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变成峰——黄涧河畔之七(文:薛志民)

无忧无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对教室门,第一排第二根课桌的第一个座位,坐着一个低矮的相貌平平的小女孩,她正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课,太专注,太投入,太痴情,宛如栩栩如生的蜡像,百撼不动的雕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冬天的教室没有任何取暖设备,风从门缝中挤进来,像道道利箭冲她而去。挨她而坐的人都缩着脖子,夹着身子。她却像被神明加持,倍儿有精神。我是班主任,这个座位最不好“拍卖”,却被她抢了“头牌”。她说,这里离老师最近,老师的声音听得最清,老师的眼睛看得最明。何止这些,老师的粉笔灰还吃得最多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课了,别的学生飞一般地出去玩了,她却抱着书本蹲到教室门口,“哇哇哇”地读着背着,你出你的,他进他的,我自乐在其中。教室前面有一排大杨树,是她的另一领地,蹲下来靠着树身,继续大声地读着背着,你打你的,他闹他的,我给自己玩,给书本玩,玩得波涛汹涌、激情澎湃。时间长了,教室门口的那片水泥地起明发亮,杨树下面的那片土地被踏出一对坑儿。那对坑儿像两枚印章,分明印着两行字“滴水穿石,久久为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放学铃声响了,学生们一个个向食堂发起冲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饭对于一群上了半天课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莫大的诱惑。她却不为所动,你去你的,我学我的。直到教室里仅有她一个瘦小的身影,直到食堂前排队的人群不见踪影,她才把一只黄色的搪瓷大碗,往腋下一夹,朝食堂跑去。师傅们见了,大老远就用舀子把饭盛得满满的,热热地目送她向教室跑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她吃饭与别人不同,别人两个碗,一个碗打饭,一个碗打菜,热馒头配着,这叫馍菜汤。她却只打一碗稀饭,书包里有馒头和咸菜。她把馒头掰开,泡在饭碗里,再夹少许咸菜。这样一搅和,热凉正好,咸淡适中,“呼呼噜噜”三两下就完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夏秋时节,食物不好储存,她的父亲每周都要来学校一趟,书包里装满了馒头和咸菜,这是送给她的给养。她的父亲黑黑的、瘦瘦的,笑起来如同阳光般温暖。我特意请他到办公室小坐。原来他是个医生,在村里开有诊所,家境比一般人家要好,可是为什么对孩子这么抠呢?他笑道:“学校食堂的饭菜不贵,顿顿热热乎乎,谁让她给我省那俩钱?可她不行,说那样耽误时间。”噢,当人有执念时,首当其冲的吃也会退到次要不要的地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早上,起床铃声远远没有响起,一个瘦小的身影就从女生宿舍飘了出来。无论春夏秋冬,晚上第一个离开教室的是她,早上第一个到教室的还是她。她一坐下来,就手捧书本,摇头晃脑,咬牙切齿,疯狂地读起来,背起来,恨不得把每一句,每一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吃进肚里,刻进脑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状态真是——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陆续而来的学生,也跟着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每天早上都在上演着一场震天动地的“安塞腰鼓”,她就是那高舞鼓槌的领鼓者。又瘦又小的身材,微微泛黄的、乱篷篷的头发,脏兮兮的、稚气可爱的脸庞……一个女孩子早上起来,头不梳、脸不洗,就直奔教室。这样的人,你见过吗?而且一坐到书桌前,那种极度“贪婪”的样子就原形毕露、一展无余。这样的人,你见过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头,市里很少进行大统考大排队,却在那年进行了一次。结果,她考了全市第一名,班上另一个女孩子是第七名,全市前十名一个班占了两个。占两个就两个呗,就像一片叶子落在水面,飘然而过,几乎不留什么痕迹;考第七名就第七名呗,考第一名又如何?就像一阵风悄然吹过,学习还得继续,努力还得加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食堂的师傅都知道她,如果她没来打饭,再晚也要等一等;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她,那个早上头不梳、脸不洗的女孩;老师们更知道她,而且总拿她去激励别的学生,你要是有人家十分之一的用功,就远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连树上的小鸟儿也拿她自我劝勉,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玩命学习的人。每每忆起,心中像燃起一团火,炸裂着噼里啪啦的响声,迸射着四处乱窜的火星……她已经不仅是个小女孩,一个刻苦到偏执、勤奋到忘我的小女孩,更是一段佳话、一个传说、一种精神和文化,蓬勃于这片土地,深烙于人们心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连带她两年。到初中三年级时,这个班交到更有经验的教师手里。毕业班有不少“蹲苗”的复读生,竞争的火药味更强更浓。带过她的老师们都为她捏一把汗,这样一个又瘦又小的女孩儿,一个似乎只会“死记硬背”的女孩儿,能否在强手如林、强势竞争的环境中,顽强地挺立下去,把一抹灿烂的笑容献给中招考试呢?事实证明,内心的坚韧往往比外表的刚强厉害得多,所有的灵活运用无不建立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一所当时最难考的中专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问是苦根上结出的甜果。人们为她欣慰的同时,新的担心又来了。一个农村孩子,一个光知道埋头读书、不懂生活、不会料理自己的农村孩子,放到花花绿绿的大城市,放到簇然一新的中专生活,她能适应吗?就在老师们的念叨中,她来信了,她说除了每天努力学习外,还参加了学校舞蹈队,周末的时间与同学们到市区转转看看,还学会了收拾和打扮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她是谁?她曾是纸坊乡中的一名学生——石变峰。我问她此名何义?她说,父亲希望她由一块石头变成一座山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薛志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