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寄情)抹不走的草帽情

启航(吴章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初秋的一天上午,送老婆去邻镇一个新村落办点事。到达目的地后,我把车停妥,然后拐进了一个村落公园。公园也是新建的,约摸250米环形跑道体育场那么大。公园边上是一条长廊,长廊的中间有一座八角亭。亭子里有一老一中两位妇人低着头,全神贯注地正在编织金丝草帽。我即时联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在世时打了一生的草帽,便不由自主地取出手机,“咔嚓”一几拍下了眼前的景头。寒衣节的来临,我那念念不忘奶奶的草帽情结,再次涌上了心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的老家原在长河。长河镇编织草帽历史悠久,史上称为“草帽之乡”。我奶奶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学会了打草帽的技能,民间流传“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之说。现在企业化、规模化生产,品种成百上千眼花缭乱,并且这个优秀的“非遗”还在传承发展广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初我家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迁移到了龙山安家落户,奶奶打草帽的技能由此来到龙山开始生根开花。奶奶打的草帽有:金丝草帽和蔺草草帽两个品种。在长河时主要打金丝草帽,因为金丝草帽出口创汇价格高,编织者划算赚得来。但编织技术要求高,不得有一丁点瑕疵。蔺草草帽则是村民外出时戴的普通草帽,遮天蔽日防雨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山与长河相距近百里,由于交通不便,取草缴帽很是麻烦,奶奶很难打金丝草帽了。我小时候虽有看到,但感觉是偶尔的,因为托便人带来送去的本身就是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村包括隔壁第二农场,共有一千六七百人口,除了冬天、小孩外,男女老少出门都得戴草帽。村上曾经也有两个人会编织草帽,但技术不好,质量不过关,很少有人问津。我奶奶的技术、质量和信誉都十分过硬,所以忙碌得不可开交。因为白天要去生产队参加劳动,其余时间全部用上也显不够。我常常看到奶奶天蒙蒙亮起床就开始织了,中午劳动回来抓紧时间织一会,晚饭后在煤油灯旁、或月亮底下不停地编织,一年四季十分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没了闲暇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草帽的蔺草,我们通常叫席草,也就是打草席的草。席草闻名遐迩的产地叫古林镇,人们习惯上喊黄古林,黄古林席草名扬天下。据传黄古林原来是个人名,是他最早种席草、打草席,产出的无论草与席,质量上乘而享誉国内外,后来他的名字便成了一方的代名词。古林一带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蔺草的生长,品质优良,再说人们历来加工又精湛,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隔壁的横街凤岙乡也是种蔺草产草席,是共同的出产地。我家的个大姑母正好嫁到了凤岙,这样奶奶取草或赊草方便又及时,草的质量上更有了保障。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满足奶奶的要求,上苍就这样注定了我奶奶是个打草帽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打的草帽通常分小凉帽和大凉帽两个品名。小凉帽又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一般为男人和小孩戴,大凉帽以妇女为主。小凉帽当时大概2、3角一顶,大凉帽3、4角。大凉帽由于遮阳面大许多,再加上在帽沿外圈需嵌入一个竹圈,这样成本和技术要求就高了一些。奶奶坚守诚信,价廉物美,心地平实,基本上没有涨过价,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百姓们也一年四季常有排队预约,邻村的也有慕名前来订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我缠绕在奶奶身边,常常看着她翘着二郎腿,两只手“窸窣窸窣”地靠在膝关节上摆动。左手母指上面按,食指由下向上抵,似乎在编排图案设计;右手食、母两指不停梳理分配,有条不紊地把一根一根细小的草丝排列整齐,分纳有序,两手配合默契。奶奶打的草帽棱角分明,别具一格,人见人爱,尤其是妇女们戴的大凉帽,外延有了一道竹圈的支撑,下雨天依然挺括而不会塌陷,美观又大方。人们行走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这草帽出于我的奶奶之手。在百度中我找不到与奶奶那样打得细密、结实又漂亮的草帽,只能截来一图充个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我上小学懂事以后,奶奶常叫我帮点忙:席草用完了叫我去取些来;夏天草干了易折断,摊在地上要洒些水,没有洒水壶就端碗水用手甩,或喝上一口含在嘴里,然后喷到草上面;奶奶打好草帽与修剪完之后,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得用一手把大的鹅乱石磨一通。把全部的草芯草结磨得平伏又光亮,使草帽的棱角与帽沿有模有样。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奶奶验收合格即可出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草帽持续不断地有卖,奶奶手头就有了零花钱,这样就活了一家的水。草帽出卖后,奶奶常会买些糕饼糖果藏在床头的盒子里,分享给我们子孙外甥吃,我是长孙,晚上又与奶奶睡在一起,多吃多占便是自然而成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集体化、多运动,没有什么副业收入可挣的年代里,奶奶的一技特长,为我家平添了无比的温暖与幸福。小时候只知道奶奶给我们解了馋虫,发予我们押岁钿,后来越来越体会到奶奶的辛劳赚来的草帽钱,对我们一家的日常开消是多么的重要。爷爷在世时身体多病,暂时困难开始之年就病逝了,全凭奶奶一双勤奋的双手,撑起一大家子的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奶奶已故四十五年了,但她那打草帽劳作的情景,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眼前历历在目。更有那诸多勤劳、俭朴、善良、坚韧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得以了充分的影响与传承,给了我们智慧、勇气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注:中间两张照片取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