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南疆 — 帕米尔

插旗崖

从天山神秘大峡谷出来,并没有在库车留宿,晚餐后就直接到火车站候车。旅遊列车须把站台优先让位给正常车次,所以在候车室等到21:20才回到新东方列车上。700多千米的路程,一宿无话,早7:00,列车到达喀什。 喀什在祖国的最西端,属东五时区,而北京在东八时区,两地相差3个小时,虽然是北京时间早7点,天色却只当是北京的凌晨4点,漆黑一片。出了车站,自是先用早餐。早餐后先不入住,上了大巴,直奔帕米尔。 出了城,天色渐明。进入山区,远处隐隐现出雪山的巍峨身影。眼前,公路边漫滩流淌的是从帕米尔雪山流下的雪水形成的河流,导游说,这是喀什的主要河流,叫作盖孜河。因为河水是灰色的,盖孜就是灰色的意思。不过眼前的河水,看来还是碧蓝清澈的。 大巴穿行在山间,导遊忽然说,左边山坡上的是中国最远的驿站。细看之下,灰色的山坡冲积扇上,有几座灰色石头垒砌的房子组成的小院,不是有人指点,甚至看不出有房子存在。那就是驻守在帕米尔山间的古代驿站。有多少驿卒,默默地守在这个无人知晓的山间,为前线边防的吏卒迎来送往,传递信息?不是导遊提示,车子倏忽而过,这个历史的信息就一闪而逝了。 <div> 前面就是著名的高峰公格尔峰了。 </div> 公格尔峰是西昆仑山的最高峰,7649米,终年积雪,巍峨雄立。山下公路的路牌指着通向:红其拉甫,那如雷贯耳的英雄名字。 雄鹰在山间翱翔。<div> 公格尔山的对面,是大片的沙山,此地又名白沙山。</div> 白沙山下,是一座水库,碧蓝的湖水映衬着灰白的细沙,形成一种地质奇观。只是我记得1993年经过这里的时候,只有白沙山,山下是河流,其实就是盖孜河,并没有这片湖。 导遊介绍说,这片白沙,是山上岩石风化而成的。这里常常刮风,岩石风化严重。形成白沙后滑到山下河流。枯水季节风又把山脚的沙子吹上山,由于常年刮风,沙子滑下去又吹上来,形成常年不绝的白沙山。水库是2012年建成的。建成水库后,就没有枯水季了。沙子只有滑下去,沉下湖底,没有再刮上来了。也许多少年后,沙山就没有了。<br> 就因为这片沙,人们传说,这里就是《西游记》里沙和尚做妖怪的时候待的流沙河。也难怪,这地方妖风多。我93年上帕米尔,回程中正在欣赏沙山。忽然陪同的当地同志连说,快走,快走! 孙悟空要是手搭凉棚一看,前头妖风大作,就得连连叫道:“师傅,有妖怪!”我赶紧拍下照片一张,扭头钻进车里,一溜烟逃走了。<div> 公格尔山后面就是公格尔九别。<br></div><div> 公格尔九别,海拔7500多米,是仅次于公格尔峰的西昆仑第二高峰。据说是在当地牧民语言中,公格尔九别是白帽子的意思,指山顶的冰雪。可这一带哪座高峰不戴白帽子呢?另有一种说法,是公格尔九别是指那九座连串雪峰,也不一定是九座,虚指其多吧。我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因为公格尔山后面,确是有一连串雪峰。<br></div> 走过公格尔九别,来到一座天然湖泊,喀喇库勒湖。湖面面临着穆士塔格高峰。 穆士塔格,昆仑山西端第三高峰,海拔7500余米,由于高寒,看上去整个山峰都覆盖着冰雪。它的位置,既是昆仑山的最西端,又是帕米尔高原的东南缘。由于冰川雪水养育着周围的河流、草场,被誉为“冰山之父”。<div> 少年时代,早就为中国的登山成就鼓舞,公格尔九别、穆士塔格的名字深刻在脑海中(当然,还有贡嘎山、希夏邦马峰……)。近些年,很多事情逐渐解密,披露出来,中国登山的发展线索也逐渐清晰起来。<br></div><div> 建国后,一些国家陆续和我们建交,尼泊尔算是较早的一个(1955年)。但是尼泊尔和我们有一个边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即珠穆朗玛的归属。由于此前尼泊尔已经有人登上过峰顶,尼泊尔就要求把整个珠穆朗玛划归尼方,当然,尼泊尔后面总有阿三的影子。<br></div><div> 这样,登上珠峰就已经不是体育问题,也不是国家荣誉问题,而是领土和主权问题了。但是我们刚刚建国,旧中国根本谈不上登山,在这样的基础上,登山成为新中国迫在眉睫的事情。<br></div><div> 在国家体委贺龙元帅和全国总工会的努力下,经过几次尝试,又得到苏联的帮助,成立了中苏联合登山队。攀登贡嘎山、登上穆士塔格,都是中国联合登山队的训练和实践过程。1959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苏不再合作,1960年,中国登山队终于独立登上了珠穆朗玛峰。<br></div> <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登上穆士塔格(油画)<br></font><font color="#9b9b9b">(靳尚谊)</font></h5><h3><br> 站在喀喇库勒湖边,可以同时看到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和穆士塔格三座高峰(我用视频把三山相连扫了两遍,竟至我的SD卡和电池同时飘红)。</h3> 绕着穆士塔格前行,转过他平缓的馒头般的山坡,山势竟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几条巨大的冰川竟然把庞大的山体切割成几块。 清晰地看到山沟中冰川的冰舌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可以体会到冰川强大的自重对山体的切割能力。<div><br></div><div> 一路向前,就登上了帕米尔高原。<br></div><div> 帕米尔,不但是我国的边疆高原,而且是一座国际性山结。<br></div> 帕米尔东北方向的天山一直延伸到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斯坦;天山和北方的费尔干纳山、西方的阿赖山围成费尔干纳盆地(古大宛);西南的兴都库什山把阿富汗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东南方伸出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几条雄伟的大山。多条大山汇聚,在这里纽成一个大结,我们的塔什库尔干就坐落在帕米尔山结上。<div><br><div> 帕米尔高原上生活的民族是塔吉克,也就是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的民族。<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真假古兰丹姆和杨排</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这个塔吉克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可不是一个民族,他们民族起源不同,所操语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帕米尔塔吉克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唯二的欧罗巴人种之一(他们自己说是唯一,但是中国境内还有一个俄罗斯族,也是白人)。<div> 我们登上帕米尔,首先访问的,就是一户塔吉克人的家。<br></div></div> 这家人家出面接待的,是一个塔吉克小伙儿,上过大学,很会说,是当地政府指定接待旅遊的专业户。他请大家喝奶茶,吃干果,讲述塔吉克的传统。<div> 他家不小,挺豪华。他说,这是塔吉克的传统。塔吉克人讲究一家人一直在一起,不分家。房子越大越豪华,说明儿子众多,人丁兴旺。<br></div><div> 塔吉克人崇尚鹰,用鹰的翅骨制做鹰笛,吹出古老苍凉的笛声。<br></div> 在塔吉克音乐的伴奏下,青年们跳起塔吉克舞蹈。 最后,全体团友和塔吉克家庭合影留念。 然后,我们进驻塔什库尔干县城。<div> 县城变化可太大了。30年前,我来到塔什库尔干的时候,陪同的同志说,到县城了。只见公路边断断续续有一些半农半城式的平房,我以为是在城边缘,前面出现一座白色二层小楼,陪同同志说,完了。我很惊讶:完了?陪同同志说,就这么大。他接着说了一个段子:县委书记要开常委会,就到屋顶上大喊一声:开会啦!常委就都来了。逗得我哈哈大笑。<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那白色的二层小楼(1993年考察视频截图)</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现在的塔什库尔干,可是不得了。我们下榻“帕米尔大酒店”。<br></div> 县城成了各种接待式的别墅区。 文化中心以“冰山上的来客”为号召 商业中心也是以“冰山上的来客”为号召。这些来客当然不是指电影,而是双关地指游客。 县城的城郊有一座小山,山上坐落着一座古代的城堡。民间俗称石头城。塔吉克语言里,“塔什”是石头的意思;“库尔干”就是城。塔什库尔干就是石城。 <div> 这个城,唐朝玄奘西行求法,回国时就途经这里,还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天,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述了这个城,写为“朅盘陀”国(朅,qiè,读妾),说这国的都城在“大石岭”,也就是大石头山上。说国人“知淳信,敬崇佛法”,有十多处寺庙,僧徒500多人。玄奘还记述了这个朅盘陀国的建国历史,犹为有趣:<br></div><div> 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原文是“此国之先”,哈哈,戏译)有一个叫波利剌斯的小国,国王到中原去求娶公主。求得公主后回国走到此处,却赶上路途兵荒马乱,不得已留住下来。待到当地归于平静,刚要启程,却忽然发现,公主怀孕了!这下麻烦大了!这孩子是谁弄出来的?问谁谁不承认。<br></div><div> 迎亲官员觉得,这要是回国,“顾此为忧,不知死地”,必死无疑。送亲官员也觉得,送亲送亲,送出个孩子来,送去人家也不要,接回去更没法交代。这时候公主的侍女出来说了:公主是神会。每日正午,有一个青年从太阳中骑马而来相会。<br></div><div> 这帮迎亲、送亲的官员听着,觉得说给谁听能信啊?只是哭笑不得,进退两难。干脆,不走了,就在旁边石山上起造宫室,立公主为王。待公主生产,产下一个男孩,容颜端庄。于是就母亲摄政,儿子称王。传至于今,因为母亲来自汉土,父亲是日天之种,所以自称“汉日天种”。<br></div><div> 读书至此,我每每想笑。无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还是小说《西遊记》,唐僧总是给人不苟言笑,非礼不言的形象。何以竟然记下这样一个言近“八卦”的故事呢?<br></div> 这个故事,历史学家自是不信的。但石城是真实存在的。<div> 在唐朝,这里有驻军守卫,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按唐朝的军制,都护府下设镇,安西都护府下属有四个驻军的镇,最初是焉耆(今焉耆)、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和于阗(今和田)。《新唐书》说“自疏勒西南入剑末谷、青山岭、青岭、不忍岭,六百里至葱岭守捉,故羯盘陀国,开元中置守捉,安西极边之戍。”《新唐书》记为羯盘陀(《大唐西域记》中的朅写作羯,这种现象在文献中常见,因为形近而讹)。唐朝军镇的下面,根据地理远近、人口多少和军事上的重要程度,或设“军”,或设“守捉”。上面所说的离疏勒六百里的山谷中所设的“葱岭守捉”,就是这座石城,在唐朝是“安西极边之戍”。如果与今天相比,就相当于今天的红其拉甫边防站。<br></div><div> 93年考察,住在县城里,心里总放不下这个石头城,白天看完,傍晚再去,第二天一早,又三上石城,反复察看。<br></div> 如今,石城已经铺上了木栈道,从山下须循木栈道登城。 到了山上,也须循栈道而行,不得踏出栈道外。 当然,这确是保护古蹟的必要的措施。像那样随意登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我对那没有护栏,原汁原味的石城,还是回味向往不已。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葱岭朝霞</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笔者摄于1993年5月)</font></h5><div><br></div><div> 那时,我一早起来,心里还想着石城。穿上当地公安局借给我们的武警军大衣,再上石城。从石城下来,走到城下的草滩上。草滩上水皮很浅,很多地方一踩就冒出水来,像沼泽似的。塔吉克牧民早就起身劳作了,只见有的女人提着奶桶走向牛群,茵茵草滩漾着氤氲薄雾。<br></div> 如今,这个草滩已经有了名字,叫做“金草滩”。我们是10月下旬来到这里,草滩果然一片金黄。如果是6月来呢?草滩改名吗?草滩现在也不能走了,同样安了栈道,让我想起早些年的一个段子:说某某省的人爱干“给长城贴瓷砖儿,给太平洋安栏杆儿,给地球镶金边儿”的事儿。看着山下乌泱乌泱的人群,心想要真是不安这个栈道,放开让人踩踏草原,那无论是茵茵还是金黄,就都不存在了。 看过石城,第二天就去走“盘龙古道”。<div> 初不知道“盘龙古道”是什么,路上导遊说盘山道比较多,才知道是登山盘山道。到了景区,导遊把全体遊客分成4人一组,到停车场才看到,一溜白色三排座上海大通(MAXUS),每4人一部车,由专职司机开车,就开始上山。<br></div><div> 上山途中,我问司机,这个盘龙古道有多少弯?心想,大约就是像贵州“二十四道拐”那样的盘山路吧?那是抗战期间云南、贵州军民奋力修建的中缅公路的一段,经美国随军记者拍摄后,闻名世界,现在成为旅遊观光景点。所谓“二十四道拐”是指山路要盘24道弯。<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二十四道拐</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美军记者拍摄)</font></h5><div> 司机开着车平静地说“640个弯”。640个弯!我怀疑我的耳朵听错了。很难相信要走这么多的弯路。于是闷声不响,专心看着窗外,司机一道一道弯地向山上爬。终于,到了山顶上,顶上有个停车场,大家纷纷下车照相。</div> 停车场边有块牌子,写着海拔高度:4216米。<div> 高原缺氧,我倒还好,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的感觉。30年前考察的时候,我还曾经上到5100米的中巴公路国界界碑处。这块界碑,正面是中国国徽,背面就是绿色的邻国国徽。当时,还友好地为邻国施了一次氮肥。<br></div> 如今,界碑已在新建的国门后面,有栏杆保护了。 <div> 翻过这处5100米的关口,就到了巴控克什米尔。<br></div><div> 1200多年前,一位唐朝的大将也来到这个关口。他是奉命征讨小勃律国的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在今天的克什米尔(巴控区)存在着两个小国“小勃律”和“大勃律”。玄宗初年,两勃律来中国朝贡,视唐朝为父亲。后来吐蕃先是吞并大勃律,又不断蚕食小勃律,小勃律屡屡向唐朝求援。天宝六年(747年),玄宗命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率一万人,为行营节度使,征讨小勃律,同时派了一个内官(宦官)边令诚为监军。<br></div><div> 高仙芝率领大军从疏勒(今喀什)走过葱岭守捉(今塔什库尔干,即朅盘陀国),爬上今红其拉甫山口。这时候,边令诚害怕了。高仙芝给他留了三千弱兵,自己带队前进,攻下小勃律,俘虏了勃律王和王后,押送长安(边令诚从此和高仙芝结下了梁子,安史之乱中把高仙芝诬死了)。玄宗把小勃律废了,改设为“归仁军”,中亚诸国大受震慑。<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高仙芝</font></h5><div>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00年第一次到中国考察,是从克什米尔翻过帕米尔到中国的,此前他已阅读了中国史书的英译本。站在帕米尔的山口,他感慨万千。<font color="#39b54a">首先他说,一个有组织的军队,翻越这样的高山,又缺乏一切给养,这种军队如何维持得住,这足以把现代任何参谋本部难倒了。他说,我觉得可惜的是,这位勇敢的中国将官竟不在这个山口建立纪念碑之类的东西。因为高仙芝遇到的困难,要比欧洲史上的汉尼拔、拿破仑和苏沃洛夫诸名将翻越阿尔卑斯山还要困难呢!</font><font color="#333333">(《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向达译)</font><br></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阿尔卑斯山</font></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阿尔卑斯山,横贯西欧的欧洲第一大山,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终年积雪,是欧洲人眼中最高大神圣美丽的山,也是古代欧洲人认为难以逾越的山。<br></div><div> 汉尼拔是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迦太基的大将。迦太基是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古国(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西部沿海),一直和希腊、罗马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218年(这一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四年),迦太基大将汉尼拔绕道西班牙,从西面攀登阿尔卑斯山。为供应军队,他动用了一支大象队,和马步士兵一起,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牺牲,出现在罗马的后方,给了罗马帝国沉重打击。事后,汉尼拔刻了一块纪念碑。<br></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汉尼拔</font></h5><div> 拿破仑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一执政。此时法国与奥地利在意大利北部正在作战,战局对法国不利。拿破仑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援助了法军,迫使奥地利求和停战。翻越阿尔卑斯,成为拿破仑的重大成功战例。西班牙国王委托画家为拿破仑画了一幅著名的油画。<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苏沃洛夫是俄国沙皇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拿破仑占领意大利后,英奥土俄等国形成反法联盟。俄国任命69岁的苏沃洛夫为远征意大利的联军总司令。苏沃洛夫率俄奥联军在意大利北部战胜法军后,奉命进入瑞士。他率领俄军,边行军边战斗,穿过阿尔卑斯山,完成了一次出色的进军,被授为全俄大元帅。<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苏沃洛夫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苏里科夫 作)</font></h5><div><br></div><div> 斯坦因用欧洲古近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翻越阿尔卑斯来比拟高仙芝的战绩,可见帕米尔地势的险峻和高仙芝战绩之高。</div><div><br></div><div> 登5100米的国界,对面向老年乘客为主的“新东方快车”,显然不大适宜。所以旅行社在设计旅行计划的时候,就选择了这个4200米的盘龙古道。<br></div><div> 从山顶上往下看,真是一道奇观。<br></div> 团员全体来个山顶合影。 然后走小盘龙下山。 这条道以前不过是塔吉克牧民放羊走的小道,也并不是正式的交通要道。为开发旅遊,把它拓展成一条扶贫公路,显然是成功的。<div> 下山以后的口号是:</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此人生尽是坦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