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镇石门的东市模样

运河小子

<p class="ql-block">  石门是个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有人把它形容为婉约的江南少女,撑着油纸伞,走在雨巷里,满身的优雅韵味。也有人说石门是个耄耋老者,走过吴越春秋,伫立运河之畔,看着船只来往,四季轮回,深藏着岁月的智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个秋天,我走进了石门东市。</span> 一条条幽深的小弄,四通八达,斑驳的墙头,光滑的水泥路,隔杂着一垛垛黛瓦白墙,年久失修的厅堂,有风吹过的时候,发出微微的响声,石缝中长出的小树,翻动着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条弄都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车如流水,人来人往”与这里无关。偶尔有人在弄堂间穿过,犹如一只小小的青蛙跳进了池塘,泛出一阵涟漪,宁静里带着一丝杂乱,岁月剥落了墙灰,门窗开始腐朽,有的探出半个身子,在风中摇曳,有时会发出乒乓、乒乓的响声,转角间弄堂边的墙脚旁,立着几块不是很醒目的界碑,历经风雨洗涤,仍然在为原来的主人宣示主权。</p><p class="ql-block"> 瓦楞里,窗台边,矮墙上,在四季的鸟鸣声中,播下了一缕缕的绿菌,春夏浓,秋冬稀,偶尔还会开出一朵朵小花,花很小,颜色也不固定,有的飘香,有的什么味道也没有,也没有人给予评判,透过朽木门的缝隙,天井里偶然会见到几个老人,躺在椅子里悠闲地摇动着扇子,讲着老底子的故事,小猫蜷缩着毛茸茸的身体,无声地躺在椅子底下,它就像一个温柔的小精灵,给人带来快乐和生机……</p><p class="ql-block"> 石门东市的弄堂大多指向运河,河上依然是忙忙碌碌的船只,只是从前的木船换成钢船,没有了帆影,只有隆隆的机器声,船体也越来越大,据说能载500多吨。也许是常态的缘故,河岸上的人,谁也不去关注,你开你的轮船,我晒我的太阳……</p><p class="ql-block"> 沿河的房子依然错落有致,新旧不一,鲜有几间明清风格的建筑相嵌其间,更多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但昔日鲜亮的招牌,不知遗落在那个角落,石门人的心里依然门清,谁多能说上一段从前的故事,但繁华不再。</p><p class="ql-block"> 沿河的老人或是下棋,或是看书,或是闲聊,古老的房子里亦有坚持者挑出一二面小旗,打着自己的招牌,中午时照样会从厨房里飘来阵阵香味,三五客人临河而座,喝上一壶小酒,把酒临风,回味着小时候的乐趣,尽管悠闲无声,但它在宣示着人间烟火的存在,尽管生机微小,却向过往的船证明小镇的真实存在。这里依旧有烟火,这里依旧有活力。</p><p class="ql-block"> 它已经是一座老镇,鲜少有人拜访。年轻人都去了市区,去了更远的地方,寻找未来和梦想。而它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模样。在弄堂的里,在运河边,在摇摇欲坠的老屋里,或多或少留存着一些让人回味无穷伯老物件,或是留有花纹的石块,或是上了年纪的砖瓦的碎片,很少有完整的,但它依然泛着光,向来往的行人诉说着从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沈家弄,是石门最长的弄堂,南起运河北岸东市街口,北到停车场。长174米,此弄北端的原九曲浜两岸,自宋至清都为北市商业区,桑苗、桑叶行多集于此。弄中西有一排民清时期的建筑,墙体向东倾斜约15度,它是抗战时期的杰作,1937年10月6日,日本侵略军就在弄堂的北端投下了罪恶的炸弹,炸死镇人100人,强烈的冲击波使这排木结构的房屋整体向东倾斜,87年过去了,饱经风霜的老屋墙体上长满了青苔,就是巍然不倒,极像一位遭受了侵害的老人,在愤怒地向人诉说着自己的苦难……</p><p class="ql-block"> 稍往北走上二十米,这时这一座最为完整的总管堂遗存,总管菩萨具有显灵解救镇民的功能,是石门人信奉的神灵之一,整座建筑为歇山顶结构,整栋房屋由16根木柱构成支撑架,除南壁外,其余均为圆柱,中间四根圆柱略粗,其余的嵌于墙内,呈圆形。属清代建筑,2017年12月,被列为桐乡市历史建筑;2018年1月,被列为桐乡市文物保护点。</p><p class="ql-block"> 沈家弄口,旧是称东市街,现在更名为运河路,一排面向运河的店面房,依然夹杂着不少民国时期的房子,运河路42号,以前是谭宝兴杂货行的产业,房子的店面已经过改造,但经过一条不知名小弄,依然能看到后面的老屋,年久失修,一些瓦片已经开始掉落,但通过缝隙依然看到楼上的梁条上挂着一个旧时的灯钩,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动,仿佛在等待在这里走出去的谭家后人……谭乐华,全桐乡唯一的“八·一”南昌起义亲历者,首批女兵的“四大军刚”之一,据说就出生在这幢老房子里。</p><p class="ql-block"> 再一直往东走,便是石门最早的烟叶加工场,这里的房子古生古色,一看便是五十年代的苏式房子,黑色的洋瓦,墙是用青砖砌的,每块青砖上刻有当年生产厂家的名号,也许这是全桐乡保留最完整的苏式房子,就在这二幢房子的墙边留有一块上了年分的石头,老人告诉我这是从前东高桥上的扶栏石,因为像云朵,故称为“云石”,东高桥是石门跨越运河的第一座石拱桥,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钱浩建,左都御史潘蕃为记,可惜的是在大运河拓宽时,古桥变成了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多亏有心人,东高桥上的原物才得以留存。</p><p class="ql-block"> 烟叶加工场的生活区内有一枝雪松,雪松下又是一堆石头,最明显的是一块圆型的大磨盘和几条刻凹槽石块,门卫告诉我,这是从事榨油业的专门工具,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石门是全国的油料生产基地,万历《崇德县志·纪文》称:镇有油坊20家,佣工约800余人。商贩从北路夏、淮、扬、楚、湖等地贩运油豆,在石门榨油作饼,又将豆油、豆饼转贩南路各地。这堆石块究竟是明朝的还清朝的遗存,我也说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出了烟叶加工场,再往北一二十米便是子恺东路,有人告诉我这是清乾隆行宫的地盘,清乾隆六次南巡,均驻跸玉溪镇营宫,它前临运河,东、西、北有小河贯通,与外界隔绝,形如孤岛,占地54.485亩,前有码头,四周高墙围住,有四大宫门(前三后一),内有寝宫、书房、军机房等等,左、右、后各有营房,为卫兵守护之所。建造石门大营的起止时间,地方史志均未记载,只载历时达三十三年之久,而史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即驻跸于此,那么推算起来,应当是边驻边建,陆续建造完善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有个营盘头,其实行宫和营盘是两个概念,行宫是皇帝住的地方,营盘是保护行宫驻扎军队的地方,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时,有在石门阅兵啲记载。后来便有了营盘头这一地名。可惜的是在清咸丰年间,行宫毁于战火,这里除了留下营盘头这一地名外,其他便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在营宫遗址上建造了石门丝厂,后又在丝厂的周围建造了不少厂房,硬是将营盘头这个小村落挤到了子恺东路上,村民的门框上已经钉上子恺东路的门牌,万幸的是村中老百姓,并没有急着抹去过往的印痕,那个“营盘头”的门牌依然挂在门框上。</p><p class="ql-block"> 石门东市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光绪《桐乡县志》将桐乡的美景单列成卷,称为桐乡八景图,而玉湾望幸列入八景之首。《玉湾望幸》图说:“苕水自天目南来,由杭入嘉景至玉溪镇一折而东,故名玉湾,俗称石门湾,以镇之半棣石门界也,其地为吴越孔道,凡官舫估舶往来,皆泊于此,镇东之北岸洪济桥西为南巡大营旧址,当纯庙翠华六幸之时,于此添置顿宿,今虽缔構无存,而图帧具在,想见当年行殿驻乎中央列曹,辅于雨掖千官星拱……” </p><p class="ql-block"> 《光绪桐乡县志》还记载:“震东禅院,在石门镇东。院西为宋黄勉斋先生监酒处及崇义书院故址,旧为东圣堂。”但可惜的是这些往日的荣耀已在风云变幻中悄然隐去。带给人们的是不尽的回味和遐想。</p> <p class="ql-block">本文老照片由汤闻飞先生提供,图一及磨盘由沈剑锋先生提供,感谢万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