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田峪长城

芜茗

<div>慕田峪长城</div><div>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的,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明洪武元年(1368年),慕田峪长城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全长5400米,是中国最长的长城之一,也是北京十六景之一。该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拥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等景观,长城墙体保持完整,较好地体现了长城古韵。‌</div><div><br></div>1987年,慕田峪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1983年,慕田峪长城修复开发。1988年4月,慕田峪长城正式对中外游人开放。 2000年,慕田峪长城改建为风景区。<br> 公共交通,东直门交通枢纽,乘916路公交车至怀柔北大街站,再换乘H23等公交线路到达慕田峪长城。<br><br>门票和费用<br>‌门票‌:成人票40元/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60岁以上老人半价。<br>‌摆渡车‌:20元/人。<br>‌缆车‌:单程100元/人,<div>往返140元/人。<br>‌索道‌:单程100元/人,往返140元/人。<br>‌滑道‌:单程100元/人,往返140元/人。<br>游览路线<br>‌西线‌:<br>从北检票口进入,乘坐缆车至14号敌楼,步行至20号好汉坡,返回14号敌楼乘坐缆车下山。<br>‌东线‌:<br>从南检票口进入,乘坐索道至6号敌楼,步行至正关台和大角楼,乘坐滑道下山。<br>‌中线‌:<br>从北检票口进入,乘坐缆车至14号敌楼,步行至6号敌楼,返回14号敌楼乘坐缆车下山。<br></div> <div>慕田峪长城由城墙、敌楼、城关、烽火台等建筑物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慕田峪有三道长城汇合在海拔603米的山顶上,形成著名的北京结。慕田峪长城的城墙和敌楼依山势险要,多选外侧陡峭之处,仅靠崖边建筑,其走势富于变化和韵律。 西北面有俗称“牛犄角边”“箭扣”及“鹰飞倒仰”等长城景观。<br></div><div><br></div><div>慕田峪长城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箭扣、北京结等敌楼,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文化价值。<br></div><div><br></div><div>正关台又称慕田峪关、三座楼,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通连并矗,分为上下两层,中部较大,两侧较小,三座敌楼之上有三座望亭,形成主厅侧室之格局。 [12]关门不设正中,而是在关台东侧,进出关台也是两侧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是万里长城所罕见。敌楼密集慕田峪长城敌楼密集。从慕字一台(大角楼)至慕字四台(正关台),不到500米,就设敌楼4座;从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长度仅3000米,敌楼、敌台、墙台、铺房就25座,这种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敌楼的长城段也是不多见的。 [12]慕田峪长城近20个敌楼和楼台吻于地势之参差,按其功能之有别,依山脊之走向。其造形各异,体量大小不一,风格迥然不同,建材多样、施工精细,兼有艺术加工。 [11]双面垛口慕田峪长城(37张)慕田峪长城拥有双面垛口。其他段长城,多为长城外侧一面建垛口墙,而慕田峪段长城却两面都为垛口墙,垛口墙即守城将士对敌作战的掩体。两面垛口墙,即意味着两侧同敌作战,可见慕田峪段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br></div><div><br></div><div>内、外支城并存慕田峪长城内、外支城并存。支城,即在主长城之外根据战事需要顺山势又节外生枝修出的长城。慕田峪的外支城即主城墙外侧,连接慕字十一台的城墙;内支城即大角楼向南延伸的城墙,称为“秃尾巴边”。 富有立体感慕田峪长城为西北走向,经过20号敌楼,由平缓南侧山坡一下子上升了500多米,直奔千米高的北部陡崖顶端,一直爬上了高达1039米的山顶。在山顶筑了一座敌楼后,又翻身沿陡崖边缘径直而下,绕过山谷,沿对面山梁又折了下来,向西蜿蜒而去。长城经过这一上一下,其造型酷似一牛角,苍劲雄浑,人们称之为“牛犄角边”。长城在山顶修建一个敌楼,然后又向西拐去,这一折一回就折出了奇险,折出了峰回路转,是慕田峪长城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br></div> 徐达,字天德,安徽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开国元勋。明洪武元年(1368年),慕田峪长城由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br> 正关台<br>是慕田峪关的别称,又称三座楼。在长城内侧向南的正面墙上,有“正关台”三字石匾。 大角楼<div>位于慕田峪关东侧的制高点,现编名慕字一台,是慕田峪长城景观之一。大角楼还是慕田峪长城中是一个较大的敌楼,这里为东段的制高点,内在结构有利于作战,有哨的功能,有守的防御,有站的通道。大角楼三面有长城,因从长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似一个城角,故名大角楼。</div> 箭扣长城<div>慕田峪长城“长城之险在慕田峪,慕田峪之险在箭扣”。因整段长城蜿蜒呈英文字母“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是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是长城摄影的热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