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是保定市、沧州市交界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九条较大的河流入湖,通过湖东北的泄洪闸及溢流堰经赵王新河,汇入大清河。</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受湖体地形、气候变化、人类生产影响等因素,历史上时缩时扩,20世纪后叶-21世纪初缩减幅度较大,1980年代曾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历为战国燕赵、宋辽边界,争战不断;民国以前白洋淀是沟通保定、天津之间的重要航道。湖区的传统产业是渔业及芦苇产业,20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于2007年评定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7年以前,白洋淀为河北省保定市及沧州市共辖,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至此,白洋淀大部为雄安新区所辖,成为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p> <p class="ql-block">形成演变</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形成于第三纪晚期,成于第四纪,是河北平原北部古盆地的一部分,古雍奴薮的遗迹。白洋淀在地质构造上是属渤海凹陷(新华夏沉陷带)的一部分。早在海西运动时期曾两度下降,最后在第三纪末才沉没于海水之中,形成当时的北京湾。由于黄河和海河水系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成长发育,河北平原逐渐出露水面,冲积扇和三角洲上的坡流与分流,彼此汇合于冲积扇或三角洲的边缘地带,使洪水漫衍的低洼处储水成为湖洼。</p><p class="ql-block">这些洼地和湖泊成不连续的带状分布,如东淀、白洋淀、文安洼、大浪淀、千顷洼以及沿海的一些其他洼地等。</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形成以后,由于水文气候的变化,海陆进退交替,人类开发利用等,致使古白洋淀经历了时而扩张,时而收缩的演进过程。在距今万年左右的全新世,古洼地湖泊又经历了时而扩张、时而收缩的演变过程。早全新世后期(距今10000-7000年),由于东南的热气团进人,雨水多、泥沙多,加之海面上升,干涸的洼淀再度扩张。到中晚全新世(距今7500-2500年),气候变得温凉、干旱,淀水变浅甚至收缩干涸。</p><p class="ql-block">唐以前,白洋淀地区人类影响较小。《新唐书》有:“鄚州有九十九淀”的记载。洼淀相连,一片泽野。宋初,在宋辽边境的白洋淀地区大建塘泺作为军事防线,使白洋淀范围一度扩大。而宋代的屯垦开发、元代对大运河的改造,使海河宣泄不畅的情况加剧,河北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元在北京建大都,燕山、太行山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流域泥沙增多,加速了白洋淀的淤积。</p><p class="ql-block">明代移民屯田加剧淀区缩小,白洋淀几度干涸,到明代弘治年间,白洋淀有些淀泊已经淤成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明正德年间,杨村河决口,唐河决入白洋淀。形成了徐、漕、萍、一亩、方顺、唐、滋、沙九河入淀,白洋淀才具备了现代的规模。为防洪水泛滥,建设了大规模的堤防。尤其是南岸的千里堤的建设,对白洋淀的水面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明代清代,继续对白洋淀进行治理,特别是保天运河的开通,至乾隆28年(1763年)白洋淀东、西淀的界限正式确定下来,“大清自雄入,迳张青口(文安县),口西西淀,口东东淀。”到了清末,政府无力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白洋淀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加快了其衰废过程。民国以后,对海河流域的治理着重于下游航道的治理,中上游河道淤积严重,也加快了中流洼淀的淤积。白洋淀面积进一步缩小。</p><p class="ql-block">到了近代,1950年代初白洋淀总面积为567.6平方公里,到了2010年代减少到366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具有“上承九河、下流入海”的历史和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位于东经115°45′-116°07′,北纬38°44′-38°59′之间,是大清河流域中部的天然湖泊,是华北平原上为数极少的淀泊之一,工程素有“北国江南”“华北明珠”之誉。淀区四周以堤为界,东至清河口,南至千里堤,西至四门堤,北至安新北堤。</p><p class="ql-block">淀周堤长215公里(任丘境内23.9公里)。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2009年测量,白洋淀水域面积108.8平方公里(水位7.09米),</p><p class="ql-block">总面积336平方公里(大沽高程10.6米时),蓄水量1.024亿立方米。地面景观以水体为主,淀底高程一般在5.5-5.6米之间,3700余条的纵横沟壑将整个淀区分成大小不等的淀泊143个。其中万亩以上的淀泊7个(白洋淀、烧车淀、马棚淀、羊角淀、池鱼淀、石塘、小北淀),千亩至万亩内的24个,百亩以上的大淀99个,百亩以下的淀44个。其中白洋淀面积最大(本淀面积19899.0亩,位于安新县关城正南),以此命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