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p><p class="ql-block">初冬的暖风携着霜华,掠过山川,从不同方向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它带来了甘露,同时也带来了芬芳。今天,来自安仁不同地方的学子在此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个璀璨时刻——我们心爱的《春草》文学社迎来了它的一周岁生日!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心中激荡的不仅仅是庆祝的喜悦,更是对过往岁月深沉的敬意与对未来无限可能的热切期盼。今天,让我们以笔为舟,以梦为帆,一同遨游在文学的海洋,探寻那些让心灵震颤、思想深邃的宝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让一群怀揣梦想、热爱文字的人走到了一起?又是什么魔法,让我们的文学社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初心,熠熠生辉?答案很简单,却又很深刻——那就是大家挚爱的文学,是这股穿越时空、直击心灵的力量,它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映射出这个时代最真实、最动人的风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春草》文学社,我不得不向大家提起两个人:一个是知识渊博的寒冰先生,他是文学社的创始人;另一个是爱生若子的李慧林书记,他是新《春草》文学社的发起人和创立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知名校友寒冰先生在母校就读时热爱读书,喜欢写作,读高二时萌发了一个文学梦并创办了“春草”文学社。那年代,在他的带领下几乎每个班都涌现了一批文艺爱好者,有“诗人”,有“散文家”,有“小说家”,有“书画家”等等。那时的《春草》文学社仅办了6期。《春草》虽然停刊了,但“春草”的种子已经在一代代三中人心里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如获“鲁迅文学奖”的谭旭东先生,乡土大散文家“北刘南谢”中的谢宗玉先生等,均深受其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我们李慧林书记与寒冰先生偶遇,这两个酷爱文学的才子聚到一起,我想他们谈论的肯定离不开文学话题,最后他们共同表达了复刊《春草》这个愿景。于是乎,寒冰先生当场挥笔泼墨,为《春草》社题名,我们李书记也是雷厉风行,回来就着手《春草》文学社复刊工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不,一晃就是一春秋,随着文学社的成长,同学们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抒发,更开始关注社会、反思时代。如2310班唐紫萱的《青年需创作未来》探讨了当代青少年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未来;毕业学子刘灏杰的《毕业与重逢,时光的馈赠》让我们看到了毕业不是结束重逢不是终点这个人生主题;2306班的侯佩佳的《追光之态 勇登青云》使我们看到了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形象……这些作品,如同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多面性,激发了读者深刻的思考。正如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文学社的每一份创作,却都是对我们胸怀的一次拓宽,对人性深度的一次挖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曾言:“文学是思想的田野,在这片田野上,我们种植并收获思想。”在过去一年的时光里,文学社不仅见证了每一位成员的成长,更成为了我们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舞台。我们在这里播种理想,浇灌热情,最终收获的,是更加坚韧不拔的信念,是对文学无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上,让我们携手并进,继续在文学的海洋中航行,不畏风浪,不惧挑战。因为,我们深知,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文学的力量永远璀璨,它不仅能够照亮个人的灵魂,更能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春草》文学社,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愿我们在这片沃土上,继续播种梦想,收获希望,共创辉煌!</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李昌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11.13</p> 视频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