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六尺巷.深深邻里情 _记中共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支部十一月份党课学习

扬帆起航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3日,下午三时,中共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支部党员10余人,在颍上县政府七楼人大会议室,参加了党课视频学习及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会议由协会副会长、支部书记王玉梅主持。首先,组织与会党员观看聆听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安徽党员大课堂"视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课学习教育。</p> <p class="ql-block">接着,王玉梅书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讲话精神,重温了桐城六尺巷的历史典故,倡导大家效仿学习他们邻里和谐相处之道,这是人与人之间处事相交的典范,希望与会人员根据我们支部特色,和个人职业特点,以大公无私、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在各自岗位上更好的为社会服务。</p> <p class="ql-block">  会上,与会人员展开了民主的、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各自看法,表示愿以六尺巷精神为准则,提高个人的人生素养。通过此次党课学习,使大家真切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附:六尺巷典故</p><p class="ql-block"> 六尺巷的典故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主要涉及的人物有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及其家人和邻居吴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张英的家人在安徽桐城与邻居吴家因建房占地发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最终告到县衙,由于张家和吴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难以判决,遂写信向张英求助。</p><p class="ql-block">张英收到家书后,并未倚仗自己的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p><p class="ql-block">张家人看到信件后,深感愧疚,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吴家也被张英的大度和气量所感动,同样退让三尺。最终,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p><p class="ql-block">张英的大度和智慧,以及两家人的互相礼让,成为了一段传颂至今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张英的高尚品德,也教育了后人要讲究和睦相处,互相谦让。</p><p class="ql-block">六尺巷的典故通过张英的回信和他的大度行为,成功地化解了邻里纠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杨帆,原名杨培行 男,汉族,1975年生,安徽颍上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楹联学会理事,中共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支部委员,阜阳恒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来诗文作品陆续发表于《中国汉诗》、《阜阳历代诗词选》、巜聚星诗坛》、《淮河诗刊》等200余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