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靖江城(上篇)

瀚海沧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城”之变迁</p><p class="ql-block"> 归纳下“城”的释义:本义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有防御作用。又:城是人类聚居地,人口稠密的地方。到了现代,城主要是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也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家乡靖江,别名马洲、骥江。看这些名字就知道,靖江城滨江临水。我在靖江城住了60余年,感情应是至深的,但论熟悉程度,却不敢吹嘘了,只缘身在此城中吧。</p><p class="ql-block"> 对靖江城历史面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民间的一些传说,最近又从网上搜罗了几篇有关文章作为参考,虽觉得还存有些疑惑,但写闲文并非为了考证,也就不讲究了。</p><p class="ql-block"> 靖江建县历史并不长,仅550多年。关于“城”的形成,最早的传说这一片原为张士诚(元朝末期)所建营寨,明成化七年(1471年)靖江设县时选为城址。刚建的城是用泥土夯筑,有四座城门、东西两个水关、内外城河等配套设施。后又经1481年、1506年两次对城墙增修,还建了城楼。且当时的县太爷为四座城门命了名:东门名观海,西门名障江,南门名济川,北门名回澜。</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古城概貌,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和战乱,及至民国时期,这座古城大模样没变,也是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读过《记忆中的民国时期靖江城》一文,方知那时的靖江城还是蛮规范的,有城有郭有城楼有护城河。这篇文章还描述了城内城外街肆的布局和繁华,在此恕不转述。 </p><p class="ql-block"> 很遗憾,我们这代人却是既没见过围着城墙的“城”的模样,也没见过城门。就那护城河也是有段没段,忽而分为支沿河而沟通城区水网;忽而汇入横港十圩港而注入长江;忽而又潜入地下而成为下水道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我家60年代初从乡下迁到城里,所住单位宿舍是一个院子,大门西面向老城河,北墙外是西沿河,与城河交汇处有个大水匣,正是老城有名的“西水关”。我刚知道它的实际功用,却觉得很意外,因一直不知晓它的古老,以为是普通的水闸,小时候常赤足在闸门下嬉戏,捉过小螃蟹和蟛蜞。</p><p class="ql-block"> 没亲眼见过城墙城门,因而那时我对城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在地域上也比较模糊。有一点可以肯定,城的范围已经不囿于原来的那周长仅有三华里,应该扩大了不少,至少将东门街、西门街都囊括进了“城”的区域。</p><p class="ql-block"> 和民国时期相比较,似乎城的格局变化不太大。比如城的中心仍在十字街,周围有政府及大多数行政机构。但商业中心从原来的西直街向东延伸了,建有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等等新兴的国营商店。</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初中时(70年代初),全民挖防空洞和地道,我家附近城河边有一面土坡(城墙护坡),因地势高而作为重点工程,在挖掘时“出土”了好几大车比普通砖头大了几倍的厚实的城墙砖,每块砖上还刻有清晰的字。一时哄动,引起了围观。谁知后来那里发生了坍塌事故,差点压死了人。</p><p class="ql-block"> 我以前并没关注过老“城”是如何消失的。最近从网文上才得知,靖江城墙是1951年至1953年间被逐步拆除的。‌现在唯一可寻的遗迹,是人民公园东北角那长约百余米隆起的土堆,那是残存的古城墙体。小时候去公园,我们将土堆称之为山,沿着不太陡峭的山坡奔跑跳跃,玩得不亦乐乎。现在那上面建了段蜿蜒的风雨走廊,连接着两个古色古味的翘角亭子。</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与时代同步,靖江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街道变宽、版图变大、人口膨胀……可谓日新月异。只是我们身在“城”中,忙碌于烟火人生,却没有敏锐地感觉到发生了巨变。</p><p class="ql-block">  这些变化可喜的多,可惜的也不少。原来城内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且水质优良,不但水流清澈,而且随处可见小鱼小虾。后来呢?除公花园边有半截河,老城河也只剩人民桥下东西那几百米的臭水沟了。</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这几年环境正在改善,人民桥下那两段老城河建了景观带,蛮有创意,也给市民提供了休闲的去处。若能重新疏浚城河则更好了,也算能留下老城500余年前的一点踪迹。</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忽然出现了“老城区”一词,我们方醒悟过来,原来这里早就因失去了其“政治中心”的地位,也失去了其百年繁华。靖江城不仅变了,而且迁了。目前与老城关联的词是旧城改造,而在街巷和公园碰到的主流人群,大多是与我们同辈同龄的须发斑白者。</p> <p class="ql-block">2.十字街口</p><p class="ql-block">  大概每个城市都有十字街,而且大多是繁华的地段。</p><p class="ql-block"> 靖江的十字街是由东西向的主街和南北向的马路构成。街,现在称为骥江路,文革期间曾叫东方红大街,时代特色,当时县中红卫兵组织称“东方红阵线”,至于再之前称什么?偶而从一篇文章中得知,县志中提及在清朝时称大通街,但这名字确实鲜闻。南北那条路现称人民路,上辈老人曾叫它新马路。两路交汇处,即是老百姓所称的十字街口,即是靖江老城区的中心。 </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还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心,因为县政府及主要行政管理机关都在十字街口附近,包括当时最大的饭店(总部饭店)和最旺的商铺(星火商店)。</p><p class="ql-block"> 十字路口还是真正的交通枢纽:骥江路两头都和纵贯靖江的江平路相衔,东达南通,西接扬州;而人民路则是姜八公路横穿靖江城之一段,向北是进入苏中平原的咽喉要道,而南端八圩港码头则是横渡长江去苏南和上海的门户。</p><p class="ql-block">正是占了这地利,靖江因此而繁荣了数十年。但“可持续发展”力不足,这些年已丧失了交通方面的优势,连全省普及了的高铁都绕开了靖江,甚为可叹可惜。</p><p class="ql-block">不扯远了。60年代初,在我印象中实是最美好的时期,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这十字街口每天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确是靖江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十字街东北侧有个并不太宽大的广场,广场上还有座砖混结构的一米多高、约几十平方的台子,俗称“司令台”,因为人可以站在台上发号施令故。其实更大的作用是当戏台、舞台、演讲台、开会的主席台。</p><p class="ql-block">  不搞运动或活动时,却是个公共娱乐休闲的场所。那里每天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有许多的热闹可看,因而成了最吸引有闲市民晃荡,和无忧无虑的孩童们玩耍的地方。我们平时晚饭后或节假日就常和小伙伴们在那聚集,玩那些流行的各种游戏。</p><p class="ql-block"> 尤其夏天炎热的夜晚,是乘凉的好地方,那时没有高楼大厦遮挡,空间很开阔,哪怕无风也能生出清凉。当然我们倒不是为了乘凉,而是因为街头的几盏路灯,吸引来无数飞蛾扑“火”,还有从旁边大树上突然飞过来的知了。我们则是汗流浃背地在人群中追逐着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昆虫。</p><p class="ql-block">  到了文革期间,这里有了正式名字,叫作东方红广场,这条街叫东方红大街,大概与在这条街上的县中红卫兵组织名为“东方红阵线”有关。对那十年的记忆就不怎么美好了,广场上发生过大批判、大辩论,周围竖起了许多贴满大字报的宣传栏,建筑物刷着巨幅标语,空中纷纷扬扬飘洒着五颜六色的传单……万幸的是几次武斗没形成规模,也发生过惨烈的流血事件。</p><p class="ql-block"> 政治风暴袭来,谁也躲不过。我那时还是小学生,对发生的大部分事件懵懵懂懂,只是在人缝中拾过花花绿绿的传单,在大批判专栏前看过大字报,听着那电线杆上大高音喇叭中传出的声嘶力竭的口号声,也旁观过那座舞台上批斗大会……受限于那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对于在那里发生过的历史事作,和上演过的社会悲喜“活报剧”,却没过分关注,加之此文篇幅有限,略去不谈。</p><p class="ql-block">  文革中后期,十字街口那座司令台真正成了舞台和戏台,各工厂、学校、单位的(文艺)宣传队,尤其红极一时的各公社的泥腿子宣传队,轮番登台表演、巡演、汇演。节目还挺丰富,有京剧锡剧样板戏、有自编自演的群艺节目,有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各类曲艺。</p><p class="ql-block"> 另外,这儿也是政治类集会的阵地,经常举行一些庆祝会、誓师会、欢迎会、欢送会。</p><p class="ql-block"> 我就有幸参加过一回。1974年,我高中毕业在社会上漂泊了两年后,终于光荣地被批准为插队知识,在这里享受了千人夹道欢送的殊荣,带着行李,登上汽车,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 </p><p class="ql-block">  自80年代起,十字街口在改革开放中仍是县城发展的中心,环境在我们不经意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却想不起那司令台何时拆除的,那广场又是怎么被蚕食及至彻底消失的?</p><p class="ql-block"> 十字街也曾在大潮中出了几次“风头”:靖江商厦拔地而起;友谊超市盛极一时;百货大楼独领风骚……。 </p><p class="ql-block">  直至城市“南迁”后,十市街口西侧建成了豪华的商圈,骥江中路改为了步行街,原来以为会大放光彩的,谁知渐渐萧条了。要说能体现出昔日的热闹,仅是交通最易堵塞,以及晚上成了广场歌舞喧嚣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就我个人观点,并不指望能再现盛世繁华了。但十字街口毕竟曾是老城区的核心,这里薰燎过百年的市井烟火,激荡过几朝的时代风雷,闪耀过璀璨的本土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3.县政府</p><p class="ql-block"> 资料称:靖江县署建于550多年前建县之时,最初仅为茅屋,明代几次增修后,规模越来越大。几百年来虽经朝代更替,但地理位置没变,一直在主城区东西大街(即骥江路)的中心。直至解放后,延续而成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民间习惯简称为县政府。</p><p class="ql-block"> 突然联想起小时候曾听父亲常说的“县委”和“人委”,县委是党组织机构,而人委呢?其实就是建国初期人民工作委员会的简称,基本等于现在的县人民政府,这冷知识可能被大家忘了吧?</p><p class="ql-block">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靖江老岸方言中“县”有两个读音,既读xiàn,也读yuàn(注音不太准)。奇怪的是,在词组“县委”、“县政府”中,两种读音都对,唯有老县政府对面那条街,却只能读成“yuàn前街”,没谁说“xiàn前街”的。</p><p class="ql-block"> 过去声讨黑暗的旧社会,常说那句谚语:“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虽然县政府坐北朝南,很霸气的雄踞在老城的中心位置,但在我们幼小的心里却并不存敬畏。大门口没设岗亭,只有收发信件的传达室,那门房(门卫)蛮和气,并不为难人,我们进出基本自由,所以常结伙进去玩耍。</p><p class="ql-block"> 大门内是个很大的院子,一排排带走廊的平房,是各部门办公室,还有几个带围墙的小院子,也是办公区域。东边的大房子是食堂,西边的大房子是会堂,后面有几处小院落是家属宿舍。最后有一幢两层木楼,是单身宿舍。</p><p class="ql-block"> 大院内还有个池塘,有座太湖石假山。池塘是活水,清澈透明, 那时城区似乎处处有河塘,且都是活水,源于城河、十圩港乃至直通长江。我们在那池塘嬉过水,捞小鱼小虾螺丝头。夏天的晚上一片蛙声,和白天的蝉鸣遥相对应。 </p><p class="ql-block"> 文革头几年父母受冲击被“打倒”,我们懵懵懂懂地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是“可以教育好子女”身份,还常上街看热闹。特别是晚饭后,和小伙伴们去县政府门口看大字报。</p><p class="ql-block"> 那大门两边和街道两侧,竖着密密麻麻的毛竹架子扎着芦菲(芦苇杆编织的席子)的专栏,上面贴满了大字报,内容是五花八门的消息、批判文章、标语口号和漫画,还登过许多揭发批判“走资派”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那时正上初中,我们班干部子女较多,于是同学间开玩笑或吵架时,就将大字报上看来的父母“罪行”互相攻讦。大家也不太当真,已经过几波风浪,见怪不怪了。有同学说县政府门前也有我父亲的大字报,还配了漫画,将我们弟兄仨都画上去了。心中好可奇,待我匆匆赶去,早被覆盖了几层,没看到,还有点失落。</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我曾在政府大院单身宿舍住过一阵,是分给我父亲的,他当了民工团长,被派去治淮了。我和一位同学借来许多开禁的和尚未开禁的中外名著,躲在房间如饥似渴、不舍昼夜地狂读。有天深夜,被隔壁一位县革会“常委”敲门进来训斥了一通。</p><p class="ql-block"> 1974年某天,靖中居委敲锣打鼓地去县革会报喜,我作为待业青年代表,在县革会会议室大门口庄严地宣读上山下乡决心书,谁知当一大群领导的面掏错了讲稿,又不便更换,只得硬着头皮即席发挥表了决心。一场虚惊,汗湿浃背。</p><p class="ql-block"> 最沉痛的记忆是76年在县政府门前看毛主席追悼会电视直播,挤满的人群中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泣声。</p><p class="ql-block"> 78年“上山下乡”运动已告结束,可直至79年秋我原来插队的农场还有100多名知青滞留着,因此发生了知青在县政府绝食静坐事件。免述细节,值得称道的是当时的领导,敢于与知青直面对话,坦然承认过失并当面批评失职的下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世道再一次太平后,我们常从县政府门前经过,无意中看到那大门两边的牌子由两块到三块,以至更多。但大门却越来越难进了,还设了岗亭。除了有公事,我也没进去过几回……直至南迁。县府大院原址,现在是个大型商场,我是个不喜欢逛店的人,难得光顾。当然,踩着那片地面,也没有过去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政通人和的时代,还是风云激荡的岁月,留给我们的仅是浅浅记忆。个人往事,更何足道哉?!</p> <p class="ql-block">4.孔庙</p><p class="ql-block">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文庙,南京称夫子庙,古代社会主是用于祭祀孔子的。有的地方还与学宫配套,用于办官学。据说中国约有1600多所孔庙,全世界合计大概有两千多座。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p><p class="ql-block"> 靖江孔庙初建于建县的第二年(1742年),位置在城的中心,县衙的西隔壁。数百年中修葺、增建了很多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建筑群,有关文史资料的描述比较详细,不絮述。 </p><p class="ql-block"> 孔庙是靖江学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1926年,靖江社会各界名流为了推广近代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呈请政府批准,在孔庙创建了第一所县立中学——靖江县立初级中学。办学不到一年,1927年,学校迁至魁星阁旁原马洲书院院址。”</p><p class="ql-block"> 至于之前有没有在那里办过学校,我不清楚。但从教育界老前辈的零星回忆文章中获知,后来在那里办起了孔庙小学。待我入学的上世纪60年代,它已更名为实验小学,又称城中小学。</p><p class="ql-block"> 但当时我所见到的已不是完整的孔庙了,只是学校整体的布局还保存了些过去模样,至今仍有印象。</p><p class="ql-block"> 两扇校门推开,是个院子,围墙边有几株老树,盘缠着古藤。院内铺着青砖,中间是一方池塘,水面如镜,清澈见底。塘是活水,随潮汐而涨落,夏秋盈溢,冬季干涸。</p><p class="ql-block"> 一座石桥跨于池塘,过桥至第二道门,有宽敞的门厅。正面一幅大玻璃镜,可以在镜前检查下自己的仪表。</p><p class="ql-block"> 穿过门厅即是教学区,整体呈回字形结构,东西南三面是教室,有廊庑相通。迎面一座古朴大殿,坐北朝南,那就是原孔庙最主要的建筑“大成殿”了。殿前有条麻石路,拾阶而上是个石栏环绕的平台,称露台,是古代祭奠孔子的场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学时,那座大成殿正用于做教师办公室。至今记得我捧着一摞作业本去交给老师时,得费劲地跨过高高的门槛。</p><p class="ql-block"> 大殿后又是一进院子,两边仍是教室,中间是操场,学生游戏体锻之处。对面则是“明伦堂”——用作大礼堂,学校大型集会或文娱表演皆在这里举行。</p><p class="ql-block"> 礼堂后还有一进院子,却不是史料所记载的“楼上藏书,楼下讲学”的尊经阁。还是教室,及一个内操扬,竖着些体育锻炼设施。东南角隔出个院子,几间小教室,就是我上的幼儿园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时学校概况,和文字记载的孔庙相差甚大,唯有大成殿主体建筑基本保留着原貌。由于我年龄还小,在我眼中大殿气势宏伟,巍峨肃穆。印象中大殿是典型的古代庙堂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但已斑驳陈旧得很了。殿堂正中一座巨大的牌位(俗称),雕刻有孔子画像。其实最初我对孔子是何许人物并不太清楚,还是文革开始后才略有所知的。</p><p class="ql-block"> 荒唐岁月,发生了多少荒唐事,多少无辜的人也曾被裹挟其中。我上四年级,正是文革进入到“破四旧”阶段,街上到处在打砸抢,名曰:砸烂封资修黑货。</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和班上几个同学被召集到大成殿前。两根粗麻绳从牌位上方直拉到殿前露台上,聚集在那里的几十名学生手握绳索,在某位老师的统一口令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动了孔子牌位,轰然倒塌时,声震如雷,烟尘四起。</p><p class="ql-block"> 靖江历史太短,并没有多少古迹,本来孔庙的大成殿还能算得上。文革中仅拆了孔子牌位,至于整座大殿是何时拆除的?就不知道了。 </p><p class="ql-block"> 我对实验小学感情甚深,因为在这里度过了七年时光,是我启蒙、开智、醒世、明理的地方,也是我获取知识、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实验小学因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几代教师的辛勤努力,一举成为当地名校,民间口碑甚隆。</p><p class="ql-block"> 甚为遗憾的是,却未能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将这品牌独立保留下来。至于孔庙文脉,只得另寻它途赓续了。</p> <p class="ql-block">5.泮子河</p><p class="ql-block">  从建筑上说,绝大多数孔庙都有棂星门、照壁、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等等。史料记载,靖江孔庙在鼎盛时期,也是基本齐全的。 前文《孔庙》,重点说的是大成殿即“学宫”那一块,后来建成了靖江最好的小学——实验小学。孔庙还有很多建筑是在隔着骥江路对面的那一片,到上世纪50、60年代已残缺不全,仅剩了一堵照壁和一方大水池。令人叹惜的是,这两个仅存的建筑和旁边的广场与孔庙文化已基本无关,成了市民休闲和娱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先说最南端矗立着的高大宽阔的照壁,当时幼稚的我们并不明白为何平白无故地横着这堵墙,也不知其来历。只是常见有几个老头在那下棋聊天,寒冷的冬天,照壁前有人在那晒太阳,是遮风的好去处。 </p><p class="ql-block"> 我们感兴趣的却是那被称之为“泮子河”的大水池。这水池比较奇特,是用巨大石块彻成,呈长方形,上有麻石围栏圈着。池壁有一对石雕龙头,口中日夜“哗哗”地向池中吐水,白色水花飞溅,池水清澈闪亮,还有成群小鱼儿在悠闲地游弋,也是别有风情。这龙口北与实验小校内的池塘有地下水道相通,南与西沿河相连,河水出西水关注入城河,流向长江。那时城区水系发达,到处可见沟河池塘,到处都是活水。</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泮池是啥意思,后来得知,原来是古代学宫的标配建筑,一般是呈半月形的水池。泮池上还应有座泮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但这泮子河为何是长方形的,而且没有泮桥呢?</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猛然开窍:实验小学大门内那水塘好像是半月形,且有座小砖石桥,应该就是泮桥。但又有人称那是砚池,泮子河才是泮池。弄不清的事,不去纠结。也不必奇怪,南京夫子庙还以秦淮河为泮池呢,姑且看成是靖江特色吧。</p><p class="ql-block">  泮子河是我上学放学可选路径,也是我周日放假和小伙伴们常去玩耍的地方。我们最喜欢趴在石围栏上,看着石龙吐水,等待着偶而有鱼从龙口被“吐”出来。 </p><p class="ql-block"> 泮子河周围是居民住户,大大小小的杂院,还几家小店面。印象犹深的是西侧有个白铁铺子,生意不错,整日“叮叮当当”响着。我们放学经过,喜欢在那看掐头(方言:旁观),看着白铁师傅娴熟地将白铁皮裁裁剪剪,敲敲打打,而变成了水桶、水盆、水勺、水管等日用器皿。</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放晚学经过,被烧电焊所吸引,蓝色电弧,红色火花,还有“滋滋滋,啪啪啪”的伴奏,不觉入了神。谁知那天半夜醒来,眼睛红肿,看不见了。去医院看急诊,幸无大碍,遵医嘱回家用湿毛巾捂,睡到第二天早晨,好了。从此再不敢直视电焊。</p><p class="ql-block">  靖中居委也在那一面,三间典型的地方特色民居,木格花窗,几扇联排门。</p><p class="ql-block"> 我高中毕业后成了待业青年,属靖中居委管理。先是参加学习班,整日学两报一刊社论,写心得体会,出宣传栏。因形式枯燥,小年轻们坐不住,缺席的越来越多。上级革委会怕我们流落社会惹事生非,遂想出个好办法,组织我们参加学工学农劳动,每月还发9块钱“工资”。先去农场搞基建,说是为将来的知青造楼房。没满一个月就被赶回了城,农场领导嫌我们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又将我们分散到城区几个工厂,我有幸在立新布厂当了一年半电工学徒。眼巴巴地盼着能成为工人阶级一分子,谁知一声号令,从靖中居委被敲锣打鼓送去了建楼房的那个农场,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辗转几年我又回到靖江城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初,泮池河被填了,在那儿建成了靖江首家电影院,以另一种姿态繁华了十多年。如今,电影院也早已迁走,原址成了商业街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6.学场</p><p class="ql-block"> 且说实验小学和泮子河之间还有一个广场,若说十字街口那东方红广场是靖江城的“政治中心”,那么学场则是市民们的休闲和娱乐中心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被称为“学场”?我以前一直不解其意,因为它当时并不属实验(孔庙)小学。后来才知道,它也是孔庙建筑群的一部分。只是那时学场的用途已与学校没什么关系了。</p><p class="ql-block"> 学场有些象集市,平时有本地的小商贩们在那设摊,卖些日常杂货。但更吸引人们去闲逛的,是那些跑江湖的:有摆地摊卖乱七八糟药材的,一张硬纸板上写着“专治xx顽症(百病)”,“祖传秘方”等等;有打卖拳的,一边表演传统的拳脚功夫,一边推销跌打损伤膏的;有卖山东老鼠药的,一边打着竹板,一边唸着快板书;卖季德胜蛇药的,手腕、脖子上还缠着吓人的蛇;有卖梨膏糖的,口中叨叨着“吃了我的药”的顺口溜……游医最引人注目,他们边宣传,还边给路人治病。令人惊奇的是,其中真有手到病除的隐世高人,引起围观者的赞叹。</p><p class="ql-block"> 阴历逢五是传统的鸽市,大半个学场游荡着提着鸽笼的人,他们相互间热切地交流、切磋,并吹嘘自己的或互相赞赏对方的鸽子。</p><p class="ql-block"> 有时在学场集体放飞鸽子,群鸽冲天而起,响起一阵鸽哨声,它们先集体在学场上空盘旋几圈,然后分散开,渐飞渐远。</p><p class="ql-block"> 最激动人心的是有杂耍班子或马戏团来此卖艺,那时就忽然热闹好几天,人们蜂拥而至,将学场围得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 每场表演前,先是响起一阵锣鼓。节目惯常以马术开场,随着铿锵的锣鼓点子,一对少年男女骑马飞驰入场,转着圈子,骑手在马背上翻转腾挪,观众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接着助手拿着点燃的火圈入场,骑手驱马矫健地穿过火圈,这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全场人声鼎沸。</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表演五花八门,睡钉板、大锤砸胸碎石、飞刀射人靶、空中飞人、长鞭甩灭烛火……看得众人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大型节目间还会穿插一些戏法、魔术、曲艺、和小丑的插科打浑等。</p><p class="ql-block"> 有时也有动物表演,以猴、狗为最常见。逗猴最吸引人,镗锣一敲,猴儿随着节奏,翻斤斗、竖蜻蜓、扮鬼脸,逗得观众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这些玩马戏和杂耍的,一般来自于民间,或称之为草台班子。正规的马戏团和杂技团不会来学场的,而是在大会堂大舞台上演出。</p><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是学场最热闹的季节,从早到夜都有表演。舞龙、舞狮、荡舞船、打莲湘、走高跷……当然也有马戏表演。这些表演团队有走江湖的戏班子,也有本地民间或乡镇自发组成的团队,从大年初一可热闹到正月半。</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中,学场的“艺术”繁荣止于文革开始,大多数是被当作封建糟粕扫进了历史垃圾堆,至今也未能圆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到1980年代,城中心区域进行了较大改造,泮池河被填平,在那里建了电影院,东边建起了百货大楼,而学场则成了影院前的广场,依然十分热闹,但取缔了杂七杂八的摊点,仅留有卖食品的,还开了家小吃店。</p><p class="ql-block"> 一度时间,广场上突然兴起了摸奖,付两元钱,可抽取一张彩票,当即可刮开,若中了奖,在现场就能领到奖品。</p><p class="ql-block"> 我送儿子上学,必经过广场,有时手痒,就买两张彩票。手气还不错,曾中过洗涤用品、踏花被、自行车等等奖品,比现在的福利和体育彩票中奖率高多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这块区域的又一次改造,学场彻底消失了。现在这里是一片商业街区,白天店铺萧条,晚上广场歌舞却十分火爆。</p><p class="ql-block"> 学宫不在,学场焉附?过去的一切,化为了我们脑海中模糊的零星记忆。</p> <p class="ql-block">7.马洲书院</p><p class="ql-block"> 南宋间,那时还没设靖江县,这块长江冲积起来的土地叫马驮沙,孔子51世孙孔元虔从泰兴迁来,见这里没学堂,遂自费建了一所书院,马驮沙别名马洲,因此命名为马洲书院。所以,马洲书院是靖江创办最早、历史最长的书院,比建县还早300余年。原址是在西沙,历经战乱和改朝换代,几度废毁,几度重建,最后才定址于现在位置。其后又经历毁于战火、坍于长江洪水等磨难,其中的曲折变迁就不絮述了。</p><p class="ql-block"> 自清代末期废科举、办学堂,马洲书院改称为高等小学堂。又经几十年的衍变,在这里办过初中、高中,还派生出了生祠分校、季市分校、靖江县中等等。由此可知,马洲书院堪称靖江现代(中学)教育的主要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民间并不常提起马洲书院,只说那儿是县初中。在我眼里县初中是个风水(景)极好的地方,坐北朝南,面前就是城河,河岸绿柳成行,鸟语花香。东面是靖江城最高建筑、也是最有名的“古迹”——魁星阁。校内有座造型特别的楼房,老百姓称之为“四合院”,其实这就是马洲书院的主体建筑,一幢“口”字形的两层楼,底层和上层皆有走廊环绕,穿堂入室,不必遭受雨淋日晒;中间是个正方形的天井,植有几棵巨大的梧桐树。印象中,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射下来,斑斑点点的光圈洒满庭院。</p><p class="ql-block"> 1968年秋我升入县初中时,恰是刚度过文革初最混乱时期。走进校门,看到校园一派苍凉,滿目疮痍。学校东边是个大操场,长着齐腰深的杂草。西边是一圈高大围墙隔开的教学区,穿过圆形门洞,正面即是那幢著名的两层木楼——马洲书院,也是我们年级的教室。那幢楼整体构架未变,斑驳的石灰墙,残缺的木楼梯和栏杆,传统的斜屋顶铺着深浅不一的青瓦。我们班在楼下,地板凹凸不平,四处漏空,踩上去“嘎吱嘎吱”响个不停,且常见大老鼠穿来窜去。</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早期的马洲书院应该不仅有那幢楼。院内东北角还有个能容四、五百人的半封闭式的礼堂,是开学校师生大会的场所。正处特殊时期,我们也在那听过忆苦思甜报告,开过若干次批斗会。</p><p class="ql-block"> 礼堂连一排老式带有庑廊的青砖黛瓦平房,是学校老师办公室。向北又有一个门廊,门外一条宽约三、四米的砖铺通道,路面微成弓形,印象犹深。</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整个东北片是后来因办中学扩充出来的,几排民国建筑风格的带走廊标准教室。还有一幢四间两层小木楼,上面是学校革委会办公室,下面教师办公室,并向团结路又开了北大门。这片区域面积较大,大概有老马洲书院四倍有余。</p><p class="ql-block"> 县初中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名校,本县初中第一块牌子。可是刚经历过“破四旧”和“打砸抢”两场浩刼,尤其是一场武斗后,被“东方红阵线”(县中红卫兵)大肆洗劫,不仅建筑物严重损坏,校产校具也几乎流失殆尽。学校实验室、天文馆、图书馆中有价值的仪器设备和书籍遭大肆抢掠,堂堂县立学府,成了个空壳。</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进校后,学校很快就恢复了生气,教室里书声琅琅,校园内生机勃勃。可敬的是,县初中教师们提心吊胆地坚守讲台,尽心履职教诲学生。我们这一届,并未受极左思潮过度影响,仍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对老师们的尊敬。 </p><p class="ql-block"> 我与这所学校特别有缘,初中毕业十年后,她已改名为靖城中学,我回来当了名教师,在这里教学十八年,度过了精力最旺盛的青壮年时期。</p><p class="ql-block"> 那已是80年代初期,四合院破旧不堪,已不适宜做教室,成了教工宿舍,拥挤嘈杂,但烟火气甚浓。至1984年,楼房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报请县政府同意,将其拆除重建。</p><p class="ql-block"> 学校倾尽财力新建了一座水泥结构的仿宫殿式建筑,仍叫“马洲书院”。我觉得这构造不伦不类,既无“口”字形楼房古建筑特点,也无书院的文化气息。唯有些实用价值,上层作为大会议室,下层是图书馆,总算还保留了些书香味。</p><p class="ql-block"> 又是三十余年风雨,学校别迁它处。我时常从团结路经过,从城楼式的北大门看去,大院深处,“马洲书院”孤寂地矗立在原处。昔日读书声鼎沸,今却萧条冷落,心底的那份特别情愫,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8.老城河</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古城皆有人工挖掘的围绕在城墙外的护城河(又称濠),主要作用是防御外敌入侵。靖江建县历史虽短,却也曾筑有城墙,城墙外也挖有护城河。遗憾的是城墙早已拆了,断垣也没留下一截。所幸护城河倒是保留了部分,而且至今还在发挥着“余热”,已与御外敌无关,但在防涝泄洪、美化城市上还起着些作用。</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父母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居靖江城,住进了单位安排的家属宿舍院。院子恰好北临西水关,即原环城路、现为迎宾西路和团结路的交界处,院门面向着一条河,这就是幸存的南城河段。</p><p class="ql-block"> 城河从胜利桥直至县初中(马洲书院)老校门外,南折穿过迎春桥而汇入老十圩港。而十圩港直连长江,且是通向大苏北的最重要水运航道。所以靖江老城河以前既是内河水运通道,还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用水。</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喜欢在城河边玩耍,或看热闹。我们这一段城河的风景很是不错,河边树木参差,清风荡漾;河水缓缓流淌,波光粼粼。河对面胜利桥下是个水码头,长长条石阶梯逐级而下,没至水中。河面两节石板上,一大早就蹲满了人,淘米洗菜、汰衣、挑水......很是闹忙。</p><p class="ql-block"> 码头时有舟船停泊,装卸着粮食、日用品,和五花八门的货物。早期城河中来往的基本是木船,后来才有水泥船,大多是人工操控。常看到健硕的船工,手持丈多长毛竹篙,撑船逆流而行,水面涌起叠叠水浪。</p><p class="ql-block"> 对一种船印象尤深:前半截是生活舱,张着油布蓬,可遮阳蔽雨;后半截是货舱。常滞留在这片河面,恰似给城河装点了一道异样风景:船妇忙着生火做饭;小猫小狗沿着船帮溜达;系着兜肚的幼童在船头玩耍。家居气氛,很是温馨。</p><p class="ql-block"> 夏季,这里是天然游泳池。石桥墩是跳水台,胆大的或以插蜡烛,或以鱼跃式飞翔入水,溅起一片浪花。</p><p class="ql-block"> 河中顽童们在打水仗,由初时互相泼水,发展至近身肉搏。我那时年龄尚小,还不会游泳,仅在隔岸观战。</p><p class="ql-block"> 一年中有几回能看到水老鸦(鱼鹰、鸬鹚)捕鱼。渔人身穿皮衣裤,脚踩两端尖翘的小划子,挥舞竹篙,赶水老鸦入水。训练有素的水老鸦,扎两个猛子(潜水)便有收获,扑着翅膀来船边邀功领赏。</p><p class="ql-block"> 河两岸聚集着许多人在观看,指手划脚,议论纷纷,直至渔人满载而去。 </p><p class="ql-block"> 70年代中期以后,城河水势越来越小,河面变窄,水运功能衰退,来往船只渐稀少。同时水质恶变,鱼虾绝迹。尤其我们家那段,对面是布厂排污涵洞,日夜倾泄着漂染的废水,散发出浓烈烧碱味和恶臭。至80、90年代,虽部分地段驳了水泥河坎,但环境污染严重,水源枯竭,城河风光不再。 </p><p class="ql-block"> 随父母一直住在老城河边,伴随着河水潺潺,生活了三十余年。后成家别居,父母仍住在原处,我时常去陪伴二老,直至他们去世。不知不觉中,城河边建起了许多住宅楼,将河面挤压得更为狭窄。又因城内水系被彻底破坏, 城河终成了纳污的臭水沟。当然,这也是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底,老城区改造,父母的老屋终究湮没于拆迁的烟尘之中,从此我对老城河的情感只得深藏于心底。</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现在的居所南城河东南端仅几百米远。这些年长住南京,每年亦回家短住些时日,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就是去老城河散步,从魁星阁沿迎宾西路踱至团结路口,即60年前的西水关处。这两年,南城河段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建成了极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带:葱茏树木、四季花卉、微缩城墙、木质栈道、水榭、亭阁……还有几处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如(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𢁉河口抗击英军”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段老城河,承载着五百余年风云,至今仍流淌不息,但愿经旧城改造,再次焕发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本不希图回到过去,唯愿老城区未来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附:短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河啊</p><p class="ql-block">你知道一切</p><p class="ql-block">但总是沉默</p><p class="ql-block">你滚滚奔流</p><p class="ql-block">你总是不停地流过……</p><p class="ql-block">——改写《老人河》歌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译:</p><p class="ql-block">The Old Town River</p><p class="ql-block">You know everything</p><p class="ql-block">But always silence</p><p class="ql-block">You're rolling on</p><p class="ql-block">You are constantlymoving...…</p><p class="ql-block">—— Rewrite by"Old Man River" Lyrics</p> <p class="ql-block">9.“古迹”拾零</p><p class="ql-block"> 所谓古迹,是指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建筑等类的遗迹。靖江老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500多年前建县时,庙宇衙署基本全的,城廓楼台也是有的,街市店铺也热闹的……窃以为:若鼎盛时期的靖江城能原封不动保留到今天,也蛮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时代变迁时没注重文物保护,现在老城区内几乎没有“原汁原味”的古迹了。下文要说的几处,我不敢断言是不是真古董,但在修旧中没改变它们的基本骨架和面目,最主要的是能引起我对往昔的点滴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四眼井</p><p class="ql-block"> 未普及使用自来水前,井水是市民饮用的主要水源。所以城内到处有水井,最大最有名的就是四眼井了。</p><p class="ql-block"> 这口井建于明朝,距今有数百年历史。四眼井与靖江其它老井不同之处,一是有个飞檐翘角的亭子;二是井的构造奇特,有四个井口,井身却是相通的整体。 </p><p class="ql-block"> 关于四眼井,曾听上辈老人讲过些离奇的传说,过于玄秘,不宜说道。只要看到每个井口磨出了许多深深的凹槽, 即可知其使用率是多么高。 井水甘冽清甜,冬温夏凉,哪怕连续暴雨,其它井会泛浑水,这里水质依然清澈。</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发展,不知何年这井水不再饮用了。后来被开发为“古迹”,在亭子里挂了块匾,另附若干文字说明。一度时期井口还加了钢筋网罩,不知何意?偶尔路过,探头瞧瞧,井里黑咕隆咚,且有股腐臭味,心下感叹:以前千百人用,一直非常干净;被保护起来,反倒是一潭臭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魁星阁</p><p class="ql-block"> 在靖江所有“古迹”中,我对魁星阁最为着迷,其实它仅有200多年历史,既不古老,也沒啥珍贵遗迹。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民间流传着一些传说;二是它古朴大气的建筑造型;其三它还是靖江文脉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传说魁星阁的始建,是因为滨临长江的靖江城屡被滔滔江水侵袭,有高人建议:应在城的东南方建魁星阁,可镇住洪水。</p><p class="ql-block"> 魁星阁建成了,共三层,形似宝塔,飞檐翘角,顶端还有个黄铜葫芦。看起来气势非凡,却没能镇住水势,照样每年发生洪涝灾害,连魁星阁都差点坍入江中。幸亏后来长江改道,涨出了大片陆地,但魁星阁也失去了预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不料它的另一功能却得到了彰显。魁星是主管文运的,此阁倒是护佑着旁边的马洲书院,及后来的靖江教育事业昌盛了百余年。</p><p class="ql-block"> 神秘的魁星阁是常年锁着的。有一年春节偶然开放,我们兴冲冲玩了半天。原来里面沒啥稀奇东西,从木板楼梯直上最高的第三层,四面木格窗开着,大半个老城区可收入眼底。俯视周围,是层层叠叠的破旧砖瓦平房,顿时觉得魁星阁格外巍峨。</p><p class="ql-block"> 文革破四旧,魁星阁遭到了毁坏,虽后来经几次修缮,恢复了从前古朴端庄的形象,却从此再没开放。</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我在靖城中学工作,县里说要将魁星阁交给学校托管。我们很高兴,计划将里面安排作教师阅览室,也可发挥文魁星君的作用。可惜,未能成真。 </p><p class="ql-block"> 自从学校迁离,魁星阁似卸下了千钧重担,孤寂地矗立在老城区一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钟楼</p><p class="ql-block"> 全国许多城市都有鼓楼,由此而命名出鼓楼区、鼓楼路、鼓楼广场等等,但有名的钟楼却不多。我的家乡沒有鼓楼,却有座钟楼,也是别具一格了吧。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从钟楼经过,偶而泛起好奇心,趴在门缝向里窥探:黑咕隆咚,隐约有座石碑,不知雕刻着哪路神仙的画像?后来才知道,是观音大士像,手执柳枝,脚踏碧波,白衣素裹,神采飘逸。</p><p class="ql-block"> 据说上层还有座铜钟,如果敲响,声音能传到十里之外的孤山顶上。可惜我非但从沒亲眼见过那座钟,连钟声都沒听见,后来就淡忘了这事。</p><p class="ql-block"> 文革“破四旧”,钟楼也未能幸免。我恰巧路过,探头一看,里面模模糊糊有些破碎的木板石块,没敢进去。据说楼上那座著名的铜钟,已去向不明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钟楼作为古迹被修复,基本恢复原状,甚至还新铸了口铜钟,不知真假?</p><p class="ql-block"> 老城改造,将四眼井、钟楼、万寿坊连成了一片,栽种了些花卉树木和青松翠竹,并命名为钟楼广场。只是中间建了个圆形舞池,看似洋气,却与周边几座古风建筑违和。</p><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和晚饭后,来广场的人还不少。老年人打牌、下棋,孩子们溜(岸)冰、滑板。大妈们在舞池中跳的却不是高雅的国标舞,而是节奏铿锵、音乐震撼的广场舞。情与景的不交融,给人以怪异感。</p><p class="ql-block"> 有感曰:</p><p class="ql-block"> 红尘漠漠世情浮,</p><p class="ql-block"> 难觅修身一净土。</p><p class="ql-block"> 寡欲清心无所求,</p><p class="ql-block"> 何须晨暮听钟鼓?</p> <p class="ql-block">10.公花园</p><p class="ql-block"> 据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时任知县在扩建崇圣寺时增建了些亭阁、假山、放生池等等,称为西花园。后又历清朝、民国,几度因战火荒芜,又经几度重修,大致形成了现在的格局。文革后的几十年中,也有几次改建,走了些弯路,总体是修旧如修,越建越好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靖江人民公园的由来,但老百姓一直称为“公花园”。从它几百年前始建起,就不是什么豪门巨贾的私家花园,倒是名符其实的公花园,一直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公花园秉承苏州园林风格,有曲桥流水,亭台楼阁,园圃竹林,荷塘假山,太湖奇石,花卉盆景……。</p><p class="ql-block"> 童年少年时,逢周日假期,与邻居发小或同学,成群结伴去公花园玩。游戏项目较多,如攀假山,爬高树,钻竹丛,涉河塘,套知了,捉蝴蝶,扑蜻蜓,斗蚂蚁,……。</p><p class="ql-block"> 公花园里,少长咸集,有吹着口哨提笼溜鸟的,有耍弄刀枪剑戟练武功的,有成双成对谈情说爱的,有吊嗓子练发声的,也有观赏风景怡养性情的……。与当今最不同的,是极少见到中老年妇女,更毋谈有跳广场舞的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增长,少了许多顽童心性,不再常进公花园。但上高中时,逢考试前夕,约上三五同学,挟两本书,借囗复习,一泡半天。其实是闲逛聊天,学习上则无甚收获。</p><p class="ql-block"> 1976年全民防震抗震,公花园搭满了防震棚,政府各部门都搬进来办公,整日人们进进出出,十分繁忙。恰逢农场冬闲放假,我们农场一群群的知青仍进来逛公园,凑热闹,还时不时地与社会青年发生冲突,幸好没打群架。</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分配回了家乡,在靖城中学当了教师,还做了班主任。那时仍有文革残余影响,学风正在扭转中。一天接到公花园打来电话,点名要我去认领学生。原来班上有位学生偷盆栽花卉,被扣了书包扣了人。我一肚子老火赶去“捞人”,恰遇工作人员是我农场的老“插友”,一番热络交流,顺利领回了学生。临别时和插友开玩笑,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让家长来认领吧。</p><p class="ql-block"> 90年代初,大概为了做生意赚钱,公花园的布局发生了较大改变,不仅搞了个臭烘烘的动物园,还置办了许多儿童游乐设施。如小火车、碰碰车、旋转木马……五花八门。每到周末假期,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我常带儿子来玩,恰巧负责儿童游乐场的,又是位同插队农场的场友,因此沾了不少光,每次都让儿子玩得尽兴而回。后来这些设施撤了,回复到以前的样子,公花园环境又变得清新优雅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我有架120红梅照相机,去公花园玩时常带着,毕竟那里四季皆有风景。家中相册里,至今保存着一些同学、朋友和家人的黑白老照片,大多以公花园景点为背景拍摄的,原来是随意拍着玩,现在却成了珍贵的藏品,这些照片不仅留下了我们的青春身影形像,还记录了时光的荏苒流转。</p><p class="ql-block"> 一晃几十年,岁月倏然过。公花园的变化却不大,依然是那些建筑,那几处景致,仅是树木更高大苍劲了些。</p><p class="ql-block"> 公花园以前是靖江城的唯一,可现在城里城外建了许多公园,有的规模宏大,有的奇巧精致,有的风景秀丽……相比较老公花园显得逼仄陈旧,却仍是城区人群最密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都说物是人非,我确觉得这里景物并没有太大变化,更奇特的是在这里游玩的人,我们这群体仍是主流,只不过年龄已跨越了一甲子。心生奇怪:公花园怎么和我们这代人特别有缘呢?幼时,它是儿童嬉戏的乐园;现在,却成了老年休闲的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