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约40公里,位于一座山丘上的“深坑修道院”(Khor Virap)是亚美尼亚的宗教圣地,KhorVirap亚美尼亚语是“深深的地牢”之意。她的背后是著名的亚拉腊山,这里是亚美尼亚境内欣赏亚拉腊山最好的位置。在《旧约·创世纪》的描述中,当上帝让世界发洪水的时候,诺亚方舟最后停泊的地方就在亚拉腊山。 <p class="ql-block"> 作为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这里的景点几乎清一色是古老的修道院和教堂,而深坑修道院,是其中最不容错过的一座,算得上是亚美尼亚的名片啦。</p> 沿路有很多十字架石碑。 半山腰也有很多十字架石碑。 <p class="ql-block"> 山顶和山腰到处都是白色的十字架。</p> 沿着步道向上就是深坑修道院。 深坑修道院四周筑有高大的围墙,里面有一大一小两座教堂,整体规模不算大。大教堂有高高的尖顶,而小教堂只是一个平层建筑,相对简陋。 <p class="ql-block"> 深坑修道院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不是因为它有多么气派的建筑,而是因为曾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改变了亚美尼亚历史的走向。</p> 传说历史上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被当时的亚美尼亚国王投入这里的一个深坑里囚禁14年,依靠信仰和一位妇女暗中接济才活下来。一直等到国王病重昏迷不醒后,国王妹妹才想起格里高利,向他求援。格里高利为国王祈祷救治,国王恢复健康,于是痛改前非,带领全国人民皈依基督教。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国家。 为了纪念格里高利的痛苦遭遇和不可动摇的信念,在深坑的上方建了一座修道院,名为“KhorVirap”,“Khor Virap”即深坑的意思。 进入小教堂里有一大一小两个深坑,圣坛右侧下角是大深坑的入口,从这里可以下到深坑。里面曾经关押过格里高利,现在还常常会有朝圣者到这里为格里高利祈祷。传说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在获得合法身份以前,被亚美尼亚国王Tiridates三世投入这里的的深坑。<div> 由于坑内很狭小,一次只能容纳十多个人,这一个坑口外已经聚集了很多游客在排队,我只好去另一个深坑。</div> 这个深坑要小得多, 约90度直立带悬空、光滑锃亮的铁梯,狭小而陡滑,深约3米,除了手脚并用外,还需要用手臂支撑全身的重量缓缓而下。由于身上背的东西太多,我小心翼翼 ,紧紧抓住扶手,勉强下了几步就感到空气相当不好,缺氧,只好放弃,就站在铁梯上向下看。( 网络图片) <div> 里面空间很小,约只有6 、7平米,潮湿昏暗,黢黑无比,没有自然采光,坑内很简单,只有一个小神龛,四面全是墙,没有窗,连个暗道都没有,着实有些恐怖,无法想象被囚禁13年要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div> 从拱门里向外看,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景。 642年,亚美尼亚人在当年囚禁圣格雷戈的地牢上方,修建了一座小教堂。1662年,在原址之上,增建了一座大的教堂与修道院,就是如今看到的样子。 走进大教堂里,看到这边是一个做祷告的地方,人不多。 另一边好多人站在一围栏前,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洗礼仪式。 一旁还有摄像师在拍摄。 神父好像在给少年脸上涂抹着啥。 <p class="ql-block"> 小山坡上耸立着亚美尼亚国旗和基督教信仰的十字架。</p> 修道院背后的亚拉腊山是亚美尼亚人的“圣山”,很多人称之为“神山”。相传是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退去之后最后的停泊之地,而亚美尼亚人就是从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长期以来一直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象征。 亚拉腊山,基督教的圣经《创世记》一篇中记载,著名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后,最后停泊的地方就在亚拉腊山上,而亚美尼亚人就是从诺亚方舟中走出的第一批子民。亚拉腊山在基督教徒心目中等同于人类再次发源地,因此也使得亚拉腊山在欧洲、西亚的基督教世界远近驰名。<br> 亚拉腊山距亚美尼亚国界仅32公里,这座诺亚方舟曾经停靠的圣山,是亚美尼亚人视之为母亲般的国家象征。那里原来是西亚美尼亚,几百万亚美尼亚人曾生活在那里。20世纪初,当时的苏联与土耳其签订《卡尔斯条约》,将亚拉腊山划给土耳其。亚美尼亚人仿佛失去了母亲,“母亲”被敌人掳走,是亚美尼亚人心中永远的痛。<br> 在首都埃里温看到传说中诺亚方舟停靠的“圣山”亚拉腊山的地方很多,而在“深坑修道院”观看,位置是最好的。<div> 我去的时候天气非常好,这座神圣的亚拉腊山胜似日本的富士山和西藏的喜马拉雅山,非常壮观。<div><br></div></div> 从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到苏维埃亚美尼亚再到现在的亚美尼亚国,国徽上唯一不变的图案只有亚拉腊神山的双峰! 偶遇一群小游客,主动用中文跟我们打招呼。 曾到过新疆的探险家斯文·赫定的笔下是这样描述他的亚美尼亚之旅:“我一生中从未有过别的事可与它相比。我们四周尽是高加索的大山,俊俏的山壁间露着奇异的景色,后面衬着被雪覆盖着的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