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早就知道高邮,当年在扬州上学时,就有高邮的同学,但一直没去过。曾想自驾去看看,也没能成行。团长说周末全团自驾去高邮,逛古镇,吃湖鲜,品早茶,全团雀跃,也正好了却多年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高邮其实不远,二百多公里,全程高速,途经G15沿海高速,扬启高速,京沪高速,二个半小时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高邮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3年建城史。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为帝尧故里、尧文化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是中国唯一以邮命名城市。</p> <p class="ql-block">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历史上的古邗沟。高邮的“西堤运河文化公园”处于明清运河故道的遗产区,不仅地理位置独特,更有“一湖二河三堤”景观格局(一湖即高邮湖,二河即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三堤即形成的三个堤)。</p> <p class="ql-block">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如今仅有的一段故道,已经成为一个景点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高邮湖畔的落日西下,天空被染成血色,十分壮观,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 <p class="ql-block">初秋时分,贮站在湖边大坝,望夕阳西落,习习湖风拂面,很是舒适,心里也如同湖面一样平静。</p> <p class="ql-block">高邮物阜民丰,人杰地灵,令高邮人自豪的是,宋代出了个大文豪秦少游,当代则有著名作家汪曾祺,高邮人就在这两人身上做文章,挖掘出很丰富的文旅资源。</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64年,参与现代京剧《芦荡火种》的改编(后易名为《沙家浜》)。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以短篇小说成就最高。1985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96年12月,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p> <p class="ql-block">当地政府在汪氏故居的原址修建了“汪曾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于2020年建成,以青砖和清水混凝土为材质,展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室内空间由七个盒子串联组合,每个盒子都承载着汪曾祺先生不同时期的生平故事,让人在参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的文学魅力。</p> <p class="ql-block">“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先生以其诚实而温馨的文字,抚慰了无数焦躁不安的心灵。他笔下的高邮,鲜活而充满灵性,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古文游台</p><p class="ql-block">高邮文游台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当时,这里是一座东岳庙(泰山庙),后来因为北宋大文豪苏轼经过高邮时,与本地乡贤秦观、孙觉、王巩在此饮酒论文而闻名。为了纪念这次文人雅集,广陵太守特地为“泰山庙”题写了一块“文游”的匾额,从此这座庙台便被称为文游台,使得这座原本不起眼的泰山庙名声大噪,成为了文人墨客向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次盛会,当时的广陵太守特地为“泰山庙”题写了一块“文游”的匾额。著名画家李伯时也为此作了画,使得“文游台”声名远播,成为了高邮最知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在此之后,古文游台成为了当地士子文人登高临远的胜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凭吊。</p> <p class="ql-block">在古文游台的西侧,还建有一座四贤祠,专门纪念苏轼、秦观、孙觉、王巩四人。</p><p class="ql-block">这座祠堂建于明代,有门厅三间,祠宇三间。门厅为砖雕门楼,形象生动,中部为“文王访贤”两侧上方为“文武状元”,下方为“渔樵耕读”。这些砖雕形象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文化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四贤祠内,游客可以欣赏到一系列精美的建筑和装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描绘苏轼与孙觉、王巩等人相会场景的壁画。这幅壁画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文人们相聚的盛况。此画是我们南通的画家范曾先生所绘,画中的苏东坡踌躇满志,神彩飞扬,导游说这苏东坡其实是范先生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北宋的苏轼、秦观距今已有千年,他们的遗存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二十尺高的黄土,高邮人就把这黄土堆做足了文章。自1980年起,逐年对文游台、盍簪堂、四贤祠、秦观读书台等古建筑进行了抢救修复,并新建了重光亭、映翠园、门厅、牌坊、展厅、碑廊等仿古建筑,逐渐形成了一个文游台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基实,高邮真正的古迹是盂城驿。盂城,高邮的别称,源自秦观的诗句“吾乡如覆贲”,形容家乡如同一座覆盂,倒扣的痰盂。</p> <p class="ql-block">盂城驿,位于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后不断加建,逐步成为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古代驿站。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国驿站,盂城驿被历史尘封近百年,直至1985年文物普查时才被发现。盂城驿的发现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p> <p class="ql-block">盂城驿有厅房100余间,包括有驿站,驿舍、秦邮公馆、驿丞宅、武官厅、马神庙、马棚、库房、监房、驿卒宿舍等建筑。皇华厅和驻节堂是盂城驿的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驻节堂</p><p class="ql-block">古代担负接待任务的场所,是整个盂城驿保存原状最好的一进房子,明代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厅、梁、瓦、柱都完全保持了当年的风格,是盂城驿的精华之所在。两边是宾客寝房,供过往的官员因公务出差下榻所用。(驻,在古代是停留的意思;节,是指过往的使节)。</p> <p class="ql-block">孟城驿里还有马可波罗的牌坊,当年,他沿着大运河从京城经高邮到扬州,在他的游记中,记载着用一个银元买三只野鸡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蒲松龄曾在1670年时来到高邮,管理盂城驿事务,并撰写了反映驿站真实状况的《高邮驿站》等文章,被收入《蒲松龄集》。</p> <p class="ql-block">鼓楼是盂城驿的制高点和形象标志物,高约15米,上悬“飞阁凌天”“极目湖天”的匾额,还有“置邮传命”“国之血脉”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孟城盂所在的南门大街,明清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北门大街:这里才是真正古朴无商业化的老街!住的都是原住居民,老式理发店、烛纸店、馄饨店、澡堂、当铺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高邮的老街古巷,仿佛穿越回了过去。那些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墙壁,承载着岁月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总还带我们游览了湖区。</p> <p class="ql-block">穿过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登船游览。</p> <p class="ql-block">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湖边芦苇摇曳,水鸟翱翔,美不胜收。乘船游览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的团长我的团”出行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品尝当地的风味特产。</p><p class="ql-block">高邮城的美食几乎都离不开高邮湖,大名鼎鼎的高邮咸鸭蛋,就因为有高邮麻鸭吃了湖里的小鱼小虾,所以特别的鲜美。</p><p class="ql-block">高邮湖的湖虾,高邮湖的银鱼,高邮湖的螃蟹,高邮湖的湖鲜,这些都是高邮美食的重要来源。</p><p class="ql-block">说说我们品尝到的高邮特产。</p> <p class="ql-block">高邮特产最有名的当是蒲包肉,散文家汪曾祺先生在小说《异秉》中对它有这样一段描述:“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p><p class="ql-block">蒲包肉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把猪肉切碎,放入葱、姜、糖等搅拌均匀,再装入小蒲包中扎紧。然后把蒲包放入锅中,加入酱油、料酒、五香粉、桂皮、花椒、八角等焖煮一段时间即可。</p> <p class="ql-block">煮熟的蒲包肉一旦打开,带着蒲草的印痕,色泽晶莹,香气四溢,中间一道凹痕显露,颇似一个小葫芦,又像一只憨态可掬的瓷娃娃,很能勾出人的馋虫来,也是最惬意的下酒小菜。用快刀切成薄片,淀粉白,肉粉嫩。一箸入口,齿颊生香,细嫩而筋道,咸香适口,带着蒲草的清香。肉香蒲香相得益彰而滋味绵长。</p><p class="ql-block">蒲包肉的清香来源于“蒲草”。这是一种水生植物。北宋著名诗僧道潜有:“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之佳句。据说,蒲之嫩芽可作菜,根茎含淀粉,可酿酒,叶子晒干可编织席子、扇子、蒲包等,花粉称蒲黄,可入药。总之,蒲草全身上下都是宝。</p> <p class="ql-block">蒲包肉在高邮人心中的地位,犹如钵钵鸡之于乐山人,叉烧之于广东人,缸片之于南通人。</p> <p class="ql-block">二子蒲包肉是高邮蒲包肉代表之一,这里经营了二十多年,蒲包里的猪肉馅紧密而且有嚼劲,味道乃是一绝,来高邮一定不要错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蛋。</p> <p class="ql-block">咸蛋到处有,但到了高邮,还是要吃一吃正宗的高邮咸蛋。鸭生双黄,是因为这里食料好,鸭体壮,连续排卵,形成双黄,甚至三黄。高邮咸鸭蛋,向以颜色红而油多而驰名于世。将双黄咸鸭蛋煮熟剖开,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黄似红橘流丹,赏心悦目,别具风味。听在高邮工作的乡亲吴总介绍:正宗的双黄咸蛋,标准重量在100克以上,蛋黄金黄,蛋白如玉,不能太油,更不能太咸。我们在高邮两天,顿顿吃咸蛋,实在过足了瘾。</p> <p class="ql-block">抵达高邮的第一餐,我们就品尝了大名鼎鼎的“汪豆腐”,汪豆腐的食材很讲究,油渣、鸭血、豆腐、虾米或是蟹油、纯鸡汤烩成。有人认为这道菜的出名,是因为这个“汪”字与高邮人文学巨匠汪曾祺的姓氏缘故吧,其实这是指一种烹饪方法,手托一整块豆腐,用刀跟将豆腐批成指甲盖大小的薄片,在当地叫作“汪”。有店家给汪豆腐取了一个文呼呼的名字叫“一汪情深”,其意在于汪曾祺先生对故乡对豆腐堪称“一汪情深“。给客人上一道“一汪情深“,也象征着主人对宾客一往情。</p> <p class="ql-block">还有种说法来源于汪先生的文章。汪曾祺少小在高邮生活,年老后对家乡的汪豆腐仍有很深的印象,在《豆腐》一文他回忆道:“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叫作‘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用勺舀了吃。吃时要小心,不能性急,因为很烫。滚开的豆腐,上面又是滚开的油,吃急了会烫坏舌头。我的家乡人喜欢吃烫的东西,语云:一烫抵三鲜。</p><p class="ql-block">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出锅后的汪豆腐,看似没有一点热气,却烫得要命。所以,要吃汪豆腐,性子不能急,得慢慢地去品。品尝汪豆腐,那滑嫩的口感仿佛能在舌尖上跳舞,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界首茶干也是高邮一绝。陈西楼的五香茶干,久负盛誉。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界首,闻岸上香味扑鼻,叫差役查询,原来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尝后大为赞赏。从此,界首茶干便列为贡品,名扬四方。1927年,荣获西湖博览会一奖。界首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肉细嫩微黄,颇似鸡肉,清香可口。"陈西楼"商标的五香茶干,包装考究,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p> <p class="ql-block">界首茶干做成的煮干丝,更是香飘十里。</p> <p class="ql-block">高邮阳春面的要点在汤上,要用黄豆酱油调要熬上一整夜,拌上猪油或麻油,还要放胡椒粉,必须是黑胡椒。还有面条和面时放 “死碱”,这样确保面条放久了不会拖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最为关键的是,这碗面汤里还有虾籽,也就是高邮湖的虾籽,不是河虾,不是塘虾,必须是湖虾。虾籽酱油熬煮成鲜美无比的面汤,才能成就这碗无以伦比的阳春面。</p> <p class="ql-block">劲道的扁细碱水面,浸在酱油汤底中,因个人口味煮得或软透、或夹生,撒点儿胡椒粉、葱花或是蒜苗,再铺个煎荷包蛋在面条上,汤清面鲜,简单又美味。</p> <p class="ql-block">高邮湖的早茶也很有名。这是当地有名的红灯笼早茶馆。</p> <p class="ql-block">刚六点半,早茶店就人声鼎沸。</p> <p class="ql-block">高邮早茶与扬州近似,花样虽然不多,总归包子、蒸饺、烧卖三种,但个头颇为惊人,笼屉就比其他地区大上一圈。</p> <p class="ql-block">早茶的价格很平民,一只大蟹黄包只有12元。吴总说在高邮,每人吃四个品种算是及格,可高邮人太实在,每只包子的个头都比拳头大,怎能吃四只?蟹黄包、五丁包、青菜包、豆沙包、笋肉饺,松子烧麦……,还有煮干丝,阳春面……我们一行中只有瞿兄及格 。</p> <p class="ql-block">吃过高邮的老面包子,其他面皮从此沧海难为水。别看老面包子卖相朴素,吃起来才叫动人。麦香中带着一丝自然发酵出的酸调,内里蓬松柔软,吸了馅料中的猪油,越嚼越香。</p> <p class="ql-block">五丁包子作为当地人的心头好,其馅料包含肉丁、鸭丁、笋丁、香菇丁和海参丁五种精选食材,五种美味完美融合,甜咸适中,宛如一首和谐的交响乐。蒸熟后,那香气四溢,仿佛能将整个城市的味蕾都唤醒。而蟹黄肉包更是不可错过的美味。它采用肉质白嫩、鲜美无比的高邮湖螃蟹作为馅料,包子皮薄馅多,蟹黄满顶,夹点姜丝,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湖水的清甜和螃蟹的鲜美。</p> <p class="ql-block">虾仁蒸饺,皮薄,汤多,筷子夹一只放到小碟里,淋上一圈醋,低下头,轻轻一抿,肉皮熬制的皮汤立刻充满口腔,皮汤顺着口腔流进喉咙,大大地满足。</p> <p class="ql-block">在高邮,随便可以吃到原汁原味的淮扬菜,品尝到地道的高邮“汪氏家宴”、“少游宴”等,可接待我们的吴总说,高邮特产品种繁多,高邮鸭、高邮湖大闸蟹、高邮鸭蛋、双黄鸭蛋、界首陈西楼茶干、秦邮董糖、高邮罗氏沼虾、高邮蟹黄肉包、糙米汁、高邮酱油面、蒲包肉、汪豆腐、高邮水晶月饼、高邮肉卷、水晶肴爪、临泽羊肉、湖鲜“三宝”、双兔大米、桃花鵽、五香螺丝、荠菜春卷、凉拌枸杞头等无数种特产,但真正能品尝到地道的高邮菜肴,都隐匿在小街深巷中。</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处的东兴楼,门面寻常,装饰也平平,可它家的湖鲜,在当地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墙上有幅对联,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这家连餐馆名都没有私人家宴,设在烟酒店的二楼,老板掌厨,老板娘端盘子,它家的土菜远近有名。</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餐厅挺宽敞。</p> <p class="ql-block">高邮盐水鹅,选材挑剔,皆以资深老鹅为主角,其肉质咸鲜可口,皮白如玉,肥美却不显油腻。品尝之际,厨师们巧手将鹅肉精心切成大小一致的薄片,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摆放在盘中。随后,轻拍几瓣蒜头,那蒜香与鹅肉的鲜美相得益彰。此时,再将那鹅油老卤加热至沸腾,一浇而下,瞬间香气四溢,酥脆可口,令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高邮湖水清澈见底,高邮湖大闸蟹,背青,肚亮,爪金,膏红,腥气大。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高邮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高邮市的特色水产品之一,在北宋年间就已成为皇家贡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醉虾。以高邮河湖产出的白条虾为原料,虾体长二寸左右,太大了,味道入不进,太小了,吃不出虾肉,全是虾皮。将虾洗净,晾干,倒入适量白酒,腌制半小时,拌上生抽生姜葱蒜,当然还要撒上白胡椒粉,然后装盘。活虾经酒一腌,大多数虾只处在麻醉状态。那虾吃起来很鲜很嫩。虾肉有点黏,有点甜。擅食者,吃了虾肉,虾壳还是完整的,连一根虾芒都不缺,整整齐齐排在盘子里,就像齐白石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蒜烧鳗鱼:入口即化的鳗鱼,没有腥气,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红烧大公鸡,标准的土菜,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红烧后加点青椒。高邮湖芦苇荡湿地散养土鸡,以青草、虫类、小鱼等为食,营养丰富无药物和激素,肉质鲜美,是健康的绿色食品。</p> <p class="ql-block">毛豆烧麻鸭。高邮麻鸭具有养胃、滋阴润肺、清热健脾、化痰止咳等功效,用毛豆清炒,麻鸭特别好吃。</p> <p class="ql-block">高邮盛产长鱼,肉质细腻鲜美,软兜长鱼,颇有名气。软兜,一律的黄鳝背脊,和洋葱、青椒一起爆炒,撒上大量黑胡椒。用筷子挑起一根,伴着厚厚的卤子,鲜香滑嫩,入口即化,回味无穷。1949年开国第一宴中的第一道热菜就是这道号称开国第一菜的软兜长鱼。</p> <p class="ql-block">清蒸季花鱼:学名清蒸鳜鱼。清蒸出炉,加盐、味精、洋葱丝,点上醋,美味可口。老板说,季花鱼的精华全在鱼肚里的“花”,我们翻开鱼肚,果然有朵“花”,仍是鱼鳓鱼肚。</p> <p class="ql-block">高邮的“临泽汤羊”的名声远扬,不仅因为其香醇不腻、味道鲜美,更因为它具有健胃补虚、温中暖下、健脑明目等多种功效。是一种名闻遐迩的美食。1989年,“临泽汤羊”被确定为秦邮十大名菜之一。</p><p class="ql-block">着一碗汤羊上案,一青、二白、三胡、四辣、五香(葱花、蒜瓣、胡椒、辣椒酱、香菜)还有香醋,依个人喜好,适量而加。</p><p class="ql-block"> 金刚脐子更少不了,羊肉吃完了,汤泡金刚脐子,浑身暖和,通体舒畅。</p> <p class="ql-block">高邮真是吃货的天堂,感谢吴总的精心安排,让大家见识了真正的高邮美食,可年龄大了,真不能适应连续大餐大饮,胃终日撑得满负荷,以致于最后一餐大家都不愿动筷。</p> <p class="ql-block">高邮这座小城,街头巷尾藏着生活的松弛感,小巷深处到处可以寻觅到好吃的店,本地居民有滋有味地享受着慢节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短短两天的行程,我感到,高邮是一个神仙小城,这里有历史的韵味,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美食的诱惑,还有淳朴的民风。看官,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高邮,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