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六尺巷

旭日东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1月11日珠海发生一起因婚姻纠纷驾车冲撞市民重大恶性案件,案件已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令人发指。近些年来,因一点小事,互不谦让,争强好胜而引发的恶性案件愈来愈多,这让我想起了2016年9月公休假期间,在安徽桐城市的西南一隅,顺访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的往事。这处景点和大多数景点比起来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这处景点却是家喻户晓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缩影之一——六尺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年初至桐城,这座小城宁静而古朴,仿佛岁月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穿过热闹的街市,拐进一条清幽的小巷,六尺巷便映入眼帘。巷口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礼让”二字醒目而庄重。这是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全长100米,宽度仅仅只有六尺宽的巷子,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条巷子流传着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传承着一段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踏入巷内,脚下是青石铺就的小路,岁月的痕迹在石板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两侧是高耸的青砖黛瓦马头墙,墙内的庭院深深,透露出几分神秘。巷内的墙壁上,刻着许多与“礼让”相关的诗词和典故,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与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典故比起来,六尺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美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六尺巷背后的经典性可谓十足,不会随历史长河被埋没,也不会被人们所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家与张家因盖房占地问题闹起了纠纷,因为两家都是名门望族,县官不敢偏袒谁,一时难下定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家人想到张英在朝廷的地位,就这样一封家书就传到了张英手里,张英看后抚须大笑,提笔一首闻名的打油诗就产生了:“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回信很是惭愧,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一看,顿觉愧疚,也后退三尺,便形成了一条著名的“六尺宽”巷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六尺巷不仅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巷,更是它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谦和礼让、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的“宽” 虽然只有“六尺”,而它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的“宽”是无限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英顺利解决家人与邻居纠纷的这件事儿成为佳话的同时,也显露出他身为大学士心怀的度量之大。六尺巷的典故带给我们更多的正是出于对我们后人精神上的一个体会、净化。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谦让,是内心犹如大海一样波澜不惊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英为康熙朝早期的大学士,曾官拜相位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胸怀宽广、眼光长远的智慧没有被半途终结。张英的儿子张廷玉自小就发奋读书,最后不凭父亲的关系,而以真本事考中了进士,并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廷玉在康熙晚年被重用,到了雍正帝时期可谓大放光彩: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等,死后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后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参加殿试,中了一甲第三。然而,张廷玉却恳辞让探花,认为天下人才众多,自己身为朝廷重臣,不应让儿子占寒士之先。这种让贤之举,与张英的“让墙”之义如出一辙,将“礼让”精神演绎到了极致。张氏三代人的忠厚家风如一缕清风,张英张廷玉父子荣耀的背后,是家族文化素养与文化精神积淀的一个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站在六尺巷口,我想人在江湖,那些承载了岁月沧桑、留下过每个人幼小足迹的无名小巷,以及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与烦恼或许都将渐行渐远、拆毁殆尽,但“六尺巷”的故事却没有被人们淡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缓缓漫步,走入巷中,地面上鹅卵石光滑得如同在脚底间游走。望着斑驳的墙壁,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抚摸,青砖石上沟壑纵横,残留着历史的痕迹。不知不觉,仿佛时光流转,又回到了几百年前,我亲眼目睹,张吴二府化干戈为玉帛的情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踩着卵石,一寸一寸地抚着石壁,心想,如果没有当年的那首诗,怎会有如今这条幽幽的六尺小巷呢!油然间悟出:一个真正懂得包容礼让的人,他的人生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尺巷这个故事含有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里的精髓,如对他人无条件地付出谦让和仁爱;在道德上,用严格标准约束自己而非他人;在解决冲突上,不求改变他人,而是改变自己。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17日在安徽桐城市考察时,专程来到六尺巷参观,强调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大度做人,克己处事!人生短短几十载,何必争来争去,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谦和礼让的美德显得尤为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尺巷,虽只有六尺,却可以作为一把人生的尺子,测量我们的修养境界。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低。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礼之用,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互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蕴含着礼让和谐、亲仁善邻的文化传统,对解决当代社会治理问题也有重要价值。紧密结合新时代社会治理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一定能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