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阳小庐”的情愫——纪念许行彬诞辰150周年

耕夫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海宁周王庙,是许行彬先生的同乡晚辈,可比他晚生了80年。</p><p class="ql-block"> 40多年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说有台湾同胞为乡贤前辈许行彬洗冤的呼吁,便立刻联系上统战部的同事,主动要求承担寻找证据材料的重任。有人问我:“这活儿干好了没功劳,干差了就是罪过,这么不讨巧的活儿你也愿意干?”我回答他:“因为我是新闻记者,也是庙桥头人。许行彬是我的乡贤前辈,他走过的桑梓路我也走过,他踏过的庙头桥我也踏过!”</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庙桥头”。)</p><p class="ql-block"> 周王庙是因为有一幢“周王庙”而得名的,那时叫“周镇公社”,沿洛溪河岸的东西街道,乡民们都唤“庙桥头”、“庙头”。许行彬的故居“高阳小庐”在中街,紧按着庙桥,而我家在西街,中间只隔着一个当弄和一条稍微大一点的路,也就相距几百步路吧!</p><p class="ql-block">​ 我8岁上学,小学堂就设在“周王庙”后边的回字型厢房里,东边是许行彬家的大花园,学校的东围墙就紧按着花园。后来,学校在围墙北侧开了一个小门,我们上体育课、课外活动就在花园里举行。我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木,我们常在花树间穿行着游戏,唱歌,那首《两只老虎》就是在这儿学唱的,我在花园的草地上第一次戴上红领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稍大,我学会了游泳。“高阳小庐”东侧有个小河叫“花园浜”,常年不干涸,水生动物特多。有一天,我和姐姐弟弟在花园浜捕鳅摸蚌,摸螺蛳,收获颇多,自己吃不完,早上在街头上叫卖。</p><p class="ql-block">​ 课余和假日,我常和小伙伴进入“高阳小庐”玩耍。“高阳小庐”原为三进排屋,第一进沿街和第二进楼房,已经辟为公社办公区,第三进是三层楼房,底下是个大厅,只摆着一张乒乓球桌,显得空荡荡的;上面两层是干部宿舍。大厅的西北角有个小门,出门就是大花园了。我和小伙伴常在此逗留,爬假山,爬树,捉迷藏,假日里约了小伙伴在大厅里学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  花园的东南方有个六角亭子,亭子中间是五色玻璃花窗,外边又有“美人靠”围着。亭子很大,有一回我们班级在这儿活动,二十多人围在亭子里也能舒展开来。</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一个人在这儿呆着,坐在亭子里做作业,背诵课文。</p> <p class="ql-block">​ 妈妈有个闺蜜,我们叫她“珊毛大大”,夫妻俩都是公社干部,住在高阳小庐的楼上。念初中的时候,我常随妈妈到高阳小庐去探望,一直沿续到七十年代末,我记得,在这儿我第一次看上了电视剧。后来结婚生子了,我多次携妻儿来高阳小庐做客。</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周王庙原有30亩田地,土改前,我奶奶将其送给了板桥头的农家。合作化时,板桥头人给了我家一小块自留地,妈妈在上面种上蔬菜、棉花,让我们一家度过了饥荒岁月。后来得知,这块地连同以前的30亩田地,均是许行彬的产业。我想,我小时候是得到过许行彬善举之恩泽的。</p> <p class="ql-block">  1973年以前,高阳小庐有一幢“江南园林四大名石”之一的“振衣峰”(其它三石是苏州留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袁花查家的“皱云峰”),一株罗汉松,还有三棵金桂树。记得中秋时,我们偷偷入内,在桂花树下铺上一幅毯子,用小棍敲打树枝,让花骨朵飘下,我们卷起毯子带回家,留待着过年吃上香喷喷的桂花年糕。</p> <p class="ql-block">(1998年,庄润秋(左一)与前来寻证的旅台乡友在“高阳小庐“的罗汉松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我十几岁时,常常帮助当居委干部的妈妈,挨家挨户去发放粮票、油票之类的票证。分发时,在小庐的一间老宅里,我见过许行彬的三姨太,唤她“三娘娘”,妈妈说过她的以往故事。三娘娘是个和善慈祥的老人,见面时,她将糖果塞到我手里。</p> <p class="ql-block"> 这幅老照片非常珍贵,是我在寻访许行彬事迹时,乡亲老友蔡文龙赠予我的。1955年冬雪后,友人蔡文龙在“高阳小庐”里留影,背景就是沈钧儒命名的奇石“振衣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73年前后,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个花园里也兴办起农机厂,桂花树被砍了,振衣峰被推倒捣碎了,当成基础石,填在了坑里,那棵罗汉松幸而躲过一劫,在原处生长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