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赛美术博物馆观赏

DI

<p class="ql-block">巴黎—奥赛美术博物馆观赏</p> <p class="ql-block">欧洲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巴黎。</p><p class="ql-block">望着舷窗下的巴黎,整座城市规划有序,绿化面积大。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突兀的地方。毕竟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是许多城市难以项背的。</p> <p class="ql-block">望着、望着,不由自主地想起第一次来巴黎的情形。那是12年前,第一次到欧洲。跟团欧洲7国游,走马观花那种,欧洲国家风光绮丽和艺术瑰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巴黎的罗浮宫和凡尔赛宫。一是拥有四十万的馆藏艺术精品而雄冠天下的罗浮宫,所藏艺术品堪称稀世珍宝。二是凡尔赛宫,作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建筑宏伟、气势非凡。宫殿内装饰华丽、金碧辉煌。使人感受到法国曾经有过的灿烂盛大。</p><p class="ql-block">在游玩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旅游团自己的问题。从厦门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非常便捷,可是,有许多福建到欧洲打工的,带着小孩,不懂的教育和管理,一路上吵吵闹闹,根本无法休息。荷航提供餐饮有红酒和啤酒可供选择,团里一位据说是外地的老师,坐在我前排,要了红酒,接二连三要了几杯,认为免单可以尽情豪饮。结果,不胜酒力,喝得酩酊大醉,狂呕不止,气味难闻。好不容易熬到阿姆斯特丹。</p><p class="ql-block">在入住巴黎的酒店,领队交代第二天早餐有煮鸡蛋,每人限一个,不能多拿。第二天早上,我们稍晚点到酒店餐厅,一看,食品区只剩下两块面包,水煮蛋没有了。一些同行的游客餐碟的面包、蛋糕堆砌一大堆,根本吃不下,丢弃在桌子上。见状,和一位黑人服务员沟通能不能再提供一些食品,我们还没有吃,只见那女服务员完全不理,一副鄙夷的眼光深深刺痛我的心。在我旁边就坐的一位白人见状,要把他盘中的面包分一半给我,我谢谢了他的好意。吃不下了,联想前几天也是就餐问题,团里几个人自己争吵激烈,况且都是“土豪”,让我明白国外的人是怎样看你的,是我们自己的素质和心地不怎么样。连我自己都感到羞愧,只能自己管好自己。</p><p class="ql-block">当大巴进入巴黎市区,远远看的“老佛爷”和“巴黎春天”店,车上那些着衣光鲜的“款姐、款爷”,激动地喊起来。和他(她)见到巴黎建筑艺术毫无反应呈现出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到罗浮宫的那天,旅行团特地花钱娉请一位台湾的美术留学生来讲解,小伙子非常不错,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解专业的古典绘画和雕塑,并且加入历史背景和故事,让人沉浸其中。而且语言诙谐幽默,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会心一笑。还是那几个款姐和“酒鬼”,一遇见名画,立马在跟前摆姿势拍照,对于那些镇馆之宝,拍几张完全可以理解,也应当。一见名画就摆拍,很影响别人欣赏,难怪老外都侧目而视。</p><p class="ql-block">美的是注视着我们的古典油画,不美的是我们的行为举止。有点冷幽默。</p><p class="ql-block">这次来巴黎,目标是冲着奥赛美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处选择在火车站旁边的民居,这里也靠近地铁,交通方便。</p> <p class="ql-block">安顿好住宿,觉得还有时间,乘地铁来到罗浮宫建筑外面转转,算是故地重游。</p><p class="ql-block">罗浮宫的艺术品收藏是法国的重要财富,收藏了大量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绘画收藏——路易十四国王的收藏品,包括著名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杰作。</p><p class="ql-block">这些艺术品代表了法国文化的高峰时期,也是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罗浮宫侧门出来,便是塞纳河,正值夕阳西下,红霞满天。难得在美景之地遇到如此灿烂的霞光。激动地来回在桥上拍摄影视。</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将巴黎分为了两个部分,塞纳河南边的部分就是“左岸”,而塞纳河北边的部分则是指“右岸”。</p> <p class="ql-block">太阳降落在桥面上,闪烁着光芒,余晖洒落在河面上,波光潋滟、辉煌无比。</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雅的建筑中闪烁出一个个橘黄色方格,在蓝黑色的天幕下,显得格外夺目。来来往往的游轮犹如一条条银龙,摆动着身躯,划破漆黑一片的河水,船尾翻腾的波浪编织成一条银色的勋带,披挂在塞纳河上。</p> <p class="ql-block">灯光映照入塞纳河,闪烁的灯光与星光同辉。如同梵高的名画《星夜》再现。</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畔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这个地方是一座名为“卢浮”(Louvre)的要塞,用于保护巴黎市区。这座要塞建于1190年,由法国国王菲利普·奥古斯特(Philippe Auguste)命令建造。最初的卢浮要塞是由一系列城墙和堡垒组成,旨在保护巴黎市中心免受外来侵略。</p><p class="ql-block">然而,在14世纪初期,法国国王查理五世(Charles V)决定将这个要塞改建为一座宫殿,以展示法国的国家威望和国王的权力。他授权建筑师让-伊夫·勒兰光(Jean-Baptiste Le Rebours)负责设计并监督了整个建设过程。</p><p class="ql-block">在建设过程中,卢浮宫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最初的建筑是以砖石和石灰石为主要材料,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世纪堡垒和哥特式建筑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卢浮宫逐渐扩展,包括修建了四个庭院和一座圣母堂。</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建筑的规模和形式在后续几个世纪中不断变化。每位法国国王都希望在其统治时期扩建和装饰卢浮宫,以彰显自己的权威与荣耀。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路易十四时期的改造工程,由建筑师路易·勒·芒邦(Louis Le Vau)和园景设计师安德热·勒诺特(André Le Nôtre)负责。这次改造使卢浮宫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大、最宏伟的宫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来巴黎,两座美术博物馆必看,除了众人都熟悉的卢浮宫,另一座便这座奥赛博物馆。可以说,巴黎如果没有这两座伟大的博物馆,那就不可能是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左岸,卢浮宫对面,有一个庞大,而精美的长条形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号称印象派大师杰作殿堂的巴黎奥赛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馆内珍藏了众多诸如梵高,莫奈,雷诺阿,高更,塞尚等印象派大师的真迹。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大小已经从各种美术书本里看得熟记于心,而来到这里,全是一张张大师们的原版真迹,怎叫人不激动?</p><p class="ql-block">上一次跟旅行团,没有到奥赛美术馆,这次自由行,刚好能不上这缺憾。</p><p class="ql-block">一般,星期一是不开馆。周三是五一节,也不开放。唯独周二这天了。原本想在网上购票或早点到美术馆现场买票。由于其他原因,均未能如愿,冒着蒙蒙细雨,到奥赛美术馆,已经是早上9.30,排队购票的队伍已经排到好几个临近街区。购票口分A、B、C1、C2,分别是集体票、网上购票,现场买票,搞不清楚,问了一位老外,说是A,排了半小时队,渐渐感到不对劲,再问工作人员,才知道排错队,只好从新排队。海外排队有个好处,一般秩序比较好,通常不会插队,心甘情愿等候。等到11:30才购票成功进入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年为了纪念印象派诞生150周年,法国巴黎的奥赛博物馆举办特展“巴黎1874:制造印象主义”,呈现约130件作品,包括部分1874年印象主义首展作品,也包括同年的官方沙龙展的作品,两相对比,回顾印象派给公众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共鸣。</p><p class="ql-block">150年前的巴黎,春意盎然,新事物层出不穷。那里有新鲜的、激进的艺术。一个由31位艺术家组成的临时团体举办了一场独立的现代艺术展,以此来反击由国家体制主导的年度沙龙展览。当时的主流沙龙是有着精英评审团制度,以及呈现的是装饰性的传统油画。印象派的故事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这一展览由奥赛博物馆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合作举办,并于秋季巡展至美国。展览展出了与印象派运动有关的多件画作,堪称一场艺术盛宴。</p><p class="ql-block">非常难得和幸运的机会,我们用几乎一天的时间,荡漾在这伟大的艺术海洋里,结束末了,意犹未尽。因为体量太大了,只能重点看看。</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古典学院画派展区。我还是喜欢这类写实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美术圈外的人,对于这种写实的古典绘画,能直观地感受画面的叙事性和故事性。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几乎已经没有画家再创作这种题材性的作品,似乎已经被摒弃。艺术的走向呈现多元,画家更注重的是自我意识和感受的展现,别人理解与否不重要。所以,有人说,自法国达达主义雕塑家马塞尔·杜桑把尿壶放在美术馆展览,标志着“艺术已经死亡”。</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现在画家没有几个能有这种技巧和思想高度。经典不可复制,也不可忽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堕落的罗马人》1847</span></p><p class="ql-block">472x772cm</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库蒂尔</p><p class="ql-block">1846年受国家委托而作</p><p class="ql-block">这幅学院派艺术的杰出代表被陈列在奥赛美术馆中央走廊中。在1847年沙龙中第一次展出,是受人追捧与爱戴的画家与导师﹣-托马斯·库蒂尔的杰作。画作的主题和学院派艺术的准则同样是源于古代历史:从古典雕像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汲取灵感,以描绘想象中的宏大的历史场景。这一主题,不仅让库蒂尔有机会描绘理想化的肉感的男女裸体,而且让他能够模仿一系列经典作品:比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委罗内塞的宴会系列。这幅画作的主题是受了乔维纳某一诗节的启发,即罗马帝国的灭亡是缘于和平时期的罪恶而不是战争带来的毁灭。<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作表现的是帝国没落初期道德的沦丧。</span>因此,画作表现的是帝国没落初期道德的沦丧。背景中的雕塑代表罗马帝国的辉煌过去被如今的道德丧失沾污毁损。在画作的最右边是两位外乡人,来自摧毁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他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场景,提醒着观画人:背每一个文明都有其诞生、辉煌和不可逆转的衰落。</p> <p class="ql-block">《斗鸡的希腊青年》</p><p class="ql-block">143厘米x204厘米</p><p class="ql-block">吉诺里(法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有着典型学院派绘画风格的作品。画家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在庭园中斗鸡娱乐的希腊青年的形体。画面充满着精心布置的细节和细致搭配的色彩,人物采用极其柔和简练的素描方式,使人体产生鲜嫩而朦胧的感觉。画家甚至减弱了人体的轮廓线,更使其产生一种圆润柔美、几近于不真实的质感。</p><p class="ql-block">列欧.让·吉诺里(1824~1904年)既是法国画家又是雕刻家。他师从德拉罗什,继承了老师的学院派技法。他以反映带有东方色彩的作品而闻名,这源自他对埃及的几次访问。虽然他致力于发扬学院派画风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因阻止政府机构接受印象派绘画作品而被认为是阻碍艺术发展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新古典主义的画家布格罗作品</p><p class="ql-block">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谧,温馨妩媚,活色生香,略带一丝淡淡哀愁的气氛和情调。他笔下的孩子们天真纯洁,可爱至极。他精致细腻的画风和完美无瑕的技巧深受世人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狄安娜》</p><p class="ql-block">147厘米x94厘米</p><p class="ql-block">德劳内(法国)</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背景里的弓、箭、豹皮,以及人物头上的弯月形的标志,这幅画完全是一幅洋溢着浓郁的新古典主义气息的人体绘画习作,而没有任何神圣的气息。画家追崇安格尔优雅的古典主义线条及略呈 S 形的人体造型,又以较强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一种含蓄内敛、古希腊雕像般的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立斯﹣埃内·德劳内(1828~1891年)是法国历史及宗教画家。1848年在巴黎艺术学校学习,成为佛兰德林的追随者,后开始创作历史画。1856年赢得罗马大奖,并进入罗马兰西学院学习。他的绘画中包含着很浓的宗教情结,早期创作以常见的宗教题材为主,后主持过几个教堂的装饰工作,绘制过大量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纳斯的诞生》1879</span></p><p class="ql-block">303x216 cm </p><p class="ql-block">威廉姆.布拉奥</p><p class="ql-block">1879年国家购入</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成功的画家,威廉姆·布拉奥在他漫长的绘画生涯中尝试过各种类型的主题,从肖像画到宗教主题都有涵盖。另外他也以室内装饰而出名﹣﹣比如波尔多大剧院音乐厅的天花板就是他的作品。他接受公共项目,也受私人聘用﹣﹣这些人欣赏他不失个人特色、朝气蓬勃的学院派风格。在19世纪70年代,布拉奥主要致力于神话主题,但他诠释这一主题的方式和卡巴内尔相比更自然,少矫饰。他这一时期最出色的代表作即这幅描绘维纳斯诞生的大型油画,与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所作同题作品形成直接对比。两人画作中均采用了在空中飞翔的小天使,对于两名女性形象的描绘方式也十分理想化和古典。但是在布拉奥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他的落笔更坚定有力,构图更复杂,物体的体积质感更强烈。卡巴内尔画中让人心猿意马的诱惑性在布拉奥的作品中被掩盖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借鉴,从许多文艺复兴传统绘画中汲取的精湛参照﹣﹣其中拉斐尔自然占了重要的地位,另外还有古典雕塑的精髓。</p><p class="ql-block">布拉奥很快就被载入了学院艺术保守派杰出画家的名册,但是尽管属于官方艺术的代表画家,这位不拘一格、略显复杂的画家仍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拾穗者》</span></p><p class="ql-block">米勒</p><p class="ql-block">画家以十分单纯、朴素,而又本质的艺术语言,表现了法国农民生活的各个场面和片段,《拾穗者》是其中典型的一幅。它描绘着在收获季节里,农妇在收割过后的田间,拾起散落了的麦穗,这些粮食,虽然无几,但却是农民们一年辛勤流汗换来的。在米勒之前的法国绘画中,还没有人能如此直接地表现农民的生活,所以在1857年沙龙展出时,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p> <p class="ql-block">《纳韦尔人的耕作》</p><p class="ql-block">134厘米x260厘米</p><p class="ql-block">博娜尔(法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充满明媚阳光的劳动画卷,画家以明朗的笔调,鲜亮的色彩,歌颂了在田野里劳动的农民。这幅描绘耕牛犁地的作品,包含着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对农民淳厚善良性格的赞美,对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肯定。这幅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力量,可以说是法国19世纪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p><p class="ql-block">罗莎.博娜尔(1822~1899年)是一位画家的女儿,和女作家乔治·桑一样,也是一位非常有独立见解、性格很强的人物。由于她的作品的构思总是将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描绘相结合,她又有着深厚的造型本领,所以博得广泛的欢迎。画家曾任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皇家青年绘画学院的院长。</p> <p class="ql-block">《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 》</p><p class="ql-block">温特哈尔特 (德国 )</p><p class="ql-block">1864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17x90cm</p><p class="ql-block">在西方历代画家们的笔下,表现贵妇人与美少女似乎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幅作品把贵妇人的高贵纯洁,典雅气质融为一体。温特哈尔特在肖像画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他以松弛而流畅的笔法绘制了这幅气质优雅的肖像画。画中19世纪晚期俄国音乐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3.18 - 1908.6.21.)的夫人Nadezhda Nikolaevna Rimskaya-Korsakova (1848年10月19日 - 1919年5月24日,俄国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身着华丽蓝白条纹长裙,松散而秀美的长发披在胸前,风姿潇洒地坐在椅子上,显露出这位夫人高贵的气质和浪漫的性格。这幅作品把这位妇人的高贵纯洁,典雅气质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画家母亲肖像》</p><p class="ql-block">惠斯勒,美国,</p><p class="ql-block">1871年</p><p class="ql-block">144 × 163cm。</p><p class="ql-block">该画虽然着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绝妙变化,形式的装饰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画家在探索艺术形式的同时,并未放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现,画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画堪称入木三分。作者以满腔热忱与崇敬之情塑造了一个严肃虔敬、质朴无华的典型的美国母亲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该画称得上是19世纪最伟大的肖像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的浴室》</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171厘米x258厘米</p><p class="ql-block">夏塞里奥(法国)</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表现浴女场面的大型作品,是按照严格的透视法来描绘的,人物依照建筑物的景深而做了相应的配置。最先跃入人们眼帘的是画中央正在扬起双臂而裸露上身的女人,她面容姣美,身体健美白皙,流线型的曲线优美动人。身前的另一位着衣露背的女性似乎被她的美所吸引,其余的女性都围坐在大型的台状炉旁。人物的姿态各异,画面很宁静。画家想通过所描绘的古代风俗来表现女性的肌肤和人体美。这幅作品模仿安格尔的风格,即严格的古典主义的人物造型和构图,而在色彩方面借鉴了德拉克洛瓦的技巧,精致文雅,个性显著。此画尽管用的是古代题材与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已不是用古典主义的理想来表现视觉的官能性,而是以现实现世的眼光来表现对裸体的欲望。</p><p class="ql-block">泰奥多尔·夏塞里奥(1819~1856年)是法国浪漫主义的灵魂物。少年时期拜于安格尔门下学习绘画,后又随安格尔去罗马继续学习。他的画风综合了安格尔的素描和德拉克洛瓦的色彩之长,同时独具个性。在本质上,也是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了新的人性对感官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的浴室》局部图</p> <p class="ql-block">《做梦的女人 》</p><p class="ql-block">蒂索 法国 187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60x35cm </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作于1876年,这一年蒂索在伦敦遇见了年轻有魅力的离婚女子凯思琳,坠入爱河并同居,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后他闭门不出,潜心画了大量的女性和爱情的作品,凯思琳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做梦的女人》画的是一个年轻、漂亮、懒散、爱幻想的女子,展现了她迷人优柔、深沉忧郁和迷茫慵懒的气质。这个愁病交加的女人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倦意,有一种不可抵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些不了解画家的古典主义作品还是非常棒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14年法国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864</span></p><p class="ql-block">欧内斯特·梅索尼埃</p><p class="ql-block">《1814年出征法国》。它取材于法国人民十分感兴趣的拿破仑出征故事。它以泼辣真实著称,连行军中士兵裹腿的纽扣都毫无遗漏地描绘出来。充分体现了学院派绘画“重规范,重典雅,重传统,重技巧”的基本特征。雪地路面泥泞湿滑,拿破仑骑着白马走在队伍前面,虽然落败而归但是人和马都依旧器宇轩昂,紧随其后是他手下的元帅奈伊和贝尔蒂埃,将军德鲁奥,弗拉奥和高洛德,再后面队伍中老兵些则表现出极度痛苦的沉默,对未来战争走势的焦虑不安以及厌战情绪。为了观察服装细部,梅索尼埃经常试穿各种服装;为准确描绘骑马时衣纹的曲线,他在镜前放置一匹木马,骑上去观察服装在各种动作中光线的变化和运动;为了画好拿破仑及其幕僚骑的马,他倾囊购买同样毛色的马。由于画中的背景是宽阔无垠的大雪原,他克服重重困难,亲自到田野中去观察,还特意让人们在下雪时穿上正规的历史服装,在原野活动。连遗弃的武器,他也不忘点缀在大雪原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索尼埃1815年2月21日生于里昂,擅长风俗画和军事题材的创作,笔法细腻,富有生活情趣。梅索尼埃是19世纪法国学院派画家中的另类,艺术风格既不同于浪漫主义,也不同于写实主义。他虽是学院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但他独特的艺术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然是非学院的。因梅索尼埃的一部分作品反映了拿破仑出征的历史事件,所以被授予大十字荣誉勋章。他的作品被收藏在巴黎、波尔多、波士顿、布鲁塞尔、纽约等地的博物馆,其中卢浮宫收藏他39件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画室:概括我七年来艺术生涯的真实寓言》</p><p class="ql-block">作者:居斯塔夫·库尔贝</p><p class="ql-block">年代:1855年</p><p class="ql-block">类别:油画</p><p class="ql-block">尺寸:361cmx598cm</p><p class="ql-block">在《画室:概括我七年来艺术生涯的真实寓言》中,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画家把七年来对自己生活和思想有影响的朋友和曾经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画面上,共描绘了三十个人。</p><p class="ql-block">通过库尔贝向批评家尚弗勒里描述《画室》,我们得知这些人的身份及象征含义。这幅画分为三个部分,库尔贝坐在中央,正在画弗朗科·孔达多的风景。风景画背后一个十字架上钉着圣徒塞巴斯蒂安,代表僵死的学院派艺术。他的右手边是裸体女模特儿,代表画家心目中的缪斯或真理;左手边是一名观看库尔贝作画的牧童,代表"无邪的眼睛";左侧的人有神甫、犹太人、猎人、丑角、卖军服的商人、工人及妻子、一名埋尸者、一位给孩子喂奶的爱尔兰妇女等,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被隐喻为贫困、忧郁、被损害者和被剥削者;右侧是画家的朋友、同行和赞助人,自左至右是:手臂中挟着一把小提琴的普罗玛耶(音乐家)、布鲁雅斯(艺术赞助人)、普鲁东(社会哲学家)、科纳、布颂(现实主义诗人),窗口附近一对相拥且不知名的恋人(自由恋爱的象征),坐在矮凳上的尚弗勒里和一对夫妻(艺术爱好者),接下来画面最右边坐在桌子上的是诗集《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在他身后镜子旁的是他的情人,黑人女子珍娜·杜瓦尔( Jeanne Duval )。在创作此画的过程中,波德莱尔移情别恋,于是库尔贝不得不用颜料将这名黑人女子涂掉,可是颜料一干,她又浮现在画面上。画面背景装饰着依稀可辨的风景画,挂在墙上的圆形饰物似乎有着太阳或者时钟的隐喻。</p><p class="ql-block">1855年,万国博览会的评审委员会拒绝接受库尔贝的这幅《画室》,原因是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于是画家决定在博览会附近展出这件作品,同时发表"现实主义宣言",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斯塔夫·贝尔: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们。</span></p> <p class="ql-block">《画室:概括我七年来艺术生涯的真实寓言》局部</p> <p class="ql-block">库尔贝以面向生活的原则,以户外写生为依据,描绘了雷雨后的峭壁、海湾、渔船。特别是峭壁的描绘雄伟壮观,成为整幅画面的焦点。在绘画手法上,画家运用了强有力的刮刀技术,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雄健遒劲之感。</p> <p class="ql-block">《泉》素描稿</p><p class="ql-block">在奥赛美术馆里,没有找到安格尔(法国)的著名油画《泉》,可能是因为展期,不好把所有的名作都摆不来。倒是看到他的素描稿。</p><p class="ql-block">此画是安格尔歌颂女性人体美的典范之作。画家在1820年开始构思这件作品,事隔36年才真正完成,时年安格尔已76岁。这幅画所表现的是一个手托水罐、以正面姿势站立着的少女裸体形象。画家把少女的纯洁、典雅、恬静、健康、美丽、清纯、活力和生命力融汇一体,尽情地诉之于笔端,创造出一个可与拉斐尔笔下集美于一身的"圣母"相媲美的少女形象。他在运用光与色彩方面独具匠心,有意把画面处理成了暖灰调子,从而显得脱俗、典雅、纯净。背景和水柱的绿灰调子与人体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处在色彩的和谐、统一之中。画面左下角含苞待放的花儿正是少女的象征。画中少女如天使般的笑脸和青春焕发的美丽胴体,为画家刻意营造的静谧、幽静如抒情诗般的气氛增加了纯洁和坚贞,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此幅画不仅体现了古典美、自然美和理想美的完美结合,也是艺术史上最美、最成功的裸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奥尔南的葬礼》</span></p><p class="ql-block"> 库尔贝 法国 1849-1850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315x668cm </p><p class="ql-block">画家所描绘的是他家乡的风俗场景,这种地方性的葬礼往往也是当地各式各样人物出现的场合,有官吏、商人和神父之类的头面人物,也有死者的亲属友人。一般人物的表情神态都是严肃而冷漠的,唯有死者的亲属才显出哀悼情态。这里所画的是风俗场面,实际上是奥南地方一群人的肖像,画家以严谨朴实的艺术语言,精确地塑造了众多人物肖像,其中有画家自己家庭的成员。当这幅画问世时,受到官方评论的指责,说它是“粗俗的、片面的,不懂得起码的绘画规则”。然而却受到青年画家们的欢迎,他们称赞“这幅画是以令人惊异的技巧画成的,风景的色彩具有绝妙的透明感,以及那些红、白、青各色的调子,使整个画面为之丰富起来”。在这幅画中画家以纪实的形式,不加任何修饰和美化,描绘了这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场面,因此有人说这幅画是“浪漫主义的葬礼”。</p> <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有些印象画派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在名画前,总是挤满人群,几乎都是用仰慕的神情凝视着一百多年前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午餐》</p><p class="ql-block">爱德华.马奈</p><p class="ql-block">1863年</p><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午餐》女模特在画中裸身斜卧,或是裸坐在两个男人当中,然后泰然自若地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画前的观者,这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模特真实名字叫﹣﹣维多琳·默兰。默兰是生活在淫乱中的下层女人,她在不当模特后曾尝试做过画家,并于1876年把自己的自画像《年轻女子的半身像》送沙龙展出,签名是"维多琳·默兰,是马奈的学生兼模特儿,曾为《奥林匹亚》的模特儿"。1879年,创作《16世纪纽伦堡的布尔乔亚》一画,并与马奈同时参加了当年的沙龙展。1903年,成为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看上去默兰的艺术生涯似乎一帆风顺,然而好景不长,她很快沦落到靠为其他画家卖画,以及在戏院里干领座员的工作为生,最后在酗酒中黯然逝去。著名女权主义者诺克林曾说过:"为什么没有出现伟大的女性艺术家?错不在我们的星座、我们的荷尔蒙、我们的生理周期或我们空虚的内在,错在我们的机制和教育……"这句精辟的论述,伤感地提示我们:在时代的安排下,默兰的角色定位只能是马奈等艺术家的模特,而不是伟大的女性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莫里索和一束紫罗兰》</p><p class="ql-block"> 55x38cm 1872年</p><p class="ql-block">马奈</p><p class="ql-block">马奈一生为莫里索作画的数量远远超于妻子和冈萨雷斯,再次成功地以实际行动“出卖”了自己。可以说,莫里索是马奈绘画艺术的缪斯,在马奈的作品里她都是如此圣洁、温柔,双眸明澈。</p><p class="ql-block">这位艺术家的肖像画里,藏着“不能说的秘密”</p><p class="ql-block">莫里索嫁给马奈弟弟后,马奈在绘画作品里默默给莫里索戴上了戒指,似乎“醋意”很大。</p><p class="ql-block">马奈给莫里索画上黑色的衣服,显出莫里索神秘的一面,以及自己对莫里索持久的好奇与眷恋;又给莫里索的肖像画配上紫罗兰,表达永恒的美和爱。这些绘画的布局和设计不曾出现在其他人的肖像作品之中。</p><p class="ql-block">因这段不合伦理的感情,马奈找到了许多以细节表达情愫的方法,马奈似乎总是在证明:“爱情就是最大的生产力”!</p> <p class="ql-block">《穿黑衣裙的女人》</p><p class="ql-block">马奈</p><p class="ql-block">许多画家对黑色情有独钟,常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马奈就是其中一位。</p><p class="ql-block">黑色,对立矛盾的色彩。包罗万象,又寂寞虚空;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却又深不可测。追溯“黑色”一词诞生的历史,最初指的竟是“闪亮的白色或闪光”。</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的乐队席》</p><p class="ql-block">埃德加·德加(法国)</p><p class="ql-block">约1870年</p><p class="ql-block">56.5cm×46.2cm</p><p class="ql-block">画家以写实风格描绘了正在为芭蕾舞伴奏的乐手们。这里的诸多人物的头像都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中,黑色的服装衬托出他们演奏时的神情。台上演员的远景把乐队推向前景,造成一个特殊的角度,给人以不完整的局部印象。显然,德加在这幅画中对人物形象不做社会学的考察,只求造型的美感,从而达到了特定效果。</p> <p class="ql-block">德加(1834~1917)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德加喜欢绘画室内人物的活动,尤其是舞台前后的人生百态。他画有两千多幅作品其中一半都是芭蕾舞。因此,他被称为芭蕾舞画家</p><p class="ql-block">德加出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家庭,在艺术学院时追随安格尔的弟子习画,对安格尔相当的尊崇。早期的作品 : 家族的肖像及一些历史画,显示出他是承袭安格尔传统的一位学院派画家。当他参加了印象派的行列之后,并没有抛弃从安格尔处承袭的古典技法,只是在题材表现以冷静旁观的超然态度来描绘各种阶级的生活状况。到了晚年时视力衰退,遂改以雕塑来代替绘画创作,主题仍是芭蕾舞女郎的舞姿。由于视力不济,所以表现手法较粗犷,不讲究细腻的细节,只追求人物的姿态特色,更扼要地表现出人体的动态。</p> <p class="ql-block">埃德加·德加。“在赛马场。骑师领主,1877-1880</p><p class="ql-block">在法国很受欢迎,马术运动对德加感兴趣,骑手和马匹的运动迅速。他以记者的准确性写了这个主题的所有作品,但很少展示跑或跳过障碍物本身。他经常描绘比赛准备的情节,或者相反,比赛的结束。艺术家对复杂的马运动游戏及其与骑手的互动着迷。</p> <p class="ql-block">埃德加·德加《舞台上的芭蕾舞排练》,1874年</p><p class="ql-block">展厅里,有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的芭蕾舞者,她们在舞台上,又或是呈现出排练时的场景,她们的芭蕾舞裙和系着黑带的脖颈如糖果般诱人。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也在这里,他笔下的一对身着华丽晚礼服的中产阶级夫妇正在舞台上方的包厢里欣赏着今晚的戏剧演出。当然,这里还有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他被人称为 “印象派之父”,他的画作充满了”户外“的光线,笔触简短有力,色调呈淡蓝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熨衣妇》</span></p><p class="ql-block">德加</p><p class="ql-block">这是《熨衣妇》系列画作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幅,在1876年由德加揭幕,是画家创新风格时期最有意思的作品之一。德加仿佛在窥视这两名妇女,对她们不甚文雅的姿势十分好奇,毫不留情地把这个情景画在画布上永久留念。画面布局和德加前期其他作品类似(比如《苦艾酒》),桌子在前景中分隔空间,把两名人物形象和观画者割裂开来。沿着桌子的对角线把观画者的目光首先引导到第一名姿势毫不淑女的、打哈欠的妇女身上﹣-让人想起之前画家为妓院所作的某些作品中喜感而粗俗的细节﹣﹣然后,目光被引向第二个妇女,她正埋头工作,专心致志地用熨</p><p class="ql-block">斗烫着手下的衣服。德加坚持保留了这两名身材高大的熨衣妇的态度和身体的大众性:作为出身贵族阶层的大资产阶级,他对这种辛劳的劳动场景既感兴趣又着迷。这一态度揭示了他性格的突出特点:社会敏感性和贵族架子的别扭结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苦艾酒》 Absinthe </p><p class="ql-block">作者:埃德加·德加</p><p class="ql-block">年代:1876年</p><p class="ql-block">类别:油画</p><p class="ql-block">尺寸:92cmx68cm</p><p class="ql-block">归属地: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 ,1834-1917),法国印象主义画家、雕塑家,生于巴黎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德加的祖父是个画家,父亲是银行家,并在美国和意大利开设有分行,同时也是一个艺术收藏家。故德加1855年在巴黎学习艺术以后不久,就动身去意大利,在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罗马临摹各地名画。1859年回到巴黎后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安格尔得意门生路易.拉莫特( Louis Lamott )画室学画,因而受到安格尔画风影响,非常崇拜古典主义的素描。德加对素描有天生的爱好,喜欢纤细、连贯而清晰的线条,认为这种线条是高雅风格的保证和达到他所倾慕的那种美的唯一方法。与推崇户外写生的画家莫奈不同,德加走的是室内绘画路线,他最擅长的绘画题材是芭蕾舞演员、其他女性以及赛马。1862年,认识马奈和印象派画家,并成为朋友。1874-1886年,德加虽然反对印象主义,但还是积极参加了除1882年一届的其余印象派画展,因此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1880年代起,德加的视他的创作转向雕塑,创作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的《十四岁芭</span>蕾小姑娘》( Little Dancer <span style="font-size:18px;"> Aged Fourteen )。</span>这个雕塑1881年首次在第六<span style="font-size:18px;">次巴黎印象派展览</span>上出现时,穿着真的芭蕾舞<span style="font-size:18px;">衣,装饰着真的头</span>发。对于许多参观者来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相当于真人</span>2/3大小的雕塑太真实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1917年9月27日,</span>德加逝世于巴黎,葬在巴黎<span style="font-size:18px;">蒙马特墓地,享年</span>八十三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舞蹈课》</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85厘米x75厘米</p><p class="ql-block">巴黎奥赛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德加(法国)</p><p class="ql-block">这幅全景式构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芭蕾舞演员在后台的练功生活。画中描绘一位年迈的老教练,手支着拐杖,站在画面中央,正在辅导演员练功。近景上两个背对观众的演员,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另一个坐在钢琴上的舞女,似乎已很疲倦,她闭目仰头,利用有限的间隙在休息。德加在这幅画上已注意到室内灯光的效应。用笔奔放,外光的运用也较为自然,画家在处理人物与环境的空间关系方面,是以写实性为主调。</p><p class="ql-block">德加最喜欢的主题是芭蕾舞。他经常参加表演,舞蹈课,并在二十年内购买了巴黎歌剧院的订阅费。15年后,剧院的导演让艺术家走向后台。</p><p class="ql-block">通过他的作品《舞蹈课》,德加被称为“舞者的画家”。在这里,德加在最后的排练前传达了这位年轻芭蕾舞演员的兴奋。多亏了镜子里的倒影,似乎她的身影占据了整个大厅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在舞蹈主题中,他将自己最喜欢的粉彩技术带到了完美:他尝试了笔触,用开水稀释了柔和的柔和,并将作品蒸熟,使涂层更耐用。</p> <p class="ql-block">《舞者》</p><p class="ql-block">这幅是在现场情况下创作的,美和韵律呼之欲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色的舞女》</span></p><p class="ql-block">德加把舞女的情致表现得无人能及。</p> <p class="ql-block">《包厢》</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80厘米x63厘米</p><p class="ql-block">伦敦科陶德学院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雷诺阿(法国)</p><p class="ql-block">《包厢》则是雷诺阿正式参加印象派美展的第一次参展作品之一。这幅画根据他在剧院里所得的印象,回到画室里请人摆模特儿画成的。画上前面那个盛装贵妇是一名叫尼尼·洛比丝的模特儿扮成的。后面手拿望远镜的中年绅士形象,则是由雷诺阿的一个兄弟充当模特儿的。画家成功地画出了剧院一角的气氛,尤其是画面上两个人物的神情,丝毫没有摆姿势的痕迹,他们似乎全神贯注地在观戏,陶醉在此时此刻的舞台演出中。贵妇人那张化了妆的脸容与后面那个男绅士,形成鲜明的对比度。整幅画面的色彩基调是暖色,它由玫瑰、黑、白三色组成。贵妇人身上的黑条纹衣服异常显目。这些粗阔的黑条子和她的白色相间的浅色,恰好与绅士身上的黑色外衣和白色衬衫相呼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年)是法国印象派杰出画家。从小练就了绘画的基本功,1854年至1861年当了陶瓷画工,后入 Roozagl 学校学画,进步很快,并以其风格加入到印象派的行列。1881年,雷诺阿突然意识到印象派已发展到尽头,主张向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风格学习(主要是其绘画的现实性)。他毅然去了意大利,此期间,雷诺阿深受庞贝壁画和拉斐尔作品影响,回国后又对安格尔古典主义风格很感兴趣,在他的裸女造型中,吸收了不少安格尔的造型风格。</p> <p class="ql-block">《煎饼磨坊的舞会》1876</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31x175cm</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奥古斯特·雷诺阿</span></p><p class="ql-block">1894年居斯塔夫·卡玉伯特遗赠</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在1877年的印象主义画展上展出,是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杰作之一,也是其中最能反映其印象主义时期绘画的证明。油画的主题是煎饼磨坊﹣﹣蒙马特地区顾客盈门的场所中一个无忧无虑的下午。画家的朋友在其中充当模特,完全是在场所后院"户外写生"的画法。雷诺阿下笔的急促和表现光影的出色能力使得欢声笑语以惊人清新的</p><p class="ql-block">原让人觉得能够听到人们谈笑风生,衣服窸窣作响,背景处乐声悠扬。和友人莫奈、希思黎和毕沙罗这些偏爱风景画的画家不同,雷诺阿对人物形象更感兴趣。因而,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屡屡尝试肖像创作,成果颇如人意。在这幅画中,尽管他本意并不在绘制人物群像,而是在刻画日常生活某一瞬间,但是他很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在了为他</p><p class="ql-block">姿态跃然纸上。对场景的即时捕捉和其实还摆姿势的朋友脸上。</p><p class="ql-block">看这幅画原作和图片印刷品差太多了,那种好看实在难以形容,非常喜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弹钢琴的少女》</span></p><p class="ql-block">雷诺阿</p><p class="ql-block">1892年</p><p class="ql-block">该作中物体体积感表现得极其精彩,姑娘蓬松的金发、闪耀温润光泽的缎质衣裙是他一贯的手法,厚重的帷幔则有塞尚的感觉;方正的室内线条中人物倾斜的动势,红绿互补的主色调和蓝黄色彩的对比,使画面体现出少女典雅静谧的气质和活泼灵动的天性。</p> <p class="ql-block">《浴者》</p><p class="ql-block">1918-1919</p><p class="ql-block">110x160 cm </p><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雷诺阿</p><p class="ql-block">1923年画家子女所赠</p><p class="ql-block">雷诺阿在蓝色海岸尼斯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把余生奉献给了绘画和雕塑。他晚年饱受风湿病痛的折磨,四肢都因此有所变形,甚至为了画画只能把画笔绑在手上。</p><p class="ql-block">"幸福和喜悦的感觉来自凝视、感受上帝最美的创造﹣﹣人体,"雷诺阿去亨利·马蒂斯画室的时候如是向他解释,"苦痛和折磨终会过去,唯有美是隽永的。我感到无比幸福,在我完成我的杰作之前,我不会放弃生命。"雷诺当时所提及的杰作就是这幅巨型油画,创作于他逝世前数月。这幅画成为了画家风格的总结,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硕果。两个裸体的圆润形象﹣﹣鲁本斯风格的美女﹣-用她们的身体占据了画面,和风景以及周边物品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远景里面有另外一些形象,她们经典的姿势让人依稀想起传统的狄安娜沐浴图,或是其他类似的神话题材。雷诺阿在作品夸张的尺寸、形象的线条、自然的姿势和动作以及短促的印象主义时期的</p><p class="ql-block">笔触中找到了平衡。这幅遗作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色彩的选择﹣﹣画家的调色板偏向浅色调,类似珍珠母色,笔触铺陈厚重,强调出质感和重量。</p> <p class="ql-block">《雷诺阿》肖像</p><p class="ql-block">作者竟然是莫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到了卡米耶·毕沙罗的风景画,非常好耐看和好看。</span></p><p class="ql-block">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在印象派大师中,毕沙罗是惟一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绘画大师。</p><p class="ql-block">他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的先驱,他对印象派的意义超过莫奈,毕沙罗品德高尚赢得了所有人的钦佩。</p><p class="ql-block">毕沙罗曾受到画家柯罗的影响,常常描绘大自然的景色,也非常喜欢画米勒式的农妇,表现农家的生活情趣。他的作品有一种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魅力,故他被人称为“印象派的米勒”。</p> <p class="ql-block">毕莎罗与其他印象画家不同的是,他不沉迷于云光倒影,水雾迷离的表现,而是把对生活的深刻信念,与法国传统的乡村文化融入画作中,专心致力于描绘土地与乡村,充份表现出对自然界亲切而深厚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毕沙罗画的风景,很多都是乡村随处可见的景色,很普通,很常见,但他却画出了令人窒息的美。让人不得不佩服大师深厚的绘画功力。在去写生时,不知道如何选景,面对大自然不知道如何去提炼、表现美景,那么临摹学习毕沙罗的风景油画,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75.5x104 cm </p><p class="ql-block">《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p><p class="ql-block">1894年居斯塔夫.卡玉伯特遗赠</p><p class="ql-block">"巴黎变化的速度比世人的心性更快。"尔火车站绘制了一系列油画,其中最出名的查尔斯·伯莱德尔说。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给印象主义绘画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位于巴蒂诺尔街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是巴黎市内现代标志之一。钢筋和玻璃的结构与当时建筑最新发展趋势相合,因而这新建的火车站被莫奈敏感的双眼捕捉。火车喷出的蒸汽和火车沿着轨道进站时的气氛相交织,营造出的效果深深吸引着画家。莫奈为圣·拉扎果所吸引。</p><p class="ql-block">无疑是奥赛美术馆中的这幅。蒸汽缭绕扰乱了视觉,笼罩着电力机车深色的轮廓和在月台边候车的旅客。在烟幕后面,地平线方向,城市和其特色的建筑沐浴在日光中。莫奈并不把铁路作为现代和进步的象征,而是对于铁路交通的扩张对社会关系变化发展更感兴趣。画家的注意力全然为气氛变化和蒸汽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市之舞》1883</span></p><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雷诺阿</p><p class="ql-block">180x90 cm </p><p class="ql-block">1978年继承权遗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1878年起,雷诺阿就开始寻求印象主义艺术新发展的可能性。他开始远离印象派画家群体,而选择沙龙艺术,后者为他的作品《夏邦杰夫人和她的子女》(如今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倾倒,非常乐意将其收入展览。在这幅画中,作者明显表现出了回归传统艺术的意图。雷诺阿自1882年缺席印象主义画展之后,再也没有参加这一团体的画展。他的绘画风格逐渐以明确逻辑顺序转变,伴随着绘画和实践的双重进步:在他主导的印象主义绘画遇到危机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即"在黑暗的瓶颈中",被迫绘制了一些能有"市场"的作品。这两幅以舞蹈为主题的姐妹篇创作于画家艺术生涯过程中徘徊的时期,画中仍能看出画面布局和主题选择中的印象主义特征,却也表现出回归线条艺术、以安格尔和拉斐尔为导师的倾向。"1883年前后我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大的分歧",雷诺阿说道,"我追寻了印象主义最终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绘画、打稿。"</span></p><p class="ql-block">为这个优雅女性形象充当模特的是苏珊娜·瓦拉东,当时艺术家圈子中著名的人物:她是许多画家的模特和缪斯(从雷诺阿到图卢兹﹣洛特雷克),她本人也是艺术家,后来成为画家莫里斯.尤特里罗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乡村舞会》1883</span></p><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雷诺阿</p><p class="ql-block">180x90 cm </p><p class="ql-block">1978年继承权遗赠</p><p class="ql-block">雷诺阿一向是人物画家。在他19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中,还有一系列不属于印象主义﹣﹣而是对于画中人物进行精神分析的画作。</p><p class="ql-block">这幅画表现的是乡村生动活泼的舞蹈。它和其姊妹篇《城市之舞》精致而端庄的氛围不同。画中的舞者和第一幅画一样,是保罗·卢瑟,但是身着迷人白衣的魅力四射的苏珊娜·瓦拉东换成了艾琳·夏利顾﹣﹣雷诺阿活泼可人的女伴。珠圆玉润的艾琳有着让人难以抵挡的肉体,与画家新的绘画道路恰巧完全相合,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他以柔软线条强调人物体积和塑性,以柔化形象的趋势。在旅居意</p><p class="ql-block">大利期间,雷诺阿发现传统绘画中因与学院派过于相近而通常被印象主义画家拒绝的技法。"为了去看拉斐尔的画我得了感冒!"他在给朋友也是文艺保护者夏邦杰夫人的信中写道。在19世纪80年代作者</p><p class="ql-block">所作的一系列画作中,可以看出其逐渐的风格变化:渐渐向简单、坚定和大型的形象以及古典主义构图靠拢,线条回归作为画作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乔治.修拉</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马戏团》1891</p><p class="ql-block">185.5x152.5 cm </p><p class="ql-block">1924年乔治.昆遗赠</p><p class="ql-block">这是画家最后的作品,他在仅32岁时就英年早逝。《马戏团》是最能充分反映乔治.修拉复杂画意的作品,从印象主义画派发源,慢慢向一种极为现代的绘画艺术过渡。早在1886年,修拉参加最后一届印象主义画展时,印象主义运动中一些著名画家就发现他们无法理解这位后起之秀所展现的极度现代的元素,这最终成为他脱离团体的诱因。修拉的试验源于历史印象主义的危机:这一危机使得对新绘画风格与技法的探索势在必行。修拉并不想完全与印象主义决裂,而是试图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他在历史印象主义的抒情性上加上了他的点彩画法,这一技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感官问题,以谢福特的身体与视觉理论为依据,并深层发掘,特别是"色彩同时冲突"时的表现手法。点彩画法预见了纯色小彩点的叠加画法,在从正确距离处观察画作时,能通过肉眼自动在脑海里混合形成图案这一方法为画家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保证了他们既可以在自然光,又可以在人造光下作画。</p> <p class="ql-block">保罗.高更</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塔西提岛妇女(在沙滩上)》1891</p><p class="ql-block">69x91.5 cm </p><p class="ql-block">1923年盖伊.德.索雷子爵遗赔</p><p class="ql-block">1891年保罗.高更动身前往塔西提岛。许多原因促使他远走他乡:返璞归真逃离现代文明,寻找全新的生活与前景。高更在塔西提岛找到了他旅居不列颠和南法时期所追寻的内容。对于原始野性社会的梦想,在资产阶级规则统治下的古老欧洲无立足之地,却吸引着当时许多艺术家。高更新的灵感来源变成了岛上的妇女,她们的身材长相符合画家的理想预期:肉欲美和圣洁美,性感的肉体和原始的纯粹模糊却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她们身着多彩布裙的时候,别具风格的线稿非常适合画家的笔触,姿势从表面上看自然无雕饰,却在背后隐藏着佛寺雕像和古埃及艺术的影子。尽管作品极具夸张而野性的古拙,高更本人却是个知识分子,他的画作中能寻找到无比繁复的印证,文雅而具有象征性,文学认识粗浅的难以将其辨识。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同时代人大部分都不能理解和接受画家的新世界。甚至斯特林堡在给画家的一封信中写道:"这是个天堂,里面住着的夏娃不是我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纸板油画</p><p class="ql-block">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p><p class="ql-block">54x70.5 cm </p><p class="ql-block">1937年安东尼.佩尔索纳兹遗赠</p><p class="ql-block">《床》约1892</p><p class="ql-block">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1864年生于阿尔比一富贵家庭。由于天生的骨生成缺陷、他在长到1.5米多时便停止了生长。年轻的亨利不得不早早地放弃了已经习惯了的的家族教育贵族活动,比如围猎和马术。于是他在绘画中找到了寄托,之前这只是作为他的业余消遣。1884年他决定从家族中独立出来,自食其力。正是那时他开始成为了蒙马特地区夜店的常客。由此产生了图卢兹﹣洛特雷克的传奇﹣﹣巴黎夜间的歌者,城市中妓女的挚友,尽管身材矮小却成为巴黎最美丽女郎最钟爱的人物,甚至成了苏珊娜.瓦拉东的情人。《床》是一幅最能体现画家描绘日常生活场景能力的证明,渲染了亲密性却不沾染恶意或是偷窥式的观察。直截了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设防的画面由快速而坚定的线条绘制,构图体现出他的崇拜对象﹣﹣德加的印迹。图卢兹﹣洛特雷克成功地捕捉了生活中真实场景,把所有复杂的元素浓缩在薄薄的一页纸中。</span></p> <p class="ql-block">《裸女》</p><p class="ql-block">纸上油画</p><p class="ql-block">67厘米x54厘米</p><p class="ql-block">劳特累克(法国)</p><p class="ql-block">此画描写了一位贫民妇女在零乱的斗室里沐浴、化妆的场面。画家以准确、潇洒的笔触描绘出坐在地板上有些疲劳的妇女背景。用蓝、白的冷色调来处理画面,表现出下层妇女的艰苦生活。画中的人物并不是某种职业或社会等级的代表,而是在姿态神情中表现出命运的人。</p><p class="ql-block">图卢兹.劳特累克(1864~1901年)是19世纪后30年间法国最年轻的一位大画家。他是法国贵族的后裔,很小的时候,因从马上掉下来,跌断大腿,造成残疾。但这没有妨碍他才能的发展和对美的追求。1882年,他进入博纳的画室学习。之后,他也像塞尚、梵·高一样,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却同时又远远地背弃了这个画派,创立了自己的独特的画风。他的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不仅是自己所亲历的,而且还带着一种自嘲性质。题材主要是剧院、马戏团、音乐厅、酒吧间等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玩牌者 》The Card Players </p><p class="ql-block">作者:保罗.塞尚</p><p class="ql-block">年代:1890-1892年</p><p class="ql-block">类别:油画</p><p class="ql-block">尺寸:45cmx57cm</p><p class="ql-block">塞尚曾画过五幅大小不一的以"玩牌者"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最大的一幅(美国梅里昂藏)中有五个人物:三个玩纸牌的人及两个旁观者;紧接着的另一幅(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只有四个人。而观者现在看到的这张《玩牌者》,也是塞尚最满意的一张,构图中的人物数量继续被塞尚简化,好奇的旁观者被取消了,只剩下两个人物﹣﹣玩牌者。</p><p class="ql-block">画面背景似乎发生在一酒吧间,中间方桌上摆着一瓶酒,瓶身一条白亮的反射高光除衬托瓶身体积外,恰好也做了整幅画面的中轴线,并起到稳定结构、和谐画面之用。桌子两端是玩牌者,相对而坐,玩牌者是塞尚从他的家乡埃克斯附近农场找来的农民模特。两位玩牌者都是双手握扑克牌,表情凝重、互相揣摩,谁也没有出牌的动作,并且桌面上没有扑克牌,估计是牌局才刚刚开始。玩牌者的躯干、四肢像是用圆柱、长方体等几何形体组装而成,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处向下向外延伸,组成一个" W "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躯干相连,有意创造构图上的"四平八稳"之感。画中色调柔和而沉稳,左边人物的衣服是紫蓝色,右边人物为黄绿色。画面所有物体的体积塑造均是用块面颜色所组成,不同的色块在画中形成和谐的对比。塞尚通过各种深浅、冷暖色彩来代替表现明暗关系的调子,即以不同色彩协调的变换来塑造形象的体积感。正如塞尚所言:"当颜色丰富时,形状也就丰满了。"</p><p class="ql-block">总体来看,整幅作品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表现出结实的几何形体及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完整和谐,充分显示了塞尚独特的以简单几何形体和色彩来塑造物体和组建画面结构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保罗·塞尚( Paul Cezanne ,1839-1906)1839年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塞尚早期在故乡埃克斯学习了学院派绘画基础之后,又到巴黎深造。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体积感的关注,塞尚认为"物体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按传统审美观念欣赏塞尚作品,实在不美,甚至可以说难看,当时很多艺评家对塞尚嗤之以鼻,其作品更是无人问津。但是多年以后,全世界却将他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原因就在于他首次打破绘画是模仿自然再现生活的规则,强调绘画要追求"艺术的真实"。物体本身的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面的美,并提出:"自然界任何物体都可以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等几何形体表示。"塞尚把描绘对象简化为各种几何形体,通过稳定构图、塑造体积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做法,还直接促进了毕加索等人立体主义的产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6年,六十七岁高龄的塞尚到野外作画时遭遇暴风雨,昏迷跌倒于回家路上,幸亏路人发现将其搭救回家。不料第二天他外出作画,再次昏迷,从此一病不起,10月22日,伟大的"现代艺术之父"与世长辞。</span></p><p class="ql-block">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后印象主义( Post - Modernism ,1890-1900)是艺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出现的美术现象。"后印象主义"一词是由英国艺术评论家、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罗杰·弗莱( Roger Fry ,1866-1934)在其《塞尚及其画风》一文中首先提出的。</p><p class="ql-block">后印象主义是印象主义的继承与创新,在绘画过程中,后印象主义画家发现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对外在世界的客观模仿,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p><p class="ql-block">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有:塞尚、凡高和高更,但他们之间不是团体,也没有联合开过画展,更没有什么宣言,只是他们都脱胎于印象主义又有着共同创作意图,与印象主义联系又不同于印象主义,故称后印象主义画家。在塞尚等后印象主义画家的创作风格、理念的影响下,西方传统绘画观念发生了彻底地改变并诞生出"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精彩纷呈的现代艺术种类。</p> <p class="ql-block">塞尚的人体画</p> <p class="ql-block">《海边少女》</p><p class="ql-block">作者: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皮埃尔·皮维·德·夏凡纳)</p><p class="ql-block">作品年代:1880年</p><p class="ql-block">材质:油画</p><p class="ql-block">尺寸:155cmx192cm</p><p class="ql-block">​该画的作者夏凡纳(1824-1898)是法国象征主义代表作家,也是19世纪后期的重要壁画家。其代表作有:《海边少女》、《圣林》、《希望》、《文学、科学和艺术》、《文艺女神在圣林中》、《穷渔夫》等。</p><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中,三位少女在海边有三种不同的姿态。中间背面站立的少女,面朝大海,亭亭玉立,有着丰满美丽的身姿。</p><p class="ql-block">​她托起长发时,全身曲线充满迷人魅力,画面展现出她幸福而充实的人生。右侧侧卧的少女,她身心放松,却像在思考着什么?而左边侧卧的少女,似乎有些迷茫和无奈。</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p><p class="ql-block">塞尚</p> <p class="ql-block">保罗·塞尚《现代奥林匹亚》,1873-1874年。</p> <p class="ql-block">中午就在奥赛美术馆里面的餐厅用餐,排队可是要30—40分钟左右,等待有空位才能入内。管理得井井有条,欧洲人也都非常文明,没有任何插队现象。一份汉堡加一杯饮料,15欧元左右,和外面餐馆没有区别,吃完后继续看画。美术馆里面的卫生间可是要排长队,尤其是女厕所。正当我们在男卫生间小解,突然见一位女士目中无人创进来,把我吓了一跳,真不清楚她是内急,还是跨性别者(LGBT)。</p> <p class="ql-block">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 ),也称印象派,是19世纪60-9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评论家嘲讽而得名,印象主义在1874-1886年举行过八次展览。</p><p class="ql-block">印象主义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寻找学院派艺术以外的新出路;</p><p class="ql-block">2.物理学(光学)的发展;</p><p class="ql-block">3.摄影术的发明:1837年达盖尔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银版摄影术;</p><p class="ql-block">4.受东方艺术的影响;</p><p class="ql-block">5.锡管颜料的发明,因携带方便适用于较远路程的户外写生。</p><p class="ql-block">印象主义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印象主义否认了物体固有色的观念,强调条件色,主要致力于探索表现光色变化,不太注重绘画的主题情节。为了捕捉瞬间的光色效果,他们多采用小笔触作画,画幅也较小。其风格可以说是对绘画的一次解放。</p><p class="ql-block">印象主义著名画家有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莫里索等。</p> <p class="ql-block">《日出·印象》 Impression Sunrise </p><p class="ql-block">作者: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年代:1872年</p><p class="ql-block">类别:油画</p><p class="ql-block">尺寸:48cmx64cm</p><p class="ql-block">归属地:法国巴黎马尔莫坦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画面上一片朦胧的水上风光,云雾中涌出一轮光彩夺目的红日,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画家把从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印象收入画布上,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这幅作品震撼了画坛。《印象日出》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准确地描绘了莫奈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象。而印象主义画派所追求的正是要准确地捕捉这种瞬间的光色变化,这件作品是印象主义绘画开山之作。</p><p class="ql-block">印象主义大师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生于法国巴黎,儿时就展示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十五岁的时候,已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经过画商的介绍,莫奈在风景画家欧仁·布丹( Eugene Boudin ,1824-1898)门下学习绘画。莫奈于1859年5月到了巴黎,接触了巴比松画派、马奈等人,受到了震动和启示。1870年9月,莫奈在伦敦参观美术馆时,看到英国画家透纳等人作品,为之倾倒。1871年初,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看到日本的"浮世绘"版画之后,其中色调生动活泼的风景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872年,莫奈创作了日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1883年,四十三岁的莫奈在离巴黎八十公里的吉维尼小镇买下一栋住宅定居,之后再也没有迁居。1889年6月,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莫奈与罗丹举办了作品联展,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六十六件,博得了好评。进入90年代.莫奈开始创作"组画"。所谓"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例如《鲁昂教堂》《干草垛》《睡莲》系列等。1926年12月6日,莫奈逝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鲁昂大教堂正门,阴天》</span></p><p class="ql-block">100x65 cm </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1911年伊萨卡.德.卡蒙多伯爵遗赠</p><p class="ql-block">1892(画中注释为1894年)</p><p class="ql-block">不断发展、深化数年前创作《圣·拉扎尔火车站》系列作品时产生的理念,莫奈绘制了《鲁昂大教堂》系列。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系列,必须观赏其中多幅画作。只有通过不同版本对比才能清楚地明白莫奈选择的缘由。大教堂的正面随着天气条件的变化和照射在上面的光线产生非常敏感的变形。这是基于主观的视角对于感官体验的表达,即画家当时眼中所见的景象的再现。莫奈在画布上铺展了个人情感,通过色彩的颤动变幻表现。从天朗气清的湛蓝到阴风霏雨的棕赭,伴随着闪光的感觉,如同他捕捉画面的笔触一般迅速。画家所选择的极其逼近的视角使得教堂正面极其迫近观画者,能感受到光线照到建材上的效果。正是这光照,一会儿将庞大的教堂建筑化作轻巧的花边,一会儿化作沉重的大理石。</p><p class="ql-block">正面与建筑其他部分独立开来,便于画家描绘其各种时空条件下的情景,并且强调光线在真实感知情况下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睡莲》</p><p class="ql-block">莫奈</p><p class="ql-block">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伦敦议会大厦》1904</span></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81x92 cm </p><p class="ql-block">1911年伊萨卡.德.卡蒙多伯爵遗赠</p><p class="ql-block">莫奈少年时期在勒阿弗尔师从于两位最好的海景画家﹣﹣布丹和琼坎,自那时起他就熟识如何描绘水面。他画过鼓荡着热量和安详气氛的地中海,也描绘过法国北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因此,他意识到水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有丰富的形态,正是由于这多样性,在画布上很难表现出它的精粹与神韵。于是水成为了他的魔怔:他热爱描绘这一缓慢而永恒流动的物质,这一自然的造物同时吸引了当时许多艺术家、音乐家和文学家(比如惠斯勒、德彪西和普鲁斯特)的注意。莫奈想要为这一物质创作一整个系列。在伦</p><p class="ql-block">敦的短暂停留亦为其提供了一个描绘水景的良机,而雾的弥漫和正午的时间选择都为这幅画增添了感觉。就如《鲁昂大教堂》一般,光与雾笼罩着伦敦议会大厦,烘托了氛围:大厦浸透了颜料,日光的红色让形状变得曲折,从水面飘渺升起如同没有重量的影子。19世纪70年代纯粹的印象主义时代已经远去,莫奈把这一流派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一种视觉和情感激发的风格。笔触得到了解放,物质融化在色彩中,物体丢失了连贯性仿佛存在于颤抖的光芒中,并因其而塑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地上的火鸡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劳德.莫奈</span></p><p class="ql-block">70.4 cm × 100.2 cm</p><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火鸡群》是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创作于1877年的一幅布面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了夏天的傍晚一群火鸡在花园里觅食的景象。莫奈善于描写光与色,画面远处的天空,晚霞映衬下的云彩,透着光漂浮着。白色火鸡群处于画面中央,背光处,莫奈通过对光影冷暖关系的捕捉和描绘,使得火鸡显得非常雪白美丽。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阿尔的女人 》</p><p class="ql-block">凡高 荷兰 1888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92.5x73.5cm </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凡高描绘的具有阿尔当地特征的妇人肖像。1888年2月,梵高在朋友推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并很快爱上了这儿。阿尔的女子以具有“地中海地区特有的美”而著称,凡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寻找具有此种特征的模特。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阿尔人,名叫玛丽·吉努,她跟丈夫一起经营一家档次不高的车站咖啡馆,梵高和高更都经常去,并以她为模特。凡高把这个咖啡馆画进了《阿尔夜间的露天咖啡馆》那幅作品里。在吉努太太的这幅肖像里,梵高用很多脸部轮廓线来表现吉努太太陷入沉思,手套和阳伞为女主人公的普罗旺斯装束增添了新潮气息。</p> <p class="ql-block">《阿让特伊罂粟田》 </p><p class="ql-block">1873年,50X65厘米,</p><p class="ql-block">莫奈</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描绘了辽阔田野中的一幅夏日风景,风轻云淡,天空高远,人们悠闲地漫步于罂粟田中,一派安逸的乡村景象,其中右下方的人物为莫奈儿子吉恩。这幅画可谓是把莫奈这个时期的幸福生活描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撑阳伞的女人》</p><p class="ql-block">克劳德·奥斯卡·莫奈 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875年</p><p class="ql-block">作品材质:布面油画81厘米 x 100厘米</p><p class="ql-block">现藏地点:美国-华盛顿-国家艺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虽然是早期作品,但他对光影的捕捉,以及对画中瞬间感觉把握的恰到好处,其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背光和向阳的草地阴影变化。画中色调简洁,只有黄、蓝、白、绿、棕等几种色彩,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画中的卡米尔手持绿色阳伞逆光而立,因此在进行面部和上半身的描绘时,莫奈使用了比较暗的色彩,表面是处于阳伞阴影之下。</p><p class="ql-block">在细节中可以看到,卡米尔脸上有几道云彩被风吹着,那双眼睛里面饱含深情,感觉好像这个仙女也要随风走了。远处小男孩的朦胧形态不仅拉深了画面层次感,还突出了撑阳伞的女人把远处的天空显得更加高远。绿草呼应阳伞,人物的衣服在阳光的映射下,也被赋予了淡淡的蓝色和少许的黄色,自上而下的蓝色变得越来越亮,人物的衣着几乎与背后的蓝天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这是莫奈画于1886年悼念亡妻卡米尔的作品。卡米尔因病死于1879年,时年37岁,莫奈在同年画下了《临终的卡美伊》,画中以忧郁的色调、纷乱的笔法,传达出失去爱妻的悲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往卡普辛的林荫大道》(Boulevard des Capucines),</span></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以纳达尔工作室的视角展示了绿树成荫的街道上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一幅不大的作品,整个画面让人非常夺目。</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p><p class="ql-block">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这位后印象主义画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提起他,总是会联想到他那金黄的向日葵、明亮的麦田和被割掉的耳朵。明亮的色彩、激情的笔触,构成了他艺术的主要特色,同时影响了20世纪现代"野兽派"与"表现主义"。</p><p class="ql-block">凡高出生于荷兰北部布拉班特省的格鲁特·宗德尔特,1860-1880年之间,凡高有过两次痛苦的失恋,不成功的画廊工作经历,在比利时的波瑞纳吉煤矿区当过传教士,由于过分热情,次年被教会解除传教士职务。后来他留在比利时学习美术,下决心当画家。</p><p class="ql-block">1886年,凡高来到法国巴黎后,开始用明亮的色彩和印象主义的技法作画。但他的神经质使他很难与人相处,整夜的争吵和日复一日的绘画损耗着他的健康。他决定搬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定居,朋友高更曾专程来阿尔和他一起创作。但是两人在创作过程中,因为意见不统一,经常发生严厉的争吵,加之凡高精神病的发作,高更一气之下离开了凡高。凡高懊悔之余,为了以示对自己惩罚,便用刀子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甚至还将这只耳朵送给他所喜欢的一名妓女,从此凡高生活在精神濒临崩溃与清醒之间,并被送入圣雷米精神疗养院接受治疗。</p><p class="ql-block">虽然凡高一生为艺术执着痴迷,但却一直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与认同,在重复累计的讥讽、压抑、孤独之后,精神最终崩溃了。在给关系笃深的弟弟迪奥最后一封信中他说:"我以生命为赌注作画。为了它,我已经丧失了正常人的理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讷河上的星夜》</p><p class="ql-block">艺术家:文森特·梵高</p><p class="ql-block">年份:1888年</p><p class="ql-block">类型: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地:巴黎奥塞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罗讷河上的星夜》是荷兰画家梵高的著名油画作品,创作于1888年。</p><p class="ql-block">梵高运用超凡的色彩运用能力,将这一静夜中的乡野风情表现的惟妙惟肖,作品色彩就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p><p class="ql-block">通过色彩的运用,梵高打破了传统绘画追求透视与空间的束缚,实现了画面构图的新突破,使观者在色彩的交融中体会到焕发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罗讷河上的星夜》是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也是梵高艺术风格的绝佳典范,影响了许多后世的现代派绘画创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观赏此画,不仅能欣赏到梵高超凡的绘画技巧,也能领略到他独一无二的艺术视角。</p><p class="ql-block">梵高通过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与构图的新尝试,成就了这幅令人入胜的杰作。观画者在其絢丽色彩与夜色交融的画面中,仿佛也跟着荡起一种象征意味。这幅作品为何经久不衰,吸引无数艺术爱好者前来顶礼膜拜,色彩与构图的新锐于是有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午睡》</p><p class="ql-block">这是梵高临摹法国田园画家米勒的作品,一对农民夫妇躺在麦垛旁休息。大片金灿灿、黄澄澄的麦田、麦垛,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狂野奔放。</p> <p class="ql-block">《亚嘉杜的罂粟花田》1873</p><p class="ql-block">1906年艾蒂安.莫罗﹣内拉东赠</p><p class="ql-block">布上油画</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p><p class="ql-block">50 x 65 cm </p><p class="ql-block">莫奈的这幅画以急促的笔触和迅速的手法,看上去就像一幅未成品,还处于草稿的阶段。让人们不解的还有合成颜料的大量使用,在画面上单独或者直接大片铺开。大部分印象派画作所用的不是传统颜料,而是最近新发明的化学制品,比如一些从铬酸铅中提炼的黄色和橙色调的颜料,或是钴中提取的蓝绿颜料:这标志着向现代美术又进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五楼的这座机械种吸引许多人在这里拍摄剪影,是个出名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舞蹈》</p><p class="ql-block">让·巴普帝斯蒂·卡尔波,著名的法国雕塑家,是吕德的学生。法国19世纪中期,他的作品表现出反学院派的倾向,是一位现实主义雕刻家。</p><p class="ql-block">《舞蹈》呈现出一种优雅而动感的形态。雕塑由青铜制成,高约1.8米。它展现了一个抽象化的人体形象,没有明确的面部特征,而是强调了身体的线条和曲线。</p><p class="ql-block">​​作品呈现出一种流畅而动态的姿势,仿佛在捕捉到一个舞者在舞蹈中的瞬间。身体姿态展示出优雅的曲线和流线型的肢体,创造出一种动感和流动性。《舞蹈》的形态是抽象的,但仍然能够让观者感受到身体的力量和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看完奥赛美术馆后,还有一些时间,我们抓紧到各处看看。</p><p class="ql-block">四月的巴黎已经进入春天,各种花朵逐一绽放。</p> <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巴黎著名的“疯马秀”,只能拍一张主持人的照片。“疯马秀”表演类似“红磨坊”表演,女孩是那种模特+的标准身材。舞台小,每次8个人,专素养是顶呱呱的。可惜规模不够大,没有电影《红磨坊》那种气势。可以看出观众许多都是国内的富二代留学生或游客,那种做派显示上流社会的样子,其实是非常低级的表现。本想来见识一下,没有想到自己也陷入其中,尴尬之极,实在是不好的氛围,倒不是演员演出不好。</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巴黎,人们最爱酒吧,坐在露天的座椅,端起酒杯,品味红酒的美味,畅谈共同的话题。以前,这种景象被描述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来到巴黎荣军院(Les Invalides),全称为荣誉军人院,又名“巴黎伤残老军人院”。这是一座军事博物馆。荣军院始建于1670年,路易十四下令要建一座用来安置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如今,巴黎荣军院内目前仍安置着残老病退的法国军人。但最吸引游人目光的,还要属荣军院中的法兰西帝国第一位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陵墓了。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被放逐到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死在狱中。19年后路易·菲力浦国王满足了拿破仑的遗愿: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于1840年12月15日把拿破仑的遗骸运回巴黎,存放到荣军院。拿破仑的陵墓在荣军院教堂下面,金顶教堂里安放着拿破仑的红色棺木。另外许多君主制时期参加过法国大革命的将领,也有不少被安葬在荣军院中。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作者胡日·德·里斯勒。</p> <p class="ql-block">卢森堡公园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公园。这是一座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公园,有许多思想家、诗人题辞的半身塑像与纪念碑,高大的古树下放着绿色的铁椅。悠闲的巴黎人在这里打牌、下棋或玩传统的滚球游戏,大学生们在美第奇喷泉边谈情说爱。</p><p class="ql-block">在花园后面的建筑物是法国的议会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巴黎的城市雕塑有1/10在卢森堡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最后一午餐,大家觉得要吃一次正统的法餐。到人气挺旺的餐馆。排队等候,有空位进入。法国人做事斯条慢理,又经过大约1小时,菜才端上。也是有前菜和主菜。主菜就是这种打得起筋的土豆泥,加上鸭肉或牛肉,配上一些生菜。吃几口就后悔了,肉量大,而且牛肉是7份熟的(我们一般不敢吃5分的,血淋淋的,怪吓人的)。咬得下巴都发酸。鸭肉好一些,但是量也太大。那起筋的土豆泥更是难咽,可能加入奶酪,可以拉丝。似乎一半在食管一半还在外面。吃一半就吃不下,实在浪费,白花37欧元。</p> <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位于巴黎市北部,是海拔129米的小山丘,当然这儿也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其实蒙马特高地只是相对于巴黎市区来说相对高度高一些而已,最早这儿只是一个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才被划入巴黎市区,成为了巴黎一个区。</p><p class="ql-block">蒙马特高地是巴黎最为浪漫的一处,也是最具巴黎原生味道的地段,这儿有着类似我国的小商品街,有着最负盛名的红磨坊,街头充斥着文艺青年的艺术气息——歌声、舞蹈、酒吧,而房屋上的涂鸦更是巴黎艺术气息的浮现。尤其是高地的山顶还有着著名的白色圣心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当要上蒙马特高地时,要徒步经过一黑人居住区,一路上许多黑人坐着或站着盯着我们,心理有点忐忑,当回程时,我们刻意避开原来的线路。(因为在巴黎地铁,屡次目睹一些“老黑”逆向冲撞检票口或者直接跨过围栏,逃票现象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站在高地上向下俯视,可以看到巴黎城区的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巴士底狱遗址”,那里建有一个广场,就叫巴士底广场,而旁边塞纳河上有一座协和桥,桥上的石头都是当时从“巴士底狱”上拆下来铺在上面的。</p><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中心地方有一座纪念法国“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高52米,圆柱体形状,法国人称之为“7月圆柱”。而在这个圆柱的顶端,则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p><p class="ql-block">在遗址的前方还立着一块牌子,上面用法语写着:“大家来这里跳舞吧!”。这大概就是法国人的浪漫,就算是法国大革命,也经常被诗人打上“浪漫”的标签。先驱的鲜血都是粉色的,生命的消逝就像玫瑰的绽放。法国人希望用这样的“浪漫”的方式来让后人记住:这样的一场大革命对于法国的意义。法国人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这一天定为法国的国庆日,也就是7月14日。</p> <p class="ql-block">从巴士底广场,往西方向行走400米,便来到“孚日广场”</p><p class="ql-block">17世纪,亨利四世决定在玛莱区建造一处广场用于庆典和民众联欢,1605年选址在亨利二世大宅的地基上奠基,广场在他被暗杀两年后的1612年才竣工。就被命名为“皇家广场(Place Royale)”,开幕式的庆典就是路易十三的妹妹伊丽莎白公主下嫁给西班牙王储。</p><p class="ql-block">孚日广场是巴黎第一座经过都巿规划的公共空间,但其修建的时间远在巴黎现代化计划之前。1605年,享利四世(King HenryIV)把这里改建为巴黎贵族的豪宅。之后的二百年间,在孚日广场周边兴建了许多”大宅”。人际关系,爱欲情仇,在一个又一个的府邸中穿梭,在广场上相互交错,而这里也是许多贵族挑剑决斗的场地。</p><p class="ql-block">1800年,革命政府为了感谢第一个缴清中央税赋的省区,因而将公园改名为”孚日”。</p><p class="ql-block">绿草如茵的广场中央矗立有三叠式喷泉和路易十三的雕像,四周共有36幢路易十三风格的砖石公寓楼,每组9幢,风格和建筑方式、材料完全一致。只有南北两边的中心略有不同,底层由三个圆拱组成,方便马车进出。</p> <p class="ql-block">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人物雨果的故居位于巴黎市中心孚日广场6号,他从1832年至1848年间居住于此,并在这里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著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902年,在其百年诞辰之际,巴黎市政将这间公寓改建为雨果博物馆,其中保留了大量雨果生前使用过的家具,以及他的创作和收藏,成为雨果一生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周围尽是高级的画廊与艺术品专卖店,咖啡香与音乐声彷佛将时间冻结在十九世纪,这里绝少观光客与喧嚣,但依然是最巴黎的巴黎。</p><p class="ql-block">巴黎的艺术之城不是浪得虚名。</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晚上,我们来到巴黎圣叙尔比斯教堂,观看演出,教会合唱团演唱莫扎特《安魂曲》,乐队是小编制的,合唱团大多是老人,可以看出是业余合唱团,领唱是专业人士。所以,没有能听到气势恢宏的安魂曲,主唱不错,耳熟能详的旋律,优美动听。</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时期,巴黎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伊尔岗河一分为二,形成了巴黎市中心的两个主要岛屿——圣路易岛和皮小岛。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以伊尔岗河为中轴线,两岸兴建了大量的教堂、修道院和城堡。其中,巴黎圣母院成为了当时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当时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巴黎的中世纪建筑风格以哥特式建筑为主导。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高耸的尖顶,以表达上帝的尊贵和荣耀。圣母院作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其飞扶壁、玫瑰花窗和细腻的雕刻都展现了中世纪建筑师的无可比拟的创造力和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巴黎真美丽。</p> <p class="ql-block">短短3天,还有许多地方未访,依依不舍地离开巴黎。倘若有机会,还会再次到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