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九)小雁塔

郝霞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安博物院</h1> <h1>  西安博物院是西安市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由文物展馆区、小雁塔及荐福寺历史名圣区,园林游览区组成。</h1> <h1>  博物馆前一池碧水,人工喷泉不停地喷涌着可谓碧水银花!</h1> <h1>两座白色小拱桥横亘在碧水之上</h1> <h1>隔水相望小雁塔近在眼前</h1> <h1>走过这座小桥,才真正进入小雁塔景区</h1> <h1>  小雁塔前的一座房屋被绿树拥抱着,墙上爬满了绿色的爬藤,小雁塔"隐藏"在房屋后面的绿树丛中。</h1> <h1>墙上还有一幅石壁画,表现的是佛教的的故事。</h1> <h1>  小雁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外的荐福寺内。是保护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 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性建筑。小雁塔的塔形秀丽,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h1> <p class="ql-block"> 小雁塔的正面(南侧)</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小雁塔正面(南侧)</h1> <h1>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相距三公里。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小雁塔的正面(南侧)</h1> <h1>  小雁塔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h1> <h1>  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h1> <h1>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h1> <h1>  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十三层。</h1> <h1>  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h1> <h1><br></h1> <h1><br></h1> <h1>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h1> <h1>  小雁塔的后面(北侧)也有一门,有台阶登上塔基</h1> <h1>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h1> <h1>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h1> <h1>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h1> <h1>  辛亥革命以后,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到国民党军队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修荐福寺地藏王殿》碑</h1> <h1>  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立,碑阳为进士出身的长安人崔尔进撰文。记载了明万历年间南京吏部尚书王用宾捐资建造的地藏王殿及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荐福寺主持吴昙等僧人募缘修缮的过程。现在地藏王殿已毁,碑阴上部为布袋僧像线刻图,下部为捐助者姓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修荐福寺碑记》碑</h1> <h1>  小雁塔线条优美秀丽,塔身层层叠叠,在青松绿树的簇拥下如画如诗,让人驻足久久不愿离去,在这里深深的感受到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和古代文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荐福寺来源》碑</h1> <h1>  清雍正十二年立(公元1734年)吴堡县知县赵酉撰文。记载了康熙丁巳年(公元1677年),西安巡抚杭爱迎紫谷禅师驻锡荐福寺,此后驻锡禅师多方化缘,重修小雁塔基座。使荐福寺殿宇得到全面修缮的过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荐福寺的大雄宝殿</h1> <h1>  大雄宝殿是清代建筑,荐福寺的正殿,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荐福寺内、小雁塔周围,苍松翠柏、古老的槐树、楸树等千年古木很多而且树冠硕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国槐 一级保户古树 树龄一千多年<br></h1> <h1>《荐福寺重建记》碑</h1> <h1>中国槐 树龄1300年 编号0045</h1> <h1>楸树 树龄800年 编号0044</h1> <h1>中国槐 树龄 1300年 编号0043</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楼 题字“雁塔晨钟”</h1> <h1>  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早在唐代小雁塔初建时,便有此声此景了。</h1> <h1>  公元1192年(金代明昌三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渭河河底</h1> <h1>  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h1> <h1>  清代,每天清晨荐福寺内会定时敲钟,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h1> <h1>  可以想象这浑厚响亮的钟声穿越了时代和历史,震撼着人的心灵!</h1> <h1>中国槐 树龄1300年 编号0042 (上下)</h1> <h1>小雁塔俯视图(上下两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5年4月19日摄于西 安小雁塔</h1> <h1>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br></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