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颗明代和田玉琮型七眼天珠,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教合一”的</span>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 "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北周时期,约公元6世纪中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则成社会主流思想。儒家的主要功能当然是“治世”, 它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意识形态, 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仪规范与典章制度。道教的功能主要是“治身”, 长生不老的神仙生活, 中国人素来心向往之。佛教的功能主要是“治心”, 在消除烦恼的心性修养方面, 有着明显的优势。有关心性修养的丰厚思想资源, 特别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华严宗的“理事无碍”、天台宗的“止观双修”等, 成了宋代儒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佛道两教, 因此配合实践儒家的伦理规范。尤其是佛教, 在民间社会还承担了许多慈善救济的实际功能。唐高祖李渊下诏, 称“三教虽异, 善归一揆”。宋孝宗写《原道论》, 提倡“以佛修心, 以老治身, 以儒治世。”明太祖朱元璋在《三教论》里说:“于斯三教, 除仲尼之道祖尧舜, 率三王, 删《诗》制典, 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 暗助王纲, 益世无穷, 唯常是吉。……三教之立, 虽持身荣俭之不同, 其所济给之理一。然于斯世之愚人, 于斯三教, 有不可缺者。”</p> <p class="ql-block"> 儒家敬崇玉。孔子曰:君子如玉。佩戴玉石的目的是时时警醒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石一样。</p><p class="ql-block"> 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是与君子的品质最为接近,故中国人对于玉的喜爱,是基于道德和精神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将玉的温润光洁与君子的美德结合起来,于是“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的说法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一:五德说</p><p class="ql-block">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释:“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五德是指:“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解理自外,可以 知中,义之方也;其声悠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饶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p><p class="ql-block">二:九德说</p><p class="ql-block"> 《管子》中曰:“夫玉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判,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暇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剖以为符端,九德出焉。”</p><p class="ql-block">三:十一德</p><p class="ql-block"> 《礼记。聘义》,有弟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践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孔子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粟,知也;廉而不判,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拙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长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湾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p> <p class="ql-block"> 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p><p class="ql-block">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不强求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而是让事物自然发展。此外,道家思想还强调内省自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达到自我提升,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 道家讲“天、地、人”三才和谐相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天圆、地方;善上若水,海纳百川是道家精神的精髓。玉琮是象征道家思想基础(天圆地方)的原始礼器。</p> <p class="ql-block">佛教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众生平等:佛教认为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这种平等观念是佛教教义的基础,强调用慈悲之心善待万物,主张万物共生共荣。</p><p class="ql-block">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会影响未来的结果,即“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种观念强调行为的后果和责任,认为人的行为决定未来的命运。</p><p class="ql-block">轮回与不灭:佛教认为生命在六道中轮回,包括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种轮回是永恒的,行为的好坏会影响轮回的境界,行善的人会进入更好的道,作恶的人则会进入更差的道。</p><p class="ql-block">清净自性:佛教强调内心的清净,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觉悟。清净自性是一心,即真如、自性、法身等,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智慧。</p><p class="ql-block">四大真谛:佛教的核心原则包括苦、集、灭、道,即生命的苦难、苦难的聚集、消除苦难的方法和修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八正道:佛教提倡通过正确的观念、决定、言论、行为、谋生方式、努力、念力和定力来修行,以达到消除痛苦的目的。</p><p class="ql-block">无常的思想:佛教认为一切都是暂时存在的,不应依赖外物,应该根据这种多变的真相来塑造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常乐我净:佛教试图赋予生命意义,强调永恒、内在的幸福和超越自我。</p><p class="ql-block">这些精髓共同构成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慈悲和修行的重要性,帮助信徒达到内心的净化和解脱。</p> <p class="ql-block"> 天珠,藏秘七宝之一,是藏家人代代相传的至宝。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国,当时的人们为求神佛庇佑,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以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的咒术、图腾等符号图案造型,画于石材上,进于达到提升精神意识的效益,借以获得诸佛众神的加持与护佑。 </p><p class="ql-block"> 天珠为天神的吉祥物,对它的重视,也如同生命一样重要。西藏是中国最纯净的佛教圣地,天珠就在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佛地上吸收灵气,接受加持。西藏人虔诚的膜拜和恭敬,以及他们收藏供养,世代相传,都充分体现了天珠的本身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真是:</p><p class="ql-block">玉件虽小意义重,</p><p class="ql-block">三教融合含义深。</p><p class="ql-block">儒道释教虽不同,</p><p class="ql-block">重德修身养心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