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至今己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世界著名的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洛阳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的“僧院”便泛称为“寺”,洛阳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白马寺还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了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自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内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之所以被公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是因为:中国第一座古刹是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白马寺的齐云塔;最早传入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最早的译经道场是白马寺的清凉台;第一相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白马寺译出;第一本汉文佛律“僧祗律心”始译于白马寺;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第一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这十项第一,可以称之为“祖庭十古”。正是这“祖庭十古”,使洛阳白马寺能夠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马寺门外有两匹石马,左右相对,石马高1.8米,长2.2米,头戴辔络,身置鞍鞯,雕工精细,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洛阳白马寺山门即寺院的大门。为牌坊式拱券三门洞,中间洞高3.08米,宽2.35米,深3.6米,两侧门洞略小。这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重建。“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的三解脱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洛阳白马寺目前占地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寺院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马寺钟、鼓楼分别位于山门内东西两侧。钟鼓楼同为方形歇山顶双重檐两层楼阁式,底部长宽各7.3米,上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同建于石彻台基之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王殿是寺中第一道殿,殿中供奉着弥勒佛和韦陀菩萨。东西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佛殿:碧瓦朱檐的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殿内正中佛坛上供奉着七尊抱素怀朴的造像,正中是炳炳麟麟的释迦牟尼佛,结伽跌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2.44米。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伽叶,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左右两侧分别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两位散花天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雄殿右侧的卧玉佛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道殿是大雄殿,大雄殿为元代重建,佛龛内三尊主佛结珈跌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正中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其左侧为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立者,是两位护法。左侧是韦驮天将,右侧是韦力天将。在大殿两侧供奉有十八罗汉。这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元代“夹纻干漆”造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坐落于大雄殿后,正殿主尊为阿弥陀佛,右侧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黑色石质宝葫芦,被香客和游人摩挲得油光锃亮,都想沾点福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引殿对面,大雄殿背面的伽蓝菩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凉台,高耸于清凉台上的毗卢阁系明代重建,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毗卢阁内正中主尊为毗卢遮那佛,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皆为清代的泥塑像。在毗卢佛两侧,是木雕的千佛壁龛,所供的佛像均以香灰等原料塑造而成的,共计五千零五十六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藏经阁:底层现为释源美术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空海大师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法宝阁:底层现为释源陈展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佛教源自古印度,白马寺与国外宗教和文化交流,在寺庙的西面建有印度风格佛殿、泰国佛殿苑和缅甸风格佛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泰国佛殿苑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为促进中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泰国高僧拍特实铁哥长老、善信瓦塔纳先生参访白马寺后出资对泰国佛殿苑进行翻修扩建,并辟建了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四面佛、凉亭、僧寮及配套设施等,扩建后的规模,长宽各108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缅甸风格佛塔,位于白马寺院西北侧。由缅甸政府出资兴建,主体建筑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 缩小而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经51.71米,底层为展览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金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门一道,这四道主门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贡榜王朝的缅甸曼德勒皇宫样式移植过来,门上方用缅文写有“大金塔”字样。</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印度风格佛殿,由印度政府出资设计,中国政府提供土地建造。印度政府选择桑奇大塔作为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在白马寺按1:1的比例进行仿建,佛殿主体建筑高约30米,里面供奉一尊高达4.5米的释迦牟尼坐像。这是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寺,于2010年完工,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出席佛殿落成仪式,为佛殿剪彩揭碑。</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殿内供奉4.5米的释迦牟尼坐像。</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佛殿回廊上印度风格的壁画和塑像很引人注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完印度佛苑后,我们又返回出山门,去参观游览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和狄仁杰墓,齐云塔院在山门外东南侧约200米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马寺山门外东南角的狄仁杰墓。</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齐云塔院又是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这是进入齐云塔院的大门。</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齐云塔,又名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刨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据今己有近两千年,是中国第一座古塔。塔高35米,共13层。除塔以外,还建有大雄宝殿、斋堂、禅房等,故有“东北马寺”之称。值得一提的是,站在塔的南面20米左右处,面向塔身击掌,就能听到从塔内传出的“哇哇”声,让人叹为观止。</b></p> <h1><b> 齐云塔院大雄宝殿</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