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爱<br></br> ————记我的爷爷奶奶<h3> 子齐/文<br></br><strong><br></br></strong></h3></br><strong>题记:岁月不居,煅造着铁骨柔情;时光如流,编织起波澜岁月。灼灼岁序,承载着经久不衰的灿灿印记,激荡着回眸过往的音容笑貌;滴滴晨露,铭刻着愈久弥香的寸草春晖,闪耀着星火传承的贤良淑德。回望来路,深情总会跃入脑海、注入心田、进入梦乡;穿越时空,厚德总会如影相随、照耀夜空、庇佑征程。</strong> <h3> <p class="ql-block"> 中华大地传承千年的风俗,不仅在时空的转换间越过高山,跨过江河,传播向神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更能穿越时空隧道,广播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子民的心田,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惑的年华里,在光影交错间,回望着生命初始年岁那些真真切切的过往,总能在划过天际的流星里,望见爷爷奶奶遥远的身影和慈祥的面容,也总是在梦境咫尺的幻影里,感受着深情的抚摸,聆听着悉心的叮咛。在渐行渐远的时空中,沐浴在祖辈点滴汇聚的光泽里,畅享着受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重温着那些、那些爷爷奶奶还在身边的日子,总是让人感动、令人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赓续家学,行稳中求致远。</b></p> <p class="ql-block"> 山因为耸立而雄伟,水因为汇聚而博大。情因为执着而深沉,艺因为倾心而精湛。故乡,是一个凝聚着太多游子赤诚心灵的处所;故乡,是一个不管离开多久、离开多远都魂牵梦绕的地方。正如我的故乡“保安”,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虽然那里的土地贫瘠,光秃秃的山梁梁下,弯曲曲的河流缓缓流淌,高高耸立的山峰、蜿蜒起伏的山脉,总是围绕在黄土叠垒的土城边,构成故乡历经风雨不曾变幻的轮廓。但就是这片贫瘠的土地,阳光普照之下,养育了这里世代屯垦戍边的子民,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孕育出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培育了像王氏家族这样一个以耕读传家为本的艺术之家,他们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这方热土群星璀璨中的一个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于国,匠心之士为重器;于家匠心之士为顶梁;于人,匠心之士为楷模——《匠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坚守匠心,不懈传承。</b>王氏家族自始祖王良隆乾隆元年戍边屯垦起,一代代扎根于保安这方热土,以丰富的家族文化和匠心传承,为地方文艺繁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中间有饱读诗书的进士,勤于都府事务的书传,也有精一技而显家声的贤者。但在家族技艺的的拓展和创新上,有这样一位多才多艺、德才兼备的“匠人”,他以踔绝之能,让传承与创新相融,让热爱与沉淀相拥,以娴熟的技艺,赢得大家的一致认可,被称为保安堡“画匠——张保”。他就是王氏保安堡第八世祖我的爷爷王淑(1911.08—1995.12)字德卿,还有他的贤内助,我的奶奶林虎梅(1914.11—2008.01)乳名尕虎梅。他们与中华大家庭中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在命运的安排下,一生头顶烈日,在大山里生息、在黄土地里劳作,用勤奋和汗水丰盈着小家庭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不同之处,便是他们不甘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执善念于一身,坚守着家族历代传承的技艺,用“匠心”摆脱命运的束缚,在苦难中耕耘出一片新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王淑自幼时便跟随父亲王善继学习民间民俗绘画技艺,又跟随族叔王善成学习。十二岁时,就已经跟随父亲熬制桐油,招揽绘画生意,以此来养家糊口和贴补家用。二十岁时,他的绘画手法已独具风格,在青南地区颇有影响力。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追求卓越,用勤奋的双手孜孜以求不懈进取,用精益求精的传承精神触类旁通间,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所思所得融会贯通,将家族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精心钻研绘画技艺的同时,从《芥子园》等国学绘画丛书、历代柜箱绘画技巧、各类壁画、建筑绘画艺术等方面吸取营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夯实基础,提高绘画技能。</p> <p class="ql-block"> 他秉承技多不压身的理念,将“匠心”融入一生的学习和实践中,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并整理了大量的民间绘画艺术作品。他作为一个农民,提起锄头能耕田种地;他作为一个画家,拿起毛笔绘就山水楼阁;他作为一个艺人,握起剪凿工具就能镂剪出阴阳和谐的线条韵律。在青南广袤的农村地区,许多的亭台楼阁、寺庙民宅,均留有他不同时期不同的绘画作品。在当地,每逢庄户人家有闺女出嫁之时,必请他去描金绘彩,使放置嫁妆的衣柜在朵朵富贵牡丹和高山流水的衬托下,蕴涵出父母对子女情深意长,白头偕老的祝福;新屋建成之后,必请他去绘箱漆柜,使简陋的华堂在富丽间颇显雅致、简约间彰显情趣之高雅;花甲之年做好寿材之时,必请他去绘云筑彩,以龙飞凤舞之姿,添寿祈福耀花甲。他以精湛的绘画技艺赢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青南地区小有名气的“画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就地取材,兼收并用。</b>他的绘画作品,主要呈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们日常必需的面柜、家具、箱柜、丧葬棺椁,到寺庙楼亭的绘画装饰;从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水博古、花鸟虫草到栋梁斗拱的藻井图案、再到庙会纱灯、社火民俗、丧葬绘画,凿剪纸艺等民风民俗均有涉猎,其中,尤以牡丹梅花、亭台楼阁建筑图案彩绘见长,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特色。他的技艺广留青南各大寺庙,如给隆务寺活佛隆务桑绘画经堂,保安各庙宇、同仁江龙琼贡寺院彩绘、隆务清真寺穆纳乃亭楼彩绘,黄南州烈士陵园亭台彩绘等。他十分熟悉古建筑结构,熟知各部位各种传统彩绘图案的构思、套路、设色和规制,其绘画工艺典雅大方、图案精美,构思巧妙,从华丽典雅的藻井图案,到匀称飘逸的青蓝飞甍和色彩绚丽的吊云、柱云、藏云,每一个线条与图案之间透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无不显示着他精湛的绘画造诣和执着的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在实践中,能够积极吸收和借鉴吾屯唐卡绘画技巧和泥塑工艺选料,采用当地红胶泥与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卧醒后使用在古建筑立体绘画中。像沥粉绘画,就采用当地白土进行筛选等工序后与明胶一起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立体效果较好,而且能够历经风雨保存长久。如白灰,则采用当地大山里石灰石进行焚烧、砸碎、研磨成粉,再用椤筐进行筛选加入明胶等就可以使用了。王淑绘画使用的笔多由自己亲手制作而成,如用猪鬃等材质,加竹杆进行固定,外层用胶水裹上布,按不同用途分类标识。其绘画使用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多采自乡间田野,采回后进行研磨等特殊处理后再投入到绘画中使用。所以,他的绘画作品历经岁月的侵蚀后,依然色彩艳丽,始终保持着最初绘画的神韵。 </p> <p class="ql-block">他绘画装饰过的箱柜、炕桌等生活用具,因与当地人民群众普世价值观相吻合,所以深受群众喜爱,更是遍及青南地区乡党门户大雅之堂。他绘画的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一朵朵娇艳欲滴的富贵牡丹,始终伴随着厚重的各式木制贮物柜,有的摆设在了庄户人家宽敞明亮的堂屋,有的伴随着远嫁他乡的女儿流落四方,成为主人家一生珍藏的记忆,镌刻着岁月斑驳间浓浓的深情厚德。有的则随着厚重的棺木,久久埋藏在黄土地里与世隔绝,再也无法一睹她鎏金绘彩的芳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德艺双馨,慧泽深远。</b>户县作为我国农民画发源地之一,与上海金山、山东日照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之乡。户县农民画以色彩鲜艳、生活气息浓郁著称,作品粗犷中蕴含细腻、浓艳而不矢淡雅。1973年前后,户县农村业余美术工作者协会中的一些美术爱好者作品在北京展出,正是这个时期,农民画被作为一种新的画种开始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间,他积极配合黄南州文卫局和同仁县文化馆在农村发现培养艺术人才,无偿将自己家中的堂屋作为讲授美术知识的课堂,义务为学习绘画和剪纸的农民美术爱好者提供服务,积极宣传党的政策,通过开办绘画培训班,积极参与群众艺术的推广和普及。《黄南州志》下卷第二十七编第六章第一节“美术”中对此作了详尽的记载:“1974年6月,州文卫局杨秀和同仁县文化馆蔡云等,赴同仁县保安乡,在农民画家王淑家举办了有十多人参加的业余美术学习班,同时将该乡定为黄南州农民画创作试点,组成了由王淑负责,赵云才、王绍元、王绍良、张宏山(黑鬼)、赵文宗等十几人参加的业余美术组,开始了素描、速写等美术基础训练,为黄南业余美术队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5年,《户县农民画展》先后在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国举办展览获得很高的声誉,并在国内全国巡回展出,6月在新疆巡展期间,青海省文化局组织青海省内著名画家前往参观,王淑作为青南地区唯一参加西北五省农民画家巡礼的民间艺人,与全省知名画家一起前往新疆参观学习。旅途中他勤奋作画,速写了反映当时社会、自然风光的第一手稿,仅沿途的所见就画了一个速写本。他的美术作品曾多次入选县、州画展和省级农民画展,并多次获奖。</p> <p class="ql-block"> 匠者,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而易匠心;匠者,尽精微,知方寸,不为繁琐而失匠心。专一技、搏一世,是痴一梦而终一生的境;传古韵、淀芳华,是造一物而终一界的魂;他取得的成绩,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勤补拙,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传承;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技铸魂,行而不缀,履践致远的进取,处处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食粮,是一份难能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男耕女织,贫艰中显富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爱与善从不是成语,也不是关联词,但是这两组词却在一对农村夫妇的身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王氏家族在当地为书香门弟,历代以德为立家之本、善为修身之本,孝为善之首。所以在传承中,他们夫妇总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在言传身教中教育子女莫忘积小善而汇大德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承续善心,扶儿育女。</b>王淑读私塾时,善对对子,思维敏捷,才思过人,取材大气,得到同龄人一致好评。由于其幼年时母亲离逝、加之动荡年代,父亲在为生活奔波的艰辛中过早离世。作为家中长子的他,自少年时期就迫切需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父亲拉家扯业。在苦难的生活中,不得已早早中断了学业,但爱看书是他终其一生始终在坚持的一件事。他不断勉励后辈要努力学习,从书本中拓展自己的思维、从书本中找寻自己的出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夫妇是睿智的,更是清醒的。他们继承和发扬家族耕读传家的秉性,始终教育引导子女作为王氏子孙要知道“积善堂”的意义所在,铭记“积善成德、履善修身,崇善笃义”的祖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礼貌待人、善心积德,善行纳福,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忘这一传家之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深深知道在农村,特别是像王氏这样一个以耕读传家的大家族,不论是旧社会还是新社会,学习文化知识是改变自身命运和家族命运的钥匙,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所以在当时家庭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无论自身遭遇到什么困难,不论自己多苦多累,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让子女因未曾接受教育而受苦。所以在子女入学学习文化这个问题上特别重视,6个子女中除4女儿以外,都学有所成,受益终身。那怕是因患高烧致聋哑的女儿,也一定克服家庭困难的实际,送到省会西宁参加聋哑学校特殊的学习教育。抚育子女、疼爱女儿,不让子女因为他们受一点委屈,是他们夫妻共同的心愿。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家里条件有多困难、家里有多忙碌,只要是儿女们需要,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到达,不需要任何解释,总会不留余力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在拉扯家务之余,总是跨越岁月的鸿沟,为孙子们精心制作与年龄相近的不同玩具,悉心教导其绘画,携手让他们识别万物。祖孙间即有晨曦的握手、又有深情的陪伴、更有黄昏体暖被褥的温馨,更不必说悉心教导画画的日子了。他总是手把手教孙子们简单绘画的同时,让他们在具体作品上大胆上手,进行添色、描线、贴金,即使染错了,也从不责备,只是耐心地教导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更多的时候,他总是将一个个历史故事、故乡人文、家庭秩事、生活趣闻与乡土约规联系起来,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让他们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在故乡厚重的人文历史中茁壮成长。他也会牵着牛拉着孙子们,用厚重的脚步去丈量故乡的山山水水,识别着大山深处蕴藏的那些宝藏,也总是在收获满满间从大山里背回来日常所需的药材和奇石灵根,用喜悦分享着收获。她总是默默地协助丈夫打理着一大家子的各项事务,精心帮助子女照料和抚育着众多儿孙,照顾完老大、照顾老二、照顾完儿子的、照顾女儿的,总是在农家院落方寸之间过着忙不完、做不完活的日子,将青丝熬成白发的岁月里,不经意间将十多个孙子孙女拉扯成长,至到四世同堂,依然操心操劳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她为此付出的艰辛,在岁月的侵蚀下镶刻在粗糙的手掌,弯曲的十指间,盘旋在层层叠叠的折皱里、浸染在银丝蔓延的思绪中,不会因时光的变迁而被遗忘,也不会因时空的转换而付之东流,总能在刹那间,突现出春日阳光般的明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磨难当头,风雨与共。</b>他们夫妇一生共生育了七个子女,二男五女。终其一生只为三件事情伤心过:一是二女儿兰香,因她生病时寄养在族叔家,无法要回,至使后来女儿变成了侄女,这事一直困扰着他们,始终是心头的一块心病。一头是骨肉情份、一头是血脉族亲,不提时牵挂,提起时倍加伤心,这成了他们一辈子不愿提及却又伤心忧虑的一件事。二是三女儿喜才,七岁时因突发高烧,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救治不及时高烧不退导致成为聋哑人。三是小儿子全得,因幼时穿行马路,被汽车碾压左腿造成脚踝截肢,终生残疾。这三件事情,让王淑和林虎梅夫妇一生为之操心、为之偏心、为之劳心,为之费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病痛面前,他们不离不弃,携手与共。1946年她孕育二女儿兰香时腹部突起一包块,本以为是怀孕的缘故,但是生育后腹部包块并未消失,且疼痛难忍,人也日渐消瘦,饭也吃不下。他几经周折,毅然决然踏上去往兰州求医治病的路。此去或许可以药到病除,或许一去无法再返故土,那时自己只能一死了之或遁入空门了却一生了。求医的路是艰辛的,也是幸运的,往返半年多的时光里,牵着毛驴、托着病婆娘、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看惯了冷眼、流尽了泪水,爬山涉水间历尽波折,终留性命于一身。欣慰的是终将病魔切除于身体之外,可惜的是麻绳专挑细处断,为了看病临时的托管,却改变了家庭原有的模样。回家后她由于身体还处于恢复阶段,他去堂妹王兰家要回寄管的二女儿兰香。但是去了一次不还,再要一次不给,再后来,王兰家由于一直没能生育子嗣,加之带兰香已经抚育出了感情,根本不愿归还,为此两家闹了不少矛盾,致使一脉至亲心存根蒂,面和心不和许久、许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人必定在取得成功的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样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必定有一个相辅相协的人默默奉献着、支持着,帮助着他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和她正是这样平凡却又伟大的一对。在平淡相守的日子里,他们彼此之间不在于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承诺,而在于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一起面对生活的困苦,共同去经营、承担家庭的责任,面对里里外外的众多挑战,能够一如既往从一而终。动乱时期,因私藏长女喜存康继祥姑爷,被人们指着鼻子骂,众多人围观进行批斗也心甘情愿,致使她后来一看到乱轰轰的场面,莫名引发悲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也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淑常找酒,林虎梅常藏酒,他爱喝酒,她爱酿酒。他总是在找酒的路上,东找找西翻翻,却总是找不着,无耐硬着头皮去跟她要。她却经常把酒藏起来,桌子下、面柜里、被褥里,凡是能够藏东西的地方都藏了个遍,家里不大的地方都成了她藏酒的好地方,有时她自己都恍惚不知道藏在那里了,也跟着他一起寻找。她在酒上也有大方的时候,不藏不说还专门拿出来,那就是家族聚会或是子女们都到齐的时候,总是不忘添一句“你的弟兄和孩子们都在,别说我没给你喝啊”,这便是他和她日常生活中相互逗趣的家常菜,一遍又一遍重复闪现在日常的生活里。其实她并不反对他喝酒,只是希望能够细水长流,确保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适量饮用。所以,在家中还有一整套制作酒和醋的专用工具,是她专门为给他酿酒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高原瓦蓝的天空下,金色的麦浪、成群的牛羊、黄灿灿的酸果梨、火红的杏叶,呈现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愿景。高原特有的青稞,经过炽烈阳光的烘烤,早已经在长长的麦芒间滋生出一粒粒饱满的金籽籽。她将精挑细选的青稞籽清洗晾晒后,用大锅进行蒸煮,然后晾在案板上,洒上酒曲反复多次进行搅拌,使酒曲均匀分布在粮食上达到充分融合发酵的功效,再放入专用的容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发酵的酒液顺着容器的小口,一点点滴答滴答出清香醇烈的美酒,这一滴滴,滴答着她夜以继日的付出和辛劳、这一点一滴,融合着她对他的无限深情。酿酒之余,她会把做完酒后剩余的麦麸制作成醋。她制作的香醋酸甜飘香,既开胃又节约家庭成本,从而达循环利用。酒养德,醋养胃,滋养着他纤细的画笔,挥笔书写着水墨丹青,用五颜六色,不拘笔墨,渲染出一副副壮美的水墨画卷,描绘着农家小院奔向幸福欢乐生活的愿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无怨无悔,贤当内助。</b>生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无比的信任,这份信任是在长期的相知相守间,从生活点滴中、长年累月的风雨中汇聚而成。他十分信任她,她十分依赖他。她依赖他是因为他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张施有度,在大事上不糊涂、小事中不拖延,不论什么事情,总会依照乡规约俗去办,不会超距越轨。他信任她是因为她刀子嘴豆腐心,加之善心使然,不论做人做事,总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他们俩人在一起经历过欢欣、也经历过苦难,一起患难与共,经历波折、携手坎坷,不论苦难还是欢欣,都能相互体贴、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在风雨与共的生活里,从未因空间的距离而心生隔阂。即使短暂的身形分离,也在彼此心与心的牵挂下及早赶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干练而执着,一门心思扑在绘画上。她霸道而深情,一门心思在家务中打转。他在外谋业拉扯家务的时候,她则承担起家庭各项事务,不仅要张罗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将家里的各项事务料理得井井有序,这是他们夫妇一起生活多年来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在农村,作为长房长子,一生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要经历的苦难,远比其他孩子要多的多,更何况是长房长子的妻子。王姓家族在当地属于一个大姓,家族较为庞大,所以张罗的事情多,规矩自然也就多了。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大家族的主事人,没有泼辣的性格和决断的处事个性,很难指挥一大家子人做好诸项事情。每当逢年过节或家族内有大项事务时,后勤安排全落在她身上,谁谁谁干什么事,谁谁谁做那一样,应该干什么,她都安排的井然有序,而且身体力行,凡事争着干、抢着做,所以在长期的生活中自然而然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只要家族中有大事需要忙乎,她只要站在那里,威严自立,在家族中如此,在家中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村的生活一天到晚总会有干不完的活,挑水做饭收拾院落这一件件,干农活喂牲口煨土炕那一样样、落下那一样都不行,披星戴月是常事,受苦受累是常态,要有使不完的力气才能行。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她,收拾完家里的活、喂完饲养的牛羊,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做起农村人家简朴而又实在的饭菜。这时的他也总是在她的关照下,端起纯银打造的酒杯,喝着青稞纯酿的美酒、嗑着自家种植的葵花子,就着妻子精心为他拌制的小菜,一口一口品尝着生活的艰辛与温馨。他喝酒吃瓜子是很有特色的一件事,不论喝多少酒,瓜子总是不离口,有时候闭着眼睛却依然在嗑瓜子,而且分毫不差地迎进送出,吐出的瓜子皮一磕两瓣,像黑白相间的蜻蜓,有的落在了雪白的胡须上,有的飞翔在衣襟上,宛若悠哉悠哉的活神仙,成为他晚年时独有的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或许是记忆力减退的原因,有时连自己的儿子都记不清,但是知道自己儿子来了,就知道第一时间给儿子最好吃的。所以二儿媳老是逗婆婆说她太偏心,人都不记得,但人来了就知道拿什么好吃的。刚吃完了午饭便又使唤着做晚饭,或许在她眼里,儿子还是幼小的身影吧。她护儿子疼女儿那是出了名的,女儿回娘家返回婆家时,她总会将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物品,精心进行分类包装后大包小包让女儿带足、带走,唯恐女儿受到一点委屈。这或许是一个农村母亲对女儿们最大的疼爱吧,或许是她觉得穷家富路,尽可能多为女儿想的再周到一点、带的再多一些,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减轻女儿在婆家的重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他们常怀感恩心、常从宽处想、常为他人想的处世理念,博大而深厚,简约而丰盈,深深感染和滋养着他的子女和后辈们。这些恩情在多年以后,依然能够划破时空告戒子女们,要以宽厚之心为人,以从善之行处事,事事处处体现着祖辈贤良淑德的光芒,不仅慧泽当代,还庇佑着后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以微见著,平淡中显豪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终其一生做一两件善事是人生常态。一个人终其一生,坚守善心,不论遭遇怎样的困苦与磨难,都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怀善心、行善道,这是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b> 携手并进,共谋家业。</b>林虎梅父母原本就是保安人家,由于开铺营生需要,早年前往尕愣开匠铺和旅店、,以至后来长住于此。林虎梅父亲信奉嫁女儿就嫁富足人家和手艺人家,三个女儿尽可能嫁到一个地方,这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所以待到女儿出阁时,将她们三姐妹分别嫁回故乡。大女儿嫁给保安城田得瑞家,二女儿嫁给画匠王淑、三女儿嫁给银匠卫平西。姐妹三人嫁入保安后的日子里,彼此间相互依靠、互帮互助、三家携手,从青丝到白发、从自身到后辈,彼此间亲如一家,常走动、勤探望,亲联情,成为了世代之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保安堡韩莹父亲韩学礼、辛运兴父亲辛茂如、王绍先父亲王淑。三名青年在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生存条件下,因义气相投,情同手足,随结拜为异性兄弟。三人中韩学礼为长、王淑为次、辛茂如为弟,他们在生活中相互携手并肩,互相帮助,相互扶携共谋家业之兴。在技艺中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无论是生活、还是在日常拉扯家务拓展业务上,三人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子女之间也因他们特殊的兄弟情义常来常往,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王淑为了照顾好义弟一家,亲自保媒,将侄女喜英指定给义弟儿子辛运兴为妻,夫妻同心,执手偕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养殖西门达奶牛的事情,在80年代初期可是一件轰动同仁的事,因为那是同仁地区第一次养殖西门达(西门塔尔)品种的奶牛,西门塔尔牛产于瑞士阿尔卑斯西北部伯尔尼地区的西门河流域,又称荷兰牛、黑白花奶牛。因其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产奶量多、平均寿命长、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村地区饲养。大牛在她悉心照料下顺利产下一只小牛,生小牛时她彻夜守候在旁边确保顺产,所以产下小牛后,对同仁地区第一只西门达产崽情况和产奶量情况较为关注,参观的人比较多,记者们先后来家中采访,并争相报道养殖情况,而她在第一时间将当天所产的奶产品送到亲朋和邻里之间,一起分享小牛带来的喜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和她,最喜欢一家人团聚的时光,也总是在欣喜之余不辞辛劳与儿媳们一起准备着农家院落最丰盛的家宴。每逢除夕夜,家人齐聚一堂,祖宗牌位前早就摆满了丰盛的水果祭品。油灯灿灿、香烟袅袅、祭碗贡酒、馍盘油饼、散子麻花、菓菓蟠桃,应有尽有。丰富如手抓羊肉,简约至大豆糖果,样样齐全,唯恐慢待祖宗,尽其所能表达着虔诚的心意。按照乡规俗约祭奠祖宗牌位后,子女、孙辈,逐一向他们俩人行跪拜礼,他欣慰地喊着“收到了、收到了”,她急不可待地散发着还略带体温的压岁钱。家庭盛宴开启之时,本就不大的堂屋挤满了他的儿子女儿,女婿至亲,家孙外孙。一家人有坐有站、也有的硬是挤在一个小凳上你推我搡、大家你拿筷子我拿勺、你夹菜来我抢肉,你一个丸子我一块蛋卷,老的护着小的,幼的敬着长的,没筷子的蹭一口,有筷子的让一口,在互敬互让中滋滋有味品尝着地道的农家饭菜,喝着自家纯酿的青稞酒,饭香四溢,趣闻不歇,笑料层出不穷,朗朗的笑声总能穿透屋檐,洒满庭院。“家眷实团圆,一呼百诺至”。这时的她笑靥如花,这时的他酒意正浓。随着小辈报家门,欢歌的序幕就此开启。长辈勤贺彩,幼崽忙不乐呼,你唱曲来我吆喝,你跳舞来我亮相,这歌唱出了欢聚的喜悦,这舞跳出了家庭的幸福。长子扇动起折叠的帽檐扭起了欢快的秧歌,四女婿踩着铿锵的步伐频频助兴,五女婿拉着欢快的风琴一浪高过一浪,次子卡卡抢拍着绝美的瞬间,晚辈们争先恐后各自闪亮登场拿出自己的绝活,将晚宴推向了高潮。欢笑延缓了吃饭的进程,泪眼迷漓了观望的菜品。在笑点的催化下,有人捂着肚子,有人含着菜掩着嘴,站的人前倾后仰,坐的人侧翻嘻笑,用各自的肢体语言,增添着不同的笑料。小不点趁着大人们忙呼劲,偷偷拿起筷子沾酒品尝,夸张的表情瞬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酣畅淋漓的笑声,滋润着心田、映红了脸颊,如甘甜的雨露、似春日的阳光,子贤孙孝之间,让祖宅顿时变成了幸福欢乐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b> 以善为荣,豁达处世。</b>王氏坟莹尕马口处,他们常年累月以毛驴托石的方式,从山下河道里托运石块到山顶进行祖陵边基加固,及时堵塞动物盗洞,尽心尽力维护莹地安宁。他们在自己丰衣足食的同时,将继母接至家中,悉心照料到养老送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孝道。以至于继母的弟弟张振强年老时,也接至家中精心照料,只因曾经无私帮助过自己,所以始终不忘过时的恩情,至到后代诸位侄子,都相互常来常往,互相关心照顾,成为世代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夫妻一生共修了两院房子,一院房子为老宅,位于保安城内上街,在原有地基基础上进行了翻新加固,留给了弟弟王治使用。此房屋由甘肃白塔寺王享隆等几位木工师父比拼手艺建设而成,所以当地好多人家门眉以此为蓝本,建设自家门眉时加以拓展。后来他搬出上街老宅后在城外新修了一处宅院,新院子不大,但树种齐全,均有丰富的实用价值,榆树修剪下来的枝干她用于烧火做饭,丁香装饰着农家小院,总是在季节变换时带给我们一股股淡淡的清香,玫瑰在娇艳宅院的同时,经她灵巧的双手,晾晒加工后与红糖搅拌贮存,变幻出冬季里最鲜美的玫瑰佳酿,至今忆起,依然口留余香,回味悠长。</p> <p class="ql-block"> 绘画的箱柜和棺木,不是每个人都按绘画程度收取费用。遇到谁家中有困难、谁家子女对父母特别孝顺的,他总会免费或减半收取,如给乡亲赵云天家里绘画面柜时,他看到其能够孝敬父母,且面临娶妻,资金紧张,从而免收其绘画、油漆等费用。在收费多少、是否收取上,很多时候他更注重一个人的人品,也总是在面对那些亲善的人们时往往注重留下技艺,而不是单纯为了挣取钱财才绘画,所以庄里人家对他特别尊崇,这与他豁达的性格和亲善的处事方式是离不开的。他曾经精心养殖了一头猪,本打算在新年时宰杀,可他于心不忍,无耐在他的坚持下又养了一年。等到第二年时,养的猪自己都无法起身正常生存,需要他拿棍子支撑后才能起来,连进食都较为困难。在大家的一致劝说下,他终于下定了宰杀的决心。当我们美滋滋享受着那个年代极不容易的牙祭时,他却在物资匮乏、肉星难见的日子里,面对一桌的美味,始终未沾一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的慈爱不仅仅体现在家庭生活中,更多的是体现在与家族兄弟姊妹的往来和乡党亲朋之间日常的往来中,更能以深情厚德、亲力亲为去关心关爱他们。逢年过节时尽自己微薄之力前去探望、生病之时及时给予体贴的关怀和亲切的问候、身体力行去传承和宏扬家庭积善成德的训导,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帮扶,不管其富足还是贫穷,总能以一盘(当地一种较大的馒头)之礼表达自己的深情关怀。对族亲更是关怀备至、惺惺相惜,在他的概念里,族中人员都是一脉相承的亲人,血脉相连,不分彼此,以至于嫁出几十年的堂姑姨表,纵然相隔甚远,也都能不辞辛劳,欣然探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善心始然,点滴汇聚。</b>每天清晨他洗漱干净后,将供奉的净水呈祭起来,焚香叩首敬神灵,盘腿打坐诵经文。诵念的经文有大藏经、金刚经和十报恩。也总是在起兴时用他特有的唱腔,传诵着“十报恩”的经文。历经几十年后,依然能够在耳畔回响起唱诵佛经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声音,如同晨曦中轻送的微风,温柔地拂过脸颊,触动心灵;又如清泉潺潺,荡涤去心灵的尘垢,恍若置身净土,使人心神宁静,自然唤醒内心深处的良知与觉醒。晚年时期,他秉承“积善堂”之训,将“十报恩”(内容)一份份手抄后,在乡间广送善男信女,希望众乡亲们能够懂得珍惜时光、以家国情怀,孝敬父母、善待子女、珍惜生活、敬天畏地报国家,以一颗慈爱的善心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回报自然的辅育,回报国家的太平盛世。</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初期,在保安麻尼坊、关帝庙复建中,他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出资出力,为初期复建工作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复建时,由于当时政策不明了,大多数人因种种原因心有余悸,还处在观望中。最初发起的三人中,韩学礼负责铁艺部分和动员大家、王淑(主要负责寺庙绘画和收取捐献物品)、唐国威(负责捐献礼金等账目),他在减免相关绘画费用的同时,由三世祖孙全体出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麻尼和关帝庙绘画任务,获得乡党赠送“工艺美观”锦旗一面。他在绘画的同时,积极联系和呼吁众乡亲,将文革时把寺庙物品拿回家的自觉捐出来,可等了几天也没有人行动。后又与大家商议指明要害贴出公告,指出具体位置让大家放在那里,不追问是谁拿、又是谁捐的。从第二天开始陆续有人将捐出物品放到了指定位置。通过再次动员、私下沟通等方式解决了部分人员主动捐出且不落口舌的想法,大大减轻了复建过程中旧物件回收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他在绘画保安麻尼庙内大厅、门坊、转经筒时,应众乡亲要求,在墙壁上与吴友文同绘画撰书。他绘画后约吴质题笔写字,但吴质看后说王淑比自己年长,不能与其同年同月同笔,随后等待了三年后才在王淑绘画两旁提笔书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那一辈人对长幼次序的尊崇,更体现了乡里乡亲间无比深厚的真挚友情。别人对他尊崇有加,他对别人亦心身相随。如关心照顾乡党石营长,他虽然曾在国军中任职,但秉性善良、为人豪爽,年轻时曾骑马独闯火场救出5名孩童,晚年时独自一人生活。他们夫妇俩感念其为同乡之人与善为伍不失人心,经常带去馒头等食品或请到家中来就餐,使其在弥留之年倍感同乡同德之谊。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他途经保安大河滩时,在河边发现一位体力不支的青年后生。他不由分说连扶带拖带回家后救冶。后来经过询问后才知道,这是一位从河南来的支边突击队青年,经过夫妇俩十几天的悉心照料,康复后的他终于踏上了归程,而他们夫妇在临别之际,将本就稀少的面烙成饼,送于素不相识的外乡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爱吃大豆,特别是在晚年时期。一颗大豆一含就是一整天,待到傍晚时只听得“咔嗒嗒”一声,便被她给嚼碎了。晚年时的她可爱干净了,或许是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忙碌的都忘了照顾自己,所以到了晚年,她勤洗勤涮,光刷牙齿,一刷就是近二个小时的时间.她刷的很仔细、很耐心,至到去世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全口牙齿的完整。二儿媳春兰,在关心婆婆这点上谁也无法比拟,谁也无法像她那样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成天围着婆婆打转,不是做饭就是梳理头发,不是按摩就是在清洗被褥,这份孝心不仅得到了子女的赞扬,更得到了王氏家族亲人们的一致认可,婆媳间历经岁月的洗礼,终究磨合成了亲密无间的母女,这便是人世间最朴实无华的爱。</p> <h3>他(她)们夫妇,正是在日常的点滴中与善为伍、与善为行,虽身处穷乡僻壤之高原藏区,却从不降低树德立善的标准,身体力行、躬身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一言一行之间,阐释着善心,笃行着善行,感染着我们心怀善念,广行善事。<br></br><strong>四、承续技艺,执念里铸<strong>匠</strong>魂。</strong><br></br></h3></br><h3>“画匠张保”是他最喜欢的称呼之一,他的多才多艺宛如浩瀚的宇宙,既有踽步前行的执着,又有广袤无垠的求索。他在博学精思里求索、在点滴汇聚间奋起、在勤修苦练中收益,在平凡岁月里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硕果”,让人惊叹不已。</h3></br><h3> <p class="ql-block"><b> 制纱灯、扎竹马,传承社火民俗</b>。传承乡俗,为社火绘旱船、描脸谱、画纱灯、扎竹马,是每代王氏族人义务为故土必做的事,到王淑这一代手里更不例外,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安社火”的主要传承人之一。每到春节期间,是德卿先生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他要义务为每年在正月出演的社火绘制脸谱、旱船、膏药灯及需要绘画装饰的大大小小的物件。另一方面,他又要义务绘制一年一度的庙会纱灯、还要给小朋友们扎竹马。纱灯是用麻纱制作而成,有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在灯的上下分别绘有金色的云纹装饰,底部配金色的穗边和流苏,美观大方、喜庆吉祥。纱灯工艺细致、造型美观、比例准确、物饰华丽,一折一皱自然洒脱。白纱上绘有各种具有传统教育意义的内容,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桃园三结义”、“十二孝”、“西游记”等历史故事或轮回报应的神话传说,教育人们尊老爱幼、明辨是非、正派做人,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保安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古城庙会纱灯照灯时节,在保安城隍庙、关帝庙和娘娘庙同时进行照纱灯活动。届时保安城内城外各庙宇人头攒动,观灯者络绎不绝。当夜色降下围幕,一盏盏精致的纱灯、上下争妍;彩绘的人物在闪烁明亮的烛光照耀下,活灵活现,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加之动乱年代庙宇损毁后,再也看不到庙会上的纱灯和那些唯妙唯真的绘画了。</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为孙子们扎竹马是他每年社火巡演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更是他乐于制作的工艺品。竹马是用铁丝或竹条做骨架,将竹子削成一个个长细条,用盐水浸泡后,在油灯上烤弯,再扎成一个个圈或一个个造型后用捻纸糊好备用,待全部造型完成后(有马形、驴形、也有根据当年生肖制成的,体裁并不固定)合并成动物应有的模样,外层加糊宣纸,这样竹马的基本形状已经成型。再根据造型进行绘画上色,并用剪纸进行装饰就形成了一匹形象逼真的竹马。竹马分为前半身和后半身,前有马头在胸前,后有马尾在身后,前后中间部位在固定位置装上烛灯,社伙开演前后在大人带领下表演者腰系竹马宛如骑马一样,手执五彩马鞭,上缀以彩绸或彩纸挂有小铃铛。每当看着孙辈们背着竹马,欢快地围着社火绕圈、穿梭、跳跃时,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绘棺木、剪魂幡、释然生命轮回。</b>自古以来,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谁也逆转不了,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实。棺材谐音官财,寓意升官发财。一般年过六十之后便着手准备棺材了,棺材也叫寿枋、寿棺、四块半寿方。棺材使用材料一般为松木,最好的为柏木制作,也有人底层用柏木周边用松木。民间将棺材称为“屋”,棺材的外形,特别是盖子也就做成屋顶的形状,中间高出两边,中间为“屋脊”,两边为瓦檐,四个屋檐翘角。棺材的大小、比例上很讲究,长、宽、高的尺寸尾数要落在“六”上,取意“六六大顺”,祝棺主健康长寿。男棺长六尺六寸,女棺长五尺六寸,高宽并无区别。棺材一头大代表阳,一头小代表阴,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符合阴阳定律。棺材整体结构为榫卯结构,铁器在风水学中是凶物,所以在棺材中制作中不可以使用钉子。民间还有着“棺材不落地”的说法,棺材只有埋葬时才能沾泥,所以做好后,要搁在两条长条凳上,绝不能放在地上。棺材打制好后棺盖不能合严,一般垫一块红布在棺材口上,棺内不能是空的,一定要有东西“压”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丧葬绘画伴随着人类而存在,老人寿终正寝时的各种风俗或礼仪,无不包容了绘画艺术之因素。他的丧葬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本地区传统寿棺的绘画装饰上,丧葬绘画不仅是一方热土风土人情的浓缩,更是一门艺术。保安寿材在颜色上与其它地区没有多大区分,起色以传统庄重的红色为寿棺主基调,以福寿对应两侧,现在绘画时也有男画龙女画凤的习俗。但他却反对这样绘画,对于地方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最多也只用草龙,因为在传统绘画中寿棺绘画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包含着人生的哲理和个人生前的规格,不仅在古代有其规制,到现在也是特别有讲究的。保安棺木绘画中,前档为童男童女持守的灵位,两边留空白书盈联撰述其生平,后档海水朝阳,两旁深蓝底色中金色的福寿图案及富贵典雅的牡丹云子图案为底座,寓意富贵万年,健康长寿。上盖绘北斗七星,上书“北斗七星佑后人”或“吉星高照佑后人”。两侧福寿绘画时,逝世时岁数与绘画个数相对应,对寿材则绘八个或九个对应两侧,取福旺财旺和久久长寿之意,赋予寿棺以地域风俗特色的艺术美。他在迎魂幡的制作上更显灵秀,用红、绿、黄(蓝色因当时无法购置所以使用较少)老人用红、绿、黄,一般情况下使用绿色和黄色,以四尺整张反复对折后镂空剪裁,以绿黄红的顺序分层套入其中。中间用白纸书写先考等内容,顶端用麻绳固定在一长木棍上,以方便孝子拿手执起,在长木棍上绕圈贴上细碎边白纸。丧葬习俗曾经伴随着人类而存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它的实用价值被逐渐淡化,甚至荡然无存。但丧葬绘画作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艺术,曾经伴随人类影响着接受这门艺术的人们,这是历史所不能遗忘的,更是有志之士应探讨研究的。德卿老先生的丧葬绘画艺术,不仅是民风民俗中棺木绘画的艺术作品,更是难得一见的精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熬桐油、浸扎染,独技中显才情。</b>他的独门绝技中,桐油熬制和扎染技艺是一项原来秘不外传的绝技。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等特性。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可用于建筑、机械、医药等,用途广泛。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在家具上使用,特别适合室外木头上,擦上桐油后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不易腐烂,具有防水、防腐的效果。桐油属天然、绿色环保材料,未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熬制桐油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按一定比例在适当温度下进行熬制。在古代,熬制桐油可是在家庭私秘条件下进行,绝不外传。中途加入催干祠土子和密陀僧这两味中药。加之前,先把密陀僧、吐子碾成粉末,加入到生桐油里用铁锅熬制。刷桐油时,需要先用纱布进行过滤,一般使用棉布擦试,不用毛刷,第一次擦试后,待其自然风干后再进行第二次的擦试,重复进行。桐油擦上木料后,油会顺着木纹吃进木料慢慢渗进去,使木料含油量提高,即使外表有损坏,但不会影响木料。如果在冬天使用,土子和密陀僧量要稍加增多,但是,催干剂加得过多,会加快成膜速度,造成漆外干内不干,漆膜结皮,因此催干用量宜少不宜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手工扎染,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布匹染色工艺,历史悠久。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通过巧妙的折叠和捆扎,能够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和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其它染织物所不能替代的。它朴素自然,毫不张扬,符合人们的情致又贴近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人性色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及生活情趣的生动体现。如今,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王氏家族将这种布匹染色工艺通过特殊的扎染技巧在宣纸上呈现,使其独一无二间充满了个性魅力。在保安地区(石哈龙、麻巴、浪加、双朋西)等乡村,当地居民将王氏扎染贡奉于厨房,每年以新掩旧,贡奉祭拜,类似于灶神一般。其采用白棉纸折叠后,用桃红、大红、黄色分别扎染,以扎染时间、色差来控制其着色的深浅,使其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呈现炫丽多彩的奇幻图彩。扎染所需染料主要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其中板蓝根是最常用的。除了板蓝根,还有其他天然植物染料如寥蓝、茜草和木槿花,它们能为染品带来自然的美感。其常用的折叠捆扎法有圆形折法、长方折叠法、夹扎法,综合折法等。根据染制需要,按不同折叠方式,用绳子将棉纸折叠处紧紧扎牢,图案可以随心所欲地排列,大小相同或不同都行,宽度亦可随心调整,通过多种折叠方法,能够染出无法比拟的色晕效果,使染出的颜色层次更加丰富,美不胜收,艺术效果较为明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凿剪纸、代代传,精技艺扬美名</b>。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劳动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继承中发扬,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子孙后代的强力保证。王氏家传凿剪纸艺紧跟时代发展和地理变迁的特色,根植于服务大众的需求,他根植于民间、体现着民俗、反映着民风,深含着民情,与其他民俗一同贯穿在中华文明史中,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和民风民俗的融合,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不可磨灭的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流传下来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因其材料实惠易得,形象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首批入选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名录的剪纸艺术。青海河湟剪纸王氏家传凿剪纸,源自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王氏家传凿剪纸艺既古老而又美伦美奂,每逢传统节日和民族节庆等喜庆时节,王家的凿剪纸艺总会通过多种形式,以其独有的凿剪技法,强烈的视觉冲击、独特流畅的造型、千姿百态的式样,斑澜多姿的色彩搭配,装扮着庄户人家的门楣窗户,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因其取材贴近生活实际而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形成了非遗剪纸文化—王氏家传凿剪纸,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家传凿剪纸艺,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从地区特色出发,为满足当地各族群众大批量剪纸需求,在先辈单纯剪纸技艺基础上,借鉴河湟地区传统金银加工技艺人员,用凿刀敲打凿刻金银纹式纹路的方式,“以凿代剪”凿打花样(当地人对凿剪纸艺的别称),从此将单纯剪纸技艺演变为凿剪并用,满足大量需求的实际,从而倍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凿剪纸艺传至保安堡王氏第八代王淑、王泰、王泽时,兄弟三人每家均有一套特制凿剪工具在传承,他们用特殊的工具凿剪出大量具有地域风格、民族特色的窗花、门笺等凿剪纸作品。每年春节前在青海同仁地区及周边农村、藏区,以易物换物的方式换取粮食、烧柴或酥油炒面等生活必需品。王氏家传凿剪纸已成为同仁地区农村藏区春节期间装扮门庭窗户的喜庆必备品。每当春节来临或喜庆之时,当地人家的窗户、门眉上,均缺少不了他朴实而又厚重的艺术品装饰。他为周边藏汉群众打凿的《满堂红》窗花作品,风格独特,远近闻名,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家传凿剪纸艺传承至九世王绍良时,以其独特的捻凿打剪工艺,罕见的直圆弧凿工具,让人耳目一新的选材与构图手法,超大画幅一体设计的新颖思路,使作品表现张力得到充分彰显,空间维度更加立体,刀感与修剪融汇贯通,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给人以浑然天成的亲切感,能够适应大量定制的特殊需求。其制作手法让人惊叹工艺之精湛,被世人称之为全国独一无二“凿”出来的剪纸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制门笺、汇民俗,佳节里显特色。</b>门笺,是中国北方地区贴在门楣、房檐上的一种传统剪纸艺术。叫法有“挂钱”、“过门笺”等,是中国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新春佳节,北方乡村的人们喜欢并且都很自然地在自家的门楣上贴上一排色彩缤纷的“门笺”,作为新年点缀,借以邀引财源。门笺在乡村最是盛行,除门檐、房檐下,也有把它贴在财神洞、仓库、鸡舍、 猪舍和井台上的。门笺上刻镂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上沿贴牢,下面大部份悬空,可随风飘动。他设计打凿的门笺作品(本地名“门庆”,藏语扎日那日).更是深受藏族群众的追捧和喜受。</p> <p class="ql-block"> 新春佳节时,同仁保安、麻巴、浪加等乡村人家门楣上徐徐飘动的五色门笺与两侧张贴的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副浓厚的乡土气息,为乡村农舍更添几份辞旧迎新间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门笺的形状有很多种,样式各有差异,图案简单,主题寓意祝福。有的只有文字,有的既有文字又有图案。其形大都是长方形,由中心、边框、穗儿构成。门笺由五色构成,为大红、粉红、黄、绿和蓝,其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五蓝”,张贴为单数,多为五张或三张,每张各一色。</p> <p class="ql-block"> 匠心,是一个艺术世家世代传承技艺的根本,是几代人为之上心、醉心、痴心后结出的累累硕果。传承好、发扬好匠心精神,是家族技艺传承发展的根本所在。正是一代代王家人心怀“匠心”精神,秉承“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的理念”,将多种技艺汇聚于一身,且能在精、专、实上下功夫,坚守世代传承的那份“匠心”,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这些养家糊口的家族技艺。王淑长子王绍先,继承族艺点滴,终其一生、博取一艺,温养全家,将“业精于勤”撰刻于门眉之首,训戒子孙,勿忘匠心,勤勉博艺,行稳致远;次子王绍良,主业之余,精研细究家族技艺,桃李芬芳善心传,名满华夏耀族艺。正是他们一样普普通通的匠人们,承续匠心,在一代代的坚守与传承中汇聚起中华民族璀璨的艺术宝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老当益壮,贫艰中守真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十五岁高龄时,他仍然笔耕不辍,在首届青海省老年人电视书画艺术大赛中,作品《国色天香》和《霜叶红于二月花》获奖。1989年“五一”劳动节,黄南州群艺馆特意为王老先生举办了个人画展——《王德卿民间绘画艺术作品展》,这是青海省黄南州首届农民画家画展,展出他在各个阶段创作的绘画作品120余件。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作品不仅描绘了黄南地区的山川河流、人文传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还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朴实无华的民俗画风。时任黄南州副州长的韩宏同志亲自为画展开幕式剪彩,参观画展后欣然题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州委宣传部和同仁县文化局领导也亲临祝贺,观众达5000多人次,黄南州州委宣传部为德卿老先生赠送“老有所为”锦旗一面。</p> <p class="ql-block"> 他一生生活俭朴,乐观豁达,匠心卓然。七十余年艺术生涯,造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和朴实的画风,执着的追求又使他掌握了书、 画、油漆、纸艺等多项技能。多才多艺的他使王氏家族绘画、纱灯、熬桐油、纸扎染、凿剪纸等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以至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正如德卿先生在八十岁时的自题诗中写的那样:“八十年华似箭穿,无限风光不一帆,贫且毅坚不畏难,老当益壮效马援”。孙克明老先生在《赠德卿淑兄》一诗中,也对他老当益壮、乐观开朗的艺术人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夙抱丹青志,风标自不同。含情蓄妙笔,着意贮玄功。海气催天曙,林峦迎日红。清供长是乐,孰若德卿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和她相濡以沫的平淡生活中,未曾经有过“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宏愿,却一生贫淡相守、福祸共担,共渡波澜守真情。历经六十多年在一起的共命中,夫妻之间积累出坚定而又执着,深情而又博大的情怀,凝聚成谁也离不开谁,风雨与共、恩爱与共的亲情。他85岁的时候,她对他说“你走了,我也跟着你来”。他却说:“那不行,你跟着我受苦受累,还未曾享过福哪,应该比我至少多活十年才行”。他85岁去世,她95岁时也跟着他走了。夫妻之间一句深情而又简短的话语,却深刻表达了彼此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生活就是这样,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以后,相互间早已经融为一体,能够在一频一动、一个眼神和一点细微动作间,相互会意,能够预知身后的那些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空在不停的流转,虽然人们从幼儿、少年、青年到壮年再到耄耋之年,在时光的流逝间,不断变幻着自己的肉身,但心还是那颗刚来人世间一般,从未改变也从未放弃至善至真想法的心。那些曾经经历的人和事、留下的那些风骨、还有那些深情厚德,总能在不经意间划破时空,带给后世的我们一些启谛,一些深思。让我们在驻足停留的那一刻,回望时空中那些匆匆划过的岁月,久久沉缅在岁月长河里突显的那些人和事上,透过时空望见那些英容笑貌今犹在,恍如昨日笑谈中的好时光,倾听着岁月最悠远的关怀、最深情的温暖。那些阴阳两隔间递送的深情厚德,总能透过时空,启谛着我们,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明白这个世间,还有一种爱,能够跨越时空,给我们一种特别的爱,这个爱就是一辈辈的传承、是一代代失志不移的匠心,是始终滋养着我们迈步前行的那份福泽。</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jA1MzM1Mg==&mid=2247484598&idx=1&sn=23fc2f0add19d64140caebca9cfc731f&chksm=fdbf7831cac8f1273ca6858d613d6e7954e7ba46f4163985c60d63d9f4614966ace6e23f8bb4#rd"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