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起了在陕西三原独立乡老家所在地三合村了,看见奶奶在后门口洗衣做饭,爷爷抽着旱烟袋靠着石墩子听收音机里秦腔戏。</p> <p class="ql-block"> 不大的一个小村庄,就我们家族就有十几户人,其他的几个家族不大但和我们家族都有着千般万缕的亲戚关系!因为都是清朝末年从湖北郧阳府移民过来的缘故,所以至今全村人都保持着大年三十早上贴对联,上坟请先人,中午放炮竹吃团圆饭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后门口的颗柿子树,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堂堂的柿子。到了夏季的晚上,年轻的姑姑带着我们几个拿着手电筒满村子抓知了猴,回到家奶奶帮我们洗干净用油炒着给我们吃。</p> <p class="ql-block"> 冬季早上该上学了,天还是非常黑一个年级的几个同学互相叫醒背上书包最后才到我们老家敲门,四大披着外套给他们开了大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靠着墙紧紧的挨着,看着等着奶奶给我穿衣服,穿完鞋,背好了书包。才和他们一起在不放心的爷爷护送下排着队有说有笑去往上学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一到下雨的时候,来回路途都是爷爷背着接送。成了当时三合小学三百多学生唯一倍受瞩目的人。</p> <p class="ql-block"> 放学回到家后,一写完作业就和村里的娃一起在麦场上玩躲迷藏的游戏,大点的孩子还会带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因为太小了的缘故,我总是被抓住,高年级的女生是不屑和我们一起玩的,她们跳的皮筋甚至比她们自己的头顶还高。高年级的男孩玩玻璃弹球,地上挖三个坑,弹出去的玻璃弹球如果连进三个坑,输了的人就会输一个弹球。最难忘的是两队人各自相对着手拉手排列整齐大声喊着“挤挤灵,开马城,马成开…然后叫到名字的人就向对方队列猛跑过去冲关,冲开的就带对方一个人回来,冲不开就被对方队伍留了下来…”每天村子里都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记的就是星期天早晨,在外面高呼“豆腐”、“流曲的醋来了,酱油来了”、还有收羊奶的蹦蹦车吹哨子等杂吵的声音中醒来。然后爷爷会把烤得热哄哄的棉袄棉裤帮我穿好,奶奶已经把炒好的浆水菜,油炒鸡蛋豆腐和苞谷珍稀饭、刚刚蒸好的白面馍馍端在堂屋的桌方上了,但是爷爷和四大五大他们还是喜欢端着老碗到大门口和其他邻居一起谝着吃着,几乎家家户户的大人和老人都一样早饭喜欢蹲靠在大门口吃!</p> <p class="ql-block"> 中午的时候有走街串巷的“葫芦担子”转着布朗鼓🥁喊着“换糖换针线剪子”的口号,招来村里许多老人孩子的围观。</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时候,村口经常有打苞米花和棒棒糖的,虽然都是和玉米打交道,但还是有家庭需要用玉米去换。因为哪个年代村里许多家庭是没有钱的。大部分的收入都是靠卖羊奶得来的。所以村里人用钱都非常精细。</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合作社,也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爷爷因为心疼我,经常会把卖了羊奶的钱拿去给我买一点零食,但懂事的我都是拉着爷爷的手不让买。</p> <p class="ql-block"> 兜兜转转,还是回来了,再也看不见爷爷奶奶的身影,三合村也被改了名字,房屋多了一些但整体再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而且陌生的面孔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