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佳话——风流太守(之二)

谢善骁

<h1>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带着初生之犊因斗虎受挫的失意,悻然来到杭州,任职通判。在将临杭州时,他在给弟弟苏辙写的《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之一)中说:<br> 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br> 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br>  然而,苏轼这位具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博大胸怀和磅礴气势的文豪,在政界也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由于早就听说杭州湖山之美,白居易的诗篇当然使他受到不少感染;而曾先后任杭州刺史的李泌和白居易,开发西湖,兴修水利,都在杭州留传政绩,垂千古风雅之名。因此苏轼赴杭上任,并非为求得消极地躲灾避难,或潇洒地游山玩水,实际上肚子里已有一番盘算:“我今到杭州,若得在西湖上也做些好事,与李、白二公配餐,好不快心!”<br>  一到杭州,苏轼就对西湖山水发出惊叹:“余杭自是山水窟”、“故乡无此好湖山”;他曾声称“自意本杭人”,也希望死后归葬西湖。湖水的盈盈眼波,山峦的黝黝黛眉,都使他忘却了官场的权斗,驱散了心头的阴霾。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想到峰回路转,千里逆风竟鬼使神差地把他送到了世上桃源。于是,心花怒放的苏轼,写下一篇篇对西湖的赞歌:<br>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h1><h1>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br> (《南歌子·游赏》)</h1> <h1> 苏轼对西湖的感情之深,能与之比拟的也许只有白居易了。他在杭期间,往往是处理公务在西湖边上,而公务之余的游览,宴饮,更是夜夜不离湖,甚至如他在《夜泛西湖五绝》所述,竟陪伴西湖月色共同度过一个良宵,真是爱到了痴的程度。当时杭州名胜十三楼临近西湖,据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杭州回馈给苏轼的,不仅仅是望不尽、看不够的湖光山色,而且特地向这位大自然的亲密朋友,赏赐了美丽西湖中罕见的奇妙瞬间,平静浙江中少有的壮丽场面,从而使苏轼的诗词中出现了一个风雨变幻、神秘莫测的情趣世界:<br>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云跳珠乱入船。<br>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br>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br>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br>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br>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br>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br>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br>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h1> <h1>  在杭州虽有山水之乐,但这还不是苏轼的主要心愿。他是个为民干实事的人,决不做尸位素餐的庸官。第一次任职杭州,苏轼是个通判,即二把手,二把手是难以施展才能和有所作为的。所幸的是,苏轼碰上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一把手,杭州知州陈襄。陈襄字述古,亦因批评王安石及其改革新法而被贬于杭州,但他并不很在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与向有“政虽无术,心则有民”志向的苏轼一拍即合。他们在杭州共事两年多,同心协力,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由唐朝李泌修建的六井,奖掖文学后起之秀。两位同在杭州为僚的诗酒朋友,在同被贬谪的逆境和共为人民办事的相处中,结下了真诚的友谊。<br>  陈襄任期届满,奉命调回应天府,使苏轼感到恋恋不舍。临行前夕,僚佐们在有美堂为知州夜宴饯行,苏轼当然也出席了。有美堂在杭州城内吴山上,前望浙江,江流环以湖山,左右映带;后顾西湖,水月交相辉映,意境渺远。杭州繁华之地沙河塘就在吴山之下,万家灯火,一片辉煌。有美堂则是取宋仁宗赐诗首章“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意而名。同僚加知己,酒朋暨诗友,惜别之际,能不感伤?席间,陈公请苏轼赋词.苏轼即席赋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一词:<br>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h1><h1>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h1> <h1> 陈襄走后不久,就该轮到苏轼整理行装了。这一次,苏轼通判杭州,为官三年,于郁郁不得志之中,不免迷恋山水,流连诗酒;然而他并未忘记一个行政长官应有的责任和感情。在蚕将吐丝、麦临收割的时候,杭州却是淫雨成灾,使游天竺的苏轼忧心忡忡地想起了盼待天晴的蚕农和麦农,对端坐高堂、漠不关心农民苦难的观音菩萨予以辛辣的讽刺:<br> 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br>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br>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br>  指桑骂槐,借佛讥人,苏轼在这首诗中的讽刺之意,溢于言表,讽刺对象,显然是指倡导新法的革新派。苏轼反对新法的立场,是时人所共知,但他并不是死硬的守旧派,对某些有利于民的改革措施,亦表赞成。不过革新派中,也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从而使新法在贯彻执行中,出现不少偏差。官员的素质低下,实在是一种政治的尴尬和社会的悲哀,古往今来,这种难堪的现象从未间断过。今天,当我们耳闻目睹那些贪官污吏趁改革开放之潮,欺上罔下、混水摸鱼的种种劣迹时,也会与苏轼一样引起深深的忧虑。</h1> <h1>  尽管苏轼反对革新,但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并不影响他“为民父母”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因此凭借他的才思和能力,公正、巧妙,甚至以违背“肃静”、“回避”官场原则的幽默方式,处理了不少看似简单却又动辄反目成仇的民事纠纷。按现在的观点叙述,苏轼是个颇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导。<br>  一日,苏轼坐堂时,接到原告吴小一的诉状,告张二欠钱不还。被告张二申诉自己无力还债,原因是借的钱买了绫绢,制成扇子,但因当年春天连雨天寒,一时卖得不畅,故无还债之钱。这时堂上的苏轼一听,就叫张二取来千把扇子,效法当年书圣王羲之,提起判笔在每把扇子上或写上字,或画上画。书画完毕,就吩咐张二赶快卖了扇子还债,并宣布退堂。苏东坡的字画何等地值钱,张二的扇子旋即以高价卖光,一桩民事案顷刻化解。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杭州百姓传为佳话,人人称颂苏轼为建造和谐社会立了大功。<br>  苏轼在其任内已尽其权限之内的所能,在杭州做了一些好事,但是有一件大事始终未曾起动。他在欣赏湖景时,对西湖的状况进行了考察,湖中葑草填塞,先人兴修的水利工程将渐渐湮没,为此暗暗着急。正当苏轼下决心开浚西湖之际,朝廷来诏命让他转迁密州。接旨之后,苏轼不禁惋惜地叹道:“不能遂吾志矣!倘与西湖有缘,除非再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