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征文:</p><p class="ql-block">作者: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9317217</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燕长计,又名燕仲谋是他隐姓埋名投身革命师傅给他起的名字。在那战火纷飞的上世纪 30 年代,年仅 16 岁的他,怀着对未来的懵懂与憧憬,踏入了灵石锡昌印刷厂,开启了学徒生涯。在那里,他遇见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师傅郭翥亭。</p><p class="ql-block"> 彼时,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热血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沸腾。父亲与师傅郭翥亭于灵石县的一大批青年如胡正,牛文,郝立群等,毅然决然地投身决死纵队,在薄一波、张文昂等卓越领导人的指挥下,穿梭于灵石西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他们身着破旧却整洁的军装,脚蹬满是泥泞的布鞋,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在山林间快速行进,仿佛与这险峻的山川融为一体,随时准备给日寇以沉重打击。</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们肩负起一项极为隐秘且危险的任务——潜回灵石县城,为抗日队伍制作假“良民证”。县城里,日寇和特务随时登门检查,城外的碉堡林立,探照灯来回扫视,危险无处不在。通往抗日战士战斗地方的要路口的岗哨无处不在。父亲和师傅他们,巧妙地伪装自己,背着相机,如灵动的松鼠小心翼翼地绕过敌人的碉堡。躲过敌人的岗哨,他们在沟壑纵横的崇山峻岭中艰难攀登,手脚并用,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未曾有丝毫停歇。终于,登上了灵石县境内的最高峰皂角墕村,东岭村等八路军抗日政府所在地。在那里,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八路军战士们英勇的身姿、坚定的神情,然后又带着珍贵的胶片,冒险返回灵石县城进行加工制作。那一张张“良民证”,成为了抗日战士们在敌占区活动的重要掩护;那一张张照片,则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见证,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他们就这样,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镶嵌在历史的浩瀚苍穹之中,熠熠生辉,为后世子孙所敬仰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