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位于高山镇垄上村,那里矗立着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厝——“大厝邸”。这座古厝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该古厝始建者是吴如惠。这里走出一个个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物。每当夕阳西下,古厝的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庄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尘封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说起吴如惠,不得不提他的一段传奇经历。吴如惠生于清嘉庆年间,是家中三兄弟的老大。因家境贫寒,婚后他不得不前往三山镇东郭村的油行赊油变卖,以补贴家用。一次意外摔倒导致油桶破裂,绝望之际,他甚至萌生了投水自尽的念头。幸运的是,堂姑父恰巧经过,听闻他的遭遇后,决定带他外出闯荡。一年后,堂姑父的船队在浙江舟山附近遭遇海盗,16名船员不幸遇难,唯有吴如惠因相貌堂堂而被留下。凭借诚实可靠和出色的办事能力,吴如惠逐渐赢得了海盗的信任,最终被收为义子。有一年,吴如惠思乡心切,义母赠予他17缸红糟作为礼物。当他满怀期待地回到家乡,打开缸盖时,竟发现里面装满了黄金和银圆。从此,吴如惠家道中兴,用这些财富建造了“大厝邸”。</p> <p class="ql-block">“大厝邸”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处珍贵的红色遗址。1931年“龙高暴动”期间,许多村民为了翻身解放,积极参与暴动,常常在此秘密集会。1949年解放平潭时,第十兵团的解放军曾驻扎于此。八旬老人吴乃良回忆,他幼年时,家中曾迎来众多解放军战士。他们与村民和睦相处,孩子们收到了解放军赠送的钢笔和糖果。77岁的吴纶瑶则记得,当时家中的墙壁上架满了枪支,墙上还凿了许多孔洞,供解放军训练使用。这些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这座古厝还孕育了一位英雄——我的父亲吴乃昌,他曾是双枪游击队员。父亲的故事在这座古厝里流传,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13岁时随祖父从日本归国,因思想先进,积极投身于“龙高暴动”。他从日本带回的十余根金条,因无处安置,便巧妙地藏匿于家中的水缸底部和灶台之下。解放战争期间,父亲慷慨解囊,将这些珍贵的金条悉数捐出,用于支持解放军购买物资,此举受到了高度赞誉。父亲因此正式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他曾佩戴着两把手枪,枪套中分别装有两份入党申请书,表达了他对党的坚定信仰。父亲的通讯员林月英,多次承担站岗放哨和传递情报的重要任务,被评为“五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父亲担任垄上工作片农会会长;建国后,先后担任高山乡乡长和财贸系统的税务征收员。1958年,他在东张水库建设指挥部工作时,因周末义务劳动不慎摔伤,不幸离世。祖父后来定居台湾,父亲也因此受到牵连,未能如愿入党。尽管如此,吴氏后人对父亲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许多人以他为榜样,纷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然而,岁月无情,这座红色遗址正面临倒塌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吴氏后裔已筹集数十万元资金,对古厝进行了修复。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将其打造成为民俗馆或红色纪念馆,为乡村振兴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每当站在古厝前,我总会想起父亲那坚毅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怀念。这座古厝不仅是家族的记忆,更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征研编辑部</p><p class="ql-block">作者: 吴强</p><p class="ql-block">编审: 陈上旭</p><p class="ql-block">指导: 林秋明(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市中共历史学会特约研究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