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思

踏浪故人香

<p class="ql-block"><b> 教育之思</b></p><p class="ql-block">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这一方针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满足人民的需求,并通过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从这看出教育要体现出两个最重要功能,第一个叫启智功能,即在学校里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技能培养结合,增长他们的智慧,并去能够学以致用;第二个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让人向善。</p><p class="ql-block"> 从事三十多年的教育者工作,走到现在,对于教育的理解,我觉得学校里的教育已经丧失两个功能了。</p><p class="ql-block"> 为何这样评价的呢?我说我的观点如下:</p><p class="ql-block"> 现在教育评价标准单一,中考高考,就是看某某学校的考试成绩,你这所学校多少人考起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考起985、211大学多少人,重本多少人,本科多少人,依此来对学校进行排名,考起的百分比高,好,你这个学校就是好学校,这个学校教学质量高,这个学校教育经费倾斜。但学生的思想品行如何,走入社会后怎么样,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还是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等,这些都不会去考虑;未来祸害国家,危害社会与否,都不去管。</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一切就是唯分数论,老师强不强,看分数,学生好不好,看分数。而看分数自然是要看排名看名次,横竖都看,提高了多少分,退步了多少分,名次如何,都去看,培优辅差,就根据这个来进行。好了,为了提高分数,那就作业强化训练,学生也就培养成考试机器。</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教育沦落成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所有能够用到的培优辅差措施,就是所谓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唯分数这作为教学质量标准,“两个基本点”是看学生分数的及格率和优秀率。这样的教育能让我们孩子变得更聪明吗?不,你基本只要进行模式化的重复训练,让学生进行魔鬼般的接受考试技巧的培养,学生只要智商不算太差的,他们都可以考出比较好的成绩。实际,他们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思辨能力吗?没有!心中只有如何解题能够得高分,考得起名校。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怎么融入社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如何奉献自己的人生,基本都没有高大上,都是考虑如何才能利己。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了,走入社会,社会责任感,社会的风尚都堪忧。</p><p class="ql-block"> 教育能让我们孩子变得有担当,有责任,有社会良知,有社会公德心,一切都变得艰难。他们会具有同情与善良吗?没有,甚至于也许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恶毒。</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门评价老师的标准,基本也就针对这个标准而去展开,评先评优就看成绩,一切拿成绩说话,成绩是什么,那就是你的学生的考试出来的分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评判,来进行排名打分,来进行公示。</p><p class="ql-block"> 自然而然的,老师的任教成绩排名也就成为了老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的品行端正与否,那是次要的,成绩好也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学生性格千差万别,品性良莠不齐,这与成绩是无关的,那么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你去引导好学生的思想,那么,也就属于舍本取末行为,得不偿失。于是,人人都变得短视起来,急功近利起来。作为老师呢,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未来,只能选择去统一工作目标的标准——如何提高分数,让自己不被落聘,如何不下岗与待岗,于是老师们也就不会去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也不想去培养学生成为贤人。</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教育值得深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