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远东山雀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英文直译为日本山雀,也被称为东方的山雀,是从大山雀的亚种分化出来的。远东山雀仅有上背部黄绿色,下体灰白色或浅黄色,比较缺少黄色色调。远东山雀与大山雀、苍背山雀的详细区别请参考词条大山雀。它取代了类似大山雀进入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超越阿穆尔河,包括千岛群岛。研究表明,两个物种共存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没有混合或频繁杂交。</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山西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2 美洲黑水鸡</p><p class="ql-block">美洲黑水鸡是鹤形目秧鸡科水鸡属的鸟类。西半球普通水鸡从黑水鸡中独立成种,根据形态基因及鸣叫上区别。</p><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中等体型(31厘米)的水鸟。黑水鸡成鸟两性相似,雌鸟稍小。黑白色,额甲鲜红色,嘴短,嘴红色,嘴尖端黄色。体羽全青黑色,仅两胁有白色细纹而成的线条以及尾下有两块白斑,尾上翘时此白斑尽显。</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多见于湖泊、池塘及运河。栖水性强,常在水中慢慢游动,边在水面浮游植物间翻拣找食。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于陆地或水中尾不停上翘。</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 配偶,一夫一妻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但也有1雌2雄建立家庭,或2雌、多雌与1雄合作建巢的记录。</p><p class="ql-block">营巢: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或树上。</p><p class="ql-block">产卵:黑水鸡如卵丢失可以补产。卵呈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两性轮流孵卵,但雌鸟孵卵时间长。</p><p class="ql-block">育雏:雏鸟为早成鸟,全身被黑色绒羽,在巢内停留1~2天,3日龄可游泳,8日龄可潜水,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21~25日龄可自行觅食,45~50日龄长出飞羽,72日龄可独立生活。</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天津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3 白眼潜鸭</p><p class="ql-block">白眼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俗名白眼凫。雄鸟眼白,尾下白,体圆,头大,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鱼虾贝壳类为食。多栖息于富有水生生物和苇丛的淡水或半咸水的湖泊、池塘、海湾以及低湿地。怯生谨慎,成对或成小群。白眼潜鸭是近危物种。</p><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41厘米)的全深色型鸭。仅眼及尾下羽白色。雄鸟头、颈、胸及两胁浓栗色,眼白色;雌鸟暗烟褐色,眼色淡。侧看头部羽冠高耸。飞行时,飞羽为白色带狭窄黑色后缘。</p><p class="ql-block">虹膜-雄鸟白色,雌鸟褐色;嘴-蓝灰;脚-灰色。</p><p class="ql-block">区别辨识 :白眼潜鸭雄雌两性与凤头潜鸭雌鸟的区别:白眼潜鸭具有白色尾下覆羽(有时也见于雌凤头潜鸭),头形有异,缺少头顶冠羽,嘴上无黑色次端带。</p><p class="ql-block">白眼潜鸭与青头潜鸭的区别:白眼潜鸭的两胁少白色。</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 :白眼潜鸭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区富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大的湖泊、水流缓慢的江河、河口、海湾和河口三角洲。它极善潜水,但在水下停留时间不长。常在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水面活动,并潜伏于其中。性胆小而机警,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仅在繁殖后的换羽期和迁徙期才集成较大的群体。</p><p class="ql-block">白眼潜鸭为杂食性,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在水边浅水处植物茂盛的地方觅食,食物主要为各类水生植物的球茎、叶、芽、嫩枝和种子,也食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蠕虫以及蛙和小鱼等。</p><p class="ql-block">白眼潜鸭为迁徙性鸟类。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繁殖地。10月初至10月中旬从繁殖地开始往南迁徙。迁徙时成群,常呈十多只至几十只的小群,很少有上百只的大群。</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 :白眼潜鸭迁到繁殖地时已基本成对。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或蒲草丛中,巢为浮巢。每窝产卵通常7-11枚,偶尔有多至14枚的。刚产出的卵通常为淡绿色或乳白色,以后逐渐变为淡褐色。卵的大小平均为47×36.2毫米。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前往换羽地换羽。孵化期25-28天。雏鸟早成性。在雌鸟抚育下经过50-60天即能飞翔。</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摄于唐河湿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河北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4 非洲杜鹃</p><p class="ql-block">非洲杜鹃是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体长32厘米,体重110克,分布广泛。非洲杜鹃和大杜鹃中杜鹃有共同的特点,被视为世界上最坏的鸟儿。</p><p class="ql-block">一、杜鹃鸟生来懒惰不做窝</p><p class="ql-block">杜鹃鸟不做窝主要是因为两种原因:一是公杜鹃十分的凶残和贪食,甚至会在母杜鹃刚刚下完蛋时,公杜鹃就将蛋吃掉。为了防止公杜鹃吃掉鸟蛋,所以杜鹃鸟不做窝。二是母杜鹃一年要下15枚蛋不等,但是时间间隔很长。在第一个雏鸟出生需要喂食的时候,第二颗蛋才刚刚生完。它们根本没有时间孵化,只能将蛋送到其它鸟的鸟窝当中,让其它鸟类帮助它们孵化。</p><p class="ql-block">二、杜鹃鸟寄生繁殖杜鹃幼鸟还残害其它幼鸟。</p><p class="ql-block">杜鹃鸟不会筑巢、孵卵、育雏。在母鸟产卵前,它们会在其它鸟的鸟巢周围活动观察。一旦成鸟出去觅食,杜鹃鸟母鸟就会在其它鸟类的鸟巢当中下蛋,让其它鸟类代替它孵蛋。而小杜鹃总是会先出生,并把巢内其它的蛋全部推出鸟巢,保证成鸟尽心喂养它一个。</p><p class="ql-block">杜鹃鸟非寄生的种类主要分布在南美的圭拉杜鹃,它们会自己做窝,并且哺育幼鸟。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森林当中的杜鹃,有三分之二的杜鹃也是非寄生的繁殖方式,只有三分之一的杜鹃是寄生方式繁殖。</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天津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5 噪大苇莺</p><p class="ql-block">噪大苇莺是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鸟类。噪大苇莺体型略大(19厘米)的褐色苇莺。尾长,眉纹近白,上体全橄榄褐色,下体近白,两胁及尾下覆羽浅黄褐色。该物种分布于从埃及中国南方和澳大利亚的广大地区,其模式产地在埃及。</p><p class="ql-block">区别辨识 :噪大苇莺与大苇莺的区别,噪大苇莺的腰、尾及尾上覆羽较多棕色,下体色淡。噪大苇莺与东方大苇莺的区别,噪大苇莺体型较大,嘴较细尖而强悍,喉部无深色纵纹,尾较大且尾端无浅色。</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栖于沼泽芦苇地及近芦苇的稻田。停栖时斜攀于芦苇茎上,鸣叫时膨出喉羽。一般单独或成对见于芦苇丛或近地面的其他植被中。</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拍摄于白洋淀</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河北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6 草鷺</p><p class="ql-block">草鹭是鹈形目鹭科鹭属的鸟类。是鹭科鹭属的大型涉禽,俗名柴鹭、长脖老等及紫鹭等。</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 :喜稻田、芦苇地、湖泊及溪流。性孤僻,常单独在有芦苇的浅水中,低歪着头伺机捕鱼及其他食物。飞行时振翅显缓慢而沉重。结大群营巢。</p><p class="ql-block">多栖息在沼泽、田边、水塘等芦苇或杂草丛生处,常常3-5只在一起活动,早晨和黄昏在浅水滩地或水田觅食,有时在水中静立等待食物,好似木桩一样,当食物在近处时则引颈啄捕,当食物在远处时则急步向前捕食。多以水生动物、昆虫为食。草鹭飞行轻缓,一跃便飞,直线飞行,下降时先扑翼后滑翔,在树上休息,长久站立,伸颈张望。</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 :草鹭是夏候鸟,自南方迁至繁殖地时已成对,4月中旬雌雄共同寻找巢地,把巢穴建在偏僻的苇塘,在向心折弯数十根苇杆中间,加堆苇杆、树枝和嫩枝,巢穴内有时铺有灯心草,少数的巢穴与苍鹭相连。有时也将巢穴建在枝叶浓密的松、榆等树上,30-40对结群繁殖或与苍鹭、其他的鸟混群。雄鸟负责运材,雌鸟负责建造巢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产卵,个别于5月中旬结束,最迟晚至6月末,每窝产卵3-6枚,通常为4-5枚;先呈蓝绿色,次日变成淡蓝色。雌雄共同孵化幼雏,25-29天可孵化出幼雏。幼雏42天后可离巢,9月份迁离。</p> <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辽宁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7 普通鸬鹚</p><p class="ql-block">普通鸬鹚,是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普通鸬鹚体大90厘米,有偏黑色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繁殖期颈及头饰有白色丝状羽,脸部有红色斑,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虹膜-蓝色,嘴-黑色,下嘴基裸露皮肤黄色,脚-黑色。</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 :繁殖于湖泊中砾石小岛或沿海岛屿。在水里追逐鱼类。它们以各种鱼类为食。主要通过潜水捕食。潜水不深,一般不超过4米,但能在水下追捕鱼类达40秒钟,捕到鱼后上到水面吞食。鸬鹚很少鸣叫,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候无声。但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飞行姿态与雁类相似,常成群排成人字形飞行。性不甚畏人。</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对为单位成群在一起营巢。到达繁殖地时对已基本形成。营巢于湖边、河岸或沼泽地中的树上,有时一棵树上有近10个巢;也有在湖边或河边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岛上营巢的。巢由枯枝和水草构成。喜欢利用旧巢。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修理旧巢和建筑新巢。每窝产卵3-5牧,卵为淡蓝色或淡绿色。形状为卵圆形、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平均46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0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羽,大约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披满绒羽,同时飞羽和尾羽开始长出。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大约经过亲鸟60天左右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大约三年左右性成熟。</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拍摄于同口湿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山西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8 黄眉柳莺</p><p class="ql-block">黄眉柳莺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中文俗名树串儿、树叶儿、白目眶丝。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黄眉柳莺是中国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小型食虫鸟类。它们的体型比麻雀小得多,背羽以橄榄绿色或褐色为主,下体淡白,嘴细尖,常在树枝尖不停地穿飞捕虫,有时飞离枝头扇翅,将昆虫哄赶起来,再追上去啄食。</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柳莺种类很多,都是夏候鸟,在迁徙时遍布于各地的山林、园圃以及城市公园等地的林木中,其中一些种类在我国北方繁殖,最著名的有黄眉柳莺和黄腰柳莺。</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 :黄眉柳莺夏季在中国东北、河北省北部及新疆等地的山林中繁殖。它筑巢的地点极为隐蔽,常在地表的枯枝落叶层中,或在地面凹窝中,以树皮纤维及草茎编织成球状巢,从表面上很难发现它的巢。</p><p class="ql-block">黄眉柳莺满窝卵为4枚,白色,有红褐色细斑,特别在钝端密集成环轮。在消灭害虫方面有较大的作用。所吃的昆虫都是有害种类,例如蝽象、叶跳蝉、蝇类和蚊类等,有时也食杂草种子及植物种子。在迁徙时,它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在控制园林害虫方面有重要作用,应大力保护。</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辽宁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39 喜鹊鹰</p><p class="ql-block">喜鹊鹰,是鹰形目鹰科鹞属的鸟类。是鹰科鹞属的猛禽,又叫喜鹊鹞。它的体色比较独特,站立时外形很像喜鹊,所以得名。</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 :鹊鹞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旷野、河谷、沼泽、林缘灌丛和沼泽草地,繁殖期后,有时也到农田耕地和村庄附近的草地和丛林中活动。平时叫声并不响亮,只有繁殖期才发出洪亮、尖锐的叫声。</p><p class="ql-block">主要以小鸟、鼠类、林蛙、蜥蜴、蛇、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常在林缘和疏林中的灌丛、草地上捕食。寻食方式主要是低空飞翔或长时间地飘浮在草地上面缓慢地移动,注视和搜寻地面的猎物,发现后则突然降下捕食。</p><p class="ql-block">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7月份。进入繁殖地后,常成对在林缘和林间路旁的疏林及随丛和草甸上空进行求偶飞翔,雄鸟在空中作圆形的盘旋,然后不时地俯冲,奔向雌鸟,交尾则在地面上进行。5月初开始营巢。巢多置于疏林中灌丛草甸的塔头草墩上或地面上。巢呈浅盘状,由干苔草的草茎和草叶构成。如果没有干扰,巢可以多年使用。</p><p class="ql-block">每窝产卵4—5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淡绿色,通常没有斑点,偶尔被有褐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如果雌鸟死亡,雄鸟则全部承担起孵卵任务。孵化期约30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共同抚养大约一个多月后才能离巢。</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摄于高阳拥城</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河北版加为【精华】</p> <p class="ql-block">140 红脚隼 </p><p class="ql-block">红脚隼,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鸟类。又称为阿穆尔隼、东方红脚隼。外形特征 :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腿、腹部及臀棕色。似西红脚隼但飞行时白色的翼下覆羽为其特征。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有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喉白,眼下具偏黑色线条;下体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下体斑纹为棕褐色而非黑色。</p><p class="ql-block">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红色。</p><p class="ql-block">叫声:尖厉叫声似红隼。</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 :黄昏后捕捉昆虫,有时似燕鸻结群捕食。迁徙时结成大群多至数百只,常与黄爪隼混群。喜立于电线上。</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拍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拍摄于高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鸟网山西版加为【精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