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5日下午,塔里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郑连真,在新文科楼518报告厅,为学校2024年新入职教师作主题报告。他以《西陲戍边:有生命的胡杨》为题,讲述了自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边疆、扎根兵团的心路历程和热血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今年八十岁。我从小没有娘,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不知道娘是什么模样。有一首歌唱到:“有娘的孩子是块宝,没娘的孩子是棵草••••••”然而,我这棵小草十分幸运,虽然生在旧社会,却长在红旗下,党的阳光、雨露哺育我成长。从小送我进学校,学知识、学文化。党就是我的母亲!党就是我的亲娘!</p><p class="ql-block"> 1964年9月22日,对于我来讲是个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日子,党号召我们:“有志青年到边疆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党的号召就是母亲的呼唤,于是我身穿黄军装,胸戴大红花,高唱打起背包走天下,我们都听党的话,踏上西行的列车,奔赴荒无人烟的阿拉尔军垦农场。从此,我的人生、我的命运、我的一切,交给了党。</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前的阿拉尔,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繁重。住的地窝子,喝的盐碱水,一天三个苞谷馒头,三瓢缺油少盐的水煮萝卜、水煮白菜,一年难得吃上几回肉。每天天不亮起床,一直干到天黑熄灯,一天要劳动十几个小时。春天忙播种;夏天忙田管;秋天割完水稻摘棉花;冬天,开荒造田、挖水渠、修水库。农场实行大礼拜,十天休息一天,还要完成上工一担肥、收工一担草,业余打沙枣,晚上开会剥棉桃,种类繁多的义务劳动。那时我们都很年轻,不知道什么叫苦,不知道什么叫累。自编自唱:“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p><p class="ql-block"> 我二十岁入党,入党介绍人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军人,他没有上过学,只是在部队扫盲班学了些文化。他告诉我为什么要入党:“战争年代冲锋陷阵,和平时期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甘当螺丝钉,做人民的儿子。”话不多但道理深刻,成为我终生为人处世的准则。</p><p class="ql-block"> 我在阿拉尔工作、生活41年,立过功、获过奖,得到过鲜花、得到过掌声。在新疆我们是上海人,在上海我们是新疆人。在新疆魂牵梦绕的是上海,退休后定居上海却魂牵梦绕的是新疆。我们具有上海人的精敏与智慧,新疆人的坦率与豪放,军人的忠诚与坚强。当年我们开垦的荒地早已成为国家级粮棉基地;种的小树茁壮成长,直刺云霄,抵御沙尘暴的袭击;挖的水渠仍流水潺潺,灌溉农田牧场;修的道路不断向前延伸拓宽。</p><p class="ql-block"> 我们任劳任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新疆,无愧于兵团,无愧于人民。 </p> <p class="ql-block">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松涛主持时表示,郑连真同志的报告,言语朴实,情真意切,事迹感人,受益匪浅,对学校全体新入职教师来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是一堂精彩的岗前培训课。希望全体新入职教师要学习发扬老一辈塔大人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优良作风,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胡杨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兵团特点南疆特色一流大学作出积极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