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洋桥”纪事</p><p class="ql-block"> 文/邱步道</p><p class="ql-block"> 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水浒摇篮、板桥故里”兴化,属苏中里下河地区,那里水网密布、河汊纵横,无论是村庄农舍,还是田头垎尾,随处可见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桥。我的老家海南镇金储村,在穿村而过的西大河上,也横跨着两座风雨不动饱经沧桑的水泥桥,父老乡亲们称之为“大洋桥”。</p><p class="ql-block"> 金储村的先民何时来到这片曾经水天一色、野鸟翔集的芦苇荡里栖息定居,现在已无从考证。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口述,传说很早很早之前,有两位贩卖稻谷的金姓和储姓商贩,因为走错水路误入苇荡,便在河边抛锚夜泊生炊,当他们发现这里满眼芦叶摇曳、鱼虾抢滩浅底、水路四通八达时,感到是块宜居宜耕宜业的好地方,于是开始在这里垒垛安家、垦荒种地,后来随着子嗣的不断繁衍生息,他们成了这方水土最先驻足的两家大姓大族,为方便对外联络交往,村庄就取名为“金储村”。若干年后,随着其他姓氏的漂流迁徙而至,村庄聚集人口越来越多,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金储已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人口11个生产队的大村庄,曾被誉为海南镇“十大庄”之一。</p><p class="ql-block"> 金储村倚水而居向水而生,横贯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十字河,把村庄分成四个垛子,分别冠名为吴家舍、河南、河北、后舍。东西走向是条七八米宽的夹沟,早年村里人用铁丝将榆树棟树捆绑起来,搭成简易的小木桥,就能把河南与河北、吴家舍与后舍串连起来,而南北走向又宽又深的西大河,则成了四垛人难以跨越的“天堑”。穿村而过的宽阔河流,为啥称之为“西大河”?那是因为解放后村里的大队部、学校、大会堂、商店、米厂等行政管理及生产生活服务机构,都设在人口居多的河北垛子上,大河在垛子西侧,村里人自然顺口称谓“西大河”。西大河在金储村境内有近4公里,南延渭水河,北接海沟河,河面宽35米左右,中间最深处有4至5米。这条亘古悠长流淌不息的“母亲河”,既用她碧波荡漾、清澈甘冽的河水,滋润着这方肥沃的土地,养育了金储一代又一代子孙,但同时也给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苦涩记忆。60多年前,打通河流阻隔,联动全村人员往来的唯一通道,是在河北与后舍两垛之间筑有一道又低又陡的小土坝,为方便船只行走,中间切开一个小口子,用树干打桩架起个吱吱呀呀的小木桥,而在河南与吴家舍两垛之间,没有任何交通设施,人们出行只能到岸止步望河兴叹。缺桥断路的历史,曾给两岸四垛的村民带来诉不尽的苦难。据老辈人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遇有夏季洪水漫坝,冬季冰封路滑,村民们都不愿不敢涉足土坝,孩子们去河北学校上课,均由生产队指派两名有经验的船夫,载着男女学生摆渡过河。1961年天寒地冻,70多岁的后舍季老汉碰到急事,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夜晚勇闯土坝,想不到一阵西北旋风掠过,直接把他从冰封路滑的坝上吹到河里,待人把他从寒冷刺骨的水中捞起,他已被冻得失去知觉,回家后就得了急性伤寒,不久便离开了人世。早年金储村是出了名的“光棍村”,家贫弟兄多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与村里水上交通不便,带来信息闭塞、思想保守、生产生活效率低下不无关系。据后舍、吴家舍上了年纪的老人讲,在他们二十啷当岁还是小伙子的时候,想到四邻八村找个婆娘回来成家很难,原因是人家父母来村串门访亲,看到西大河上露出水面的小土坝头,心里犯怵直摇头。</p><p class="ql-block"> 金储村祖祖辈辈想桥盼桥,父老乡亲最终梦想成真,源自从小在本村长大后来在外闹革命的一个名叫金增岭的大人物。金增岭早年投奔新四军,他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屡建战功,曾在兴化、盐城一带芦苇荡里拉起过一支队伍,并担任游击队长,全国解放后被安排到扬州专区行署工作,在那百废待兴艰苦创业的年代,因为资格老、贡献大、威信高、能力强,出仕后一路被组织提拔重用,60年代初就已成为大名鼎鼎的扬州专区公安局长。1962年年底,金局长带一家妻儿老小回金储看望健在的父母大人,当时兴化县委书记殷炳山得知老战友回乡省亲,亲率手下几名政府要员陪同。借地县两级领导接见父母官的机会,本村文化不高老实憨厚的许支书,有幸认识了兴化县交通局局长。63年开春,思想开窍的许支书开始琢磨,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应势而动,利用金局长的工作影响力,争取赢得县里支持,帮助金储村在西大河上修座水泥桥。于是,许支书每天前往金局长父母住所,动员金老伯不要再下地干活,从此隔三岔五以金局长父亲的身份,多往兴化县城跑,找拿事的县交通局局长,积极上争建桥项目资金。如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至缠到交通局长开口答应为止。许支书承诺,金老伯所有往返开销村里全给报销,每天按壮劳力计取工分。功夫不负有心人。交通局长被金老伯日复一日地为民诉苦请愿所折服,后经殷书记拍板定夺,决定特事特办,全力支持帮助金储村在西大河南段修建一座水泥大桥。同年4月,经过紧张有序的勘测设计,县里调集的专业施工队伍很快开进施工现场。当时,路桥机械装备比校落后,搬打桥桩、装卸桥梁、浇制桥板、固定护栏,均靠人抬肩扛,但吃尽没桥苦楚的村庄男女老少,全都自告奋勇上工地,大家不计报酬,出力流汗,挑灯夜战,霎时间人声鼎沸,机器轰鸣,雄壮嘹亮的劳动号子划破西大河上空。看到河南架桥干得热火朝天,后舍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找到许支书家,强烈要求大队再向县里反应,想方设法争取把北段的大桥也一起修建。顺应民心民意,许支书恳请金老伯再次出面,通过数月硬泡软磨,最后让县里松口同意再补一座。经过专业施工人员和全体社员的日夜奋战,64年底,两座长35米、宽3米、高出水面8米的水泥大桥顺利竣工。剪彩开通当天,乡亲们不约而同自发来到桥头燃放鞭炮,不少人家还通知外村亲朋好友前来观摩联欢,望着气贯如虹、巍峨壮观、遥相呼应的两座“大洋桥”,走在宽敞别致如履平地的花纹桥面上,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激动地流下幸福泪水。</p><p class="ql-block"> 有了两座巍然屹立横跨水面的“大洋桥”,乡亲们的生产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出门再不需要看天行走,电闪雷鸣、风霜雨雪害怕掉到河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下地干活不再过度依赖船只这个又慢又险又费力的交通工具,拿着铁锹、扛起耙子,便可轻快自由地穿棱在家田之间;孩子们能够安全快捷地到校上课,上午课间休息还能回家帮助地头忙碌的父母做顿午饭;每逢学校操场唱戏、放露天电影,腿脚不便视力不好步履蹒跚的老人,也可慢悠悠地走过大桥,步行来到河北享受精神文化大餐;家里做饭炒菜缺少油盐酱醋,老人小孩脚一踮就到商店,保证锅里炒菜不缺味不焐黄;外埠的渔船轮船商船直抵村庄,人们在门前码头直接物物交换,市场经济的原始雏形在曾经封闭落后的河边初显端倪;年轻小伙找对象也有了底气,他们去邻村相亲,往往把庄上有两座大洋桥,当作绝无仅有的标志性建筑来炫耀,惹得姑娘们特别羡慕心动。据村里健在的老干部回忆,在那个缺衣少食、贫穷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两座水泥大桥的同时兴建落成,让全村人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社员们投身集体劳动、誓夺粮棉高产稳产的热情蓬勃高涨,而且大桥也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新愿景、新希望,成为金储村由衰向兴、穷而思进的关键转折点和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两座大桥的横空出世,不仅彻底打通了金储村民出行难的瓶颈,同时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晚上拉闸限电,电扇、空调如天方夜谭,面对夏季夜晚酷热难挡、蚊虫叮咬,辛苦劳作一天的人们总是无法入睡,这是乡下人一年四季最难熬的时光。这时,干净舒适、高空悬风、蚊虫稀少的“大洋桥”,便成了村里人纳凉休憩的好去处。每当夕阳西下,各家各户的孩童都会拿着大大小小的凉席,提前到桥上抢占有利位置,划清主权界限。随着夜幕降临,大人们便会陆陆续续披着洋布袋,摇着芭蕉扇聚集到桥上,或躺到凉席打鼾,或坐到栏杆习风,或声情并茂说书,或演奏民乐献艺。繁星闪烁月亮笼罩的人间虹桥,即刻成为金储村人避暑驱蚊的高地、休歇娱乐的港湾、谈天说地的长廊,为庄户人的夏季生活注入惬意的梦境与无限的遐想。不仅如此,金储村的“大洋桥”,一年四季也不闲着,它们应合庄户人的需要,还忠实可靠地发挥着其他得天独厚的功能。村里青年男女约会,大桥是最佳去处,因为这里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彼此能够心境澄澈情感靠近畅想未来。自大洋桥成为鸳鸯桥以来,究竟成就见证多少乡土眷属,谁也说不尽。大桥上空气流动、阳光充足、无土无尘,是农家人春秋两季晾晒谷物的理想场所。有段时间,两岸有少数村民为争抢晾晒地盘出现不团结的苗头,村干部发现后立即指派乡贤组织抓阄,并将其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较好地保证了公平公正、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随着农村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60年前修建在西大河上的水泥大桥,已无法满足现代庄户人的出行需要,金储村近年来通过多方筹资,又在“老洋桥”的前后两侧架起了能通汽车的更加宽阔气派的新桥。尽管“老洋桥”历经沧桑已风雨蚀骨,桥桩桥面也都打上了“帮衬”与“补丁”,但在外为生活打拼的人们,每每回到村庄总要到“老洋桥”上走一走,因为作为水乡历史文化遗存,它镌刻着更老的交通往事,承载着更多的乡愁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