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至20日,我受傅清杨会长邀请参加了开国军人后代红色之旅《贵州行》。组委会活动是从14号开始,我因为想去一些组委会没有组织去看的地方去看看,所以提前了两天出发。我12号一大早就乘7:10的飞机,快马加鞭赶到贵阳,又转乘动车去遵义,11点以前就到达了遵义了,现代化的交通真是很神速的,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9.12-CZ3618(广州公司)737-800型-机号B1780-广州-贵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了争取时间,一下飞机就打的前往贵阳北站,路上也要将近一个小时。到站现买了最早一趟能上车的车票,看!我要乘座的动车来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溪大学城开往遵义C5856次列车长文雪琴,热情应邀和我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路跨越乌江(贵阳地区与遵义地区交界处)远处为乌江镇</h3> 我自己增加想去的地方,第一个是海龙屯,这是贵州省唯一的一个世界遗产地。第二个就是娄山关,第三个就是当年红军强渡乌江的茶山关渡口。这两个地方,都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我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出来之前,我做足了功课,把所需的资料都记录了下来。 一出火车站,我就去找的士,询问谁能拉我去海龙屯。海龙屯位于遵义市的西北面大约20来公里,不是很远。和的士司机商量好行程后,就先拉我去我在网上预定好的酒店(位于遵义会议会址附近),放下行李以后再去海龙屯。我原想让司机跟我一块儿去游海龙屯,费用我出,没想到那个司机脑袋不开窍,他还想利用这点时间再去拉客人,就约定等我转完后给他打电话,他再来接我。 我们现在这个年纪还是有点好处的,全国各景点基本上都不用买门票。进入景区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民族风俗旅游小镇。我先找了一个农家小饭庄吃午饭,当我向她询问找导游的事后,她立刻热情的帮我找了一个导游。他们原来都是海龙屯村的村民,因为海龙屯成为世界遗产后把他们都迁了出来。这个导游就是原来他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当过兵,我一听是当过兵,就很痛快的答应了。 刘远光-海龙屯义务管理员.导游(原当地村支书)年龄比我还大一岁。攀登海龙屯,把我累的够呛,可是他一点事都没有,我问他一天爬过几次,他说最多一次一天爬了3趟。他说,海龙屯成为世界遗产后,整个海龙屯景区的规划路线,都是他亲自参与搞的,所以对海龙屯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带我走最佳路线,把所有该看的都能看到。他当我的导游,也是我的福气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龙屯(无人机拍摄) 刘远光-海龙屯义务管理员兼职导游(原当地村支书)提供</h3>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在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千米。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该遗址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1982年,海龙屯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海龙屯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7月4日,海龙屯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r> <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区小火车。景区大门离海龙屯还有七八公里,所以为了赚钱,设立了这个小火车似的汽车,如果你自己走路,那要个把小时呢。坐这个车老人就不免费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区小火车的终点站,从这里开始就要爬山,背景那个山包包就是海龙屯要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山入口处的地名石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山入口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关-铜柱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铜柱关内的岔道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城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关-铁柱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十六步天梯飞虎关(海拔1172米)该天梯非常有特色,第一,狭窄人不可能多,第二,每一阶梯高约六七十公分,让你上去很吃力。说如果上面有人防守,以逸待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下面的人很难攻上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虎大道。这是一条通往山上的密道,原来已被历史尘埃掩埋,后被发现,又重新挖了出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龙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龙关。我爬到这里时,已经体力已经快到极限了,冒虚汗脑袋都发晕了。但歇了十几分钟后又恢复了状态,因为活动开了,感觉到又很轻松了。看来我的体质素质还是不错的,只是很久没有这样爬山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龙关后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龙关左侧下的杀人沟,破关后被杀的人全部扔下这条深沟。导游说有上万人,我有点儿不太相信。就这么点儿大的山头,能有这么多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龙关向北远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天关前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天关前风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天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天关里面和飞凤关(右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凤关前门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凤关原是个大堂建筑已损坏,该处就是海龙屯的建筑物最高点了,海拔1232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凤关大堂侧面墙的严禁碑,也就是土司当时立下的各种规矩(法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凤关后面</h3> 海龙屯背后,有一个强劲的家族——杨氏家族。公元876年,播州被南诏占领,山西太原人杨端应诏入播,把播州从南诏的手中夺回。但是很快唐朝灭亡,杨端于是留在播州,开始了杨氏家族在播州的世袭统治。从杨端开始,一直到杨应龙,整整27代,一共30位杨氏族人担任过播州土司。海龙屯的始建者是杨家第十五世主杨文,到第三十世土司杨应龙时进行了大规模重建,海龙屯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于1257年始建,是在宋蒙战争的第二阶段(1251-1259),蒙军突破长江、占据云南(1253),南宋朝廷与地方土官联合修建的抗蒙山城,因此是一个国家防御工程。从宋朝到明朝,杨氏反叛朝廷。公元1600年,24万明军围攻海龙屯,从农历四月一直到六月初六,历时48天,海龙屯才被攻陷。土司杨应龙上吊自杀,海龙屯毁于一炬。<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土司军队的士兵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土司军队的士兵服</h3> 参观完后,我给的士司机打电话,他如约来接我返回遵义。如果他违约不来,那我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了,那个地方交通实在是不方便。晚上,我发现酒店旁边有个修脚的门店,就在那里舒舒服服的泡了泡脚,解除了一天的疲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己在网上定的酒店</h3> 2023年9月13日,天还没亮我就醒了。既然醒了,就起来吧,趁早赶路。我今天主要目标就是红花岗,凤凰山,红军烈士墓和遵义会议会址。老天爷也不给力,还下着点儿小雨,没办法,先去看看再说吧。从我住的酒店到那儿去,大约要2公里左右,路边儿有很多的小吃店,店主们正忙忙碌碌的做准备。我看有一个店还行,就问他现在可以吃了吗?他说行,那就在这儿吃了吧!吃完了天也就有点儿蒙蒙亮了。等到了烈士墓园前的广场时,天基本亮了,可以照相了。看来还是得早点儿来,还真是没有什么人。赶快就趁机打卡照相了,时间也刚6点40分(照片上都有时间显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前广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正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物保护标牌</h3> 因为到的比较早,还没有开门,我就从旁边儿一个缺口钻了进去。上山台阶一共有12组316阶,完了前面又是一封死了的个大铁门挡住了,右侧有一条路通向,从山下盘旋上升到红军烈士陵园的侧门的行车路。游客只能从这个侧门进入到烈士陵园,我找了一个可以钻进去的地方钻了进去。只见里面基本上没有人,只有几个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在工作。这时,一个保安走了过来,我连忙向他说,我是从外地来的老红军的后代,当年父亲在这里打过仗,特地前来拜访,能否照顾一下?他看了看我后,也就没有继续赶我了,我赶快抓紧时间,打卡照相。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烈士纪念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塔红军雕像(左前角)是老红军形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塔红军雕像(左后角)是赤卫队员形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塔红军雕像(右后角)是女红军形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塔红军雕像(右前角)是一个青年红军形象</h3> 在陵园顶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造型设计新颖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镌刻贴金。整个碑高30米,下宽6米见方,预宽2米见方。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该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圆环外壁上镶嵌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这一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鲜血换来的,他们虽死犹荣,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大圆环还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头像用紫色花岗岩石雕凿而成,东南侧为老红军形象,西南侧是一个青年红军形象,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小龙山上,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冈、老鸦山遥遥相望。红军山的台阶一共有316级,分为12组。第1组由3级台阶组成,象征着遵义会议召开时间为3天。第2组到11组,每组台阶为28级,象征着1921到1949年经历了28年取得革命胜...这座陵园修建于1958年,陵园内安葬着1935年红军长征时在遵义牺牲的红军将士,有邓萍墓、红军坟、钟纬剑烈士雕像、红军英烈墙等。<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纪念碑北面的小山坡上,是“邓萍烈士之墓”。1935年2月,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在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期间牺牲。邓萍牺牲时年仅27岁。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很关心寻找邓萍同志遗体埋葬处这件事,最后找到了埋葬处,辨认了遗体,于1959年在遵义红军山上建成墓室,邓萍遗骸迁葬于此。1985年,邓萍墓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邓萍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9年,邓萍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br> 在墓的东边有一石刻像,再现了邓萍烈士中弹后倒在张爱萍怀中的情景。遵义战役中在攻打老城前就在红花岗观察地形时11团政委张爱萍在左.邓萍居中.11团参谋长蓝国清在右.邓不幸中弹牺牲在张怀中。 在陵园内,有一座红军卫生员墓,群众称为 “红军坟”,来这里缅怀先烈的人们,总要燃点香火,久久肃立在墓碑前,表达对红军烈士的深切怀念。在“红军坟”前还立着一尊卫生员给一个骨瘦如柴的病童喂药的铜像,铜像上挂满了群众缅怀他的红绸。这座铜像的原型,就是红军卫生员龙思泉。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有位年轻的红军卫生员为老百姓治病,待百姓如亲人,后在桑木桠一带被敌人杀害。当地的乡亲满怀悲痛掩埋了他的遗体,因不知他的姓名,便在墓碑上刻上了“红军坟”三个字。1954年3月,遵义政府将桑木桠“红军坟”迁入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当时称为“红军烈士公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红军英烈墙。1953年,遵义市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将当年在遵义战役期间红花冈、老鸦山等战场遗址找到的无名烈士遗骸陆续迁至山上,现存放于红军烈士陵园的“青松堂”。同时,把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从桑木桠也移到小龙山。从此,遵义人民就把小龙山改称“红军山”。在邓萍烈士墓东侧,2004年又依山建起一排“红军英烈墙”,由“英名墙”和“无名墙”两个部分组成。青草石墙面上镌刻着红军转战川、黔、滇边时牺牲的三千余名指战员的姓名、籍贯、年龄。</h3><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英烈墙,右侧树下就是邓平牺牲在张爱萍怀中的雕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冈战壕(左下)、老鸦山(右)遥遥相望。</h3>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前临湘江河,后靠凤凰山,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冈、老鸦山遥遥相望。老鸦山与红花冈地处遵义城南,逶迤连绵。这里也是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打响“遵义战役”的主要战斗遗址,1935年2月,著名的红花冈、老鸦山战斗正是发生在此。红花冈、老鸦山战斗残酷激烈,红十团团长张宗逊身受重伤,参谋长钟纬剑不幸壮烈牺牲。<br> 拜访完烈士陵园后,还不到7点半,还没到开放时间,热心的保安打开了一个小门让我出去。我就沿着上山的步行道,前往凤凰山顶的凤凰楼,想到楼上去看遵义市的全景。遵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市中心的湘江河畔,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为 1206公顷,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其中最高主峰凤凰山海拔1057米,最低海拔810米,相对高差247米。公园原为凤凰山纪念林区,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其中。自1952年开始植树造林,逐步发展为森林公园。1984年动工建设凤凰山公园,1994年改建为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2001年11月获批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上有专门供市民健身的高等级宽阔的步行道(可行车,但不让),可以通往各个地方。从烈士陵园到凤凰楼大约2公里左右,需要半个多小时。<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凰楼门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凰楼</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到了凤凰楼后,还没到开放时间,大门紧闭,进不去,只好在周围转转,只见山上有不少晨练的老人。好不容易等到工作人员来了,但是上楼还要买票,所以只有我一个人上去了(乘电梯)。</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我早上天不亮起来出发时还有点儿小雨,后来慢慢就停了。现在到楼顶上一看不是很理想,但是还不影响照相,到下午就阳光灿烂了,但是我也没有时间再爬一次凤凰山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西北方向看,遵义老城区景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东北方向看,遵义新城区景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西南方向看,遵义新城区景观。</h3> 向西看。前面就是二渡赤水时遵义战役的主战场老鸦山和红花岗。中间下方靠近山体的那个大型建筑是凤凰山文化广场,伟大转折演绎综合体,说白了就是一个演出大厅,专门进行歌颂遵义会议伟大历史转折的演出。 在凤凰楼上打完卡以后,我就直奔遵义会议会址了,距离也不远,不到2公里,9点多一点就到了。本来组委会活动也有到这里来参观的项目,但是我考虑到时人多,乱糟糟的不好打卡,所以就提前来先打卡了。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子尹路96号,会址房屋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物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主整栋主楼道面阔25.19米,通进深17.01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建筑面积428.48平方米。遵义会议会议室在二楼(一楼作战室的楼上),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面积27平方米。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壁柜上有一面穿衣镜。屋子正中是长方桌,四周围有一圈木边藤心折叠靠背椅,桌下有一只古老的木炭火盆。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住二楼,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住一楼,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设在一楼。会址主楼各室的墙壁上有许多墨写的红军标语,大多是红军再占遵义时,驻扎在楼内的红三军团战士写的。红军离开遵义后,泥水工人用石灰加以覆盖,使这些标语得以保存。解放后,经过清理,字迹还清晰,经恢复原状后,镶嵌在各室原位上。跨院在主楼的南面,是柏辉章未建主楼前的老屋。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司令部的警卫人员、机要人员在这里办公和住宿。红军总司令部与一、三、五、九军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江西苏区中共分局的往来无线电在这里发出接收。跨院是黔北民居四合院风格的建筑,坐东向西,由东屋、北屋、南屋、西屋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34平方米。东屋是跨院的主屋,面阔五间,深四间遵义会议期间,总司令部机要科办公室和科长毛庭芳住室在这里。北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二屋,小明间与主楼(会址)天井相通。南屋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二屋。遵义会议期间,机要科工作人员住此屋。西屋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屋。遵义会议期间,机要科工作人员住此屋。主楼和跨院之间伸出一船形的楼房,原是柏家制作酱料及收晒豆子的晒房,遵义会议期间是红军总司令部厨房。一局事务长姚国民、警卫班长潘开文等住厨房楼上。以上展室长期以来作为原状陈列,向观众开放。 1983年6月25日,我在部队执行国防科委,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一级火箭脱落地区地形空中观察任务时,来过一趟遵义会议纪念馆,这是当时照的照片,那时候这地方可没有现在这么繁华,要不是有人带,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偏僻的地方。也没有人来参观。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当时整个遵义并没有什么绿化带,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我就是直接爬山,上到电视塔跟前去看风景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是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正门,这条路已不允许车辆通行了,左边新建了一个带安检的观光入口大门。现在到里面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我是临时来的,也不会预约。我就跟工作人员说,我父亲是老红军当年参加过遵义战役。我是从外地来的,能否照顾一下?他们看我一个老头儿,不像是骗他们的,也就放我进去了。</h3> 40年后,再次拜访革命圣地留念。我照这张相的时间窗口非常好。高峰期刚过,又来了一阵暴雨,我已经参观完走了,见状立即又冲了进来,刚照完这张相,仅几秒钟人又陆陆续续的出现了,真是天助我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背面一楼房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背面一楼房间,当年彭雪枫住的房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背面一楼房间,当年的参谋人员,孔石泉、黄鹄(鼓)显、吕继熙、王辉、黄功发,谢汉初,罗舜初,曾美,的住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背面一楼房间,作战室。顶上二楼就是遵义会议会址。现已不对外开放,无法参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内堂之后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景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内小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外院过道,对敌人的无线电进行侦听,获取情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院外院房间,中国电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通信光辉足迹展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院外院房间,红军总司令部机要科驻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后外院厨房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会址前的小广场,身后是个大广场。中间远处那排房子就是现在的带安检的入口。出口处在新建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后侧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址后边儿现在是一个大广场,新建了一个全国最大、资料最全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在里边转一天都转不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从红军长征纪念馆回看遵义会议会址场景</h3>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总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57平方米,展室面积6083平方米。<br>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 》,1964年11月,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 截至2008年11月28日,该馆馆藏文物1551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 截至2019年5月14日,遵义会议纪念馆新征集到2000多件革命文物及历史资料,纪念馆收藏的革命文物中,有11件国家一级文物及30件国家二、三级文物。<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馆中的军事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战绩统计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前敌我太势要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党中央,军委纵队进入扎西地区路线及宿营时间示意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要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要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要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要图</h3> 纪念馆里面的内容很多,从红军的初创开始,一直到完成长征的整个过程的所有历史情况,资料介绍,图文并茂。走到里面,如同进入到了历史的长河,是最好的革命历史教育场地。连同周边的当年革命者活动遗迹,再加上现代配套的商业街。组成了一个红色的教育旅游基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后面),与遵义会议会址内的陈列馆隔街相对,原系国民党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公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与遵义会议会址毗邻。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实际上是一个天主教堂,这个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主要建筑有经堂和学堂两部分,四周修有围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云当年的驻地和纪念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馆旁的午餐,有生意了,你看后面老板娘笑的多开心。</h3> 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后,我回到酒店等候傅清杨会长的消息。下一步,我们准备去茶山关,我父亲当年抢渡乌江的战场看看。1935年1月2日至3日,中央红军在贵州省余庆县回龙场渡口,红一军团1师击溃黔军万式炯部第8团两个营渡过乌江。瓮安县江界河渡口,红一军团2师4团击溃黔军侯之担部1,3,6团,强渡乌江。遵义县茶山关渡口,红三军团5师13团击溃黔军侯之担部5团强渡乌江。红军经过英勇奋战,全线突破国民党黔军东自回龙场、西至茶山关200余里的乌江防线,共击溃黔军6个团,歼俘敌人500余名,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当时我父亲任5师的前锋13团特派员。因为是广西佬,水性好,亲自带领突击队冒着冬天冰冷的江水,从岩坑渡口(桃子台)武装强行游泳渡过乌江。突破了黔军的防御,进入黔北地区。乌江战役成为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较大胜利,大大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壮大了红军的军威。 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贵州仁怀红渡王子集团赞助。我们的行程都由他们来保障。当我接到通知后,就赶往组委会所住的酒店和他们会合。红渡王子集团总监冯漂亲自驾车带我们几个人前往茶山关。 茶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的乌江北岸,距尚嵇集镇约6公里,关下渡口称茶山渡,是遵义通往开州(今开阳)、贵阳的要津。茶山渡逆江而上约八公里,是桃子台渡口,顺流而下约三公里,是楠木渡渡口。 茶山关关口高出江面300余米,渡口两岸高山壁立、悬岩耸峙,此处乌江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因此被历代兵家称为“险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山关古渡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此处下去,到底就是乌江,江被树木遮蔽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山关红军抢</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渡乌江战斗遗址标志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抢渡乌江战斗情况简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名碑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纪念园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上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左起:本人,傅清杨会长四十三军后代,南小兵,红二十五军后代,红渡王子集团总监冯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观景台景观,方向向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观景台景观,方向向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观景台仅可见到的乌江江面,其它部位都叫山和树给挡住了。茶山关是乌江最险要的一段江面,从我们所在这个位置角度,看不出它的险境,只见山不见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观景台景观,方向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观景台景观,方向向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别茶山关后,我们就返回遵义。因为明天是大部队报到的日子,所以我们就直接入住报到的酒店了。</h3> 第二天是9月14日。我和第四野战军联谊会会长,空军首任司令刘亚楼上将的儿子刘煜滨夫妇,红25军后代南小兵,趁着今天大部队报到还没来的空隙,专程前往娄山关。由于刘煜滨的人脉关系很广,在娄山关已有人给他安排好了导游车辆。我也有幸沾光,开始了新一天的红色之旅。 从我们住的酒店到娄山关景区,大约50公里左右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国内的大多数景区都在离景区老远的地方设立服务区。然后转乘服务区的车辆才能进入景区。说好听的是为了环保和便于管理,但也不可否认是否因为市场经济的因素呢,哪还是有的嘛。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 1935年2月25日。在毛主席指挥下,红军二渡赤水。红13团作为前锋受命攻占娄山关。团长彭雪峰拿着记录下来的毛主席亲自签署的电报命令给我父亲看,然后让我父亲带领三营先行,抢先抢占娄山关。没想到出师不利,刚一接火3营长陈新民就负重伤,随后黄教导员又不幸牺牲。红三军团史第348页中记载:在该营帮助工作的团特派员欧致富挺身而出,指挥第9连继续攻击,第7、第8连和重机枪连,也以全部火力压制敌人,终于攻占了娄山关口两侧的制高点-点灯山(应为点金山)和大小尖山,占领了娄山关口。史书上说娄山关战斗是遵义战役关键性的一仗,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我父亲也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公路最高点海拔1337米。右边是从北边过来上山的路,从这个地方开始,往左是向南去遵义的方向并开始下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国道路边的毛主席诗词碑是一块刻着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手迹的石碑,全长25米,通高13.55米,碑南北侧建护墙,栽植松柏。</h3> 娄山关三个字是2018.11.27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现在是标志性的打卡点。左起冯漂,刘夫人,刘煜滨,南小兵,欧阳建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战斗简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口处小尖山的遵义战役红军烈士纪念碑。南小兵,刘煜滨,欧阳建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关上向南远眺遵义方向</h3> 小尖山战壕遗址。左起冯漂,刘夫人,刘煜滨,南小兵,欧阳建中。我们脚下的坑,就是战壕现在仅保存了这一点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尖山战壕遗址,背景是东面大尖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过索道桥回望西面小尖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尖山红军战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回望西面小尖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尖山红军战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百仗梯下山。当年黔军为了防御红军,将树木全部砍光,这是解放后重新植树造林,现成为纪念林,前面带路的是导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古碑。原在公路边现保护性移至此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古碑介绍:娄山古碑源于周西成主政贵州期间,修筑了第一条贯穿川黔两省经过娄山关的公路。道路修好以后,周西成的属僚黄道彬在此书写“娄山关”三个大字,并立此碑。(1932年,时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的黄丕谟(黄道彬)题书"娄山关"三个草书大字錾碑立于川黔公路遵义与桐梓两县交界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大尖山南麓),从百仗梯下来就到此处,方向为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列馆北北侧山景,左为大尖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列馆西侧山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列馆中心雕塑,脚下是娄山关地形沙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地形沙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地形简介</h3> 当年参加娄山关战斗的老红军回忆娄山关战斗。右上王平时任红三军团11团政治部主任、11团政治委员。右中谢振华,时任14团政治委员,12团二营教导员。左下是我父亲欧致富时任13团特派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情况介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当年参战老红军父亲相片前留影,右上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参战老红军纪念墙(部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以南黑神庙(当年红12团与黔军主战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神庙西侧山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神庙东侧山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神庙之战红12团政委钟赤兵成为独腿将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娄山关以南黑神庙远景</h3> 在11点多点时,我们的参观告一段落。刘会长建议我们去一趟苟坝会议会址看看。为了赶时间,他推掉了当地的关系户准备的午餐,我们就前往苟坝方向奔去,路上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开娄山关前往苟坝会议会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途经鸭溪镇,我们在此地简单的吃了顿牛肉粉当午饭。这个地方也号称是米粉之乡,也是当年遵义战役时的战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会址标牌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会址简介</h3> 苟 坝 会 议 会 址<br><br>苟坝会议会址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播州区城区50公里,遵义市区65公里。<br><br>苟坝是一块三面高山环绕的坝子,坝子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东北西面山峰林立,其主峰马鬃岭海拔1200余米。苟坝独特的地形非常有利于红军隐蔽,躲避敌机轰炸,为红军驻军提供了便利条件。<br><br>苟坝会议会址还保留着原来的黔北民居风格,青瓦片、雕花窗、白粉墙,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着曾经的峥嵘岁月。1935年3月中央红军抵达苟坝,于3月10日起召开会议。<br><br>苟坝会议是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会议主要议题是要不要按照红一军团建议,放弃追剿驻扎在仁怀坛厂的国民党周浑元纵队,攻打打鼓新场(今毕节市金沙县县城,距苟坝约五十公里),以拓展川滇黔边根据地基础,对中央红军进行物资补给。<br><br>苟坝会议从1935年的3月10日早晨一直开到深夜,争论相当激烈,会上除毛泽东以外,与会领导一致赞同进攻打鼓新场。<br><br>当时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的理由有三个:一是打鼓新场的地形呈袋状,不利于红军展开,一旦攻击受挫,形成胶着,容易被合围;二是蒋介石在周边地区调集重兵,并根据红军的动向正迅速向打鼓新场地区聚集,红军贸然进攻,将面对国民党在黔的全部部队;三是中央红军在如此窄小的战略空间过久滞留,不能尽早跳出蒋介石在黔北地区设计的大包围圈。<br><br>毛泽东的分析虽然透彻,但并未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同,最后,会议用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进攻打鼓新场的军事决议,并明确由周恩来负责起草作战命令,于第二天清晨下发到各军团部,中午之前展开对打鼓新场的攻击。<br><br>会后,毛泽东回到自己住所,依然十分担忧红军的前途和命运,于是尽管已是深夜,仍手提马灯,走了近两公里山路,冒着严寒去长五间找周恩来,希望周恩来暂缓下发作战命令。<br><br>毛泽东找到周恩来后,通过再一次详尽分析,说服了周恩来。接着他们又找到朱德一起商议,朱德也表示赞同。同时,红军截获的敌方密报,也确认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黔军、湘军正从四面八方向打鼓新场集结。<br><br>在形成了一致意见后,3月11日,张闻天召开会议,紧急撤销了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同时为建立一个高效、精干的军事指挥机构,3月12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亦称“三人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为三渡、四渡赤水的顺利实施和长征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br><br>苟坝会议会址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首批10个“最美红军村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r><br>景区内重要景点有苟坝会议陈列馆、毛泽东住地、毛泽东小道、长五间(周恩来、朱德住地)、红军医院(黑神庙),红军标语馆、中华苏维埃银行、马鬃岭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等。<br><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会址院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会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期间毛主席的住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会址全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苟坝会议会址的车和司机红渡王子酒集团总监冯漂,刘夫人,刘煜滨,南小兵,欧阳建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景区导游图。苟坝旅游景区非常大,东西长有十几公里,风景非常美丽。是当地作为最美农村建设的标杆。沿途有很多的纪念场馆和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光在景区内寻找苟坝会议会址,就费了不少周折,走了许多的冤枉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苟坝会议会址陈列馆简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列馆里的资料</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1935年3月10日这天夜晚,春雨仍然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毛泽东回到自己的住所,非常担忧红军的前途和命运,他在马灯微弱灯光的照耀下,沿着小道,和警卫员陈昌奉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将近两公里去找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拍板者周恩来。1959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七中全会上,以“工作方法”为题发表讲话,清楚地回忆了苟坝会议召开时,他坚持真理的情景。1972 年,周恩来再次谈到这件事时曾说道: “毛主席半夜提马灯又到我那里来,叫我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 还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一早再开会,把大家说服了 ”。这次说服工作,挽救了党和红军于危难之中。大家后期亲切地把毛泽东提着马灯走过的这条小道称为“毛泽东小道”,也称为“真理小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恩来住处高高耸立的马灯雕塑。标志着是毛泽东照亮指引了红军前进的道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苟坝会议陈列馆位置,远眺苟坝会议会址全景。</h3> 上集到此结束,以上内容都是我们大部队活动前的小KS。 现在很多人对红军特派员这个职务相当陌生,在此做个简单介绍。红军特派员相当于现代组织中的高级监察或情报官员。,最高领导人是邓发。邓发任红军总司令部政治保卫处处长、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领导中央红军政治保卫工作。邓发广东云浮人,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任过广州市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民众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等,在重庆谈判返回延安时,与博古、叶挺、黄齐生等人乘坐的飞机在山西的黑茶山失事而遇难。<br><br>红军特派员是上级派来负责或解决特定事情的特殊职务,通常由对革命赤胆忠心的骨干担任。他们肩负着首脑机关交办的特殊任务,如抓俘虏、防奸特、安排宿营警戒、会议安保等。特派员在红军中具有特殊的权力和地位(有生杀大权,特殊情况下可以先斩后奏),负责侦破企图或已混入红军的奸特,确保部队的安全和保密工作。<br><br>红军特派员的职责<br>情报保卫:特派员负责抓俘虏、审俘虏,为部队行军打仗刺探、判断、运用国民党情报,为领导决策提供部队和社会的政治情况。<br>宿营警戒:特派员具体安排和督促宿营警戒,确保及时发现敌军和敌特侦察、突袭、破坏,掩护各部休整。<br>会议安保:特派员负责安排和督查重要会议的外围警戒任务,确保会议的安全进行。<br>思想教育:特派员配合政委或亲自担纲做好指战员思想工作,确保他们执行政策、服从命令,完成各项既定或临时性任务。<br>前线作战:特派员负责组织敢死队、突击队等重要任务,确保前线作战的顺利进行。一个师的特派员,其级别至少相当于副团长,但是不高于副师长。一个团的特派员,不低于副营长,不高于副团长(我父亲说过,长征时他还有马骑)。一个营的特派员,不低于副连长,不高于副营长。<br>红军特派员的背景信息<br>红军特派员的出现与大革命失败后的安保需要密切相关。1927年,中共在中央军事部下面成立了第一个情报保卫组织——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随后成立了特别委员会,下设中央特科,这些组织为红军特派员的设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