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71诗话《魏书》人物之魏景侯刘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佐王使者智盈囊,光武宗亲字子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度从容书诡策,三朝心腹断柔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岂堪回首汉中梦,犹自伤怀孟达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奉魏君真偃屈,大鱼长线两茫茫。</div></h1> 刘晔(179—234),字子扬,淮南成惪(“惪”同“德”)(今安徽寿县东)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战略家。一直是曹操、曹丕、曹叡的心腹,参与重大事情的谋划决策,“而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始终是魏主的重要参谋。他筹谋划策,精于知人;料事如神,胆识过人;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发展往往一语中的。他的取蜀、灭吴奇策,未被曹操、曹丕父子采纳,使得曹魏两次坐失统一天下的良机。<br> 215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登,难以攻克;而且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夏侯惇见后相信,于是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进攻张卫,张卫不敌退走。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刘晔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br> 魏讽在东汉末年很有名声,卿相以下的官员都与他诚心结交。220年,刘备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他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当时的人都称他有“乐毅之量”。而刘晔一见他们二人,就说他们将来必定会叛变。最终魏讽于219年在邺城叛变;而孟达则于公元227年与诸葛亮通信,意图叛乱。<br> 227年,辽东公孙渊胁逼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为辽东太守,刘晔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很久,恃着海和山的阻隔,可能会像胡族一样难以制约,甚至发动叛乱。建议应趁公孙渊初登位,出其不意出兵讨伐,并开设悬赏引诱他的反对者协助,可能未必开战就能解决辽东割据问题。但最终都没有被接纳,公孙渊亦于237年叛魏。<br> 20世纪50年代后期,伟人曾先后向干部推荐读《三国志》的四篇传记,即《张鲁传》《吕蒙传》《郭嘉传》《刘晔传》。伟人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的注,并作了如下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刘晔的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伟人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