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没有一种精神,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想起……

鞠武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是一项位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的引水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2024年10月15日来到林州参观红旗渠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历时近十年,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全长1500公里(其中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如此巨大的工程是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还在与三年自然灾害作殊死搏斗的年月里开工的,这令我不得不感叹林县人民为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而作的巨大牺牲,这种精神令我动容。</p> <p class="ql-block">  这不禁使我想起1977年我下放江西省云山垦殖场小里村林场212知青点修建云居山公路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当年省里决定修建上云居山的土石公路,我们212知青点承担了从212微波站到种药队大约三公里的修建任务。</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在知青点是年龄最小的队员(17岁),报名参加了修路突击队(当时唯一的18岁以下队员)。任务是打炮眼,装炸药,点炮炸山,看到红旗渠展馆打炮眼的雕塑我仿佛看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自己。17岁的我跟20多岁是的老知青配合,打8磅的铁锤一气可打800多下。每天汗水把工作服都湿透了然后起了一层层白白的盐霜,可那时根本就不觉得苦,还整天乐呵呵的。那时候我根本就不会偷懒,只想把事情做好。由于年纪太小,体力劳动太繁重,营养跟不上,直到数月后累倒了,得了急性黄胆性肝炎,才退出突击队转为后勤保障工作。这也是不是一种精神。</p> <p class="ql-block">  后来,因为云居山上的真如禅寺进行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佛教受戒大会,这条土石公路又扩改建为柏油登山公路。现在云居山已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了。1999年从部队转业后我重登云居山,开车行驶在这条公路时的自豪感还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建设红旗渠也好,修建云居山公路也罢,我想说的是,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都是在逼入死地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情况下诞生的(如红军长征,两弹一星,抗美援朝,红旗渠等等),)它是用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力支持着你必须去完成的。如果我们什么都具备了再去做一件事,那只是按部就班去做一件工作,完成一件任务吧了,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创造力了。而现在社会,我们就缺少的这种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原创力。就是因为我们有鞋穿了,家里有不少坛坛罐罐,生怕被砸了,从而我也理解了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种穷横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现代社会,还需不需要这种穷横的精神呢?我认为这种穷横的精神是一种骨气,一种在民族自信心上表现出来的,克服一切困难的傲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民族自信心和傲骨,是难以自立于全世界民族之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