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解州关帝祖庙2024

河洛石

<p class="ql-block">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关帝庙的主体建筑在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和重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关帝庙被大火焚毁后,历时十一年,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新修建的,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关公纳入被官方祭祀的对象。《宋史·志五十八·礼八》载:宣和五年(1123年)关羽被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后,“从祀于‘武成王庙”。</p><p class="ql-block"> 1988年,解州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龙壁</p><p class="ql-block"> 四龙壁位于关帝祖庙端门正南,是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烧制的琉璃影壁。</p><p class="ql-block"> 从建筑学上讲,它有遮避视线和丰富景观层次的效果;从文化角度上讲,属于中国传统风水学的“符瑞”范畴,有消灾降福,佑护生灵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四龙壁自上而下分为天、地、海三界,主体是四条蟠龙遨游飞动,衬以凤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兽,赋予了这座四龙壁诸多的传统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端门</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公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关公的忠、义、仁、勇、信、礼、智的精神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历代帝王不断对他褒封,被儒教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道教尊为“关圣帝君”,佛教尊为“伽蓝菩萨”。</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来,关公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人们最受尊敬的神明之一,广受世人的拥戴,成为忠义、诚信的代表,平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雉门</p><p class="ql-block"> 雉门位于关帝祖庙中轴线端门以北,第二道大门,专供帝王出入。创建年代不祥,明代有修葺,现为清代后期建筑。雉门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北面为乐楼,与雉门台基、瓦檐同为一体,坐南向北,是祭祀帝王酬神演戏的场所,可谓一门两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午门</p><p class="ql-block"> 午门又称五朝门,是帝王宫殿中的正门。在紫禁城中,午门是文武群臣等候上朝、等待命令和皇帝颁布诏书之所。普通庙宇没有此门。解州关帝庙因仿帝宫规制营造,故有午门之设。</p><p class="ql-block"> 午门是解州关帝庙的第三重门,规模宏大,气象开张,居诸门之首。始建时间不详,碑记明代已有,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民国九年(1920)重建后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  午门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屋顶采用了中国古建最尊贵的庑殿顶(又称为四阿顶或五脊殿),是解州关帝庙内惟一的庑殿顶建筑。中三间前后露明,空间敞朗,既无门扉之设,又无天花隔断,室内广袤舒展。两稍间依中柱砌墙,与东西山墙构成了“T字形”。墙壁前面绘周仓、廖化二将,对应的山墙画青龙、白虎,用以镇守门庑;墙壁背面彩画关公的生平战绩,起于桃园结义,止于威震华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御书楼</p><p class="ql-block"> 穿过午门,就是御书楼。御书楼原名八卦楼,因为在楼内设有八卦藻井而得名。楼阁巍峨耸立,飞檐翼出,气宇轩昂,为中轴线建筑群体中的第一个高潮。</p><p class="ql-block"> 清圣祖玄烨亲笔御书“义炳乾坤”牌匾悬于楼内,后悬挂于崇宁殿内。乾隆二十七年(1762),州守言如泗根据士绅提议,将八卦楼改称为御书楼。现存御书楼,台基为明代手法,屋架属康熙、乾隆时期遗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崇宁殿</p><p class="ql-block"> 崇宁殿是关帝庙的主殿,因关羽被宋徽宗封为“崇宁真君”而得此殿名。殿前月台上置一铜鼎香炉和一长方形供案,是清人仿照古代式样铸造的。月台前阶石上,雕有卷草、流云和二龙戏珠图案,犹仿皇宫规制。大殿面宽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p><p class="ql-block"> 殿一周有26根巨大石雕龙柱。龙柱上有升龙、降龙、祥云等,雕刻粗犷有力,与柱头额枋上的精雕细刻,形成强烈对比,相互衬托,各具美韵。正如庙内碑文所云:“殿阶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p> <p class="ql-block">  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亲书“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笔亲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题“威灵震叠”匾额,堪称珍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气肃春秋坊</p><p class="ql-block"> 春秋楼前面有“气肃春秋”坊,为四任三间三楼十戗杆结构。楼脊正中饰以琉璃葫芦,寓意福禄,两边为琉璃凤吻一对,为山西历代仅有。花板雕绘莲菊、瑞兽等图案,当心间下层额枋浮雕龙头、花卉,立柱前后置抱鼓石。</p><p class="ql-block"> 牌坊两侧各铸有铁狮子和供养铁质胡人(牌坊和铁人、铁狮子均是春秋楼的有机组成部分)。狮子昂首挺胸,威武雄健;铁人为胡人形象,高鼻深目,是饲养狮子的域外人,可称明代铸造精品。它不仅对研究明代的铸造技术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古代衣饰等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秋楼</p><p class="ql-block"> 春秋楼为三檐两层式高大建筑,也叫麟经阁。关羽生前喜读《春秋》,“麟经”是《春秋》别名。刀楼、印楼分峙两翼,“文印武刀”是权力的象征。关羽生前使用“青龙偃月刀”立下赫赫战功。关羽还被封为“汉寿亭侯”,印楼中的印就是此时官印仿制品,“气肃干秋”木坊在前,如屏拱卫。整个建筑群相互衬托,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p><p class="ql-block"> 春秋楼高近30米,是全庙最高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的吊柱悬梁结构,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这种将承受力巧妙分解的智慧,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历史悠久,国内目前现存建筑实物仅此一例。二楼四周共有隔扇门108个,象征清代所辖108县,一楼两侧各有楼梯36级,代表当时36州府。</p><p class="ql-block"> 楼内底层神龛内,塑的是关羽戎装全身像,表情安详,体态奇伟,儒雅沉静。二楼正中木制暖阁内,塑的是关公侧身夜读《春秋》微服像,在幽暗的烛光里,关羽拈须沉思之态仿佛真人一般。暖阁周围木板墙上,刻有《春秋》全文,是其他关帝庙中所未见的。塑像两旁的这副对联道出了关羽的大将风度和儒雅气质,上联是:“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下联为:“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p> <p class="ql-block">  底层神龛内,塑的是关羽戎装全身像,表情安详,体态奇伟,儒雅沉静。</p> <p class="ql-block">  春秋楼三绝之一,关羽真身像,相貌身高据说非常接近关羽。</p><p class="ql-block"> 关羽头挽幞头巾,穿蓝色龙袍,足蹬云头靴,右肘扶垫侧面观书,生动显现出关羽研读《春秋》的生动形象。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三十六级,可供上下。楼身结构奇巧别致,上屋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外观上给人以楼阁悬空之感。</p> <p class="ql-block">  春秋楼三绝之二,楷书春秋全文。</p><p class="ql-block"> 二层阁内壁板刻楷书《春秋》全文,字迹苍劲有力,与塑像关系密切,结合巧妙。这种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独特手法,为其他关帝庙中所不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春秋楼三绝之三,菊花藻井。</p><p class="ql-block"> 据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菊花藻井”,而且是一款可以随风转动的全榫卯结构的藻井,现在为了文物保护将其固定住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忠义仁勇之光,刺破黑暗,万古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